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中考物理備考:《聲學常見題型》

字號:


    暑假過后,新初三生們迎來了初中最重要的一年——初三。為方便2013年中考考生及家長查詢相關信息,出國留學網(wǎng)中考頻道特別搜集匯總了中考物理知識點以供參考:
    一、中考常見題型
    ●聲的產(chǎn)生原因──物體振動
    例1(2007蘇州)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聲音的世界中,關于聲音的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聲音是由于物體的振動產(chǎn)生的
    B.聲音是一種波,它可以在真空中傳播
    C.我們能夠辨別不同樂器發(fā)出的聲音,是因為它們的響度不同
    D.我們常說的聲音“震耳欲聾”是指它的音調(diào)很高
    解析: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zhì);辨別不同發(fā)聲體主要因為他們的音色不同;“震耳欲聾”是指響度大;因此B、C、D都不正確,應選A。
    小結:物體振動產(chǎn)生聲音;產(chǎn)生的聲音,人不一定能聽到。
    ●聲的傳播條件──需要介質(zhì),真空不能傳聲;介質(zhì)不同聲音的傳播的速度不同
    例2(2008年山東省青島市)下列關于聲音傳播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A.學生聽到老師的講課聲是靠空氣傳播的
    B.“土電話”靠固體傳聲
    C.聲音在液體中比在空氣中傳播的慢
    D.真空不能傳聲
    解析:聲音的傳播介質(zhì)不同聲速不同,一般聲音在固體中最快,液體中次之,氣體中最慢,故選C。
    例3關于“聲速”,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回聲的傳播速度小于原聲的傳播速度
    B.聲音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最大
    C.物體振動得越快,聲音的傳播速度越大
    D.聲音的傳播速度與物體振動的幅度無關
    解析:聲音的傳播速度與介質(zhì)有關,氣體還與溫度有關,故選D。
    小結: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zhì),真空不能傳聲;介質(zhì)不同聲速不同。
    ●聲的三特性──音調(diào)、響度、音色;此知識點可以探究形式出現(xiàn)
    例4(2008年濰坊市)我們能分辨出不同人的講話聲音,是因為聲音的()
    A.音調(diào)不同
    B.音色不同
    C.響度不同
    D.聲速不同
    解析:辨別不同發(fā)聲體主要因為他們的音色不同,故選B
    例5(2007大連市升學卷)在操場上上體育課,體育老師發(fā)出的口令,近處的學生聽到了,而遠處的學生沒有聽清楚,其原因是()
    A.遠處學生聽到的聲音響度小
    B.老師發(fā)出的聲音音色不好
    C.老師發(fā)出的聲音頻率低
    D.遠處學生聽到的聲音振動幅度大
    解析:響度與距離發(fā)聲體的遠近有關,故選A。
    例6(2008年上海市)合唱中“高音聲部”和“低音聲部”中的“高”和“低”是指()
    A.響度
    B.音調(diào)
    C.振幅
    D.音色
    解析:聲音的高低指音調(diào),高低音一般指音調(diào),故選B。
    小結:聲的三特性定義及相關因素都為中考的考查的熱點。
    ●噪聲的危害和控制──噪聲的定義;控制噪聲污染的途徑
    例7(2008年桂林市)控制噪聲可以從三個方面入手。下面一些關于控制噪聲的措施所能起到的作用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摩托車安裝消聲器是為了在人耳處減弱噪聲
    B.在城市中禁鳴汽車喇叭是為了阻斷噪聲的傳播
    C.體育館、劇院的內(nèi)墻要用吸音材料來裝飾是為了防止噪聲產(chǎn)生
    D.在飛機旁工作的人員要佩帶有耳罩的頭盔是為了在人耳處減弱噪聲
    解析:控噪途徑有三:防止噪聲產(chǎn)生;阻斷噪聲的傳播;在人耳處減弱噪聲。措施與途徑對應,故選D
    小結:噪聲的定義、控噪途徑、控制噪聲的措施與生活緊密相關應是考查的重點
    二、中考試題中聲學部分試題主要以填空形式出現(xiàn)
    ●回聲測距
    例8用超聲測位儀向海地垂直發(fā)射聲波,經(jīng)過4s收到回波。此處海底有多深?
    解析:聲在海水中的傳播速度v=1531m/s
    發(fā)出聲波到收到回波所用時間t=4s
    則海深h=vt/2=1531m/s*4s/2=3062m
    小結:聲從發(fā)到聽到回聲所用的時間內(nèi),聲走了兩倍人到障礙物的故s=vt/2
    ●聽聲計時
    例9百米賽跑時,終點的計時員,聽發(fā)令槍聲開始計時,記得運動員的成績?yōu)?0.59s,則運動員的真實成績?yōu)椤?BR>    解析:聽聲計時即聲音從起點到終點跑完一百米才開始計時,則少計時間為△t=100m/340m/s=0.29s,真實成績?yōu)?0.29s+10.59s=10.88s。
    小結:學生的難點是分辨聽聲記時時間是多計了還是少計了,講解時可把聲音看作一名運動員,是這名運動員跑到終點才開始計時,則為少計。
    三、聲學部分今后的命題方向
    聲學知識的考查與時事聯(lián)系、綜合考查,即體現(xiàn)新課程中生活中的物理以及學科內(nèi)的綜合,也由于聲學部分所占比例較小不獨立成題。
    例10(2008年烏魯木齊市)在“5·12”汶川大地震中,專家搜救隊和直升機搶險隊在搶救生命和運送物質(zhì)方面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1)專家搜救隊在搜救被困人員時,主要是通過喊話和注意聽被困人員的呼救、呻吟、敲擊聲,先確定被困人員的位置,再進行施救。這種搜救方式利用了聲波傳遞的特性。被困人員通過敲擊發(fā)出求救信號,聲音主要是通過傳給搜救人員的,搜救者在確定被困人員的大致位置時主要利用了人耳的效應。搜救人員喊話的聲音越大,聲音的越大,聲音就會傳的越遠。
    例11(2008年深圳市)如圖是我國去年發(fā)射的“嫦娥一號”月球衛(wèi)星發(fā)回的月面照片,下列與月球有關的說法,正確的是()
    A.圖中較暗部分是海洋或湖泊
    B.隕石撞擊月面會形成環(huán)形山,同時發(fā)出巨大的爆炸聲
    C.月面上的晝夜溫差比地面上的晝夜溫差大
    D.如果你乘坐“嫦娥N號”登上月球,你的質(zhì)量會是地球上的1/6
    例12(2008年廣東?。┙陙恚覈鞘薪ㄔO和發(fā)展越來越注重以人為本。如城區(qū)汽車禁鳴、主干道路面鋪設瀝青、住宅區(qū)道路兩旁安裝隔音板等,這些措施的共同點是()
    A.綠化居住環(huán)境
    B.緩解“熱島效應”
    C.降低噪聲污染
    D.減少大氣污染
    答案:1.信息;固體(氣體);雙耳;響度。
    2.C。
    3.C。
    中考相關信息請關注出國留學網(wǎng)中考頻道......
    ?
    
中考政策 中考狀元 中考飲食 中考備考輔導 中考復習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