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海關面試真題解析

字號:


    1.民工張海超患了塵肺,職業(yè)病防治所卻給出肺結(jié)核的結(jié)論,張海超無奈之下,只身到醫(yī)院開胸驗肺,對此你怎么看?
    【試題類型】 社會現(xiàn)象類
    【出題思路】 本題重點考察考生對社會現(xiàn)象的理解、分析能力。
    【參考答案】 當我初次聽到張海超這件事情的時候,我和他一樣感到了無奈,我相信,張海超的事情只是眾多同類事件的一個縮影,他的事情被曝光,能夠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也許就能得到很好的補償。而更多沒有暴露在聚光燈下的個體,他們又由誰來保護呢?
    透過這個社會現(xiàn)象,我想到了我國法制建設過程中面臨的一個現(xiàn)實問題,那就是有法無法依,有章無法循。作為一名農(nóng)民工,或是作為任何一名企業(yè)的員工,按照法律規(guī)定,在患上職業(yè)病后都應獲得相應的賠償、照顧,但是單單存在這些規(guī)定,卻無法確認是否是職業(yè)病,又有何用處呢?同樣的,最近媒體上經(jīng)常提到的法院判決執(zhí)行難也說明了這個問題。很多案件,經(jīng)法庭宣判,被告方確實應當承擔相應責任,但是,拿到一紙判決后,原告照樣無法獲得賠償,那法律賦予他的這種權利又有什么用呢?
    要想徹底解決這種問題,就要在法律層面上嚴格規(guī)范各項操作流程,不僅要確定責任,還要明確確定責任后如何具體實行,對受害者起到應有的保護、補償作用。
    【名師點評】 在回答此類問題時,考生要注意以下問題:首先,對于社會現(xiàn)象的分析不能就現(xiàn)象說現(xiàn)象,而是要看到現(xiàn)象深層的社會根源。其次,在可行的范圍內(nèi),尋找解決這種問題的方案、方法,增強理論基礎上的實踐性分析。
    2.“詩到淺處方有味,人到短處方求長”,結(jié)合自身經(jīng)歷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試題類型】 綜合分析類
    【出題思路】 本題重點考察考生對特定語句的理解分析能力。
    【參考答案】 我認為,“詩到淺處方有味,人到短處方求長”這句話是在說明這樣一個道理,人只有在有短處的時候,才會有更強烈的進取心,態(tài)度也才會更積極。如果看不到自己的短處,那么就會容易自滿,也就不會再有所進步了。
    我想很多人都曾有過這種感受吧,我也不例外。記得自己臨近畢業(yè)找工作的時候,心比天高,覺得自己什么都很好了,頗有些懷才不遇的想法。當時就業(yè)形勢比較嚴峻,但是我也只是片面地認為是那些企業(yè)有眼不識人,沒有更深入地思考自己身上是否有問題。后來,我終于找到了一家還算滿意的公司,真正進入工作崗位才發(fā)現(xiàn),原來自己真的是有很多不足,需要學習的還很多。工作中的各種實踐要求,與學校里傳授的書本知識是完全不同的,就連很多辦公軟件也是我以前從未接觸過的。那段時間過得真是蠻艱辛的,每天要工作,回家還要學習。但是正是因為認識到了自己的不足,我才重燃斗志,有了學習、進取的動力,后來,也就慢慢地適應了工作的狀態(tài)。我想這就是“人到短處方求長”吧。
    以上便是我個人的一點經(jīng)歷和感悟,回答完畢。
    【名師點評】 本題要求考生聯(lián)系自身經(jīng)歷進行分析,從側(cè)面考察了考生對于自我的認知度及行為特征?;卮鸨镜涝囶}時,考生不要追求題干中每個字的細節(jié),比如參考答案里就沒有對“詩到淺處方有味”這句話進行分析,而是直接理論,并在最后以“人到短處方求長”收尾。很多考生一看到第一句話就蒙了,分析不出來個所以然,導致整道試題回答得很不流暢,而其實,題目設置的主要目的是要請考生結(jié)合實際闡述自己理解的這兩句話所蘊含的道理,而不是解釋這兩句話的字面含義。因此,只要把握住文字精髓,并舉出適當?shù)氖吕M行分析,就可以得到較高的分數(shù)。
    3.美國×××說一群人可以干一個人不能完成的事業(yè),對此你有何看法。
    【試題類型】 綜合分析類
    【出題思路】 本題重點考察考生對特定語句的理解、分析能力。
    【參考答案】 我認為“一群人可以干一個人不能完成的事業(yè)”這句話是在強調(diào)團隊協(xié)作的重要性。在當今社會,社會分工日趨精細化,每個人都負責自己的一份活兒,尤其是規(guī)模越大的團隊里面,個人承擔的工作任務就越為明確。有人開玩笑地說,現(xiàn)代人就是流水線上的一個個裝配工,缺少了誰都不能完成整件工作。因此單獨的個體就更是不能完成一項大的任務。舉個例子,在體育運動中,足球、籃球等就特別強調(diào)團隊協(xié)作,再優(yōu)秀的球員也需要有團隊成員的配合才能發(fā)揮出最好的水平。
    但是,在強調(diào)團隊合作精神的時候,我們又不能忘記要充分發(fā)揮個體的作用。并不是人多力量就大,如果團隊行動沒有組織性、紀律性,那么同樣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團隊效率的提升也是要依靠每個個體的發(fā)揮才能實現(xiàn)。因此,在開展團隊活動時,每個個體也要積極提升自己的水平,課下做足基本功,課上才能應付自如。
    以上便是我對這句話的一些認識,還請考官指正。
    【名師點評】 在對這段話進行分析的時候,考生需要注意以下幾項要點:首先,要理解這句話到底是在表述什么中心思想。其次,在掌握了中心思想之后,以此為論點進行立論分析,最好能結(jié)合實際事例進行分析。最后,對論述進行總結(jié)
    4.有人說,猶豫不決可以使人不做錯事情,但也會失去成功的機會,結(jié)合自身的經(jīng)歷,談談你的看法。
    【試題類型】 綜合分析類
    【出題思路】 本題重點考察考生對特定語句的理解、分析能力。
    【參考答案】 這句話是在向我們傳遞這樣一種思想,那就是“機不可失,失不再來”。
    很多時候,我們都會猶豫,都會彷徨,但是當真正的機遇來到我們面前時,如果我們猶豫不決,最終很可能就會失去機會。同時,我們還要正視的是,機遇往往青睞有準備的人。如果沒有充分的準備,即使機遇近在眼前,也會錯失。
    生活中可供我們選擇的機會很多,同時在選擇時我們的也往往會舉棋不定。一般的情況下,如果我們過多地考慮方方面面的因素,結(jié)果就是我們既沒有把事情辦糟,但同時也沒有把事情辦到最好。對我而言感受最深的就是在大學時代參加班長競選,當時競選的對手都很優(yōu)秀,我經(jīng)過再三的考慮,自己也進行了幾個回合的自我斗爭,最后還是覺得自己和競選對手相比沒有太多的優(yōu)勢,也擔心如果落選會有同學來評判我的參選行為,所以在猶豫之間最終沒有上臺去發(fā)表競選演說。但事后當選的同學卻讓我大吃一驚,因為我們之間并沒有大的差距,倒是我曾經(jīng)當過班長的經(jīng)歷以及自身同學關系和睦等優(yōu)勢還稍勝他一籌,就是在我的猶豫之間,我把成功的機會讓給了他人,這讓我感慨很深,這也讓我在處理以后的同類事件時更加堅決、果斷。
    以上便是我的一點思考,請考官指正。
    【名師點評】 本題題干中“猶豫不決可以使人不做錯事情,但也會失去成功的機會”這句話,實際上就是在提示我們機不可失、失不再來這個道理。無論是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在完成每項任務時都不要過于瞻前顧后,而是要在審時度勢的基礎上,果斷決策,雷厲風行。
     
    
行測真題 行測答案 申論真題 申論答案 面試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