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國經濟的蓬勃發(fā)展,越來越多的英國院校把眼光聚焦到中國這個孕育巨大潛力的市場上。隨著英國院校在中國的推廣,中國人民信息獲取渠道的增多,中國學子已從十年前的盲目崇拜,到對教育產業(yè)化的誤解,直至如今的客觀對代。簡單地講,英國留學面臨著諸多政策變化,只有認真的品味這些細微的變化才可以讓我們的學子更快、更準、更好的做出擇校、擇專業(yè)的準備。
NO.1 語言要求不斷提高
這點很正常,這就是市場,隨著供需關系而調整。記得我早先在英國讀書的時候,很少有學校把IELTS放到7分以上的水準,同時,很多好的學校對工科生的要求也只有6.0。而且,對各單項并沒有很細致的要求。然而,近幾年,學校的對語言要求的似乎越來越苛刻。前15的很多院校都把IELTS放到7.0的要求,而且要求各單項不低于6.0,個別還要求閱讀寫作不低于6.5。更有甚者,對IELTS的要求是8.0,比如著名的華威大學,市場營銷專業(yè)就有此要求。
再次, 語言基本功底需扎實究其原因,在于能力和分數(shù)嚴重的不對等。在英國讀過書的同學都知道,聽、說、讀、寫這些基本能力在國外讀書的時候有多重要,絕非只是應試教育可以解決得了的。我早先就說過,IELTS考試之所以受歡迎,是因為它所強調的能力也恰恰是你在國外讀書的時候所需要和必須掌握的本領……
NO.2 學術能力要求增加
英國大學對學術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高 隨著英國產業(yè)化的發(fā)展越來越快,中國學子對英國教育的認同,英國院校的競爭也顯得越發(fā)激烈,尤其是世界級的名校。同學們經常可以在國內及舉辦的大型教育展上見到院校老外,經常發(fā)展校方的中國人面孔,同時,老外們也隨著這樣的途徑更多的了解中國學生及中國院校。因此,越來越多的英國院校感知到了中國211院校和非211的區(qū)別,它們更喜歡錄取211院校畢業(yè)的學生。更有甚者,有的院校只認可中國排名前200的院校畢業(yè)生。還有的學校對前320的中國院校都有了解。
當然,這些并不絕對,比如我們有三本的學生申請到物流頂尖院校cranfield的案例,非211學生GPA80出頭的學生申到曼徹斯特大學信息管理專業(yè)的、約克金融管理專業(yè)的、UCL文化遺產專業(yè)的等等案例。詳情大家可以到案例中心去看具體申請過程……
NO.3 專業(yè)度要求加大
英國各大院校對申請者的專業(yè)度要求明顯增加。英國院校與美國大學在課程的設置上有著很本質的區(qū)別。這也就是三年制的英國本科,一年制的授課式研究生為什么越來越被國際上認可的原因了。英國高等教育的“專學”是出了名的。這不僅跟它在課程設置上的專業(yè)性有關以外,更主要的是它對申請著的學術背景也有著很高的要求。比如很多院校的金融類專業(yè)對申請者的數(shù)學背景有著較高的要求,因此高數(shù)、概率、統(tǒng)計、微觀經濟學、計量經濟學等課程的分數(shù)高等在某種意義上直接影響著學生的錄取。
再比如,南安普頓大學的通信工程對申請者的signals and systems;advanced mathematics;signal processing/analysis;eletronic engineering等的專業(yè)課程分數(shù)都比較看重。這也就是為什么經常會出現(xiàn)困擾學生的問題,“為什么我的平均成績比我的同學高,但他能被某學校錄取,而我收到的卻是拒信呢?”……
NO.4 對個人陳述更加看重
英國院校對個人陳述(PS)更加看重。隨著英國申請人數(shù)的增多,英國各大院校的開始對申請者的個人陳述更加看重。PS不是一個簡簡單單的個人介紹,不只是需要告訴別人你干過什么,干得如何,而是需要用精煉的語言表達出自己的學術能力和求學意愿。PS的撰寫是一個對邏輯要求很嚴謹?shù)倪^程。學生需要在短短的幾百字之中,讓自己的能力和特點躍然紙上。
其實,PS的目的無非是讓別人能看到你的優(yōu)點。但,首先我們需要知道老外看重的是什么,然后才能判斷出所謂的“優(yōu)點”是什么。比如說,如果一個學生在PS中花了大量的篇幅去介紹自己助人為樂的經歷,這并不能幫助老師判斷出你是不是一個學術型的人才。能力和意愿永遠是學校來衡量一個學生是否合格的重要標準。要寫一個有質量的PS,你需要了解不僅僅是英國人的思維……
NO.1 語言要求不斷提高
這點很正常,這就是市場,隨著供需關系而調整。記得我早先在英國讀書的時候,很少有學校把IELTS放到7分以上的水準,同時,很多好的學校對工科生的要求也只有6.0。而且,對各單項并沒有很細致的要求。然而,近幾年,學校的對語言要求的似乎越來越苛刻。前15的很多院校都把IELTS放到7.0的要求,而且要求各單項不低于6.0,個別還要求閱讀寫作不低于6.5。更有甚者,對IELTS的要求是8.0,比如著名的華威大學,市場營銷專業(yè)就有此要求。
再次, 語言基本功底需扎實究其原因,在于能力和分數(shù)嚴重的不對等。在英國讀過書的同學都知道,聽、說、讀、寫這些基本能力在國外讀書的時候有多重要,絕非只是應試教育可以解決得了的。我早先就說過,IELTS考試之所以受歡迎,是因為它所強調的能力也恰恰是你在國外讀書的時候所需要和必須掌握的本領……
NO.2 學術能力要求增加
英國大學對學術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高 隨著英國產業(yè)化的發(fā)展越來越快,中國學子對英國教育的認同,英國院校的競爭也顯得越發(fā)激烈,尤其是世界級的名校。同學們經常可以在國內及舉辦的大型教育展上見到院校老外,經常發(fā)展校方的中國人面孔,同時,老外們也隨著這樣的途徑更多的了解中國學生及中國院校。因此,越來越多的英國院校感知到了中國211院校和非211的區(qū)別,它們更喜歡錄取211院校畢業(yè)的學生。更有甚者,有的院校只認可中國排名前200的院校畢業(yè)生。還有的學校對前320的中國院校都有了解。
當然,這些并不絕對,比如我們有三本的學生申請到物流頂尖院校cranfield的案例,非211學生GPA80出頭的學生申到曼徹斯特大學信息管理專業(yè)的、約克金融管理專業(yè)的、UCL文化遺產專業(yè)的等等案例。詳情大家可以到案例中心去看具體申請過程……
NO.3 專業(yè)度要求加大
英國各大院校對申請者的專業(yè)度要求明顯增加。英國院校與美國大學在課程的設置上有著很本質的區(qū)別。這也就是三年制的英國本科,一年制的授課式研究生為什么越來越被國際上認可的原因了。英國高等教育的“專學”是出了名的。這不僅跟它在課程設置上的專業(yè)性有關以外,更主要的是它對申請著的學術背景也有著很高的要求。比如很多院校的金融類專業(yè)對申請者的數(shù)學背景有著較高的要求,因此高數(shù)、概率、統(tǒng)計、微觀經濟學、計量經濟學等課程的分數(shù)高等在某種意義上直接影響著學生的錄取。
再比如,南安普頓大學的通信工程對申請者的signals and systems;advanced mathematics;signal processing/analysis;eletronic engineering等的專業(yè)課程分數(shù)都比較看重。這也就是為什么經常會出現(xiàn)困擾學生的問題,“為什么我的平均成績比我的同學高,但他能被某學校錄取,而我收到的卻是拒信呢?”……
NO.4 對個人陳述更加看重
英國院校對個人陳述(PS)更加看重。隨著英國申請人數(shù)的增多,英國各大院校的開始對申請者的個人陳述更加看重。PS不是一個簡簡單單的個人介紹,不只是需要告訴別人你干過什么,干得如何,而是需要用精煉的語言表達出自己的學術能力和求學意愿。PS的撰寫是一個對邏輯要求很嚴謹?shù)倪^程。學生需要在短短的幾百字之中,讓自己的能力和特點躍然紙上。
其實,PS的目的無非是讓別人能看到你的優(yōu)點。但,首先我們需要知道老外看重的是什么,然后才能判斷出所謂的“優(yōu)點”是什么。比如說,如果一個學生在PS中花了大量的篇幅去介紹自己助人為樂的經歷,這并不能幫助老師判斷出你是不是一個學術型的人才。能力和意愿永遠是學校來衡量一個學生是否合格的重要標準。要寫一個有質量的PS,你需要了解不僅僅是英國人的思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