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留學 實例解析“混不開”的留學生活

字號:

據(jù)日本新華僑報網(wǎng)報道,日本政府擬在2020年實現(xiàn)接納30萬留學(微博)生的計劃,各種優(yōu)待政策也正在陸續(xù)出臺。今后,還會有大批的中國留學生告別故土故鄉(xiāng)漂泊東洋。懷著火熱的理想,迫不及待地投身新天地。
    周鶴,家在海濱城市大連。每到夏天,都有大批大批來自內(nèi)陸地區(qū)的游客來大連品嘗海鮮,體驗海水浴。在高一和高二的暑假里,周鶴通過父親的關系承包下了一片海灘,賺了近萬元。于是,高三的整整一個學期,學校里都流傳這個“學生大款”的“事跡”,“鶴哥”身邊多了許多慕名拜“哥”的小兄弟。
    周鶴高考失敗后,父母希望他復讀。但是周鶴堅持說要去日本。因為他父母的朋友當中,有幾位都把孩子送到了日本,而且經(jīng)常會自豪地說女兒或兒子又給他們匯了多少多少錢回來。有過暑假致富經(jīng)驗的周鶴,認定日本是個賺錢容易的國家,所以自己要去那里大顯身手一把。
    周鶴自信滿滿的態(tài)度和曾經(jīng)“學生大款”的“事跡”,讓周圍人也開始相信,他去日本錯不了。就連他高中時的班主任也幫他做父母的工作,“像周鶴這樣有能力的孩子,適合去大的地方發(fā)展,說不定比在國內(nèi)復讀考大學還有前途。”
    3個月后,通過一家留學中介公司,躊躇滿志的周鶴如愿以償?shù)貋淼搅巳毡敬筅妗?BR>    剛進語言學校,周鶴就拿出早在國內(nèi)時就準備好的禮物給老師,讓老師幫他找份工作做。由于周鶴的日語不夠好,所以老師能給他介紹的都是些體力活兒。
    最終,周鶴選了一個在車站清掃的工作,時給是每小時700日元。做了幾星期后,周鶴就覺得心里委屈郁悶,每天低頭掃地的工作,簡直就是在浪費寶貴的生命,自己的時間是要留來做“大事”的。
    班級里有個男生在酒吧打工,說酒吧里小費多又長見識。周鶴動心了,他倒不是惦記什么小費,而是想到那里龍蛇混雜,或許會遇到“貴人”或機遇。但是做了幾天后,周鶴又辭職不干了。來酒吧的都是些和他年紀相仿的男女,以及身份不明的貴婦,要他堂堂男子漢為前者賣力,為后者“賣笑”,簡直是種侮辱。
    換了幾份工,考了幾次試,送了許多禮,兩年的語言學校生活算是到頭了。然而周鶴沒找到適合他的“大事”做,也沒像大家預想的那樣賺到“大錢”,最苦惱的,是他一所日本大學都沒考上。
    周鶴搞不懂了,不是說日本人的錢很好賺嗎?像他這樣頭腦靈活,又胸懷大志的青年,怎么就會“混不開”呢。
    周鶴就回國了。回國后,難免有人向他請教日語,日本人和日本社會,周鶴就一句話,“搞不懂他們!”
    漂泊的最終目的,是找到那片最適合自己成長的土地,發(fā)芽,開花。是日本不曾給周鶴機會?還是周鶴不曾給自己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