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國家公務(wù)員考行測成語辨析試題備考策略

字號:


    在國家公務(wù)員考試中,行測考試的言語理解與表達部分從2007年開始題型逐漸穩(wěn)定為片段閱讀和選詞填空兩大部分,每部分各占50%。其中成語在選詞填空之中的題量和考查形式的變化是需要引起我們高度重視的。針對這一題型,國家公務(wù)員網(wǎng)老師對言語理解與表達中成語辨析試題的發(fā)展趨勢進行了分析,在此基礎(chǔ)上,為廣大考生提出成語辨析試題的備考策略。下面首先介紹成語辨析試題的發(fā)展趨勢:
    一、考查力度——不斷加大。
    從2007年行測言語理解部分將選詞填空作為一個穩(wěn)定的考查題型以來,成語在其中所占的比重是不斷加大的。
    
年份 題量
2007 2
2008 7
2009 11

     
    從上表可以看出,在2007年只有兩道題,在2008年就激增到了7道題,在2009年更是占到了一半以上,達到11道之多。從此可以看出在選詞填空之中成語考查力度在明顯加大。
    二、考查方式——組合考查
    1. 與實詞混合考查。
    成語類的題目在2007年只有兩道題目,并且這兩道題目都是單獨考查的成語的用法。在2008年和2009年的成語類題目中,分別有5道題和6道題是和實詞結(jié)合在一起考查的,占成語類試題的絕大部分,所以成語加實詞的考查方式也應(yīng)該引起我們的重視。
    2. 多空都選成語。
    隨著題目難度的加大,在選詞填空之中往往會出現(xiàn)多個空的題目。在2009年的試題中,第30題和第39題不僅是多個空的題目,而且兩個空都是成語,這就進一步加大了得出正確答案的難度。
    三、考查角度——復雜多元
    從成語類試題考查的角度來看,該類試題的考查角度也在逐漸的復雜化。早期的題目中,成語考查主要集中在對易誤用成語的考查上,掌握了此類成語解題難度不大。但是,現(xiàn)在又逐漸加大了對常見成語的考查,重點考查常見成語的側(cè)重點的不同,增大考試難度。例如2009年國家公務(wù)員考試中,言語理解與表達題目的第36題:
    26.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一方人筑一方城。邊地城市風貌的千姿百態(tài),原本就是 的事情。
    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BR>    A。順其自然 B。順理成章 C。水到渠成 D。司空見慣
    選項之中的四個成語并不會引起歧義和望文生義的誤用,但是放在句子之中具體辨析側(cè)重點的不同,并不是每一位考生都能夠選出正確答案的。
    那么在這種成語類試題逐漸加大考查力度和難度的情況下,我們在備考的過程之中,如何準備成語類題目的考試呢?
    公考輔導專家建議考生在備考成語辨析試題的過程中,根據(jù)成語辨析題在考查角度上的特點,結(jié)合其考查形式從積累入手:一方面,考生要注意對易誤用的成語的記憶。比如“文不加點”、“不刊之論”等等,不要望文生義;“篳路藍縷”、“休戚相關(guān)”等要注意適用對象;“始作俑者”、“高談闊論”等要注意感情色彩。這要有了一定的積累之后,才能保證在做題目的時候,在實戰(zhàn)之中不至于犯低級的錯誤。
    另一方面,注意常見成語的積累。常見成語的準備可以從國考和地方的考題之中尋找。仔細分析會發(fā)現(xiàn)在??汲烧Z部分是存在著很多成語的重現(xiàn),這并是巧合現(xiàn)象,這符合這些成語是常用成語的情況的。
    比如:2009年國家公務(wù)員考試第30題出現(xiàn)了“A。自上而下 不可逆轉(zhuǎn) B。一呼百應(yīng) 鋪天蓋地 C。有條不紊 舉世矚目 D。運籌帷幄 波濤洶涌這樣”一些成語。實際上其中的“舉世矚目”這一成語在國考的2003就出現(xiàn)過“A。界限 舉世矚目 B。界限 舉足輕重 C。范疇 舉足輕重 D。范疇 舉世矚目” 另外,2008年考查的“順其自然”,在2009年再次考查。
    這種重復考查的現(xiàn)象也出現(xiàn)于國考和省考的交叉之中。例如,2008年湖南省就考查了“A。相差甚遠 B。各有所求 C。截然不同 D。南轅北轍”這樣四個成語。其中的“南轅北轍”在2009年國家公務(wù)員考試中也考到了,而且這兩道題都是在考查表示事物有區(qū)別這一意思的成語。
    
行測真題 行測答案 行測答題技巧 行測題庫 模擬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