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中考語文備考:第六單元試卷7(九上)

字號:


    為方便2013年中考生及家長查詢相關信息,出國留學網中考頻道特別搜集匯總了中考語文資料以供參考:
    一、積累與運用(17分)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4分)
    以數諫故( ) 上使外將兵( ) 休祲降于天( ) 先主遂詣亮( )
    2.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4分)
    ①輟耕之壟上( ) ②會天大雨( )
    ③寡人諭矣( ) ④引喻失義( )
    3.填空。(5分)
    ① ,載不動許多愁。
    ②《陳涉世家》一文中陳勝、吳廣“魚腹藏書”,“篝火狐鳴”的目的是 ;為突出起義的正義性,采取的辦法是 。
    ③《諸葛亮集》中有這樣的話:“賞不可不平,罰不可不均?!边@與《出師表》中的“ , ”兩句意思一致。
    4.問題探究。(4分)
    《陳涉世家》一文中的“二世元年七月,發(fā)閭左適戍漁陽九百人,屯大澤鄉(xiāng)”一句,查中華版《二十四史》是這樣斷句的:“二世元年七月,發(fā)閭左適戍漁陽,九百人屯大澤鄉(xiāng)。”比較一下,你認為哪一種斷句更好?為什么?
    二、現代文閱讀(13分)
    走是燈籠(劉金生)
    總也忘不了小時候的那次經歷。
    離開姑媽家的時候還是響晴毒日的,走了不到半路突然下起雨來。開始還不覺什么,等雨大了才知道情況的嚴重。
    路邊全是莊稼地,沒有人家,連一棵樹都沒有,避雨,是妄想。腳下的土路變成了泥路,每向前邁一步都得做出一個奮力拔腿的姿勢。雖然是夏天,雨水澆在身上還是涼涼的,接著就是從心里往外冷。天變暗了,路上沒有行人——也許有行人看不見,臉上流著的雨水和眼前的雨幕使我只能看清腳下的一小片地方。還有六七華里的路程。當時的我還只是個身小力薄、剛滿13歲的孩子!
    我又冷又怕。我想回姑媽家,但想到經過努力才換來的行程再用同樣的努力倒回去,我實在不甘心。我想停下來。忽然想起爺爺說過的話:“等是窟窿。”我不知道爺爺說的“窟窿”指的是什么,我甚至記不清爺爺是不是這么說的,我只知道,此時的我如果等,所面臨的就是窟窿——我將墜入困苦的深淵!“等是窟窿”這句即時得來的警語,在我的幾乎空白的大腦里竟成了惟一的意念。它警示我,不論多么艱難,也不能停下向前的腳步。
    記不清摔了多少跤,也記不清是怎么回的家,但在雨中跋涉的情景至今仍歷歷在目。“等是窟窿”這句話,已經和這個情景凝為一體,成為一條活生生的哲理融進我的生命。它讓我明白,不論是順利的時候還是不順利的時候,都不能消極地等待,更不能自甘墮落,都要用積極的態(tài)度面對人生。
    不“等”的經歷多了,再回顧當年的情景,在“等是窟窿”之上又多了一層人生的感悟:走是燈籠。是的,當年在雨中的“走”是燈籠,后來所有的決不消沉的“走”也是燈籠。這燈籠就是在朦朧或昏暗中亮在我眼前的希望。
    5.文中說“等雨大了才知道情況的嚴重”,有哪些嚴重的情況 請簡要作答。(3分)
    6.“我”在又冷又怕的時候,有過哪些想法 (3分)
    7.怎樣理解“等是窟窿”這句話 (3分)
    8.標題“走是燈籠”采用了怎樣的修辭手法 這個標題有什么深刻含義 (4分)
    三、文言文閱讀(40分)
    (一)(10分)
    昔吳起①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諾?!逼鹪唬骸按场!惫嗜酥聊翰粊恚鸩皇炒?。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來,方與之食。起之不食以俟②者,恐其自食其言也。其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軍歟?欲服三軍,非信不可也!
    【注釋】①吳起:戰(zhàn)國時著名的軍事家。②俟:等待。
    9.解釋下面加點詞的含義。(4分)
    ①明日早,令人求故人(   )  ②故人來,方與之食(    )
    ③恐其自食其言也(    )    ?、苡姡切挪豢梢?    )
    10.下列“之”的用法與另三個不同的一項是(  )。(2分)
    A.起不食待之?!?     B.故人來,方與之食。
    C.將軍豈愿見之乎? D.起之不食以俟者,恐其自食其言也。
    11.翻譯下面的句子。(2分)
    故人至暮不來,起不食待之。
    12.你認為這個小故事中的吳起在為人處事上最值得我們學習的品質是什么?(2分)
    (二)多多益善①(12分)
    上②嘗從容與信言諸將能不,各有差③。上問曰:“如我能將幾何 ”信曰:“陛下不過能將十萬?!鄙显?“于君何如 ”曰:“臣多多而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為為我禽 ”信曰:“陛下不能將兵,而善將將,此乃信之所以為陛下禽也。且陛下所謂天授,非人力也?!?BR>    【注釋】①本文選自《史記·淮陰侯列傳》。②上:指漢高祖劉邦。③差(cī):高低。
    13.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語。(4分)
    ①上嘗從容與信言諸將能不。( )
    ②多多益善,何為為我禽 ( )
    ③陛下不能將兵,而善將將。( )( )
    14.下列加點詞語的古今義相同的一項是( )。(2分)
    A.上嘗從容與信言諸將能不。 B.如我能將幾何
    C.陛下不過能將十萬。 D.此乃信之所以為陛下禽也。
    15.找出文中的兩個通假字并加以解釋。(2分)
    (1) 通 義:
    (2) 通 義:
    16.翻譯下列句子。(2分)
    且陛下所謂天授,非人力也。
    17.不善“將兵”的劉邦最終擒獲了善“將兵”的韓信,為什么 (2分)
    (三)(18分)
    〖甲〗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篤,召亮于成都,屬以后事,謂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jié),繼之以死!”先主又為詔敕后主曰:“汝與丞相從事,事之如父?!苯ㄅd元年,封亮武鄉(xiāng)侯,開府治事。頃之,又領益州牧。政事無巨細,咸決于亮。南中諸郡,并皆叛亂,亮以新遭大喪,故未便加兵,且遣使聘吳,因結和親,遂為與國。
    三年春,亮率眾南征,其秋悉平。軍資所出,國以富饒,乃治戎講武,以俟大舉。五年,率諸軍北駐漢中,臨發(fā),上疏曰:“先帝創(chuàng)業(yè)未半而中道崩殂……”
    〖乙〗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嘆,恐托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于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
    ——選自《三國志·諸葛亮傳》
    18.比較閱讀兩文后,回答下面的問題。(4分)
    ①甲文中的主要事件可用乙文中的“ ”這句話來概括。
    ②“且遣使聘吳,因結和親,遂為與國”,體現了諸葛亮一貫的外交政策,《隆中對》中有一句話可以為證: 。
    ③甲文中的“三年春,亮率眾南征,其秋悉平。軍資所出,國以富饒,乃治戎講武,以俟大舉”的史實,乙文中是這樣表達的: 。
    ④“寄臣以大事”、“必能安國,終定大事”,兩文中的所謂“大事”指的是 。(用乙文原句回答)
    19.根據上下文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實詞。(6分)
    ①召亮于成都,屬以后事( ) ②臣敢竭股肱之力( )
    ③以俟大舉( ) ④夙夜憂嘆( )
    ⑤當獎率三軍( ) ⑥庶竭駑鈍( )
    20.下列加點的詞用法意義不相同的一組是( )。(2分)
    咸決于亮 其秋悉平 軍資所出,國以富饒 此臣所以報先帝
    咸來問訊 悉以咨之 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 此殆天所以資將軍
    21.翻譯句子。(2分)
    政事無巨細,咸決于亮。
    譯文
    22.問題探究。(4分)
    ①所選的兩段文章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體現了諸葛亮的一片赤忱忠心。你認為選文中的哪些話最能體現他對劉備劉禪父子的忠心?
    ②有人認為,諸葛亮的“忠”相當狹隘,是一種愚忠,并不值得盲目推崇。你是如何看待這個問題的?
    四、寫作(30分)
    23.閱讀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我們學習過的許多課文都表達著、表現著作者對“美好”的“感受”。春的溫馨,夏的熱烈,秋的成熟,冬的純潔;白楊的力爭上游,紫藤的萬花燦爛,鶴群的團隊精神,斑羚的飛渡壯舉;三峽的奇麗,石潭的清幽,西湖的朝煙夕嵐,滿井的山光水色;魯迅心中的藤野,冰心筆下的紙船,萊蒙托夫的孤帆,瑪麗·居里的信念;張曉風的敬畏生命,畢淑敏的提醒幸福,白求恩的高尚純粹,鄧稼先的忠誠奉獻……這一切都融入了我們成長的歷程。
    現在,請以“感受美好”為話題,寫一篇作文,也讓我們來表達對“美好”的“感受”吧。
    要求:注意融入自己的生活體驗,自選內容,自擬文題,字數不少于550。
    第六單元B卷
    一、1.shuò;jiàng;jìn;yì 2.①停止;②適逢,恰巧遇到;③明白,懂得;④適宜、恰當 3.①只恐雙溪舴艨舟 ②先威眾耳;詐自稱公子扶蘇、項燕 ③陟罰臧否,不宜異同 4.后者較好。把“九百人”三字連下讀,說明大澤鄉(xiāng)的九百人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如果“九百人”三字屬上,可以理解為當時只征發(fā)九百人到漁陽去而已。
    二、5.無處避雨;路難走;天氣冷;天變暗;路程遠;年紀小。 6.想回姑媽家,但不甘心;想停下來,但忽然想起爺爺說過的話。 7.不能消極地等待,更不能自甘墮落。要用積極的態(tài)度面對人生,否則將墜入困苦的深淵。 8.比喻。燈籠是朦朧或昏暗中亮在行人面前的希望,當人陷入困境的時候,只有不停地“走”下去,才會給你帶來希望。
    三、(一)9.①使,派;②才;③自己,指吳起;④誠信,講信用 10.D 11.老朋友到了傍晚還不來,吳起沒有吃飯等他(來) 12.誠實守信
    (二)13.①曾經;②被;③帶領;將官、將軍 14.C(其他詞的古義是:A.在閑暇時;B.多少;D.……的原因) 15.①“不”通“否”,否定副詞。②“禽”通“擒”,擒拿,活捉。 16.而且陛下的能力是天生的,不是人們努力所能達到的。 17.韓信善“將兵”卻不善“將將”,而劉邦不善“將兵”卻善于“將將”?!扒冶菹滤^天授,非人力也?!?BR>    (三)18.①臨崩寄臣以大事;②外結好孫權;③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④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于舊都 19.①通“囑”,囑托;②輔佐;③等待;④早;⑤鼓勵,勉勵;⑥平庸的才能 20.C 21.政事不論大小,都由諸葛亮處理裁決。 22.〖甲〗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jié),繼之以死!〖乙〗受命以來,夙夜憂嘆,恐托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
    四、23.略
    中考相關信息請關注出國留學網中考頻道......
    ?
    
語文試卷 數學試卷 英語試卷 政治試卷 物理試卷 化學試卷 歷史試卷
語文答案 數學答案 英語答案 物理答案 化學答案 歷史答案 政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