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乎者也”對上“哈羅” 敗下陣來》由11月15日報道。
孩子們身穿漢服,在國學學校認真地學習國學。
蕭山網(wǎng)報道 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蕭山的許多家長都鉚足了力氣送孩子學英語。與此同時,記者在調(diào)查中發(fā)現(xiàn),有些家長已經(jīng)開始獨辟蹊徑,讓孩子搖頭晃腦地背起了《弟子規(guī)》、《三字經(jīng)》?!爸跽咭病钡牧α壳娜慌d起,但在“哈羅”面前,卻并不算強大。
為了孩子出國 不惜花重金學英語
每個禮拜的周三和周六,是樓濤最為忙碌的兩天。他要犧牲休息時間,送9歲的兒子去杭州主城區(qū)學英語。
樓濤說,英語是他讓孩子去學的,就是為了日后讓孩子出國。樓濤幫孩子挑了個側(cè)重口語的班,他的挑選標準就是“實用”。這門課程從今年9月份開始,每周兩次,每次大約兩小時,一年下來的費用大約是5000元。
付出的不只是金錢,還有時間和精力。周三的英語課從晚上6點半開始,第一次去上課時,樓濤沒料到路上會大堵車,出師不利,遲到了。從那以后,這個為了孩子甘做“接送員”。爸爸每次都會提前15分鐘出發(fā)。
到達目的地后,兒子上課,樓濤只能邊用筆記本上網(wǎng)邊等兒子下課。他把這樣的等待說成“修煉”?!耙菦]有筆記本電腦,我肯定會覺得無聊?!?BR> 孩子是不是喜歡學英語?樓濤沒有正面回答:“他未來是要出國的,英語是必需的語言工具?,F(xiàn)在不學,什么時候?qū)W?”
學英語的大多重“實用”
在蕭山,和樓濤一樣把孩子送進英語課堂的家長還不在少數(shù)。而蕭山的少兒英語教育培訓機構,也是遍地開花。記者僅僅只是在網(wǎng)上以“蕭山”、“英語培訓”為關鍵詞進行搜索,就跳出近10家培訓機構。而這些英語培訓機構的業(yè)務,均包含少兒英語這塊不可或缺的“大蛋糕”。
這塊“大蛋糕”的收費也不菲。以蕭山新東方為例,平均下來,少兒部每課次的收費約為100元。也就是說,如果以每周上兩個課次為例,一年花在英語培訓上的費用在5000元左右。而英語學習并非一蹴而就,幾年下來,成本很高。
花重金讓孩子學英語到底為何?通過記者最近調(diào)查所得的一些數(shù)據(jù),這些家長有的是為孩子今后出國做準備,有的是為了讓孩子的英語成績更好些,有的是隨大流跟風,還有的干脆把孩子不學英語當成異類。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母親甚至在孩子還未出生前,就購買了許多英語胎教的CD,天天給肚中的孩子“熏陶”。
雖然,家長送孩子去學英語的目的各不相同,但幾乎所有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理由:實用。記者梳理了一番,發(fā)現(xiàn)這些家長的邏輯基本適用于以下幾種規(guī)律。第一種:上學考試用得上,出國用得上,找工作用得上,升職用得上,甚至婚姻大事都可能用得上,哪里都用得上,怎能不從小就好好學?第二種:別人家的孩子都在學,我能不讓孩子去學嗎?如果不去學,孩子以后說不定還會怪我。第三種:專家說孩子學英語跟出名一樣要趁早,等他長大了再去學,肯定沒小的時候?qū)W得快。第四種:多學點總歸是好的。第五種:我的英語不好,吃了很多虧,所以孩子的英語一定得好。第六種:我這是為他/她好。
有家長獨辟蹊徑 推崇國學
但在調(diào)查中,記者也發(fā)現(xiàn),以學英語為代表的實用主義教育觀,并沒有讓蕭山的所有家長“繳械投降”。還有一些家長已經(jīng)獨辟蹊徑,開始以更理性的方式對孩子進行教育。其中,記者就發(fā)現(xiàn)了“國學”的蹤影。
樂樂今年5歲,和班里的其他孩子不一樣,相信先學好母語再學英語的樂樂媽并沒有讓她學英語,而只按照孩子的興趣,幫她報了舞蹈班和圍棋班。讓樂樂媽意識到國學力量的,是樂樂的一次“即興發(fā)揮”:“有一天,她突然在我面前背起了《弟子規(guī)》、《三字經(jīng)》,已經(jīng)背到很后面了?!睒窐穻屵@才知道,樂樂看了自己買來的含有國學內(nèi)容的早教錄影帶,邊玩邊學,已經(jīng)都記住了。無心插柳柳成蔭,樂樂媽隨后發(fā)現(xiàn),孩子確實比以前有了規(guī)矩?!氨热缂议L站著,她就不會坐下,還跟我說是因為《弟子規(guī)》里有‘長者立,幼勿坐’?!睒窐穻岆S后在教育過程中留心了國學的內(nèi)容,一些兒童畫報里會結合童話故事講解《弟子規(guī)》?!拔矣锌諘r,就會給孩子念這些小故事,邊念邊講,她也聽得挺有興趣。”
雖然和樂樂媽擁有同樣觀點的家長越來越多,但他們的力量仍舊仿佛浩瀚大海中的燈塔,在以讓孩子學英語為代表的實用主義教育觀面前,顯得似乎有點弱小。而這股重視教孩子如何做人而非學技能的力量到底有多弱小,也許從一個數(shù)據(jù)就能窺見端倪。據(jù)了解,目前蕭山教授國學理念的課堂,僅有位于義橋東方文化園內(nèi)的孔子學堂一處。記者隨后擴大搜索范圍,在杭州城區(qū),也僅找到一個名叫“童學館”的兒童國學課堂。
學英語還是學國學?學技能還是學做人?學中國傳統(tǒng)文化還是學洋文化?在孔子學堂和童學館,孩子怎么學國學?本報明天仍將繼續(xù)關注。
孩子們身穿漢服,在國學學校認真地學習國學。
蕭山網(wǎng)報道 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蕭山的許多家長都鉚足了力氣送孩子學英語。與此同時,記者在調(diào)查中發(fā)現(xiàn),有些家長已經(jīng)開始獨辟蹊徑,讓孩子搖頭晃腦地背起了《弟子規(guī)》、《三字經(jīng)》?!爸跽咭病钡牧α壳娜慌d起,但在“哈羅”面前,卻并不算強大。
為了孩子出國 不惜花重金學英語
每個禮拜的周三和周六,是樓濤最為忙碌的兩天。他要犧牲休息時間,送9歲的兒子去杭州主城區(qū)學英語。
樓濤說,英語是他讓孩子去學的,就是為了日后讓孩子出國。樓濤幫孩子挑了個側(cè)重口語的班,他的挑選標準就是“實用”。這門課程從今年9月份開始,每周兩次,每次大約兩小時,一年下來的費用大約是5000元。
付出的不只是金錢,還有時間和精力。周三的英語課從晚上6點半開始,第一次去上課時,樓濤沒料到路上會大堵車,出師不利,遲到了。從那以后,這個為了孩子甘做“接送員”。爸爸每次都會提前15分鐘出發(fā)。
到達目的地后,兒子上課,樓濤只能邊用筆記本上網(wǎng)邊等兒子下課。他把這樣的等待說成“修煉”?!耙菦]有筆記本電腦,我肯定會覺得無聊?!?BR> 孩子是不是喜歡學英語?樓濤沒有正面回答:“他未來是要出國的,英語是必需的語言工具?,F(xiàn)在不學,什么時候?qū)W?”
學英語的大多重“實用”
在蕭山,和樓濤一樣把孩子送進英語課堂的家長還不在少數(shù)。而蕭山的少兒英語教育培訓機構,也是遍地開花。記者僅僅只是在網(wǎng)上以“蕭山”、“英語培訓”為關鍵詞進行搜索,就跳出近10家培訓機構。而這些英語培訓機構的業(yè)務,均包含少兒英語這塊不可或缺的“大蛋糕”。
這塊“大蛋糕”的收費也不菲。以蕭山新東方為例,平均下來,少兒部每課次的收費約為100元。也就是說,如果以每周上兩個課次為例,一年花在英語培訓上的費用在5000元左右。而英語學習并非一蹴而就,幾年下來,成本很高。
花重金讓孩子學英語到底為何?通過記者最近調(diào)查所得的一些數(shù)據(jù),這些家長有的是為孩子今后出國做準備,有的是為了讓孩子的英語成績更好些,有的是隨大流跟風,還有的干脆把孩子不學英語當成異類。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母親甚至在孩子還未出生前,就購買了許多英語胎教的CD,天天給肚中的孩子“熏陶”。
雖然,家長送孩子去學英語的目的各不相同,但幾乎所有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理由:實用。記者梳理了一番,發(fā)現(xiàn)這些家長的邏輯基本適用于以下幾種規(guī)律。第一種:上學考試用得上,出國用得上,找工作用得上,升職用得上,甚至婚姻大事都可能用得上,哪里都用得上,怎能不從小就好好學?第二種:別人家的孩子都在學,我能不讓孩子去學嗎?如果不去學,孩子以后說不定還會怪我。第三種:專家說孩子學英語跟出名一樣要趁早,等他長大了再去學,肯定沒小的時候?qū)W得快。第四種:多學點總歸是好的。第五種:我的英語不好,吃了很多虧,所以孩子的英語一定得好。第六種:我這是為他/她好。
有家長獨辟蹊徑 推崇國學
但在調(diào)查中,記者也發(fā)現(xiàn),以學英語為代表的實用主義教育觀,并沒有讓蕭山的所有家長“繳械投降”。還有一些家長已經(jīng)獨辟蹊徑,開始以更理性的方式對孩子進行教育。其中,記者就發(fā)現(xiàn)了“國學”的蹤影。
樂樂今年5歲,和班里的其他孩子不一樣,相信先學好母語再學英語的樂樂媽并沒有讓她學英語,而只按照孩子的興趣,幫她報了舞蹈班和圍棋班。讓樂樂媽意識到國學力量的,是樂樂的一次“即興發(fā)揮”:“有一天,她突然在我面前背起了《弟子規(guī)》、《三字經(jīng)》,已經(jīng)背到很后面了?!睒窐穻屵@才知道,樂樂看了自己買來的含有國學內(nèi)容的早教錄影帶,邊玩邊學,已經(jīng)都記住了。無心插柳柳成蔭,樂樂媽隨后發(fā)現(xiàn),孩子確實比以前有了規(guī)矩?!氨热缂议L站著,她就不會坐下,還跟我說是因為《弟子規(guī)》里有‘長者立,幼勿坐’?!睒窐穻岆S后在教育過程中留心了國學的內(nèi)容,一些兒童畫報里會結合童話故事講解《弟子規(guī)》?!拔矣锌諘r,就會給孩子念這些小故事,邊念邊講,她也聽得挺有興趣。”
雖然和樂樂媽擁有同樣觀點的家長越來越多,但他們的力量仍舊仿佛浩瀚大海中的燈塔,在以讓孩子學英語為代表的實用主義教育觀面前,顯得似乎有點弱小。而這股重視教孩子如何做人而非學技能的力量到底有多弱小,也許從一個數(shù)據(jù)就能窺見端倪。據(jù)了解,目前蕭山教授國學理念的課堂,僅有位于義橋東方文化園內(nèi)的孔子學堂一處。記者隨后擴大搜索范圍,在杭州城區(qū),也僅找到一個名叫“童學館”的兒童國學課堂。
學英語還是學國學?學技能還是學做人?學中國傳統(tǒng)文化還是學洋文化?在孔子學堂和童學館,孩子怎么學國學?本報明天仍將繼續(xù)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