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握降伏考場作文的雙刃劍?

字號:


     語文高級教師 錢傳明
    當前,廣大初三考生面對中考作文的新挑戰(zhàn),在語文老師的帶領下都在緊張積極地備考作文。有的忙于整理平時的習作,有的提高修改文章的水平,更有的在猜題、押題和套題上下功夫,但是,訓練的效果并不理想,仍然陷入了 “被作文”的困境。究竟是什么原因阻礙我們作文水平的提升呢?我以為,必須轉變作文的理念,亮出降伏考場作文的雙刃劍,走出“被作文”的困境,讓中考作文閃亮登場。
    確立“自主作文”的理念
    長期以來,作文教學并沒有形成一個完整合理的訓練體系,也沒有一本權威的固定教材給師生使用,因此,平時的作文訓練處于一種“各自為政、各顯神通”的狀態(tài),這就是作文教學的“軟肋”,造成了一些學生“被作文”狀態(tài)。那么何謂“被作文”?那就是學生的作文受到了被動的處置或對待,完全處于一種被動狀態(tài),他們失去了靈性和個性,埋沒了智慧的潛能,怎么會去創(chuàng)造性地寫出自己想要寫得東西呢?對于“被作文”的界定我想有這樣一些情況:由于缺乏主動,對于作文學生往往采取應付態(tài)度,喪失自己的主見,選材內容膚淺,或東拉西扯,或胡編亂造,缺失思想的內涵。即使想說真話的學生,卻無從下手去如愿表達出來。而老師面對眾多學生也力不從心,難以一一批改作個性化的指導,作文評講課只能“蜻蜓點水” 式地草草收場。因此,改變這種“被作文”的現象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時候了。
    我一貫主張“自主作文”的理念,這是指導學生學會寫好成功作文的行之有效的途徑。所謂“自主作文”的理念可以從兩個層面去理解:一是“立文先立人”,也就是說,先學會做人,后學會作文。教師的“傳道”體現在作文教學中必須引導學生有熱愛生活、擁抱世界的情懷,幫助學生認知社會的千姿百態(tài),從而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審美觀,提升他們思想修養(yǎng),高尚情操和思辯能力,成為一個有獨立精神的人。
    二是“我的作文我做主”,也就是“我手寫我心”,讓學生做作文的主人,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發(fā)揮他們的潛能,張揚他們的個性,打造出一個真實的自我。這里有一個訓練過程,即是 “作文——修改——自評——糾偏——作文”,經過一段時間的積累,再進行評估和篩選,編成一本“自選作文”。這種訓練模式可以改變學生“被作文”狀態(tài),增強自信力,激發(fā)寫作文的創(chuàng)造力,能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人格。教師的“解惑”就要體現在訓練過程中與學生互動交流,出謀劃策,傳授技巧,完成從學寫作文到學會作文的必由之路。學生是作文的主體,教師是作文的主導,這是 “自主作文”的核心。
    把握降伏考場作文的雙刃劍
    中考作文是應試作文,根據考綱要求:“能具體明確、文從字順地表達自己的意思。能根據日常生活需要,運用常見的表達方式寫作?!本唧w來說學生要對生活有真實感受和真切體驗;能多角度地觀察生活的豐富多彩,捕捉事物特征,力求有新意的表達;根據表達的中心,選擇恰當的表達方式;合理安排內容先后和詳略,條理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意思;運用聯想和想象,豐富表達的內容。
    由此可見,面對中考作文的挑戰(zhàn),我們要亮出降伏考場作文的雙刃劍,切實認真訓練,讓中考作文閃亮登場。這里所說的“雙刃劍”是指“破題”和“扣題”,這是中考作文的應試策略,它能起到提綱挈領的作用,不僅能提攜文章的層次,調動生活的積累,提高隨機應變的能力,而且能催生中考作文的出新、出彩。
    學會破題——抓題眼
    中考作文的命題走向看來可以認定為以我(我們)為中心,以我(我們)的生活為半徑的一個圓,它包括我(我們)的學校、家庭、社會和精神生活,從而表達出自己獨特的思考和感悟。命題的形式可以是全命題或半命題。在考場上學會破題是作文成敗的關鍵,切題、扣題為王;偏題、離題為寇,不能掉以輕心。這里說破題,就是人們常說的準確審題。我們要解讀題意,才能借題說話。學會破題,就要抓題眼,因為它是 “心靈流露之官”、“精神匯聚之處”。
    作文題目作為文章的眼睛,它能揭示思想意義,指出寫作重點,表明感情色彩的關鍵詞語,猶如人的眼睛一樣,最能溝通內外,雙向傳情送彩。題眼在不同語法結構的標題里會處于不同的位置。以一個完整的句子作標題的,題眼往往在謂語部分。比如今年一模卷中 (以下都以一模卷為例)《我依然是我》、《心中有你》的題眼就是謂語“依然是我”和“有你”,前者重點可以寫我并不改變的理想追求,個性張揚,表現執(zhí)著堅定的信念。后者重點可以寫揮之不去、刻骨銘心的人、事與物,抒發(fā)“有你”才震撼、才感動的情懷。以一個短語或詞組為標題的,題眼往往是修飾性和限制性的詞語。比如《難忘那堂課》、《我的青春風采》,都是偏正短語,前者是寫一堂課,題目范圍較小,可以小題大做,拓寬思路,從廣意上去搜索一堂課的含義。 “難忘”“那”是題眼,“那”是遠指那堂難以忘懷的文化課,或是社會實踐課,獲得了知識,感悟到人生的真諦;后者“風采”是中心詞,寫出一個人舉止儀表的風度和神采,挖掘出題眼“我的青春”的內涵,表現自我朝氣蓬勃、風華正茂、活力四射的風采。以詞語作為標題的,詞語本身就是題眼或它的象征意義。比如《牽掛》、《光芒》,這兩道題目范圍很大,我們要大題小做,前者要從情感上去尋找自己的一份思念、一個情結,表達內心牽掛的種種細節(jié);后者要以小見大,從凡人瑣事中捕捉到“一滴水”折射出太陽的“光芒”。
    另外是半命題,一般都要選擇一個適當的詞語填寫在空格里,使句子或短語意思完整。我們必須認真讀一下提示語,有時會有詞語讓你挑選,比如《我的——夢》,就可以從 “音樂”、“足球”、“繪畫”、“求學”等詞語中選擇,你所選擇的詞語往往就是題眼,因為它都是限制或修飾中心詞的。很顯然,這道題就要寫自己的理想,為實現理想而圓夢??傊覀冊趯忣}時,抓住題眼緊緊不放,確定中心,立意在先,統(tǒng)帥選材,借題說話,這就是破題之道。
    學會扣題——抓文眼
    在行文過程中必須緊緊扣住題意,謀篇布局,剪輯材料,或記敘描寫,或議論抒情,文從字順地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我們要學會扣題,就要抓文眼。所謂文眼,就是指文章中能準確表現主題思想或脈絡層次或思想情感的關鍵詞句,也可以分解為主題文眼,感情文眼,線索文眼。首先,要善于點明主題。清朝劉熙載說過:“揭全文之旨,或在篇首,或在篇中,或在篇末。在篇首則后必顧之,在篇末則前必注之,在篇中則前注之后顧之。顧注抑所謂文眼者也。 ”善于點明主題,是文章的靈魂,也是文眼的第一要素。其位置可以在文章的其、中、后,但是注意“前顧”“后注”,與“主題文眼”遙相呼應,這是扣題的基本法則。
    其次要追求文章內容和形式的統(tǒng)一。情理是文章的內容,是文章的經線,辭語是文章的形式,只是情理的緯線,只有經線位置正確,緯線才能與之相織成布帛;只有情理明確,辭語才能協調流暢。這是作文的根本道理。緊扣題意的根本在于選材要嚴,內容要集中,詳略要得當,一定要調動自己生活積累,人無我有,人有我新,寫出個性,表現獨立的精神。文章的形式是為內容服務的,但要講究靈活,謀篇布局要獨具匠心。比如常用的標題式、并列式、遞進式、橫式、縱式、一線穿珠式、時空轉換式、喜怒哀樂式等結構都可以運用。
    最后文章要有文采。為了表現自我的真情實感,要有嫻熟地駕馭語言的能力,要用修辭的形象生動,長短句的錯落有致,句式的多樣變化,引用古詩文或名人名言等等,都是為了記敘實事,描寫人物,議論感悟,抒發(fā)真情,在字里行間散發(fā)出流光溢彩。那么,一篇情文并茂、奪人眼球的美文會脫穎而出。
    相關鏈接
    2011年各區(qū)縣“一?!弊魑念}
    全命題
    1、牽掛(長寧區(qū))
    2、總有屬于我的精彩(普陀區(qū))
    3、我依然是我(盧灣區(qū))
    4、有你在身邊(松江區(qū))
    5、光芒(靜安區(qū))
    6、留在心中的那一抹陽光(寶山區(qū))
    7、我的青春風采(金山區(qū))
    8、有陽光真好(崇明縣)
    9、我們的心近了(黃浦區(qū))
    10、嘿!我們這個集體(奉賢區(qū))
    11、難忘那堂課(青浦區(qū))
    12、心中有你(虹口區(qū))
    13、距離并不遙遠(閘北區(qū))
    半命題
    1、我的——夢(徐匯區(qū))
    2、2010我——(家、班、校)“年度人物”(閔行區(qū))
    3、——使生活更精彩(嘉定區(qū))
    4、——的印象(浦東新區(qū))
    5、變化讓我——(楊浦區(qū))
    近五年上海中考作文題
    1、 我們的名字叫——(2006)
    2、 記住這一天(2007)
    3、 我眼中的色彩(2008)
    4、 在學海中游泳(2009)
    5、 黑板上的記憶(20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