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備考 高中語文好詞好句匯總

字號:

 1、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慘淡的人生,敢于正視淋漓的鮮血。
    2、慘象,已使我目不忍視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聞。
    3、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發(fā),就在沉默中滅亡。(魯迅《記念劉和珍君》)
    4、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
    5、既來之,則安之。
    6、吾恐季孫之憂,不在顓臾,而在蕭墻之內(nèi)也。(《論語·季氏將伐顓臾》
    7、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孟子·寡人之于國也》
    8、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
    9、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已,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10、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
    11、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wù)哒谩?BR>    12、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
    13、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
    14、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15、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16、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荀子《勸學》)
    17、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者也。(莊子《逍遙游》)
    18、及至始皇,奮六世之余烈,振長策而御宇內(nèi),吞二周而亡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執(zhí)敲撲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19、斬木為兵,揭竿為旗,天下云集響應(yīng),贏糧而景從。
    20、一夫作難而七廟隳,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何也?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賈誼《過秦論》)
    21、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22、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史記·項羽本紀》)
    23、群賢畢至,少長咸集。
    24、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王羲之《蘭亭集序》)
    25、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
    26、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陶潛《歸去來兮辭》)
    27、墻上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山間竹筍,嘴尖皮厚腹中空。(解縉)
    28、翻手為云,覆手為雨。(《神奇的極光》)
    29、慣于長夜過春時,挈婦將雛鬢有絲。夢里依稀慈母淚,城頭變幻大王旗。忍看朋輩成新鬼,怒向刀叢覓小詩。吟罷低眉無寫處,月光如水照緇衣。(魯迅《無題》)
    30、生命誠寶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
    31、學富五車,才高八斗。
    32、臣聞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
    33、人君當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儉,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長也。
    34、善始者實繁,克終者蓋寡。
    35、竭誠則吳越為一體,傲物則骨肉為行路。
    36、念高危,則思謙沖而自牧;懼滿溢,則思江海下百川。
    37、誠能見可欲,則思知足以自戒;將有作,則思知止以安人。
    38、則智者盡其謀,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并用,垂拱而治。(魏征《諫太宗十思疏》)
    39、層巒聳翠,上出重霄;飛閣流丹,下臨無地。
    40、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41、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
    42、關(guān)山難越,誰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盡是他鄉(xiāng)之客。
    43、時運不齊,命途多舛。馮唐易老,李廣難封。
    44、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
    45、東隅已逝,桑榆非晚。(王勃《滕王閣序》)
    46、師者,所以傳道授業(yè)解惑也。
    47、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48、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
    49、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J枪实茏硬槐夭蝗鐜?,師不必賢于弟子。
    50、聞道有先后,術(shù)業(yè)有專攻。(韓愈《師說》)
    51、長橋臥波,未云何龍?復道行空,不霽何虹?
    52、歌臺暖響,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風雨凄凄。
    53、明星熒熒,開妝鏡也,綠云擾擾,梳曉鬟也。
    54、瓦縫參差,多于周身之綿縷;直欄橫檻,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嘔啞,多于市人之言語。
    55、后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后人而復哀后人也。(杜牧《阿房宮賦》)
    56、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zhàn)不善,弊在賂秦。
    57、古人云:“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BR>    58、齊人未嘗賂秦,終繼五國遷滅,何哉?與嬴而不助五國也。
    59、刺客不行,良將猶在,則勝負之數(shù),存亡之理,當與秦相較,或未易量。(蘇洵《六國論》)
    60、余與四人擁火以入,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
    61、夫夷以近,則游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
    62、而世之奇?zhèn)?、瑰怪、非常之觀,常在于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63、然力足以至焉,于人為可譏,而在己為有悔;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64、《書》曰:“滿招損,謙得益?!?BR>    65、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66、夫禍患常積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歐陽修《伶官傳序》)
    67、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可乎。(蘇軾《石鐘山記》)
    68、三五之夜,明月半墻,桂影斑駁,風移影動,珊珊可愛。(歸有光《項脊軒志》)
    69、安能屈豪志之流,扼腕墓道,發(fā)其志士之悲哉?
    70、故予與同社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為之記,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張溥《五人墓碑記》)
    
高考作文題目 高考作文押題 高考作文預測 高考作文素材 高考英語作文
高考記敘文 高考議論文 高考滿分作文 高考零分作文 高考作文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