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中考語文備考:《山市》同步試題2

字號:


    為方便2013年中考生及家長查詢相關(guān)信息,出國留學(xué)網(wǎng)中考頻道特別搜集匯總了中考語文資料以供參考:
    練 習(xí)(A卷)
    一、積累與運(yùn)用
    1、給加點(diǎn)的字注音。
    (1)青冥( ) (2)碧瓦飛甍( ) (3)睥睨( )
    (4)窗扉( ) (5)逾時 ( ) (6)倏忽( )
    2、解釋加點(diǎn)的詞語。
    (1)然數(shù)年恒不一見( ) (2)相顧驚疑 ( )
    (3)念近中無此禪院( ) (4)始悟?yàn)樯绞? )
    (5)連亙六七里 ( ) (6)歷歷在目 ( )
    (7)黯然縹緲 ( ) (8)或憑或立 ( )
    3、本文很真實(shí)地再現(xiàn)了“山市”這一奇特的自然現(xiàn)象,其中用了不少表時間的詞語,請摘錄出來,并說說相當(dāng)于現(xiàn)代漢語的什么意思。
    二、閱讀與感受
    奐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數(shù)年恒不一見。孫公子禹年與同人飲樓上,忽見山頭有孤塔聳起,高插青冥。相顧驚疑,念近中無此禪院。無何,見宮殿數(shù)十所,碧瓦飛甍,始悟?yàn)樯绞?。未幾,高垣睥睨,連亙六七里,居然城郭矣:中有樓若者,堂若者,坊若者,歷歷在目,以億萬計。忽大風(fēng)起,塵氣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既而風(fēng)定天清,一切烏有;惟危樓一座,直接霄漢。樓五架,窗扉皆洞開;一行有五點(diǎn)明處,樓外天也。層層指數(shù),樓愈高,則明漸少;數(shù)至八層,裁如星點(diǎn);又其上,則黯然縹緲,不可計其層次矣。而樓上人往來屑屑,或憑或立,不一狀。逾時,樓漸低,可見其頂;又漸如常樓;又漸如高舍,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見。又聞有早行者,見山上人煙市肆,與世無別,故又名“鬼市”云。
    1、“山市”在文中指的是什么?
    2、用原文句子填空:
    (1)山市景觀美麗而又奇特,說明山市獨(dú)特的語句是 。
    (2)指出山市見之不易的語句是 。
    3、文中引出“孫公子”有什么作用?
    4、本文主體部分是描繪山市出現(xiàn)的全過程,這一過程可以分為四個階段,即初起、發(fā)展、高潮、結(jié)局,請簡要概括每個階段的意思。
    5、請按順序?qū)懗鲈谏绞兄谐霈F(xiàn)的八種景物。
    6、“山市”為何又叫“鬼市”?請你用科學(xué)的方法解釋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
    三、綜合與實(shí)踐
    文言文有一個特點(diǎn),有時說話跟現(xiàn)代漢語不一樣,如文中“然數(shù)年恒不一見”,按照現(xiàn)代漢語的語言習(xí)慣一般是“然數(shù)年恒不見一”,像這樣的例子在文中還有很多,如:
    1、見宮殿數(shù)十所
    2、中有樓若者,堂若者,坊若者
    3、惟危樓一座
    4、不一狀
    請把上面的幾個句子按照示例變成現(xiàn)在的說法,然后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比較一下二者的不同。
    四、體驗(yàn)與寫作
    本文作者寫出了山市由起到滅的變化過程和美麗景色,變幻莫測的山市蜃景歷歷如在眼前。作者寫景寫景描繪細(xì)膩,條理清晰,這主要是由于作者善于觀察、積累,請你也觀察一種自然現(xiàn)象(如:霧、日出、晚霞等),學(xué)習(xí)作者的寫法,寫一個150—200字的片段。
    練 習(xí)(B卷)
    一、理解運(yùn)用
    1、解釋加點(diǎn)的詞語的意思。
    (1)始悟?yàn)樯绞? ) (2)居然城郭矣 ( )
    (3)以億萬計 ( ) (4)城市依稀而已 ( )
    (5)惟危樓一座( ) (6)則明漸少 ( )
    (7)遂不可見 ( ) (8)故又名“鬼市”云( )
    2、指出下面句子中的通假字,并寫出它的本字。
    (1)一切烏有
    (2)裁如星點(diǎn)
    3、指出下面句子中加點(diǎn)詞的意思。
    (1)然數(shù)年恒不一見( ) 塵氣莽莽然 ( )
    (2)一行有五點(diǎn)明處( ) 又聞有早行者( )
    (3)然數(shù)年恒不一見( ) 層層指數(shù) ( )
    4、翻譯下面句子。
    (1)相顧驚疑,念近中無此禪院。
    (2)高垣睥睨,連亙六七里,居然城郭矣。
    (3)又其上,則黯然縹緲,不可計其層次矣。
    (4)而樓上人往來屑屑,或憑或立。
    (5)又漸如高舍,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見。
    二、拓展閱讀。
    望洋興嘆
    秋水時至,百川灌河;涇流之大,兩涘渚崖之間,不辨牛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己。順流而東行,至于北海,東面而視,不見水端。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若,海神名)而嘆曰:“野語有之曰:‘聞道百,以為莫己若者’,我之謂也。且夫我嘗聞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難窮也。吾非至于子之門則殆矣,吾長見笑于大方之家?!?BR>    1、解釋下面句子中加點(diǎn)詞語的意思。
    (1)秋水時至,百川灌河 ( ) (2)不見水端 ( )
    (3)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 ) (4)望洋向若而嘆曰 ( )
    (5)且夫我嘗聞少仲尼之聞( ) (6)始吾弗信 ( )
    2、辨析下面句子中加點(diǎn)詞語的意思。
    (1)聞道百 ( ) 我嘗聞少仲尼之聞 ( )
    (2)始吾弗信( )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 )
    (3)堂若者 ( ) 以為莫己若者 ( )
    3、翻譯下面句子。
    吾非至于子之門則殆矣,吾長見笑于大方之家。
    4、這段文字描寫了哪兩種景物,有什么作用?
    5、你知道“望洋興嘆”這個成語的本義和比喻義嗎?
    6、你是怎樣看待文中的“河伯”的?
    三、問題探究
    古詩中的回文詩是一種很有意思的詩歌形式,也是我國古代詩歌特有的藝術(shù)現(xiàn)象。下面就是一首回文詩,是唐人所作,你能讀出來嗎?(提示:是一首七絕)
    堂
    朝
    西
    馬 走 龍 山照 月 光
    水
    茫
    茫
    四、表達(dá)交流。
    蒲松齡是我國清代著名的文學(xué)家,其作品《聊齋志異》是有名的文言短篇小說集。它不僅是蒲松齡的“孤憤之書”,也有很高的藝術(shù)成就,是清代文言小說的代表,在中國文學(xué)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課外閱讀《聊齋志異》,可以寫一些讀書心得,然后與其他同學(xué)交流心得體會。
    練 習(xí)(C卷)
    大 鼠
    蒲松齡
    【原文】
    萬歷間,宮中有鼠,大與貓等,為害甚劇。遍求民間佳貓捕制,輒被啖食。
    適異國來貢獅貓,毛白如雪。抱投鼠屋,闔其扉,潛窺之。
    貓蹲良久,鼠逡巡自穴中出。見貓,怒奔之。貓避登幾上,鼠亦登,貓則躍下。如此往復(fù),不啻百次。眾咸謂貓怯,以為是無能為者。
    既而鼠跳躑漸遲,碩腹似喘,蹲地上少休。貓即疾下,爪掬項(xiàng)毛,口龁首領(lǐng)。輾轉(zhuǎn)爭持間,貓聲嗚嗚,鼠聲啾啾。啟扉急視,則鼠首已碎矣。
    然后知貓之避,非怯也,待其惰也。彼出則歸,彼歸則復(fù),用此智耳。噫!匹夫按劍,何異鼠乎!
    【翻譯】
    萬歷年間,皇宮中有老鼠,大小跟貓差不多,危害很大。到民間四處尋找好貓來捕捉并克制它,(一來)就被(老鼠)吃了。
    正好有外國進(jìn)貢來獅子貓,(它的)毛白如雪。抱(了它)丟進(jìn)有老鼠的房子,關(guān)上房門,躲在旁邊悄悄看它(如何應(yīng)付)。貓蹲(在那)很久,老鼠猶豫不決地從洞中出來,看著貓,怒沖沖地朝它奔去。貓躲避到幾上,老鼠也爬到幾上,貓就跳下。如此反反復(fù)復(fù),不只百次。眾人都認(rèn)為貓膽怯,以為這是無能的表現(xiàn)。
    不久老鼠蹦跳得漸漸遲緩了,碩大的腹部好象在喘息,蹲在地上稍做休息。貓馬上迅速撲下來,用爪子抓住老鼠頭頂?shù)拿?,嘴巴咬它的頭頸,翻轉(zhuǎn)爭斗相持,貓發(fā)出嗚嗚聲,老鼠發(fā)出啾啾聲。打開門急忙觀看,老鼠的頭已經(jīng)嚼碎啦。
    這才知道貓躲避老鼠,不是害怕,是等老鼠疲憊。它來我去,它去我來,用這智慧啊。哈!匹夫拿著劍,和老鼠有什么不同呢!
    我讀我寫:
    讀了這篇短文你有什么感想?請把它寫出來,字?jǐn)?shù)100字左右。
    第20課 山 市
    練習(xí)(A卷)
    一、積累與運(yùn)用。
    1、(1)míng(2)méng(3)pìnì(4)fēi(5)yú(6)shū 2、(1)經(jīng)常(2)你看看我,我看看你(3)思考,想(4)才明白(5)連綿不斷(6)清清楚楚(7)隱隱約約,若有若無(8)靠著 3、忽,忽然;無何,不久,不一會;未幾,不久;既而,不久,接著;逾時,過了一會兒;倏忽,突然。
    二、閱讀與感受。
    1、山中蜃景,因光的折射而形成的自然景象。2、(1)“邑八景之一也”;(2)“然數(shù)年恒不一見”。3、一為轉(zhuǎn)入正題;二為強(qiáng)調(diào)所記山市的真實(shí)性。4、初起階段:從孤塔高聳到宮殿出現(xiàn);發(fā)展階段:城郭的出現(xiàn);高潮階段:危樓的出現(xiàn);結(jié)局階段:危樓消失,一切化為烏有。
    5、(1)孤塔、(2)宮殿、(3)城郭、(4)樓、(5)堂、(6)坊、(7)危樓、(8)樓上人 6、因?yàn)檫@種山市蜃景發(fā)生的時間較早“山上人煙市肆,與世無別”,所以又名“鬼市”;實(shí)際上是大氣中光線的折射作用而形成的一種自然現(xiàn)象,當(dāng)空氣各層的密度有較大的差異時,遠(yuǎn)處的光線通過密度不同的空氣層就會發(fā)生折射或全反射,這時可以看見在空中或地面有遠(yuǎn)處物體的影象。
    三、綜合與實(shí)踐。
    1、見數(shù)十所宮殿:又看見數(shù)十間宮殿。2、中有若樓者,若堂者,若坊者:其中景物有像樓一樣的,有像廳堂一樣的,有像街巷一樣的。 3、惟一座危樓:只有一座高樓。4、狀不一:樣子各不相同。比較:跟現(xiàn)代漢語的語言習(xí)慣不一樣,都有倒裝的特點(diǎn)。(只要能說出這一點(diǎn)即可)
    四、體驗(yàn)與寫作。(略)
    練習(xí)(B卷)
    一、理解運(yùn)用。
    1、(1)是(2)竟然是(3)用(4)罷了(5)只,只有(6)就(7)接著,于是就(8)因此,所以 2、(1)“烏”同“無”;(2)“裁”通“才”,僅僅。3、(1)然而,但是;……的樣子。(2)一行,一排;行路(3)多,幾;數(shù)著 4、(1)大家面面相覷,驚疑不定,暗想這附近并沒有這種佛寺。(2)只見一座高高的城墻,上面有入齒狀的矮墻,連綿不斷有六七里長,竟是一座城郭模樣。(3)再往它的上面數(shù),就更加昏黑,若有若無,以致不能數(shù)出它有多少層了。(4)再看那樓上人來人往,身影晃動,有的倚著欄桿,有的站著。(5)又漸漸地像高高的屋舍,忽地像拳頭大,又忽地似豆子般小,接著就看不見了。
    二、拓展閱讀。
    1、(1)灌注(2)對岸(3)抬起(4)對著(5)曾經(jīng)(6)不 2、(1)聽說;見識(2)開始;才(3)像;比 3、如果我不是到了您的家門口就太危險了,我將永遠(yuǎn)被明白大道理的人所嘲笑。4、描寫了河水上漲,兩岸不能辨別牛馬和海水浩瀚、不見水端這兩種自然景色;襯托了河伯與海仿佛有兩種不同的認(rèn)識境界,形象地渲染了本文的主旨。5、本義是指在偉大的事物面前感嘆自己的藐小;今多比喻要做一件事而力量不夠,感到無可奈何。6、能夠認(rèn)識自己的不足,值得肯定。
    三、問題探究。
    堂朝西山照月光,光月照山水茫茫。茫茫水山龍走馬,馬走龍山西朝堂。
    四、表達(dá)交流。(略)
    練習(xí)(C卷)(略)
    中考相關(guān)信息請關(guān)注出國留學(xué)網(wǎng)中考頻道......
    ?
    
語文試題 數(shù)學(xué)試題 英語試題 政治試題 物理試題 化學(xué)試題 歷史試題
語文答案 數(shù)學(xué)答案 英語答案 物理答案 化學(xué)答案 歷史答案 政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