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發(fā)布:2007公務員考試《申論》標準模擬試題(9)及答案

字號:

歡迎閱讀公務員考試申論的《2007公務員考試《申論》標準模擬試題(9)及答案》考試資料,關鍵詞為申論 公務員考試 模擬試題,本文發(fā)表于2012年08月21日 15時58分14秒。
      二、資料 
      (1)昨天,中華全國總工會慶祝“五一”國際勞動節(jié)暨“當好主力軍,建功‘十一五和諧奔小康”競賽活動動員大會在京召開。共有408個先進集體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狀”,1018名先進個人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其中,18名農民工榮獲今年“全國五一勞動獎章”榮譽稱號。  。
      (2)從去年的1名增加到今年的18名,這表明農民工的辛勞與汗水得到越來越多的尊重,他們的政治權利與地位也獲得了更多承認。但是,在這么多全國勞模中,農民工勞模繼續(xù)成為新聞,其背后也暗含了現(xiàn)在的農民工群體的弱勢沒有得到根本改變,依然是這個社會的底層群體。相對于強勢群體獲得承認是社會的常態(tài),正是因為農民工整體存在的艱難現(xiàn)狀,農民工勞模才得到了整個社會的特別關注。某報曾經連續(xù)報道過的11名“農民工吃剩飯”事件和本月中旬國務院研究室發(fā)布的《中國農民工調研報告》,都表明了農民工生存和工作狀態(tài)的艱辛。就農民工的勞動強度和時間長度,不管在工資水平、勞動合同,還是在按時拿到應得收入等方面,農民工的生存和工作條件都沒有得到根本改觀。
      因此,農民工勞模的增加,固然值得欣喜,它體現(xiàn)了社會的發(fā)展與進步。但是,如何有效改變農民工的整體生存和工作狀況是更加值得思考的問題。畢竟,風光在臺前的農民工只是其中比例極低的少數(shù),默默無聞在臺后的才是這個群體的大多數(shù)。而從總體上改變一個社會群體的生存狀態(tài),需要持續(xù)的政策關注和權利保證。人人平等是和諧社會的應有之義,而平等不僅僅是體現(xiàn)在紙面上的法律條文,更應該體現(xiàn)在社會的方方面面。對存在于農民工群體上的各種不公正、甚至是歧視現(xiàn)象,應該盡快進行有針對性的專項治理。
      讓農民工真正成為現(xiàn)代化的平等參與者,是國家持續(xù)快速發(fā)展的重要動力,也是社會穩(wěn)定的重要基石。所以,政府在頒發(fā)給農民工越來越多的勞動獎章之外,出臺更多適合農民工的社保、醫(yī)療和子女教育等方面的有效政策,將具有更大的社會意義和深遠的政治意義。
      (3)近日廣東省委、省政府出臺了《關于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決定》:未來5年,再送476萬人出“農門”;到2010年,全省將有2000萬農民轉移到城鎮(zhèn)做農民工。這一消息無疑是令人十分振奮的,農民兄弟有望擺脫經濟貧困了。但振奮之余,筆者又有點擔心:由此會不會引發(fā)將來更多的農民工利益訴求紛爭?因為許多農民工在城鎮(zhèn)就業(yè)中遭到不人道的對待,而他們的利益訴求正式表達的渠道當前又相當狹窄,這種“權利貧困”已經成為普遍現(xiàn)象,成為比經濟貧困更突出的問題。
      在廣東的城市化、工業(yè)化、現(xiàn)代化進程中,本省有大量的農民洗腳上田,全國有大量的農民工到本省打工。廣大農民工背井離鄉(xiāng),懷著對前途美好的憧憬來到城市,以特別能吃苦,特別能忍耐的精神,為廣東的經濟發(fā)展,為城市的繁榮默默無聞地作出奉獻。但有大量的農民工,在就業(yè)中卻遭到不人道的對待:被迫簽訂不合理的勞動合同,被雇主克扣或拖欠工資,隨意延長勞動時間以及企業(yè)不注意安全生產,漠視員工的勞動保護權益等等。對于這些侵害、盤剝甚至踐踏他們合法權益的行為,他們抗爭、上訪,但更多時要么投訴無門,要么被久拖不決。許多一般性的權益糾紛,竟然導致農民工以命相搏,以命相抗,乃至驚動到市長、省長、總理才能解決。農民工的“權利貧困”影響了社會的和諧穩(wěn)定,致使政府相關部門時不時要“專項治理”。如今年春節(jié)前后,本省勞動保障部門就出動近6000人開展全省打擊欠薪的“雷霆行動”,為34萬多的農民工追回被拖欠工資3億多元,但這些都是治標不治本,不是長遠解決問題的做法。
      要讓農民工徹底擺脫經濟貧困,解決好他們的“權利貧困”問題看來已是刻不容緩。有學者認為,現(xiàn)在中國已進入一個利益訴求與利益博弈的時代,普通老百姓的利益訴求不是表面的經濟利益訴求,而是權利的訴求,權利的貧困已成為最大的貧困。這些話的實質,說明廣開農民工利益訴求渠道的極端重要性。然而,比之解決“權利貧困”,提供農民工就業(yè)崗位還相對容易。因為要通過法治方式,程序正義方式,司法救助方式等為他們的權利訴求打通渠道,并進一步為農民工進城就業(yè)提供良好的法治環(huán)境、政策環(huán)境和社會服務環(huán)境,來自既得利益者的阻力與歧視會非常之大,非常之頑固。但不管碰到多少阻力和困難,還農民工以公平、正義,切實維護好他們的合法權益,這一“關”是非破不可的。
      (4)如今,大批農村富余勞動力轉向城市,他們既是城市建設的主力軍,也是城市的主人翁。善待農民工,是建設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把農民工列入評模范圍,讓他們同企業(yè)職工一樣,共創(chuàng)改革大業(yè),共建城市文明,共享改革成果,這既是對他們辛勤勞動的認可,也是對他們價值的肯定,更是對他們人格的尊重。聯(lián)想到黨和國家近年來出臺的一系列政策,如農民工的勞動合同、工資待遇、勞動保護、子女入學等問題,無不體現(xiàn)著黨和政府對農民工生活上的關心、政治上的愛護、工作上的支持、利益上的維護、人格上的平等與尊重。 尊重農民工,不是漂亮的口號,而是一件件讓他們看得見、摸得著、感受得到的實在舉措。農民工評模,是實在事;《今晚報》近期刊登的“農民工有了形象中心”等一些報道,也是._件件實在事。這些舉措得民心順民意,讓城市更加和諧。如果全社會都來真正關心愛護農民工,就一定能激勵他們干出一流業(yè)績。
     
    1    
    
行測真題 行測答案 申論真題 申論答案 面試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