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2分)
1.根據課文原句填空。(4分)
(1)但愿人長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蘇軾《水凋歌頭·明月幾時有》)
(2)浮光躍金,________________ ,漁歌互答,此樂何吸!(范仲淹《岳陽樓記》)
(3)枯藤老樹昏鴉,________________。(馬致遠《天凈沙·秋思》)
(4) ________________,引無數英雄競折腰。(毛澤東《沁園春·雪》)
1.(1)千里共嬋娟 (2)靜影沉壁 (3)小橋流水人家 (4)江山如此多嬌 (本題4分,每小題1分。凡出現錯別字或添宇、漏字、改字均不得分。下同)
2.按照提示,填出課文原句。(4分)
(1)開發(fā)大西北,我們實施了退耕還林、退耕還草的綠色生態(tài)戰(zhàn)略。可以料想,不久的將來,古人吟唱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良好生態(tài)環(huán)境必將在大西北重現。(用《敕勒歌》中的詩句填寫)
(2)美國大唱所謂的“人權”,其實是________________,目的在于干涉他國內政。
(用《醉翁亭記》中的一句話填寫)
2。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2)醉翁之意不在酒。(本題4分,每小題2分)
出下列詞語中的錯別字,然后將改正后沒有錯別字的詞語全部工整地抄寫在下面的田字格中。(4分)
3.綠蔭(茵)場上 縱橫馳逞(騁)(本題4分,改錯與書寫各占2分。)
二、(58分)
有價值短文—— (一)閱讀下面的文章,回答4—12題。(26分)
撿到金子之后
王茜 (初中學生)
在一片峽谷中,住著一個牧童和他的媽媽。為了生存,牧童每天都要上山砍柴、放羊,日子很苦。牧童真希望自己能得到一塊金子,哪怕很小。
這天,牧童又上了山。
望著人跡罕至的山脊,荒涼而貧瘠的土地,顫巍巍地矗立在山坡上的可憐的小木屋,他不禁嘆了口氣,一屁股坐在地上。“哎喲!”牧童突然跳了起來。地上隱約有一束金光射來——金子!牧童瞪大了眼睛,一捋(luō)袖子,使勁地挖起來。好大的一決!牧童興奮地抱起金子,飛一般下山去了。
“我挖到金子了!”牧童喊著,跑進屋,雙手把金子捧到媽媽面前。
媽媽注視著牧童的一舉一動,沒有說一句話,輕輕將牧童拉到身邊……
牧童不解地望著媽媽。
媽媽感嘆道:“那不屬于你的金子,它沒有什么價值。相反,它也許會給你帶來厄運?!?BR> “不,它能使我們富裕?!蹦镣癄庌q著。媽媽搖了搖頭。
牧童感到失望而憤怒,他抱緊金子,說:“我要證明給你看?!比缓?,他跨出了家門。
牧童來到一個小鎮(zhèn)。他將金子背在背上,手里攥(zuàn)著敲下的一小塊,走進一家首飾店。老板將這一塊金子舉到眼前,用狐疑的眼光瞟了牧童兩眼,說:“你從哪兒弄來的 ”
“山上撿的。”牧童隨口說了句,便趕緊閉了嘴,搶過金子,快步走出了店鋪。
他走進酒店,走進衣店,走過大街小巷,處處都有人投來狐疑的目光。牧童漸漸害怕起來。
傍晚,牧童心驚膽戰(zhàn)地走在無人的街上,心中涌起不祥的預感。
“把你的包放下?!蓖蝗?,一個可怕的聲音從背后傳來。
牧童猛地一回頭。那人伸手就搶包,牧童趕緊護住。幾個回合,牧童有些不支。就在此時,只見一位道士一閃而出,彈指一擊,那人立即倒地。牧童目瞪口呆,趕緊屈膝相謝。道士卻已漸漸遠去,只給他留下一句話:
“只有自己創(chuàng)造的東西才屬于你?!?BR> 猛然間,牧童想起媽媽的話,懊悔萬分。
當晚,牧童離開了小鎮(zhèn),在一個偏僻的地方,將金子埋進深深的地下,他不愿再讓這金子迷惑他人。
牧童終于又回到了山溝里。他不再企求金子,而是開始用自己的雙手創(chuàng)造生活:植樹種草,開荒種田,放羊養(yǎng)牛,還養(yǎng)花種果樹,凡是能做到的,他都盡力去做。
秋天,牧童爬上高高的山頂,遙望灑滿自己汗水的山谷。多美啊!生機盎然的山林,處處是鳥語花香;綠茵茵的草地上,成群的牛羊在悠閑地吃草;美麗的果林散發(fā)著濃濃的芳香;當年山坡上的木屋如今變成了“美麗的空中樓閣”;盛開的花圃把山坡裝點得格外迷人……一切都變了。
“我的金子。”牧童自豪地說。
4.速讀全文后回答,這篇文章讓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拋棄不勞而獲的思想,只有付出辛勤的勞動,才能實現真正的富裕,得到真正的幸福。
5.作者圍繞“金子”精心地安排了文章的思路。請再讀文章,理清作者的思路,在括號內填寫合適的內容。(2分)
希望得到金子——( )——金子帶來厄運——( )
5.突然撿到金子。自己創(chuàng)造“金子”。
6.運用下列詞語組成一個語意明確、語句連貫的語段(可適當增加一些內容)。(4分)
貧瘠 厄運 創(chuàng)造 生機盎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略(4分。用錯或少用1個詞扣1分)
7.第3段中牧童“不禁嘆了口氣”和第7段“媽媽感嘆”中的兩個“嘆”字有什么不同的含義 (3分)
7.牧童是哀嘆,嘆自己處境的困窘;媽媽是感嘆,嘆孩子未經世事,行為膚淺。
8.首飾店老板接到牧童的金子后,作者運用了“舉”“狐疑”和“瞟”等詞語描寫他。這些詞語寫出了該人物怎樣的心理 (2分)
8.對金子真假表示懷疑,對牧童表示懷疑。
9.道士留下的一句話“只有自己創(chuàng)造的東西才屬于你”與前文相照應。請將前文中與之照應的話摘抄在下面。(2分)
10.牧童從開始“抱”著金子到后來將金子深“埋”地下,他前后不同的舉動表明了什么 (4分)
10.“抱”表現牧童撿到金子后無比激動興奮的心情;
“埋”表明牧童在經歷了厄運之后,心靈中美好品性的回歸。
11.文章結尾處“‘我的金子。’牧童自豪地說”,這里的“金子”指的是什么 (3分)
_ 11.指用自己的雙手辛勤勞動所創(chuàng)造的碩果。
12.在下面的橫線上填寫相應的內容。(4分)
金子,在不同人的眼里有著不同的含義。
守財奴說:金子是我的生命。
創(chuàng)業(yè)者說:金子是我們用雙手創(chuàng)造出來的財富。
化學家說:金子是一種貴重金屬。
_________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略。(4分,每句話2分)
(二)閱讀下面的短文,回答13—19題。(20分)
在斯坦福大學執(zhí)教的生態(tài)學家保爾·額爾利奇”68年在他的《人口炸彈》中說:“20世紀70年代,全世界將有成千上萬的人囚饑餓而死?!?974年,他預測1985年以前,人類將進入資源匱乏時代,許多人類賴以生存的礦產瀕臨枯竭。
馬里蘭州立大學教授、經濟學家米利安·西蒙則認為人口增長并非壞事,而是一種實惠,它最終會形成更干凈的環(huán)境與更健康的人類。明天的世界將變得更加美好,因為將有更多的人奉獻出更多的創(chuàng)意。人類將無限制地進步,因為地球上的資源是取之不盡的。
自西蒙提出他對未來的世界的樂觀看法之后,他收到了許多憤怒的人寄來的信。一位額爾利奇的追隨者算了一筆簡單的帳,地球上的資源必須在越來越多的人中間分配,而全世界的人口在以每年7500萬的速度遞增,大大超過了地球的“承受能力”——它所提供的食物、淡水和礦產的量。隨著資源日益枯竭,“日用品變得昂貴”將是不可避免的。
額爾利奇的觀點很清楚:在一個有限的空間內,物資在耗盡。環(huán)保主義者的一條宣傳標語表明了這一點:“我們不是自祖先處繼承了地球,而是從后代那里借用了地球?!迸c之相左的觀點就不那么有說服力了。它僅有一個簡單的問題:為什么資源還沒有耗盡,在人口已爆炸的年代。
西蒙和他的朋友們追溯了一萬年來的人類歷史,得出結論:當物質變得稀少時,人就以新的發(fā)現來應變,他們就會用新資源去替代老的或盡可能保護它。三千年前希臘由青銅時代過渡到鐵器時代,起因于冶煉青銅用的錫的短缺,希臘人因此而發(fā)現了鐵。同樣,16世紀的英國木材的貧乏導致了煤的時代的到來。1850年左右鯨油的缺少促成了1859年世界上第一口油井的開采。
在1981年出版的《終極的資源》中,西蒙闡述了他的觀點:人類的聰明才智將會無限地拓展地球的負荷能力。這一觀點標志著西蒙和額爾利奇的關鍵分歧所在:這個世界是一個擁擠的生態(tài)系統(tǒng),還是一個靈活的市場環(huán)境
13.第4段中“與之相左的觀點”的具體內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3.資源還沒有耗盡。
14.第5段中加點詞“它”指代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4.老資源。
15.請根據文意,用自己的話填寫下表。(4分)
人物 所持觀點理由
額爾利奇
西蒙
15.
?

?
?
16.假如你與額爾利奇、西蒙同在一次國際學術交流會議上,請你在他們二人發(fā)表意見后,針對他們二人的觀點,發(fā)表一下你自己的看法。(3分)
16.額爾利奇的觀點是現實的;西蒙的觀點是樂觀的,辯證的。我認同西蒙的觀點,要相信人類,相信未來是美好的。(3分,不限定贊同誰的意見,言之成理即可)
17.倘若你是額爾利奇,請從節(jié)約能源、重視環(huán)保的角度,設計一條宣傳標語,以宣揚你的主張。(2分)
17.珍惜資源,也許地球上最后一滴水是我們的眼淚。(2分,內容只要與“資源”相關即可)
18.倘若你是西蒙,請你結合所學科學知識,設想、描述一個具體生活情景,展示未來社會開發(fā)、使用嶄新資源的具體景象。(5分)
18.略
19.下列四項,哪一項更適合于做以上短文的標題 ( )(2分)
A.人類的聰明才智
B.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
C.人口與資源利用
D.人口與環(huán)境保護19.C
課內古文—— (三)閱讀《陳涉世家》(選段),回答20—25題。(12分)
二世元年七月,發(fā)問左謫戍漁陽九百人,屯大澤鄉(xiāng)。陳勝、吳廣皆次當行,為屯長。會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斬。陳勝、吳廣乃謀曰:“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等死,死國可乎 ”陳勝曰:“天下苦秦久矣。吾聞二世少于也,不當立,當立者乃公予扶蘇。扶蘇以數諫故,上使外將兵。今或聞無罪,二世殺之。百姓多聞其賢,未知其死也。項燕為、楚將,數有功,愛士卒,楚人憐之?;蛞詾樗溃蛞詾橥?。今誠以吾眾詐自稱公子扶蘇、項燕,為天下唱,宜多應者?!眳菑V以為然。
20.給加點的字選擇正確的讀音。(2分)
①行 A.háng B.xíng ( )
②度 A.dù B.duó ( )
③少 A.shǎo B.shào ( )
④為 A.wéi B.wèi ( )
20.(1)A (2)B (3)B (4)A(2分,每小題0.5分)
21.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寫出其本字,再解釋其意義。(2分)
為天下唱,宜多應者。_____同_____,意為_______________。
21.“唱”同“倡”,倡導。
22.下列句子朗讀節(jié)奏劃分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發(fā)閭左/謫戍漁陽九/百人
B.發(fā)閭/左謫戍/漁陽九百人
C.今/誠以吾眾/詐自稱/公子扶蘇、項燕
D.今誠/以吾眾詐/自稱公子/扶蘇、項燕
22.C(2分)
23.翻譯畫線處的句子。(2分)
或以為死,或以為亡。
23.有人認為他戰(zhàn)死了,有人認為他逃走了。
24.用原文回答下述問題。(2分)
①引發(fā)陳勝謀劃起義的直接事件(導火線)是:_____________
②陳勝認為,起義將得到廣大人民支持的深層次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1)會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2)天下苦奏久矣。(2分,每小題1分)
25.下列說法不符合上述文段意思的一項是( )。(2分)
A.因為楚國公子扶蘇、項燕都屢有戰(zhàn)功,又都“愛士卒”,所以老百姓十分擁戴。
B.陳勝、吳廣都認為,如果“詐自稱公子扶蘇、項燕”,會得到百姓擁護。
C.陳勝有出眾的謀劃才能。
D.這段文字主要寫陳勝、吳廣謀劃起義并為起義作輿論準備。 25.A
三、(50分)
26.大海是我們的故鄉(xiāng),椰林是我們的家園。晨曦撒落在安詳的海面,海浪、沙灘、椰林、遠帆……沐浴著金色的夢幻。憑海臨風,多少故事演繹在身邊,多少情懷蕩漾在胸際,多少希望寄托在遠方……
請仔細欣賞下面的圖片,以圖片上的景致為著眼點,展開聯想,任選一個角度,自定一個話題,寫一篇文章,可以憑圖繪景、敘寫風物,可以記敘人物、故事,可以發(fā)表感想、抒發(fā)情懷……
?

?? 要求:立意自定,題目自擬,文體不限,字數在500個以上。不得在文中出現真實的地名、人名。
?
語文試卷 | 數學試卷 | 英語試卷 | 政治試卷 | 物理試卷 | 化學試卷 | 歷史試卷 |
語文答案 | 數學答案 | 英語答案 | 物理答案 | 化學答案 | 歷史答案 | 政治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