2012英國BBC:海外生存之惑:英語篇

字號:


    英語有口音,就像國內(nèi)各地帶口音的普通話一樣。
    來英國3年,Lily沒想到她的英語還不見長進,怎么回事呢?
    口音和苦讀
    當踏上美麗的約克夏,興奮的心情還沒來得及展開的時候,Lily就被來了個下馬威。第一次去銀行辦事的時候,她完全聽不懂對方在說什么。她徹底蒙了,自信心崩潰,難道自己的英文有這么差么?
    后來她才知道英語有口音這回事,因地方而已,就像國內(nèi)各地帶口音的普通話一樣。她所在的約克夏,帶有英格蘭北方特有的口音,比如BUS發(fā)音成BOSS,加上沉沉的低音,果然充滿鄉(xiāng)村泥土的味道,質(zhì)樸無比。
    如多數(shù)留學生所經(jīng)歷的一樣,一年的研究生課程也是不斷適應(yīng)各類老師口音,挑戰(zhàn)自己學習能力的過程。國內(nèi)所學的本來也就是啞巴英語,讀寫還行,聽說本來就弱,現(xiàn)在混雜著當?shù)乜谝?,那更加困難了,怎么辦?錄音,回宿舍一遍遍聽;看書,和同學討論;和老師交流,請教,等等。一年總算熬出來了,等語言差不多能應(yīng)付的時候,碩士課程也就結(jié)束了。她真希望這一年讀的是純語言或者翻譯課,這樣好歹語言上可以有長進。難怪課堂上很多中國學生都比較沉默,是不是因為聽不懂而暗自糾結(jié),干脆閉上嘴了呢?
    在英國工作的中國人
    接下來的求職過程還算順利,她拿到了OFFER。剛到這家中國公司的時候,她曾經(jīng)一度極力建議公司推廣員工說英文,?來英國不是學英文的么,不是練習中文啊。再說大家語言能力提高了,出去應(yīng)對也更自信些,因為我們畢竟處在英國啊。?可是并沒有太多人響應(yīng),大家熱情也并不高漲,后來還是不了了之,草草收場。加上面對的客戶也大多是中國人,說英文的機會也越來越少了。日子長了,她覺得自己的中文水平是越來越順溜了。
    縱觀市面上的其它工作機會,英方公司錄用你也多數(shù)是因為你的普通話優(yōu)勢——中國客戶越來越多,當然需要用精通中文的員工來應(yīng)對會更自如。前不久聽說有位朋友辭去工作,她的理由聽起來也讓人詫異:因為沒機會練習英文。她雖然是供職于英國公司,可是工作內(nèi)容和其他英國同事基本沒有交集。她的主管是中國人,團隊成員是中國人,客戶也是中國人。雖然她也主動創(chuàng)造機會和英國同事一起午餐,喝咖啡等等,但是可以運用英語的機會仍然少之又少,使用率幾乎不到1%,導(dǎo)致她原本還不錯的英文明顯減退,有好幾次她和公司老板匯報工作,居然發(fā)現(xiàn)自己語言窮匱,詞不達意,她內(nèi)心那個悔啊。加上工作本來也沒有什么新意和挑戰(zhàn),權(quán)衡再三,她還是放棄了,重新加入求職大軍。
    當然在英國也見過不少人?三高?優(yōu)質(zhì)青年,高學歷,高職位,高收入,他們在雙語間自由游弋,在處理英方,中方客戶關(guān)系上應(yīng)對自如,同事也是來自世界各地,既利用了自己的國語優(yōu)勢,又修煉了外語,還保住了好工作。如此多贏,令人羨慕,不過這種機會不會輕易落到每個人的頭上,若不是多年修煉,難以成器。
    你的英語好么?
    海外的中國人,一向有?扎堆?的聲譽,喜歡自己小團隊結(jié)伴。常有外國朋友說,?你看中國人總是和中國人在一起的。?好像他們特別想走進中國人的圈子,了解中國文化,總是沒有被給予太多機會般的委屈萬分,當然也有些不解之意。既然來英國是為了提高語言,了解異國文化,怎么咱們就不多走進外國人的圈子呢?是害怕,是內(nèi)向,還是不自信,或者覺得外國人人情味淡,中國人在一起更自在?或許兼而有之吧。
    有人說不少留學生的典型生活就是課堂和宿舍,娛樂就是看網(wǎng)上的電視劇和綜藝節(jié)目,和買菜做飯。這大概是很多人的生活寫照,雖然人在英國生活,卻如同沒有離開中國一樣,可惜了這個大環(huán)境-----看看新東方多少苦讀的學子啊,人家也多想來海外練練口語!
    不過也有不少有心人。比如,聰明的小吳剛到英國不久,就去找了份外賣店接電話的工作,天天接聽英國人訂餐的電話。業(yè)余時間沒事他就去泡酒吧,和外國同學瞎侃(酒吧可是英國人重要的社交場合),這樣半年下來,他的英語居然已經(jīng)有了英國音,可是不小的成績。還有位女生,留學期間刻意避開中國人扎堆的小團體(當然這不影響她和中國人的交情,畢竟還是自家人親),多結(jié)交英國朋友,并和英國室友合租,煞費苦心,就是想利用這求學機會,提高自己的英文。一年下來,雖然她的英語發(fā)音里還是擺脫不了中國味,但人家用的卻是地地道道的流行語,不得不令人刮目相看。
    想想我們即將踏上留學之旅時,懷揣的愿望之一大多是想提高英文吧。我們以為海外生活一年半載即可突飛猛進,孰料夢想和現(xiàn)實總有距離,留學生活過去了,PSW2年過去了,不少人語言還是半吊子。加上當下海外工作市場上,中文行情不斷看漲,越來越吃香,所以,如何取舍,如何能保全工作又能刷刷自己的英文,這也許成了一個不小的困惑。未來的就業(yè)市場,或許還是雙語人才走俏,雖然漢語熱是目前大勢所趨,等老外們都掌握了流利的中文,和所謂的漢語一統(tǒng)天下的美好愿望實現(xiàn),還是需要不少時日。有機會,在海外的親們,還是得磨磨英文了。中文是我們最喜愛的最美麗的語言,外語卻可以在職場上助我們一臂之力。-----檢討自己,我覺得我自己都要馬上行動了,最直接的,從拋棄PPS(不忍全棄,立個盡量少看的標準吧),到多看SKY上的電視節(jié)目開始?我知道國外電視節(jié)目不如國內(nèi)熒屏上的俊男美女養(yǎng)眼,國內(nèi)的宮斗戲,愛情劇,等等看起來也更貼心更搶眼,嗨,入鄉(xiāng)隨俗吧,多了解下人家的國情,順便提高下自己的語言,對自己沒什么壞處,對么?
    本文不代表BBC的立場和觀點。網(wǎng)友如要發(fā)表評論,請使用下表:
    感謝您閱讀《海外生存之惑:英語篇》,文章來源于BBC,我們?yōu)槟鷾蕚淞薆BC簡介,請閱讀:
    英國廣播公司,簡稱BBC,是英國一家由政府資助但獨立運作的公共媒體,長久以來一直被認為是全球最受尊敬的媒體之一。在1955年英國獨立電視臺和1973年英國獨立電臺成立之前,BBC一直是全英國唯一的電視、電臺廣播公司。BBC除了是一家在全球擁有高知名度的媒體,還提供其他各種服務(wù),包括書籍出版、報刊、英語教學、交響樂團和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服務(wù)。2011年12月,BBC拍攝的紀錄片《冰凍星球》陷入造假風波,受到觀眾批評。
    英國廣播公司(British Broadcasting Company),簡稱BBC,成立于19 BBC22年,是英國最大的新聞廣播機構(gòu),也是世界最大的新聞廣播機構(gòu)之一。BBC雖然是接受英國政府財政資助的公營媒體,但其管理卻是由一個獨立于政府以外的12人監(jiān)管委員會負責,并且通過皇家憲章保障其獨立性。監(jiān)管委員以公眾利益的信托人的身份管理BBC,他們都是社會上有名望的人士,包括蘇格蘭、威爾斯、北愛爾蘭和英格蘭的首長,由英國首相提名,英女皇委任。
    監(jiān)管委員會下轄執(zhí)行委員會,由16個不同部門主管組成,負責BBC日常營運工作,委員會主席為行政總裁,并兼任總編輯。 BBC目前經(jīng)營8條電視頻道,10條廣播頻道,及直接由英國政府出資經(jīng)營以43種語言作全球廣播。BBC在新聞界最為人樂道的是其嚴格的要求,所有制作人都要恪守BBC的工作規(guī)章:節(jié)目制作人準則,該準則對編輯和采訪業(yè)務(wù)的各方面提出了具 BBC總部體詳細的要求。
    在BBC建立之前,已經(jīng)有很多私人公司嘗試在英國做電臺廣播。根據(jù)1904年的無線電法案,英國郵政局負責頒發(fā)電臺廣播牌照。1919年,由于收到很多軍隊對過多廣播而干擾軍事通訊的投訴,郵政局停止發(fā)出牌照。于是,1920年代初期,廣播電臺數(shù)量驟減,越來越多人要求成立一個國家廣播電臺。一個由無線電收音機制造商組成的委員會經(jīng)過幾個月的討論,最終提出一個方案,BBC由此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