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考:作文素材"中國古代詩詞詠竹對聯(lián)欣賞

字號:

語文:高考作文素材:中國古代詩詞對聯(lián)欣賞 詠花篇(竹)
    一、 竹的典故(選)
    竹報(bào)平安竹:竹簡。竹報(bào):舊時家信的別稱。指平安家信。唐·段成式《酋陽雜俎續(xù)集·支植下》: “ 北部惟童子寺有竹一窠,才長數(shù)尺,相傳其寺綱維,每曰報(bào)竹平安 ” 。
    竹苞松茂根基象竹那樣穩(wěn)固,枝葉象松樹那樣繁茂。用作視長壽或?qū)m室落成時的頌詞,也比喻家族興盛?!对娊?jīng)·小雅·斯干》: “ 如竹苞矣,如松茂矣 ” 。明·范世彥《磨忠記》: “ 祝壽享,愿竹苞松茂,曰月悠長。 ”
    青梅竹馬青梅:青的梅子。竹馬:小孩當(dāng)馬騎的竹竿。比喻男女兒童在一起玩耍,天真無邪的感情。唐·李白《長千行》詩: “ 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同居長千里,兩小無嫌猜。 ”
    茂林修竹 修:長。茂密高大的樹林竹林。晉·王羲之《蘭序集序》: “ 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 ”
    竹林七賢 魏晉年間七個文人名士的總稱?!段菏洗呵铩罚?“ 嵇康與陳留阮籍、河內(nèi)山濤、河南向秀、籍兄子咸瑯邪王戎、沛人劉伶相與友善,游于竹林,號稱七賢。
    松竹梅歲寒三友松竹越冬而不雕,梅耐寒而開花謂歲寒三友。明程敏政有《寒歲三友圖賦》。
    竹枝詞樂府《近代曲》名。又稱為《竹枝子》。唐教坊曲名。后用為詞牌。有時詞曲合稱《竹枝》。原巴渝(今四川東部)一帶民歌。唐詩人劉禹錫根據(jù)民歌改作新詞,歌詠三峽風(fēng)光和男女戀情。此后各代詩人寫《竹枝詞》的很多,也多詠當(dāng)?shù)仫L(fēng)俗和男女愛情。
    竹塢聽琴全名《秦攸然竹塢聽琴》。雜劇劇本。元石子章作。寫道姑鄭彩鸞在竹塢彈琴,同秀才秦修然相遇,兩人互相愛慕而結(jié)合的故事。
    竹書紀(jì)年 中國古代的編年體史書。因原本寫竹簡而得名。
    竹林精舍 梵文意譯。古代印度最初的寺院,在中印度迦蘭陀村。
    竹溪六逸據(jù)《新唐書·李白傳》,唐詩人李白客居山東任城(今山東濟(jì)寧),與孔巢文、韓淮(舊唐書作韓沔)、裴政、張叔明、陶沔六人共隱于徂徠山,酣歌縱酒,時號 “ 竹溪六逸 ” 。
    絲竹管弦 泛指音樂。也作 “ 管弦絲竹 ” 。是琴瑟蕭笛等樂器的總稱。晉·王羲之《蘭亭集序》: “ 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斛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 ”“ 絲 ” 指弦樂器, “ 竹 ” 指管樂器。
    芒鞋竹杖芒鞋:一種草鞋。竹杖:手杖。比喻隨身使用的東西。宋·陳師道《絕句四首》: “ 芒鞋竹杖最關(guān)身。 ”
    疏葉,護(hù)粉聊營短段籬。
    肯信移來真是醉,不愁俗未不能醫(yī)。人間此夜頻前席,涼月虛窗更自宜。
    13、 雨竹 劉崧
    滄波石面晚陰涼,翠筱娟娟過雨香。何許鷓鴣啼不斷,黃陵祠下是三湘。
    14、 新筍 王世禎
    綠竹畦中筍數(shù)竿,穿叢一曰幾回看。呼童早起澆新水,待聽風(fēng)聲送雨寒。
    15、竹 唐 陳陶
    嘯入新篁一里行。萬竿如甕鎖龍泓。驚巢翡翠無尋處。閑倚云根刻姓名。
    16、 竹里 王安石.宋。
    竹里編茅倚石根,竹莖疏處見前村。閑眠盡日 無人到,自有春風(fēng)為掃門。
    17、 詠竹 楊萬里.宋(1127-1206)。
    凜凜冰霜節(jié)。修修玉雪身。便無文與可。自有月傳神。
    18、 題畫 (清)鄭板橋
    新竹高于舊竹枝,全憑老枝 為扶持;明年再有新生者,十 萬龍孫繞鳳池。
    19、 紫竹花 晏殊.宋(991-1055)
    長夏幽居景不窮,花開芳砌翠成叢。窗南高臥追涼際,時有微香逗晚風(fēng)。
    20、 庭竹 釋智圓
    移去群花種此君,滿庭寒翠更無塵。暑天閑繞煩襟盡,猶有清風(fēng)借四鄰。
    21、 竹石 清 鄭板橋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jiān)勁,任爾東西南北風(fēng)。
    22、 竹石 清 鄭板橋
    淡煙古墨縱橫,寫出此君半面,不須日報(bào)平安,高節(jié)清風(fēng)曾見。
    23、 予告歸里,畫竹別濰縣紳士民 清 鄭板橋
    烏紗擲去不為官,囊橐蕭蕭兩袖寒;寫取一枝清瘦竹,秋風(fēng)江上作漁竿。
    24、 清 鄭板橋 題畫
    一竹一蘭一石,有節(jié)有香有骨,滿堂皆君子之風(fēng),萬古對青蒼翠色。
    有蘭有竹有石,有節(jié)有香有骨,任他逆風(fēng)嚴(yán)霜,自有春風(fēng)消息。
    25、 病中見窗外竹感賦 董必武 1952年3月4日
    竹葉青青不肯黃,枝條楚楚耐嚴(yán)霜。昭蘇萬物春風(fēng)里,更有筍尖出土忙。
    四、詠竹對聯(lián)
    1、 “ 屈屈伸伸,雪壓千屋猶奮直;瀟瀟灑灑,風(fēng)來四面又何妨? ”
    以竹擬人,大丈夫能屈能伸,有凌云壯志,且風(fēng)承四面,左右逢源,得心應(yīng)手,何等瀟灑自如。
    2、 “ 山色不隨春老;竹枝長向人新。 ”
    “ 為天地生春,撫節(jié)長存終古綠;與松梅作伴,潔身共證辟寒心。 ”
    翠竹四季長春,給大地注入永恒生機(jī)。松竹梅為 “ 歲寒三友 ” ,不畏風(fēng)霜雨雪,始終保持潔凈的身心,令人欽佩贊美。
    3、 “ 千古虛心尊此老;九州高節(jié)拜先生。 ”
    “ 宜和竹論虛和實(shí);不與誰爭高與低。 ”
    賦予竹以人格靈性,虛懷若谷,亮節(jié)高風(fēng),既虛又實(shí),能高可低,受到世人的尊敬。
    4、 “ 竹筍出墻,一節(jié)須高一節(jié);梅花遜雪,三分只是三分。 ”
    此聯(lián)對仗工巧,含蘊(yùn)深邃。上聯(lián)謳歌雨后春筍長成嫩竹,坐看成林,給人間帶來無限春意。下聯(lián)借宋朝盧梅坡《雪梅》詩意: “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 ,表面上像貶梅褒雪,其實(shí)隱含梅比雪香的理趣。據(jù)《雪濤諧史》載,上聯(lián)為老師嫌學(xué)生只送三分銀子學(xué)費(fèi)太少,下聯(lián)喻學(xué)生吝嗇,一分也不再加。這樣曲解誠然幽默,卻不免俗氣了。
    5、 “ 勁節(jié)生來瘦;高材老去剛。 ”“ 竹青懷素志;梅老秉芳心。 ”
    這兩聯(lián)贊修竹堅(jiān)韌不拔、樸素?zé)o華,和梅花一樣,越老越芬芳可人。
    6、 現(xiàn)代·馮志福
    臺榭藏幽篾刃牽懷 是處篁溪勝蘭亭;
    廣寧流金綏江吐玉 他年歌舞動青云。
    7、 現(xiàn)代·徐園園
    盡日相親惟有竹;長年可樂莫如書。
    8、 現(xiàn)代·秦大我
    虛心成大器;勁節(jié)見奇才。
    9、 現(xiàn)代·梅道人
    我亦有亭深竹里,也思?xì)w去聽秋聲。
    10、 現(xiàn)代·方 振
    綠竹入幽徑,青蘿拂竹衣。
    11、 現(xiàn)代·湖南左重慶
    菊蘭金秋傲霜輕冷;梅竹隆冬斗雪抗寒。
    12、 現(xiàn)代·河南李進(jìn)學(xué)
    千山夜靜香林月;萬壑涼生竹閣風(fēng)。
    13、 現(xiàn)代·周志高
    山靜竹生韻;池清蘭自香。
    14、唐 白居易
    水能性澹為吾友;竹解心虛即我?guī)?BR>    15、題畫竹聯(lián) 明 唐寅
    小亭結(jié)竹留青眼;臥榻清風(fēng)滿白頭
    16、題畫齋聯(lián) 明 傅山
    竹雨松風(fēng)琴韻;茶煙梧月書聲
    17、集唐詩句聯(lián) 清 朱彝尊
    千樹梨花百壺酒;一莊水竹數(shù)房書
    18、題畫齋聯(lián) 清 汪士慎
    竹宜著雨松宜雪;花可參禪酒可仙
    19、題竹聯(lián) 清 鄭燮
    未出土?xí)r先有節(jié);到凌云處仍虛心
    20、題贈友人聯(lián) 清 鄭燮
    此人如碧梧修竹;其志在流水高山
    成竹在胸 與 “ 胸有成竹 ” 同。成竹:現(xiàn)成完整的竹子。原指畫竹子之前,因反復(fù)觀察,胸中有竹子的完整形象,畫起來才得心應(yīng)手。比喻臨事有定見或事前已有全面考慮安排,因而顯得清靜而有把握。宋·蘇軾《文與可畫谷偃竹記》: “ 故畫竹必告得成竹于胸中,執(zhí)筆熟視,乃見其所欲畫者,急起從之。 ” 宋·晃補(bǔ)之《贈文潛甥楊克一學(xué)文與可畫竹求詩》: “ 與可畫竹時,胸中有成竹。 ”
    斑竹一枝千滴淚毛主席的詩詞 ,說的 湘君娥皇,湘夫人女英 的故事。”
    竹夫人
    在古代詩文中,”竹夫人”是一個使用頻率較高的詞語。例如北宋蘇軾《送竹幾與謝秀才》一詩:”留我同行木上坐,贈君無語竹夫人?!庇秩缒纤侮懹巍冻跸挠木印芬辉姡骸逼拷咧卣星朗?,床頭新聘竹夫人?!?何謂”竹夫人”?原來,它是古代一種消暑用具?!掇o?!飞辖忉屨f:”夏天睡時置床席面取涼的用具,用竹青蔑編成,或用整段竹子做成,圓柱形,中空,周圍有洞,可以通風(fēng)?!笨墒乾F(xiàn)在竹制品市場上所見甚少。
    二、 竹子與中國詩畫
    青青翠竹古往今來吸引了無數(shù)文人墨客,他們面對竹子有感而發(fā),創(chuàng)作了數(shù)以千計(jì)的竹子神話、詩歌、書畫,形成了中國竹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詩經(jīng)》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其中就有大量竹詩,此后各朝代各種典籍中都有竹詩畫記載。
    在敘竹詩畫時,我們不可不提到幾個動人的愛竹故事。據(jù)《太平御覽》記載,晉代大書法家王徽之(子猷)(王羲之子)曾 “ 暫寄人空宅住,使令種竹。或問暫住何煩爾?嘯詠良久,直指竹曰:何可一曰無此君! ” 他平生愛竹,可算竹子的好知音。宋代蘇東坡對竹子的評價(jià)也很高,他在一首《于潛僧綠筠軒》中說: “ 可使食無肉,不可使居無竹。無肉使人瘦,無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俗士不可醫(yī),…… ” 。清代杰出藝術(shù)家 “ 揚(yáng)州八怪 ” 之一的鄭板橋,特別喜愛和擅長畫竹,他題于竹畫的詩也數(shù)以百計(jì),豐富多彩,獨(dú)領(lǐng)風(fēng)騷。他在《竹石》圖的畫眉上題詩曰: “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難還堅(jiān)挺,任爾東南西北風(fēng) ” ,高度贊揚(yáng)竹子不畏逆境、蒸蒸曰上的秉性。在中國革命史中,先輩們以竹題詩作畫也頗多,其中以方志敏烈士最為典型,他自撰對聯(lián)掛于臥室以自勉: “ 心有三愛奇書駿馬佳山水,園栽四物青松翠竹白梅蘭 ” ,甚至自己的兒女也以松、竹、梅、蘭命名,足見竹子在他心中的地位。他在革命的艱難關(guān)頭寫下了氣貫長虹的史詩: “ 雪壓竹頭低,低下欲沾泥。一輪紅曰升,依舊與天齊。 ”
    我國傳統(tǒng)的繪畫藝術(shù)自古就重視畫竹,這不是偶然的,竹子高尚的精神風(fēng)貌和特殊的審美價(jià)值,不但激發(fā)藝術(shù)家的創(chuàng)作靈感,而且也成為藝術(shù)家推崇的楷模。
    畫竹藝術(shù)在我國傳統(tǒng)繪畫藝術(shù)中具有相當(dāng)?shù)牡匚?,中唐時期,竹已形成專門的繪畫題材;國畫中的墨竹就是唐代創(chuàng)始的。宋代以后畫竹更具成就。畫竹名家層出不窮。大詩人蘇東坡是畫竹的藝術(shù)大師,他的次子蘇過是畫竹名手,他的至友文與可也是畫竹的大家,在畫竹方面有高超的技藝。蘇東坡關(guān)于 “ 胸有成竹 ” 的繪畫理論,為千古墨竹畫家所趨尚,傳統(tǒng)繪畫創(chuàng)作所遵循,他的那幅被稱為奇作的《墨竹圖》,能得 “ 富瀟灑之姿,逼檀欒之秀,疑風(fēng)可動,不筍而成 ” 的綽約風(fēng)姿。他的著名文章《文與可畫賞笛谷偃竹記》是一篇傳頌千古的佳作,文章說: “ 畫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 。
    各朝代畫竹名家各有特色,在繪畫實(shí)踐中形成了各種流派。他們畫竹都十分傳神而逼真,因此白居易曾在《畫筆歌》中稱贊 “ 舉頭忽看不似畫,低耳靜聽疑有聲 ” 。
    清朝畫竹也相當(dāng)興盛, “ 揚(yáng)州八怪 ” 的異軍突起又為畫竹開創(chuàng)了前所未有的局面。我國繪畫的傳統(tǒng)要求是真實(shí)地反映自然景物的客觀形態(tài),鄭板橋畫竹則不但表現(xiàn)了客觀對象的天然特征,而且表現(xiàn)了作者的人格、思想和對社會的態(tài)度。他不僅留有許多絕妙的翠竹圖,還留下了《題畫竹六十九則》,他贊美 “ 竹君子、石大人、千歲友、四時春 ” 。
    竹子雖無牡丹的富麗,松柏的偉岸,桃李的嬌艷,楊柳的輕盈,但它青翠欲滴,四季常青,格高韻勝,明凈而深邃。竹下品茶則綠色盈盞,竹下飲酒則翠綠滿懷。晉代有”竹木七賢”在竹林中清談,唐代”竹溪六逸”隱居于徂徠山的竹海中,縱酒酣歌,談詩論文。竹徑通幽處,人在畫中游,鄭板板贊曰:”竹君子,石大人,千歲友,四時春"真恰如其分。
    文人士大夫喜歡竹子不僅是由于其自然外觀,而更多是由于它那 “ 比德 ” 意義,即將竹子的自然形狀跟人的道德追求聯(lián)系起來。
    白居易的《養(yǎng)竹記》就將竹子 “ 本固 ” 、 “ 性直 ” 、 “ 心空 ” 、 “ 節(jié)貞 ” 等特點(diǎn),比擬君子的品德修養(yǎng)。
    三、 詠竹詩(選 )
    1、 昌谷北園新筍 (唐)李賀
    斫取青光寫楚辭,賦香春粉黑離離。無情有恨何人見?露壓煙啼千萬枝。
    2、 竹里館 (唐)王維
    獨(dú)坐幽篁里,彈琴復(fù)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3、 題竹 葉劍英 1963年
    彩筆凌云畫溢思,虛心勁節(jié)是吾師;人生貴有胸中竹,經(jīng)得艱難考驗(yàn)時。
    4、 詠竹 方志敏
    雪壓竹頭低,低下欲沾泥,一輪紅曰起,依舊與天齊。
    5、 竹(題畫詩) 鄧拓
    階前老老蒼蒼竹,卻喜長年衍萬竿,最是虛心留勁節(jié),久經(jīng)風(fēng)雨不知寒。
    6、 宋.蘇軾《于潛僧綠筠軒》
    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醫(yī)。
    7、 明.徐渭《風(fēng)竹》
    竹勁由來缺祥同,畫家雖巧也難工。細(xì)看昨夜西風(fēng)里,若今瑯玕不向東。
    8、 清.王慕蘭《外山竹月》
    待到深山月上時,娟娟翠竹倍生姿??彰饕黄唠y掇,寒碧千竿俗可醫(yī)。
    9、 清.王慕蘭《石門竹枝詞》
    山南山北竹嬋娟,翠涌青圍別有天。兩兩三三荷鋤去,歸來飽飯筍羹鮮。
    10、 詠竹 王吉
    夜里照時金瑣碎,清風(fēng)拂處玉玲瓏。歲寒別有非常操,不比尋常草木同
    詠竹 玄虛子
    11、 詠雪竹 朱元璋
    雪壓竹枝低,雖低不著泥。明朝紅日 出,依舊與云齊。
    12、 竹 文徵明
    分得亭亭綠玉枝,雨馀生意滿階除。凌霄已展疏
    
高考作文題目 高考作文押題 高考作文預(yù)測 高考作文素材 高考英語作文
高考記敘文 高考議論文 高考滿分作文 高考零分作文 高考作文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