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高考作文熱點預測 (三)

字號:


    10. 中國國家形象片在美國播出
    2011年1月17日,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起程訪問美國,與此同時,準備已久的《中國國家形象片——人物篇》在美國紐約時報廣場的電子顯示屏上正式播出。這則宣傳片以中國紅為主色調,在短短60秒鐘的時間內,展示了包括邰麗華、吳宇森、宋祖英、劉歡、郎平、姚明、丁俊暉、袁隆平、吳敬璉、楊利偉在內的,涵蓋文藝、體育、商界、智庫、模特、航天等各行各業(yè)的數(shù)十位杰出華人,以“智慧、美麗、勇敢、才能、財富”等概念詮釋中國人形象,旨在向全世界展示立體的中國。宣傳片在紐約時報廣場大型電子顯示屏上以每小時15次、每天共300次的頻率播出,同時,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wǎng)也會播出該片。至2月14日,中國國家形象片共計將播放8400次。
    【運用指南】
    在胡錦濤主席訪美之際,紐約時報廣場的電子大屏幕上,一群中國人正在中國紅的底色中,向著熙來攘往的路人微笑……在大洋彼岸推出這樣一部60秒的中國國家形象片,引得美國人好奇地駐足觀看。此素材適用于“中國崛起”“大國風范”“國家形象”“開放”“溝通”“交流”等相關的話題、材料和命題作文。
    【角度一】闡述與“國家形象”“自信”等相關的話題。中國國家形象片的出現(xiàn),不但標志著國家層面對重塑國家形象的重視,也標志著難能可貴的平民視角。推出中國知名科學家和藝術家,消除海外對他們的陌生;推出中國更多的平凡面孔,讓普通人的微笑去打動海外人士,這是一種質樸的回歸,也是自信的表達。
    【角度二】闡述與“改革開放”“崛起”等相關的話題。中國從30多年前的改革開放開始,正在蘇醒并騰飛的中國人,便開始全面融入世界,伴隨著胡錦濤主席訪美,中國國家形象片在美國的播出,不僅是中國崛起的一個標志,更彰顯出中國的大國風范和改革開放后的闊大的胸懷。
    【角度三】闡述與“行動”“發(fā)展”等相關的話題。紐約街頭閃現(xiàn)的中國人的微笑,對重塑中國國家形象而言,僅僅是一個意味深長的細節(jié)。事實上,呈現(xiàn)一個真實的中國,更多的還在于行動,在于實實在在發(fā)生著的各種中國故事——從長遠來說,要讓中國變得更加美好,不光要聽我們在說什么,更要看我們在做什么……
    11.時代文化現(xiàn)象令人堪憂
    2010年歲末,年度中國作家富豪排行榜出爐了。前十名里,以青少年兒童為主要讀者對象的占了半壁江山:楊紅櫻、郭敬明、鄭淵潔、韓寒和天下霸唱。這還沒有包括專寫職場經驗的李可,專寫育兒的尹建莉。排行榜前十名作家中,沒有一位是嚴肅文學作家;青春文學、玄幻小說、職場攻略最受追捧。面對這樣的現(xiàn)狀,有人認為中國作家“愛吃青春飯”是由近幾年火暴異常的青少年讀物市場決定的,這種現(xiàn)象無可厚非。但也有人不無擔憂地指出,對青少年而言,如果他們的青春都在低幼化、淺閱讀中度過,未免太可惜。一旦走出青春閱讀的氣場,讀書的習慣就會在生活的壓力下漸漸消失。
    【運用指南】
    據(jù)調查,中國成年人年均閱讀圖書不到兩本,與發(fā)達國家大多在10本以上、以色列甚至高達64本的閱讀量相比,實在懸殊。此素材適用于“淺閱讀與深閱讀”“文化”“讀書”“習慣”“素質”“精神”等相關的話題、材料和命題作文。
    【角度一】闡述與“讀書”“精神”等相關的話題。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書籍是開啟人類文明的鑰匙。有一種力量支撐著我們在現(xiàn)實社會里樹立起自己的精神標桿,無畏地抵抗絕望、墮落與虛無,從而獲得激情,明曉行走的方向——那就是書籍,它是智慧的傳承,精神的支撐。
    【角度二】闡述與“淺閱讀與深閱讀”辯證關系的話題。在青春文學泛濫的今天,在娛樂精神大行其道的時候,輕松愉快的閱讀方式成了讀書的主流。誰也想不到,當淺顯遇上深刻,當隨意遇上嚴謹,當矯情遇上真誠,當?shù)陀子錾项V?,前者竟可以輕松將后者掩蓋——這是亟待我們反思的社會問題!它將直接關乎我們國家和民族的未來!
    【角度三】闡述與“思考”“價值”等相關的話題。每一次真正有價值的閱讀都是一次嚴肅而深刻的生命體驗?,F(xiàn)在的青年們就應該閱讀有“精、氣、神”的文學作品,這樣才會對人類的精神與存在的意義發(fā)出終極追問。巴金說:“人不只靠吃米活著?!边@需要拷問一個人的靈魂,因為只有從書本到達靈魂的高度之時,我們才能學會深刻思考。
    12. 譚勝軍老師向學生下跪
    譚勝軍老師是湖南省婁底市某中學的英語老師。這天在上英語課的時候,一名姓白的同學和另外一名同學在紙上下五子棋。授課的譚老師發(fā)現(xiàn)他們沒有認真聽課,便上前制止,在制止未果的情況下,學生和老師發(fā)生了沖突,這名學生竟然對老師動起手來。事后,班主任讓這名學生當眾道歉,不過在他毫無誠意的道歉之后,譚老師卻突然下跪。事后譚老師在談及下跪的緣由時說,當沖突發(fā)生時,只有一個女學生講了一句“小白,你別打了”,而其他的學生都無動于衷,甚至還有學生鼓掌。這一切加起來促使譚老師做出了“下跪”這樣一個決定,他希望以此震撼和喚醒孩子們,讓他們認識到自己的錯誤。
    【運用指南】
    一石激起千層浪,此事一經曝光,迅速成為熱門話題,很多人為譚老師抱不平,認為不值得,也有人說譚老師這樣做喪失了教師的尊嚴,更會助長學生的歪風邪氣??勺T老師卻認為他這一跪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孩子們的本質是好的,他們的學習態(tài)度因為此舉而改變了不少。此素材適用于“尊嚴”“恥辱”“教育”“是非”“曲直”“人性救贖”“大愛”“寬容”等相關的話題、材料和命題作文。
    【角度一】闡述與“教育”“人性救贖”等相關的話題?!凹囊夂擒醪徊欤乙晕已]軒轅”,當年,魯迅運筆為刀,刺破國人麻木虛偽的面具;他著文為藥,療治人性的卑劣和靈魂的創(chuàng)傷!有人批評他的筆調過于尖刻過于冷峻,但是輕描淡寫的批判只能是隔靴搔癢,如何能真正刺痛人的靈魂呢?譚老師就如魯迅先生一樣,決意用一種學生一輩子都忘不掉的方法,用一種讓常人難以理解的行為,用一種能引起巨大社會波瀾的方式,去達到與魯迅先生相同的目的。他們都是人性的救贖者。
    【角度二】闡述與“尊嚴”“恥辱”等相關的話題。譚老師那“驚人的一跪”拋給了我們一個嚴峻而現(xiàn)實的問題,當男兒挺直的雙膝遇到浪子一時的失足,是直還是曲?老師給學生下跪,是尊嚴還是恥辱?譚老師為什么會跪?難道是在畏懼權貴?不,那個學生的老爸不是李剛!或是因為自己理虧?不,從始至終他都盡職盡責,絕無失誤!男兒膝下千斤重,不為權勢而跪,不為金錢而跪,這正體現(xiàn)了一位老師想拯救一個迷失的靈魂的良苦用心。一跪之下,何恥之有?
    【角度三】闡述與“大愛”“寬容”等相關的話題。面對著受社會不良風氣漸染而淡漠冷酷的學生們,譚老師沒有選擇無謂的強硬,而是用自己的大愛和寬容來感化這些本應善良熱情的心,縱然感化不了,但他已無愧。古人云:“養(yǎng)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碑敻钢^無法彌補,師之嚴也不起作用的時候,也許就該用一種真正刺痛人內心的方式來拯救人性和靈魂了吧!
    13. 瓷器愛國主義
    2010年11月,一個乾隆時期的瓷瓶被中國買家以超過5億人民幣天價購得,震驚英國媒體。拍賣行對該瓷瓶最高估價不過1 285萬人民幣。拍賣成交后那位出售瓷瓶的英國婦女幾乎暈了過去。英國媒稱中國人正不惜代價買回失去的文化遺產,背后是“瓷器愛國主義”?!按善鲪蹏髁x”是指中國富豪出于愛國主義熱情,搶購流失國外文物的情結。
    【運用指南】
    愛國主義似乎是一瓶香水,可以用來隨意噴灑和涂抹、美化和粉飾。無論什么詞都可以與愛國主義進行組合,并產生一種奇特的效果。此素材適用于“愛國”“自強”“理智”“成熟”等相關的話題、材料和命題作文。
    【角度一】從理性愛國的角度闡釋話題。一個被帝國主義搶走的中國文物,需要的不是買回!而是收回!強盜搶走的東西,你還要靠買回,不是愛國,是愚蠢的自辱!被搶走的東西,只有兩種方式拿回來才叫“英雄”、“愛國”。第一,用同樣的方式再搶回來!第二,用你強大的威嚴讓這些強盜的子孫再送回來!除此之外,都是恥辱!
    【角度二】從“如何表達愛國熱情”的角度闡釋話題。中國開放程度日益提高,經濟全球化的浪潮席卷世界,在這樣的背景下,如何表達愛國熱情,確實值得思量。比如,拒進洋超市,甚至痛砸個別外國品牌的車,算不算愛國?那里面其實凝結著很多中國員工的心血,意味著成千上萬的就業(yè)崗位。
    真正的愛國主義,是把對祖國的熱愛變成自己的行動,為祖國的發(fā)展和人民的利益而奮斗。在戰(zhàn)火紛飛的年代不惜生命抵抗侵略,堅守民族氣節(jié);在和平年代,以自己哪怕是微小的努力,讓這個國家和它的百姓生活得更美好更公平更團結,以這樣的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才是中華民族賴以存在、發(fā)展的情感紐帶與精神支柱。
    【角度三】從否定“瓷器愛國主義”的角度闡釋話題。讓流失文物回國,的確稱得上是當之無愧的“愛國”行動,但是,讓文物回國是不是需要一擲千金,顯然需要打上個問號。某種程度上,中國人高價競買流失的中國文物,未嘗不是對文物盜賊們的鼓勵與縱容,甚至是變相承認了文物流失的合法性。從這個角度來看,真正意義上的“瓷器愛國主義”,恐怕不應該出手闊綽,而恰恰應該主動抵制流失文物的海外交易。
    ?
    
高考作文題目 高考作文押題 高考作文預測 高考作文素材 高考英語作文
高考記敘文 高考議論文 高考滿分作文 高考零分作文 高考作文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