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上海機場刺母案二審 留日學生自認有病不應受刑罰

字號:

2011年12月28日,出國留學網(wǎng)liuxue86.com報道.
    據(jù)《新聞晨報》報道,27日下午,“機場刺母案”二審在上海市一中院正式開庭審理。案中行兇人汪津(化名)不服一審 判決,認為刑期過重,提出上訴。在二審過程中,汪強調自己是病人,應該接受治療。汪的代理律師繼續(xù)為其作無罪辯護,并認為當初的司法鑒定意見書中存有瑕 疵,司法鑒定所的工作人員也被傳到庭應答。法院將擇日對該案作出終審判決。
    27日,汪津的母親顧女士及多名親屬已早早等在法院門口,隨后她向記者出示了3張“在押人員接濟通知單”。3張單據(jù) 的時間分別為12月9日、13日、16日,內(nèi)容為汪津希望家人為其送褲子和襪子,索要的數(shù)量為30件。顧女士稱,其間她已送過多條褲襪給兒子,不明白為何 他會接二連三地發(fā)“接濟單”,而且一要就要幾十條。顧女士表示,雖然現(xiàn)在案子還沒最終定案,但她感覺到兒子的病情越來越重了。
    汪津被帶進法庭時,臉色顯得有些蒼白。雖然坐在被害人席上的母親及坐在旁聽席上的家人眼里均含著淚水望著汪津,但他始終沒有抬頭。對于機場傷人的事實,汪并未提出疑異,但他表示上訴的理由是,自己患有精神分裂癥,是個病人,目前沒有得到合理的治療,不應受到刑事處罰。
    汪的代理律師繼續(xù)為其做無罪辯護,并就案后司法鑒定中心出具的“司法鑒定意見書”提出了質疑,認為鑒定人員在表述上 有瑕疵,從而對本案的定性造成偏差。為此代理律師向法院提出申請,要求當初對汪出具意見書的鑒定人到庭應答。在法庭上,出庭對“意見書”進行解釋和應答的 是其中一名鑒定人,具有高級職稱的36歲副主任法醫(yī)張先生。
    代理律師圍繞著“汪當時處于發(fā)病期,案發(fā)時是否具有辨認能力和控制能力”對張醫(yī)師進行了詳細詢問,整個過程長達40 分鐘。其間,還因兩人在問與答的過程中當庭發(fā)生爭執(zhí),法官被迫臨時休庭進行協(xié)調。在重新開庭后,張先生再次對“意見書”及汪的病情進行解釋,他認為汪從 2009年開始患有精神分裂癥,在案發(fā)時汪的辨認能力和控制能力有所減弱,雖然減弱的程度無法量化,但并未完全喪失責任能力。他認為自己與同事出具的“意 見書”建立在團隊的專業(yè)知識上,合法合理。
     《上海機場刺母案二審 留日學生自認有病不應受刑罰 - 華人 - 歐洲新聞》本文來源:(www.liuxue8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