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中考語文備考:期末試卷18(七下)

字號:


    為方便2013年中考生及家長查詢相關(guān)信息,出國留學(xué)網(wǎng)中考頻道特別搜集匯總了中考語文資料以供參考:
    (一)金溪民方仲永,世隸耕。仲永生五年,未嘗識書具,忽啼求之。父異焉,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并自為其名。其詩以養(yǎng)父母、收族為意,傳一鄉(xiāng)秀才觀之。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或以錢幣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huán)謁于邑人,不使學(xué)。
    余聞之也久。明道中,從先人還家,于舅家見之,十二三矣。令作詩,不能稱前時之聞。又七年,還自揚州,復(fù)到舅家,問焉,曰:“泯然眾人矣?!?BR>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賢于材人遠(yuǎn)矣。卒之為眾人,則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賢也,不受之人,且為眾人;今夫不受之天,固眾人,又不受之人,得為眾人而已耶
    1.解釋加點的字
    (1)未嘗識書具( ) (2)指物作詩立就( )
    (3)不能稱前時之聞( ) (4)稍稍賓客其父( )
    2.下列句中加點的詞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項是 (  )
    A.其詩以養(yǎng)父母、收族為意       其真不知馬也
    B.自是指物作詩立就          蒙乃始就學(xué)
    C.卒之為眾人,則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
    D.得為眾人而已耶           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
    3.下列句中停頓有誤的一項是( )
    A.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  B.其詩以養(yǎng)父母、收族/為意
    C.父/利其然也          D.余聞之也/久
    4.翻譯下列句子。
    ⑴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或以錢幣乞之。
    ⑵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huán)謁于邑人,不使學(xué)。
    (3)其受之天也,賢于材人遠(yuǎn)矣。
    5.請結(jié)合方仲永這一事例,聯(lián)系實際,談?wù)勀銓μ熨Y和后天學(xué)習(xí)的關(guān)系的認(rèn)識。
    (二)初,權(quán)謂呂蒙曰:“卿今當(dāng)涂掌事,不可不學(xué)!”蒙辭以軍中多務(wù)。權(quán)曰:“孤豈欲卿治經(jīng)為博士邪!但當(dāng)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wù),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泵赡耸季蛯W(xué)。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論議,大驚曰:“卿今者才略,非復(fù)吳下阿蒙!”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肅遂拜蒙母,結(jié)友而別。
    ⒈《孫權(quán)勸學(xué)》選自 ,該書是北宋時期的 家、 家。 主持編寫的,它是我國第一部 體通史。
    ⒉解釋下列詞語。
    ⑴當(dāng)涂: ⑵涉獵: ⑶見往事耳: ⑷刮目:
    ⒊翻譯句子。
    ⑴權(quán)謂呂蒙曰:“卿今當(dāng)涂掌事,不可不學(xué)!”
    ⑵大驚曰:“卿今者才略,非復(fù)吳下阿蒙!”
    ⒋孫權(quán)哪些主張和行動值得我們重視和效仿?
    (三)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婦亦起大呼。兩兒齊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兒哭,百千犬吠。中間力拉崩倒之聲,火爆聲,呼呼風(fēng)聲,百千齊作;又夾百千求救聲,曳屋許許聲,搶奪聲,潑水聲。凡所應(yīng)有,無所不有。雖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處也。于是賓客無不變色離席,奮袖出臂,兩股戰(zhàn)戰(zhàn),幾欲先走。
    ⒈解釋下列加點的文言詞語
    ⑴曳屋許許聲( )  ⑵不能名其一處也 ( )
    ⑶兩股戰(zhàn)戰(zhàn)( )  ⑷幾欲先走( )
    ⒉翻譯下列句子
    ⑴中間力拉崩倒之聲:
    ⑵凡所應(yīng)有,無所不有:
    ⒊文章的末句寫的是觀眾的反映,屬于    描寫,以此來表現(xiàn)
    (四)兩小兒辯日
    孔子?xùn)|游,見兩小兒辯斗。問其故。
    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yuǎn)也?!?BR>    一兒以日初出遠(yuǎn),而日中時近也。
    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為遠(yuǎn)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兒曰:“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yuǎn)者涼乎?”
    孔子不能決也。
    兩小兒笑曰:“孰為汝多知乎?
    1.填空:
    本文選自《 》,這部書相傳是周朝 所作,文中的孔子名 ,
    字 ,是我過 時期 國著名的 、 。
    2.加點字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
    A.赴湯蹈火 及日中如探湯
    B.孰為汝多知乎 此不為遠(yuǎn)者小而近者大乎
    C.一兒以日初出遠(yuǎn) 日積月累
    D.人不知而不慍 孰為汝多知乎
    3.有通假字的一項是( )
    A.見兩小兒辯斗 B.日初出大如車蓋 C.孔子不能決也 D.孰為汝多知乎
    4.翻譯下列句子。
    ⑴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yuǎn)者涼乎?
    ⑵孰為汝多知乎。
    5.選文以兩小兒的笑“曰”作結(jié)語有何作用?
    (五)少時,一狼徑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jǐn)?shù)刀斃之。方欲行,轉(zhuǎn)視積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斷其股,亦斃之。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
    狼亦黠矣,而頃刻兩斃,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
    ⒈解釋下列詞語。
    ⑴犬坐于前( ) ⑵ 意暇甚( ) ⑶屠暴起( )
    ⑷一狼洞其中( ) ⑸止增笑耳( )
    ⒉下列“其”字均為代詞,請選出“其”所指代對象相同的一項( )
    ①恐前后受其敵 ②意將隧入以及其后也 ③屠自后斷其股 ④其一犬坐于前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⒊翻譯下列句子。
    ⑴一狼洞其中,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
    ⑵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
    ⑶狼亦黠矣,而頃刻兩斃,禽獸變詐幾何哉?
    ⒋從《狼》的故事中,你得到什么啟發(fā)?
    參考答案:
    (一)1.(l)曾經(jīng)(2)完成(3)相當(dāng)(4)漸漸 2.C 3.B 4.(1)同縣的人對他感到驚奇,漸漸地請他的父親去做客,有的人還花錢求仲永題詩。(2)他的父親以為這樣有利可圖,每天拉著仲永四處拜訪同縣的人,不讓他學(xué)習(xí)。(3)他的天資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得多。 5.天資是人成材的基本條件;天資好,再加上后天努力,就一定能成材;天資好,但后天不努力,再好的天資也會泯滅(方仲永便如此)。天資不算好;后天又不努力,就根本不能成材;天資不算好,但后天勤奮學(xué)習(xí),最終也能成材。
    (二)1.《資治通鑒》 政治 史學(xué) 司馬光 編年體 2.⑴當(dāng)?shù)?、?dāng)權(quán) ⑵粗略地閱讀
    ⑶歷史 ⑷擦擦眼 3. ⑴孫權(quán)對呂蒙說:“現(xiàn)在你當(dāng)權(quán)掌管軍政大事,不可以不學(xué)習(xí)!”
    ⑵(魯肅)很吃驚地說:“現(xiàn)在你的才干和謀略,不再是過去的吳縣阿蒙了!” 4.孫權(quán)認(rèn)為廣泛地學(xué)習(xí)很有益處,不能因為事務(wù)多、時間少就不學(xué)習(xí)。
    (三)1.拉 說出 大腿 跑,逃跑 2.⑴中間夾雜著噼里啪啦的房屋倒塌的聲音。⑵凡是在這種情況下所應(yīng)該有的聲音全都有了。3.間接描寫 口技表演者技藝的高超。
    (四)1.《列子·湯問》 列御寇 丘 仲尼 春秋 魯國 思想家 教育家 2.A 3.D 4.⑴太陽剛出來清涼寒冷,等到了正午,它熱得像把手神向熱水里。這不正是近的就覺得熱,距離遠(yuǎn)的就覺得涼嗎? ⑵誰說你見多識廣呢? 5.顯得生動,也啟發(fā)讀者深思:一個人懂得的知識總是有限的,知識無窮盡,即使是博學(xué)多聞的孔子也會有所不知。
    (五)1.⑴像狗似的 ⑵神情、態(tài)度?、峭蝗弧、却蚨础、赏ā爸弧?2.D 3.⑴(只見)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想要鉆過去從背后對屠戶進(jìn)行攻擊。⑵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裝睡覺,原來是用來誘惑敵方的。⑶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會兒兩只狼都被砍死,禽獸的欺騙手段能有多少呢? 4.對待像狼一樣的惡勢力,要敢于斗爭,善于斗爭,才能取勝。
    中考相關(guān)信息請關(guān)注出國留學(xué)網(wǎng)中考頻道......
    ?
    
語文試卷 數(shù)學(xué)試卷 英語試卷 政治試卷 物理試卷 化學(xué)試卷 歷史試卷
語文答案 數(shù)學(xué)答案 英語答案 物理答案 化學(xué)答案 歷史答案 政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