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08日,出國留學(xué)網(wǎng)liuxue86.com報道.
幾百年來,世界交響樂壇的指揮臺幾乎都留給男性指揮家,女性指揮要想登上這一高峰,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wù)。但是華人女 指揮家張培豫做到了。她有著一長串許多男性指揮家都望其項背的驕傲履歷——世界上第一個登上維也納金色大廳的華人,被世界級指揮家祖賓梅塔稱為“與生俱來 的指揮家”。
據(jù)《遼沈晚報》報道,她以優(yōu)異成績獲得奧地利指揮家及合唱指揮家雙碩士文憑,更榮獲美國探戈塢特國際指揮大賽小澤征爾指揮獎,1997年獲得法國“紅寶石勛章”,成為第一位獲此殊榮的華人。她更從幾百人的競爭中以實力過關(guān)斬將獲聘瑞士盧塞恩歌劇院首席指揮。
張培豫來內(nèi)地發(fā)展近20年,如今在東北大學(xué)擔(dān)任教授、藝術(shù)總監(jiān)。今晚七時,由張培豫主講的馬勒誕辰100周年紀念音 樂會以及音樂講座將在沈陽大學(xué)音樂廳隆重舉行。著名作曲家指揮家馬勒,他的作品一直是檢驗演奏家實力的試金石,沒有一定功底不敢演奏馬勒,更不敢指揮馬勒 的作品。張培豫將帶領(lǐng)觀眾走近馬勒的音樂世界。
日前,張培豫接受《遼沈晚報》記者專訪,她也同本報讀者分享了她同“勤奮”、“汗水”、“專注”相伴的音樂人生。
歷史第一:登上金色大廳的女指揮家
1997年11月,張培豫指揮上海廣播交響樂團赴歐洲法國、瑞士、意大利成功地演出十場高水平的音樂會,獲得國際人士的高度評價,張培豫并獲得了法國“紅寶石勛章”,成為第一位獲此殊榮的華人。
2005年11月7日,張培豫帶領(lǐng)西安東方民族交響樂團登上了維也納金色大廳的舞臺,奉獻了一臺完美的音樂會。在張 培豫精湛的指揮下,樂團演出獲得空前成功。為了達到中國民樂交響化的目的,張培豫將西洋樂器溶入民樂隊中,在樂隊的層次平衡,音準、節(jié)奏等各方面下了很大 功夫,在張培豫率直、精細、清晰的指揮下,中國民族音樂演繹出了交響樂的色彩和層次,發(fā)出精湛的音響。樂團用民族弦樂器演奏出歐洲經(jīng)典名曲如“費加羅的婚 禮”及天堂與地獄序曲等,眾多名曲征服了挑剔的維也納觀眾。在觀眾響徹大廳的掌聲中,張培豫當(dāng)晚謝幕7次,樂隊加演了兩手曲目,甚至有現(xiàn)場的華人觀眾激動 地高呼“張培豫,我們愛你?!?BR> 音樂夢想:中國聲,交響化
近20年來跑遍大江南北,陸續(xù)與北京、上海等全國各地的幾十個交響樂團多次合作。1997年,她帶領(lǐng)上海廣播交響樂 團在歐洲巡演大獲成功,2005年又成功地將西安音樂學(xué)院帶到維也納金色大廳之后,她目前擔(dān)任東北大學(xué)藝術(shù)學(xué)院的音樂總監(jiān)。她表示,這么多年來一直有著 “中國聲、交響化”的事業(yè)理想,不是為了追名逐利,只是真心地想為中國的交響樂做點事,也同時為了證明,中國一樣可以有世界一流的交響樂。
人生得失:男人世界里打拼,告別裙子
20多年來,張培豫一直以黑色衣褲示人,登臺演出時更是如此。只有熟悉的朋友才能看到她電腦里面20多年前的老照片,并為之驚嘆不已——那時的張培豫“色彩斑斕”,中國傳統(tǒng)女性的嬌媚。但是現(xiàn)在,只能看到黑色衣褲、眼鏡后面的堅毅神情。
多年來她也在思考這樣一個問題,怎樣才能讓外界接受你既是一個女人、又是一個好指揮的事實,而不是用一種外在的剛性來提醒人們指揮的身份。看著自己年輕時候的裙裝照片,張培豫感慨地說:“凡事有得必有失,我不后悔我的選擇。”
《華人女指揮家張培豫:第一個登上維也納金色大廳 - 華人 - 歐洲新聞》本文來源:(出國留學(xué)網(wǎng)https://www.liuxue86.com)
幾百年來,世界交響樂壇的指揮臺幾乎都留給男性指揮家,女性指揮要想登上這一高峰,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wù)。但是華人女 指揮家張培豫做到了。她有著一長串許多男性指揮家都望其項背的驕傲履歷——世界上第一個登上維也納金色大廳的華人,被世界級指揮家祖賓梅塔稱為“與生俱來 的指揮家”。
據(jù)《遼沈晚報》報道,她以優(yōu)異成績獲得奧地利指揮家及合唱指揮家雙碩士文憑,更榮獲美國探戈塢特國際指揮大賽小澤征爾指揮獎,1997年獲得法國“紅寶石勛章”,成為第一位獲此殊榮的華人。她更從幾百人的競爭中以實力過關(guān)斬將獲聘瑞士盧塞恩歌劇院首席指揮。
張培豫來內(nèi)地發(fā)展近20年,如今在東北大學(xué)擔(dān)任教授、藝術(shù)總監(jiān)。今晚七時,由張培豫主講的馬勒誕辰100周年紀念音 樂會以及音樂講座將在沈陽大學(xué)音樂廳隆重舉行。著名作曲家指揮家馬勒,他的作品一直是檢驗演奏家實力的試金石,沒有一定功底不敢演奏馬勒,更不敢指揮馬勒 的作品。張培豫將帶領(lǐng)觀眾走近馬勒的音樂世界。
日前,張培豫接受《遼沈晚報》記者專訪,她也同本報讀者分享了她同“勤奮”、“汗水”、“專注”相伴的音樂人生。
歷史第一:登上金色大廳的女指揮家
1997年11月,張培豫指揮上海廣播交響樂團赴歐洲法國、瑞士、意大利成功地演出十場高水平的音樂會,獲得國際人士的高度評價,張培豫并獲得了法國“紅寶石勛章”,成為第一位獲此殊榮的華人。
2005年11月7日,張培豫帶領(lǐng)西安東方民族交響樂團登上了維也納金色大廳的舞臺,奉獻了一臺完美的音樂會。在張 培豫精湛的指揮下,樂團演出獲得空前成功。為了達到中國民樂交響化的目的,張培豫將西洋樂器溶入民樂隊中,在樂隊的層次平衡,音準、節(jié)奏等各方面下了很大 功夫,在張培豫率直、精細、清晰的指揮下,中國民族音樂演繹出了交響樂的色彩和層次,發(fā)出精湛的音響。樂團用民族弦樂器演奏出歐洲經(jīng)典名曲如“費加羅的婚 禮”及天堂與地獄序曲等,眾多名曲征服了挑剔的維也納觀眾。在觀眾響徹大廳的掌聲中,張培豫當(dāng)晚謝幕7次,樂隊加演了兩手曲目,甚至有現(xiàn)場的華人觀眾激動 地高呼“張培豫,我們愛你?!?BR> 音樂夢想:中國聲,交響化
近20年來跑遍大江南北,陸續(xù)與北京、上海等全國各地的幾十個交響樂團多次合作。1997年,她帶領(lǐng)上海廣播交響樂 團在歐洲巡演大獲成功,2005年又成功地將西安音樂學(xué)院帶到維也納金色大廳之后,她目前擔(dān)任東北大學(xué)藝術(shù)學(xué)院的音樂總監(jiān)。她表示,這么多年來一直有著 “中國聲、交響化”的事業(yè)理想,不是為了追名逐利,只是真心地想為中國的交響樂做點事,也同時為了證明,中國一樣可以有世界一流的交響樂。
人生得失:男人世界里打拼,告別裙子
20多年來,張培豫一直以黑色衣褲示人,登臺演出時更是如此。只有熟悉的朋友才能看到她電腦里面20多年前的老照片,并為之驚嘆不已——那時的張培豫“色彩斑斕”,中國傳統(tǒng)女性的嬌媚。但是現(xiàn)在,只能看到黑色衣褲、眼鏡后面的堅毅神情。
多年來她也在思考這樣一個問題,怎樣才能讓外界接受你既是一個女人、又是一個好指揮的事實,而不是用一種外在的剛性來提醒人們指揮的身份。看著自己年輕時候的裙裝照片,張培豫感慨地說:“凡事有得必有失,我不后悔我的選擇。”
《華人女指揮家張培豫:第一個登上維也納金色大廳 - 華人 - 歐洲新聞》本文來源:(出國留學(xué)網(wǎng)https://www.liuxue8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