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間瓦房、兩間泥土壘砌的南屋,破碎的玻璃窗用樹枝遮擋起來,一口大鍋支在房間內(nèi),一堆柴火堆放在墻邊,墻壁被炊煙熏得發(fā)黑,臥室四壁貼滿了發(fā)黃的報紙,整個屋子里,能和現(xiàn)代沾上邊的只有一臺20多吋的電視機,這里就是記者眼中張勇的家。
20日中午,當記者驅(qū)車趕到安丘市輝渠鎮(zhèn)水潤道村時,張勇與他的母親早已等候在村頭。這個14歲的男孩剛把記者接回家,就張羅著做午飯。灶在地上,是一個由鐵皮、三根鐵棍支撐著的簡易爐灶。由于花生秧有點潮濕、很難點燃,一股股濃煙嗆得張勇直揉眼睛。
水開之后,張勇問父親要不要吃雞蛋,躺在炕上的父親張鳳忠說不想吃。由于未婚的大伯一直跟張勇一家住在一起,一頓飯需要做四個人的。面條熟了,張勇給父親盛了一碗端到炕上。等父親吃完后,張勇再盛飯給大伯、母親吃。
張勇告訴記者,周一到周五他要去學校上學,早上六點就要趕校車,早上基本上不吃早飯;中午在學校吃食堂;下午四點半放學,五點左右趕回家中,放下書包便開始忙家務,前段時間正值秋收時節(jié),他就幫著收玉米、花生,等天黑了就開始與鍋碗瓢盆打交道,吃完飯后才能騰出時間讀書寫作業(yè)。
張勇的學習成績一直都排在班里前五名。而最近一段時間,由于要照顧家人,張勇說他的學習成績感覺有點下滑。但這并沒有沖淡他照顧家人的決心和信心,張勇指著房間中的衣物,告訴記者這都是好心人送給他的,他非常感激好心人。張勇告訴記者,他已經(jīng)很多年沒有買過新衣服了。
“我現(xiàn)在失去勞動能力,孩子他媽又這個樣,讓孩子受罪了。”看著忙碌的兒子,父親張鳳忠眼睛有些潤濕,聲音顯得有點嘶啞,臉上充滿了痛苦與無奈。
而在今年六月份之前,這個家還不是這樣。2011年年初,張鳳忠感覺身體不適,可一直沒當回事。今年六月份,便臥床不起,在村委的幫扶下,他才到濰坊醫(yī)院檢查,被確診為慢性白血病。為了治病,家中的老黃牛也賣掉了。而妻子患有精神疾病,張鳳忠的大哥一直未婚,常年在外打工,家務活也不是很嫻熟,所以家里的一切,都落在兒子張勇身上。
14歲,本應是一個純真的年代,每天有父母做飯伺候,放學后與小朋友一起嬉戲玩樂。而這一切在張勇身上早已成為一種奢望,生活的重擔落到張勇身上,但這個14歲的少年依然很樂觀,眾多熱心人的幫助,在他心靈深深烙上“感恩”二字。“我們家現(xiàn)在這個樣,我也沒辦法,很多叔叔阿姨幫助我們,我現(xiàn)在能做的就是好好照顧家人,等將來有能力了肯定會償還大家的?!?BR> “不要放棄,要堅強;堅持下去,相信自己;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如果生活沒有希望,就像鳥兒沒有了翅膀?!边@是一位來自安丘市區(qū)的熱心人的孩子寫給張勇的話語,張勇說,就是這句話一直鼓勵他堅強的走下去。鼓勵張勇要更好地生活。
更多信息請關(guān)注出國留學網(wǎng):https://www.liuxue86.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