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體:多國學生新加坡組華語劇社 用戲劇考量生死

字號:

2012年01月05日,出國留學網(wǎng)liuxue86.com報道.
    大好青春,時光充盈,他們卻已開始沉靜地思考有關(guān)生死的問題。一群來自新加坡、中國、馬來西亞、印度等地的熱愛戲劇的大學生,是如何將他們對于生活的觀察和思索搬上舞臺?又是怎樣打破傳統(tǒng),以“論壇劇場”的新型表演模式與觀眾互動,從而碰撞出意想不到的火花?
    新加坡《聯(lián)合早報》5日報道,新加坡國立大學藝術(shù)中心(Center for the Arts)華文戲劇社團的同學們表示,演戲,并不僅為娛人,而應引發(fā)更深層次的回味與討論。
    2010年初,“論壇劇場”由國大藝術(shù)中心華文劇社推出:演員呈獻一段15到20分鐘的短劇,然后以不連貫的方式重演,期間會有一名“丑客”(協(xié)調(diào)互動演出的人)請觀眾上臺,根據(jù)他們在不同情境做出的抉擇讓情節(jié)發(fā)生扭轉(zhuǎn),最后由導演分析這樣的改變可能會導致怎樣的后果。
    社 團成員來自新加坡、中國大陸、馬來西亞和印度,但共同使用華語進行演出。主席郭劍鋒(國大商學院,三年級)說:“論壇劇場的主要目的是讓觀眾明白,人是有 選擇的,當下某一刻的決定,會提供多一個可能性?!庇绕鋵淆g化、暴力和死亡這些劇社曾經(jīng)表演過的主題來說,不同的選擇甚至會導致后果陰差陽錯。為了不斷 提升演技和積累經(jīng)驗,每次演出時,劇社都會邀請不同年齡層,不同職業(yè)領(lǐng)域的群眾前來觀賞,并給予意見。
    最近以死亡為主題的話劇《人間》,詮釋三個不同涉及生死的場景:爺爺被診斷出得了絕癥,家人面臨是否告之真相和安排后事的困難;一名年輕母親流產(chǎn),與丈夫及其家人發(fā)生激烈的糾葛;老師帶著學生去參加一名自殺學生的葬禮,共同追憶年少往事。
    主演者之一、機械工程系大三的孫清霞談到印象最深的環(huán)節(jié)時說:“當我飾演的流產(chǎn)母親與丈夫爭吵,一個人趴在床上哭泣,這時一名新加坡女性觀眾走上臺來,給了我一個很長時間的擁抱。那時,我的眼淚忍不住就掉下來,因為她給予的,恰恰也是我那個時刻最需要的?!?BR>    同樣在國大就讀的電子工程系女生杜冰露說:“論壇劇場讓我對生活里一些我曾經(jīng)不會去想、不會去在意的層面有了新認識。這回關(guān)于死亡的討論,讓我切身體會到了時間的寶貴,青春年少的來之不易,真正學會好好珍惜與家人朋友在一起的時光?!?BR>    親歷親訪 有助情緒拿捏
    女 演員孫清霞來自中國湖北,六年前只身來到獅城就讀初級學院,A水準考完以后就投身到中文戲劇社的演出。她回憶說,“初級學院的時候,有一次代表學校參加戲 劇比賽,看到寫留學生經(jīng)歷困難的劇本,就禁不住痛哭流涕,我想本地的同學可能就不一定有設(shè)身處地的感受?!庇H身經(jīng)歷讓她對于角色和情緒的拿捏更加到位。
    這次清霞對于流產(chǎn)母親的詮釋,部分是從電視劇里模仿借鑒,也添入了不少她自己的感情元素?!拔揖拖耄⒆邮且粋€母親最珍貴的東西。那么我失去最重要的東西時會是怎樣的感受呢?”她聯(lián)想起自己當初離家與父母分別的感傷,再體味著失戀的孤獨滋味,從而塑造出自己心目中的角色。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