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中考語文:《天上的街市》備考要點

字號:


    七年級上冊每課要點--27郭沫若詩兩首
    第一部分
    《天上的街市》
    街市,人人都熟悉,有的繁華,有的比較冷清,但從未見過天上的街市。你曾想過天上的街市是怎樣的嗎?好,我們來學習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一詩。
    關于作者:
    郭沫若同志不僅是革命的科學家和文學家,而且是革命的思想家、政治家和著名的社會活動家。他在科學文化方面作出的貢獻,在革命實踐中立下的功績,贏得了全世界人民和世界進步人士的尊敬。
    著有詩集《女神》、《星空》、《新華頌》、《長春集》等;歷史劇《屈原》、《孔雀膽》、《蔡文姬》、《武則天》等;歷史論文《甲申三百年祭》等;雜文集《天地玄黃》等?!短焐系慕质小穼懹?921年10月24日,當時的中國,雖然經(jīng)受“五四”運動反帝反封建的洗禮,但仍處于北洋軍閥們的統(tǒng)治之下。
    關于詩歌:
    詩歌是與小說、散文、戲劇并列的一種文學體裁,要求以高度精練的語言,形象地表達作者豐富的思想感情,集中地反映社會生活,并具有一定的節(jié)奏和韻律。具體講,詩歌有以下四個特點:(一)概括性。(二)形象性。(三)抒情性。(四)音樂性。
    按不同的標準,從不同的角度,詩歌可以分為許多類。從表達方式上分,可以分為抒情詩、敘事詩。從體裁上分,有舊體詩和新詩。按題材分,有山水詩、田園詩、邊塞詩等。
    詩歌是有史以來最早出現(xiàn)的文學樣式,中外文學史上有許多膾炙人口的名篇。學習詩歌,無論對于錘煉字句還是豐富想象,陶冶情操,擴大視野,都有著重要意義。
    初讀全詩,首先要把生字、生詞劃出,參見注釋或查工具書注音解詞。
    一、字
    1、給加紅字注音:
    燈籠( ) 縹緲( )( ) 隔著( )
    2、區(qū)別形似字:
    ┍籠    ┍縹    ┍緲    ┍街    ┍郎
    ┕蘢    ┕漂    ┕渺    ┕銜    ┕朗
    二、詞
    1、解釋詞語:
    縹緲:隱隱約約,若有若無。
    閑游:閑暇時到外面隨便游逛。
    珍奇:稀有而珍貴。
    2、積累:
    珍奇  縹緲  牛郎織女
    三、朗讀全詩,理解詩的層次結構。全詩內(nèi)容由實到虛,由眼前的所見,通過豐富的聯(lián)想與想象,引出對天上街市美麗幻景的描繪,表達作品的主題,銜接自然緊密,結構完整。
    思考:
    1、作者是如何運用比喻來實寫夜景的?
    抓住“街燈”和“明星”兩個側面來實寫夜景。先寫地上——“街燈”,這是作者所能最直觀地看到的。在聯(lián)想中,以點點閃爍的繁星作比。緊接著,又把讀者的視線由地上引到空中——寫“明星”,并在豐富想象的基礎上,以空中似乎也有街市,也點著無數(shù)明亮的街燈設喻,把我們帶進一個奇妙的夢幻世界。
    2、街燈與明星之間有什么相似的地方呢?
    同是在黑夜間,同是遠遠近近星星點點的無數(shù)光亮,僅是一個在天上,一個在人間而已。詩人是以“街燈”想到“明星”,想到“天上的街市”、街市上陳列的物品,想到天河,再由這些景物想到人:牛郎、織女,更進一步由“流星”想到他們提著燈籠在天上閑游……這些想象表達了詩人對生活的理想:天上沒有壓迫、沒有剝削、沒有一切痛苦,天上是幸福的。從對天上樂園的贊美和吟詠,反襯出人間的黑暗和痛苦,表達了對舊社會的不滿。
    3、天上本是縹緲的,詩中卻把天街想象得那么繁華美麗,牛郎織女本是受壓迫的勞動人民的化身,生活是痛苦的,詩人把牛郎織女的生活想象得那么自由幸福,有什么意義?
    作者渴望出現(xiàn)一個自由、幸福的理想社會。詩人所想象的天上,也正是他所追求的人間,這種生活在當時反動統(tǒng)治下是不可能的,贊美天上的光明和幸福,就反襯出人間的黑暗和悲慘,這對當時的人民是有鼓舞作用的。
    4、歸納本詩的主題:
    這首詩表現(xiàn)了作者向往光明、追求幸福、對未來充滿信心的感情,通過對理想境界的向往,也激起了人們?yōu)閷崿F(xiàn)美好理想而斗爭的勇氣。
    5、這首詩歌在語言運用上有哪些特點?
    這首詩歌在語言運用上,使讀者強烈地感受到詩歌語言的簡潔、明快和富有節(jié)奏感。
    《靜夜》
    這首小詩共兩節(jié)。
    第一節(jié),寫人間的月色和晚景。這是詩人站在地上寫景。展現(xiàn)在讀者面前的,是淡淡的月色,籠罩著村外的那一片松樹;天上團團白云之間,隱隱約約露出了幾顆星星。短短四句,描繪了一幅極其寧靜、美好的月夜晚景圖,把人帶進一個超現(xiàn)實的夢的世界。這為詩人下面展開聯(lián)想營造了氛圍。
    第二節(jié),寫天上鮫人的故事。詩人展開想像的翅膀,飛向那茫茫的星空,描述了一個凄婉的故事。詩人抬眼看到的是一條海霧蒙蒙的天河,由這令古今多少人引發(fā)無窮聯(lián)想的天河,詩人又想到了傳說故事??稍娙诉@一次所寫的不再是牛郎織女,而是傳說中的鮫人。牛郎織女的故事可能家喻戶曉,鮫人流珠的傳說人們也許就比較陌生。面對茫茫的天河,詩人并不能真正看見什么,只是憑想像,猜測會有鮫人在岸,對月流珠。這是一個非常凄美的場面。在這月華滿天的時刻,詩人想到天上的鮫人對月流珠,其實是詩人自己在對月深思。詩人此時的哀傷、無奈、惆悵,在這樣凄清的月色之下,化作了詩行,這也可視為詩人的“流珠”吧。
    這首小詩,寫于詩人留學日本時期,其中包含了個人對于時代的失望情緒,也隱隱流露出對于祖國、家鄉(xiāng)和親人的思念之情。詩歌寫得清幽、典雅,有著古典詩詞的意境和韻味,如一首小夜曲,流過人們的心田,給人美的享受。
    第二部分
    《靜夜》要點精講
    1.結構和題旨
    詩的第一小節(jié)描繪了靜謐的夜景,屬寫實;第二小節(jié)屬想像。無論寫實還是想像都突出了夜晚的“靜”。
    第二小節(jié)開頭的劈頭一問“天河何處”,結束了第一小節(jié)的寫景思路,把讀者的視野與心胸引向了廣袤宇宙,又以“遠遠的海霧模糊”收攏讀者放飛的心神?!芭聲絮o人在岸,對月流珠”寫出詩人的想像已經(jīng)像脫韁的野馬穿過茫茫海霧,想像著有“鮫人”立在岸邊,對著月亮留下串串珠淚……多么奇瑰的想像。第一節(jié)的景物描寫,是想像的基礎,而沒有了第二節(jié)的想像,第一節(jié)的景便沒有活力,沒有生氣。有了第二節(jié)的想像,才使看似平淡無奇的景變得空靈、美麗。
    2.寫景與想象
    讀完這首詩就會發(fā)現(xiàn),詩人的想像都是以前面的寫景作為基礎的,可以設想:如果只寫景不想像,就不會有畫龍點睛之妙;如果沒有寫景就直接地想像,就會顯得突兀,不自然,似乎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只有二者相互融合,才能成為一個藝術整體,給人以藝術的美感。而且,這也符合人的認識過程,只有對所見所聞有所觸動,才能有所感想并進一步產(chǎn)生廣泛深入的聯(lián)想和想像,因此寫作中總是要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體驗來激活自己的想像,才能寫出非凡的、美妙的文章。
    3.“籠罩”、“漏”、“天河何處”、“遠遠的海霧模糊”。
    欣賞第一小節(jié)的詩句,可扣住寫景的細膩形象,像“籠罩”一詞,寫出村外的松林沐浴在淡淡的月光下,朦朧而又神秘?!奥┏隽藥c疏星”的“漏”,寫出了淡淡月光照耀下的團團白云,而白云之間的空隙里,有隱約可見的閃爍的幾顆星星。欣賞第二小節(jié)的詩句要注意“天河何處”,這是詩人跳動的思緒,由普通的鄉(xiāng)間夜景一下子把讀者的思緒帶到了廣袤的宇宙之中,使全詩的境界得以拓寬和提升。但緊接的“遠遠的海霧模糊”又把讀者剛剛放飛的心緒往回收攏,模糊的海霧中有什么 使人想到什么 自然引出下文。而后兩句則又把思維轉(zhuǎn)換到想像的角度,為什么流珠 喜極而泣 傷心落淚 抑或無窮思念 ……想像的精妙自不待言。
    4.鮫人在岸,為何對月流珠
    “鮫人”是喜極而泣,還是傷心落淚 抑或是無窮的思念 這給讀者留下了無窮的回味。這就是詩,這就是郭沫若的詩!這就是想像,這就是郭沫若的想像!如果沒有后一節(jié)的想像,前文的景是呆板的沒有生氣、沒有活力的景,有了后一節(jié)的想像,才使得司空見慣的景變得空靈、美麗。
    5.《靜夜》與《天上的街市》結構比較
    兩首詩的結構大致相同,都是先寫景,以寫景為基礎,再展開想像。不同的是《天上的街市》在寫景部分由“街燈”、“明星”的聯(lián)想把讀者的視線由人間轉(zhuǎn)到天上,為第二小節(jié)具體描繪“天上的街市”做了鋪墊。而《靜夜》則是靠第二小節(jié)的“天河何處”結束寫景,轉(zhuǎn)而想像的。
    ?
    
中考政策 中考狀元 中考飲食 中考備考輔導 中考復習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