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閱讀公務員考試申論的《2007公務員考試《申論》標準模擬試題(14)及答案》考試資料,關鍵詞為申論 公務員考試 模擬試題,本文發(fā)表于2012年08月21日 15時58分51秒。
二、資料
(1)2006年1月25日,我國衛(wèi)生部和聯合國艾滋病規(guī)劃署、世界衛(wèi)生組織聯合發(fā)布了對2005年中國艾滋病疫情及防治工作的評估報告。報告稱,截至2005年年底,中國共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65萬人,其中艾滋病病人約7.5萬人。
艾滋病,即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癥,是感染了人類免疫缺陷病毒(簡稱HIV)后引起的一種致死性傳染病。艾滋病并不是一種傳播性很高的疾病,它的傳播途徑有三種:性接觸、血液傳播、母嬰傳播,日常的生活接觸并不能感染艾滋病病毒。
(2)據了解,截止到去年10月底,深圳市共對159名艾滋病人進行了臨床救治,其中46例接受了免費治療和臨床效果監(jiān)測,共對48萬多人進行了HIV抗體的免費篩查。
從今年1月至今,我市在篩查的132152名孕產婦中,發(fā)現HIV感染孕產婦17名,其中11名已經停止妊娠,其余6人均采取了有效的干預措施,從而阻斷了17例母嬰傳播艾滋病的情況。這是昨天記者從深圳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了解到的消息。
據統(tǒng)計,深圳市從2002年起開始實施艾滋病母嬰傳播控制項目3年多來,效果十分明顯,共篩查出艾滋病病毒感染孕產婦51人,其中2004年沒有發(fā)現1例母嬰傳播病例。
(3)為有效預防控制毒品和艾滋病的蔓延,中國正在加快構筑針對青少年的防御網絡。作為中國——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艾滋病預防與關懷項目,云南省青少年生活技能培訓中心今天下午在云南警官學院舉行授牌儀式。
云南警官學院黨委書記張希平說,吸毒和艾滋病是當今威脅人類的兩大公害。由于吸毒人員未得到有效遏制,吸毒品種多樣化、吸毒群體低齡化問題嚴重,青少年毒品、艾滋病預防教育繁重而艱巨。張希平表示,青少年是吸毒及感染艾滋病毒的高危人群,對其開展和加強預防教育,是禁毒和艾滋病防治的治本之策。
他透露,由于毗鄰世界三大毒源地之一的“金三角”,云南是中國禁毒的前沿。云南省現有吸毒人員5.3萬余人,其中年齡在三十五歲以下的約占百分之七十。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處長孔文表示,建立青少年生活技能培訓中心,并舉辦師資培訓,目的是為了培養(yǎng)從事毒品與艾滋病預防教育教學的師資力量,進而對青少年進行廣泛的教
他說,首先要預防青少年成為吸毒者;其次要預防吸毒者感染艾滋病毒;第三要控制感染者對其他人群的傳播。培訓中心不僅為云南服務,而且將為整個中國服務。 ’
據悉,培訓中心首期培訓班將以青少年艾滋病預防控制教育為重點,采取專家授課、模擬演示、實地考察等多種形式,由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專家授課,講授毒品與艾滋病基本知識、流行史、現狀及趨勢,艾滋病防治等課程。
(4)北京市藥物維持治療中心第一門診部在世界艾滋病日來臨前正式開診。在這個特別的診所,吸毒者可以長期得到政府提供的廉價低毒性藥物美沙酮,以避免他們由于共
美沙酮替代治療是目前國際公認防止艾滋病傳播比較有效的途徑。在技術上負責推動美沙酮試點工作的中國艾滋病行為干預專家吳尊友說:“讓吸毒者在醫(yī)生的指導下規(guī)范、安全地服用美沙酮,意味著中國政府在禁毒和防治艾滋病方面,面對復雜的形勢,有了更加客觀、務實和人性化的態(tài)度和做法。”
(5)從最初的對艾滋病的盲目恐懼、一味防堵到現在的大力預防和疏導,在此期間專家認為,中國艾滋病防治工作經過近20年的探索,正在加快向更加開明和務實的方向邁進。11月30日,中國國家主席******來到收治艾滋病患者的北京佑安醫(yī)院,和艾滋病患者親切握手交談。這是繼去年12月1日******總理到地壇醫(yī)院探望艾滋病人后,中國向層領導人又一次來到醫(yī)院看望艾滋病人。國際社會普遍認為這標志著中國政府正在積極
在中國決定迎頭抗擊艾滋病的今天,中國的中層領導作為政策的具體實施者,其對于艾滋病防治知識和政策是否了解是這場抗擊成敗的關鍵。目前,一個關于艾滋病政策教育的項目正在中國干部提拔輪訓的重鎮(zhèn)——中共中央黨校展開。
據中央黨校社會發(fā)展研究所靳薇教授介紹,從2001年起,中央黨校每學期都邀請相關領導、公共衛(wèi)生專家、社會學家來做有關艾滋病防治的專題報告。經過3年的培訓和研討,已經有越來越多的政府官員開始對政策選擇進行思考。
來自中國西南某省的一位政法委書記說:“對于傳播艾滋病的吸毒者和性工作者,過去我們都是采取嚴打方式,但反彈得厲害。長久以來,我們也對自己的工作方式和效果產生疑問,看來用‘管理’的方式更有效。我們并不是喜歡這些丑惡現象,而是·兩害相權取其輕’,要用其它的方法來治理,將它們的社會危害降到最低。”清華大學艾滋病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景軍介紹說,有超過70%的官員對艾滋病的態(tài)度有明顯轉變,表示應對這些人群給予關愛。他認為,官員們觀念的改變將為中國各地實施清潔針具交換、安全套
二、資料
(1)2006年1月25日,我國衛(wèi)生部和聯合國艾滋病規(guī)劃署、世界衛(wèi)生組織聯合發(fā)布了對2005年中國艾滋病疫情及防治工作的評估報告。報告稱,截至2005年年底,中國共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65萬人,其中艾滋病病人約7.5萬人。
艾滋病,即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癥,是感染了人類免疫缺陷病毒(簡稱HIV)后引起的一種致死性傳染病。艾滋病并不是一種傳播性很高的疾病,它的傳播途徑有三種:性接觸、血液傳播、母嬰傳播,日常的生活接觸并不能感染艾滋病病毒。
(2)據了解,截止到去年10月底,深圳市共對159名艾滋病人進行了臨床救治,其中46例接受了免費治療和臨床效果監(jiān)測,共對48萬多人進行了HIV抗體的免費篩查。
從今年1月至今,我市在篩查的132152名孕產婦中,發(fā)現HIV感染孕產婦17名,其中11名已經停止妊娠,其余6人均采取了有效的干預措施,從而阻斷了17例母嬰傳播艾滋病的情況。這是昨天記者從深圳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了解到的消息。
據統(tǒng)計,深圳市從2002年起開始實施艾滋病母嬰傳播控制項目3年多來,效果十分明顯,共篩查出艾滋病病毒感染孕產婦51人,其中2004年沒有發(fā)現1例母嬰傳播病例。
(3)為有效預防控制毒品和艾滋病的蔓延,中國正在加快構筑針對青少年的防御網絡。作為中國——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艾滋病預防與關懷項目,云南省青少年生活技能培訓中心今天下午在云南警官學院舉行授牌儀式。
云南警官學院黨委書記張希平說,吸毒和艾滋病是當今威脅人類的兩大公害。由于吸毒人員未得到有效遏制,吸毒品種多樣化、吸毒群體低齡化問題嚴重,青少年毒品、艾滋病預防教育繁重而艱巨。張希平表示,青少年是吸毒及感染艾滋病毒的高危人群,對其開展和加強預防教育,是禁毒和艾滋病防治的治本之策。
他透露,由于毗鄰世界三大毒源地之一的“金三角”,云南是中國禁毒的前沿。云南省現有吸毒人員5.3萬余人,其中年齡在三十五歲以下的約占百分之七十。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處長孔文表示,建立青少年生活技能培訓中心,并舉辦師資培訓,目的是為了培養(yǎng)從事毒品與艾滋病預防教育教學的師資力量,進而對青少年進行廣泛的教
他說,首先要預防青少年成為吸毒者;其次要預防吸毒者感染艾滋病毒;第三要控制感染者對其他人群的傳播。培訓中心不僅為云南服務,而且將為整個中國服務。 ’
據悉,培訓中心首期培訓班將以青少年艾滋病預防控制教育為重點,采取專家授課、模擬演示、實地考察等多種形式,由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專家授課,講授毒品與艾滋病基本知識、流行史、現狀及趨勢,艾滋病防治等課程。
(4)北京市藥物維持治療中心第一門診部在世界艾滋病日來臨前正式開診。在這個特別的診所,吸毒者可以長期得到政府提供的廉價低毒性藥物美沙酮,以避免他們由于共
美沙酮替代治療是目前國際公認防止艾滋病傳播比較有效的途徑。在技術上負責推動美沙酮試點工作的中國艾滋病行為干預專家吳尊友說:“讓吸毒者在醫(yī)生的指導下規(guī)范、安全地服用美沙酮,意味著中國政府在禁毒和防治艾滋病方面,面對復雜的形勢,有了更加客觀、務實和人性化的態(tài)度和做法。”
(5)從最初的對艾滋病的盲目恐懼、一味防堵到現在的大力預防和疏導,在此期間專家認為,中國艾滋病防治工作經過近20年的探索,正在加快向更加開明和務實的方向邁進。11月30日,中國國家主席******來到收治艾滋病患者的北京佑安醫(yī)院,和艾滋病患者親切握手交談。這是繼去年12月1日******總理到地壇醫(yī)院探望艾滋病人后,中國向層領導人又一次來到醫(yī)院看望艾滋病人。國際社會普遍認為這標志著中國政府正在積極
在中國決定迎頭抗擊艾滋病的今天,中國的中層領導作為政策的具體實施者,其對于艾滋病防治知識和政策是否了解是這場抗擊成敗的關鍵。目前,一個關于艾滋病政策教育的項目正在中國干部提拔輪訓的重鎮(zhèn)——中共中央黨校展開。
據中央黨校社會發(fā)展研究所靳薇教授介紹,從2001年起,中央黨校每學期都邀請相關領導、公共衛(wèi)生專家、社會學家來做有關艾滋病防治的專題報告。經過3年的培訓和研討,已經有越來越多的政府官員開始對政策選擇進行思考。
來自中國西南某省的一位政法委書記說:“對于傳播艾滋病的吸毒者和性工作者,過去我們都是采取嚴打方式,但反彈得厲害。長久以來,我們也對自己的工作方式和效果產生疑問,看來用‘管理’的方式更有效。我們并不是喜歡這些丑惡現象,而是·兩害相權取其輕’,要用其它的方法來治理,將它們的社會危害降到最低。”清華大學艾滋病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景軍介紹說,有超過70%的官員對艾滋病的態(tài)度有明顯轉變,表示應對這些人群給予關愛。他認為,官員們觀念的改變將為中國各地實施清潔針具交換、安全套
| 行測真題 | 行測答案 | 申論真題 | 申論答案 | 面試專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