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

字號:

 國名 :泰王國(Kingdom of Thailand)。簡稱泰國(Thailand,Thai)是東南亞的一個國家,東臨老撾〔寮國〕和柬埔寨,南面是暹羅灣和馬來西亞,西接緬甸和安達曼海。在1949年5月11日以前,泰國的名稱是暹羅。
    國旗:呈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3∶2。由紅、白、藍三色的五個橫長方形平行排列構成。上下方為紅色,藍色居中,藍色上下方為白色。藍色寬度相等于兩個紅色或兩個白色長方形的寬度。紅色代表民族和象征各族人民的力量與獻身精神。泰國以佛教為國教,白色代表宗教,象征宗教的純潔。泰國是君主立憲政體國家,國王是至高無上的,藍色代表王室。藍色居中象征王室在各族人民和純潔的宗教之中。
    
    國旗:呈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3∶2。由紅、白、藍三色的五個橫長方形平行排列構成。上下方為紅色,藍色居中,藍色上下方為白色。藍色寬度相等于兩個紅色或兩個白色長方形的寬度。紅色代表民族和象征各族人民的力量與獻身精神。泰國以佛教為國教,白色代表宗教,象征宗教的純潔。泰國是君主立憲政體國家,國王是至高無上的,藍色代表王室。藍色居中象征王室在各族人民和純潔的宗教之中。
    
    國徽:泰國國徽是一個極富宗教神秘色彩的圖騰圖案。深紅色的大鵬是泰國民間傳說中鷹面人身的神靈。
    國花:稻花(禾本科) 國樹:桂樹 國鳥:火背鷴
    語言:泰語是泰國的官方語言。屬壯侗語系侗臺語族。泰語是一種分析型語言,不同的聲調有區(qū)分詞匯和語法的作用。 泰語與臺語 :泰語與臺語都是從英語的Thai翻譯而來。英語的Thai可以指一個語言,也可以指一組語言。一般來說,在以中文寫就的文章中,表示一個語言時寫作泰語,表示包含泰語在內的一組語言時寫作臺語。
    貨幣:銖(baht)符號:THB
    宗教:佛教為國教,其信徒占95%,其次伊斯蘭教占3.8%,基督教占0.5%,其他0.7%。泰國南部的陶公府、北大年府和惹拉府以回教徒為主。另外亦有信奉基督教和印度教的信徒。
    面積:513,115平方公里(世界第50名)
    人口:總人口:65,444,371(世界第19名)  人口密度:127/km2(世界第59名)
    民族:全國共有30多個民族。泰族為主要民族,占人口總數(shù)的40%,其余為老撾族,華族,馬來族,高棉族,和苗、瑤、桂、汶、克倫、撣、塞芒、沙蓋等山地民族。泰語為國語。94%的居民信仰佛教,馬來族信奉伊斯蘭教,還有少數(shù)信奉基督教、天主教、印度教和錫克教。
    首都:曼谷(Bangkok),注冊人口584萬(2006年12月)。
    國家元首:國王普密蓬·阿杜德(BHUMIBOL ADULYADEJ),拉瑪九世王。1946年6月9日即位,1950年5月5日加冕。
    國際電話區(qū)號:66 
    國際域名縮寫:TH 
    政體:泰王國憲法規(guī)定:泰王國是以國王為國家元首的民主體制國家。  
    重要節(jié)日: 宋干節(jié)(公歷四月十三日至十五日);水燈節(jié)(泰歷十二月十五日);國慶日(國王誕辰日,公歷十二月五日)?! ?BR>    簡況: 位于中南半島中南部。與柬埔寨、老撾、緬甸接壤,東南臨泰國灣(太平洋),西南瀕安達曼海(印度洋)。熱帶季風氣候。全年分為熱、雨、涼三季。年均氣溫24~30℃。1238年開始形成較為統(tǒng)一的國家。先后經歷了素可泰王朝、大城王朝、吞武里王朝和曼谷王朝。原名暹羅,1652年(順治九年)暹羅派遣使節(jié)到清朝進行朝貢,開始了兩國的交往。1767年,緬甸軍隊入侵暹羅,攻破了暹羅的國都大城。大城王朝的達府太守披耶.達信組織暹羅人民擊退了入侵的緬軍,重新統(tǒng)一了暹羅,被擁立為王。1768年,達信派遣使節(jié)到清朝,請求清廷封他為暹羅國王,但清政府認為他是乘機篡位,予以拒絕。 然而,達信繼續(xù)向清政府表示友好,清政府終于在1777年承認了達信建立的王朝,準許暹羅使節(jié)到清廷朝貢。在1823年(道光三年),清政府向暹羅國王拉瑪二世贈送了“永奠海邦”的匾額。16世紀,葡萄牙、荷蘭、英國、法國等殖民主義者先后入侵。1855年,英國代表、香港總督鮑林強迫暹羅簽訂了《英暹通商條約》、(《鮑林條約》),此后法美德意等國也紛紛效法英國,強迫暹羅簽訂了類似的條約。暹羅淪為了西方殖民國家的半殖民地,1896年英法簽訂條約,規(guī)定暹羅為英屬緬甸和法屬印度支那間的緩沖國,與清朝的宗蕃關系也漸告結束19世紀末,拉瑪四世王開始實行對外開放。五世王借鑒西方經驗進行社會改革。1932年6月,拉瑪七世王時期,民黨發(fā)動政變,改君主專制為君主立憲。1939年更名泰國,后經幾次更改,1949年正式定名泰國。
    比格林尼治時間早7小時;比北京時間晚1小時 更多泰國留學資訊,請登陸http://th.liuxue360.com
    國花:稻花(禾本科) 國樹:桂樹 國鳥:火背鷴
    語言:泰語是泰國的官方語言。屬壯侗語系侗臺語族。泰語是一種分析型語言,不同的聲調有區(qū)分詞匯和語法的作用。 泰語與臺語 :泰語與臺語都是從英語的Thai翻譯而來。英語的Thai可以指一個語言,也可以指一組語言。一般來說,在以中文寫就的文章中,表示一個語言時寫作泰語,表示包含泰語在內的一組語言時寫作臺語。
    貨幣:銖(baht)符號:THB
    宗教:佛教為國教,其信徒占95%,其次伊斯蘭教占3.8%,基督教占0.5%,其他0.7%。泰國南部的陶公府、北大年府和惹拉府以回教徒為主。另外亦有信奉基督教和印度教的信徒。
    面積:513,115平方公里(世界第50名)
    人口:總人口:65,444,371(世界第19名)  人口密度:127/km2(世界第59名)
    民族:全國共有30多個民族。泰族為主要民族,占人口總數(shù)的40%,其余為老撾族,華族,馬來族,高棉族,和苗、瑤、桂、汶、克倫、撣、塞芒、沙蓋等山地民族。泰語為國語。94%的居民信仰佛教,馬來族信奉伊斯蘭教,還有少數(shù)信奉基督教、天主教、印度教和錫克教。
    首都:曼谷(Bangkok),注冊人口584萬(2006年12月)。
    國家元首:國王普密蓬·阿杜德(BHUMIBOL ADULYADEJ),拉瑪九世王。1946年6月9日即位,1950年5月5日加冕。
    國際電話區(qū)號:66 
    國際域名縮寫:TH 
    政體:泰王國憲法規(guī)定:泰王國是以國王為國家元首的民主體制國家。  
    重要節(jié)日: 宋干節(jié)(公歷四月十三日至十五日);水燈節(jié)(泰歷十二月十五日);國慶日(國王誕辰日,公歷十二月五日)?! ?BR>    簡況: 位于中南半島中南部。與柬埔寨、老撾、緬甸接壤,東南臨泰國灣(太平洋),西南瀕安達曼海(印度洋)。熱帶季風氣候。全年分為熱、雨、涼三季。年均氣溫24~30℃。1238年開始形成較為統(tǒng)一的國家。先后經歷了素可泰王朝、大城王朝、吞武里王朝和曼谷王朝。原名暹羅,1652年(順治九年)暹羅派遣使節(jié)到清朝進行朝貢,開始了兩國的交往。1767年,緬甸軍隊入侵暹羅,攻破了暹羅的國都大城。大城王朝的達府太守披耶.達信組織暹羅人民擊退了入侵的緬軍,重新統(tǒng)一了暹羅,被擁立為王。1768年,達信派遣使節(jié)到清朝,請求清廷封他為暹羅國王,但清政府認為他是乘機篡位,予以拒絕?!∪欢?,達信繼續(xù)向清政府表示友好,清政府終于在1777年承認了達信建立的王朝,準許暹羅使節(jié)到清廷朝貢。在1823年(道光三年),清政府向暹羅國王拉瑪二世贈送了“永奠海邦”的匾額。16世紀,葡萄牙、荷蘭、英國、法國等殖民主義者先后入侵。1855年,英國代表、香港總督鮑林強迫暹羅簽訂了《英暹通商條約》、(《鮑林條約》),此后法美德意等國也紛紛效法英國,強迫暹羅簽訂了類似的條約。暹羅淪為了西方殖民國家的半殖民地,1896年英法簽訂條約,規(guī)定暹羅為英屬緬甸和法屬印度支那間的緩沖國,與清朝的宗蕃關系也漸告結束19世紀末,拉瑪四世王開始實行對外開放。五世王借鑒西方經驗進行社會改革。1932年6月,拉瑪七世王時期,民黨發(fā)動政變,改君主專制為君主立憲。1939年更名泰國,后經幾次更改,1949年正式定名泰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