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創(chuàng)造,所以我生存?!弊魑目荚囈膊焕?,只有在文章中寫出獨特的“這一個”,才可能獨樹一幟而獲得高分。一般而言,高考作文在內容上的創(chuàng)新應側重于立意的縱深和發(fā)掘以及選材的典型和新穎。
唐代杜牧在《答莊充書》中說:“凡為文以意為主,以氣為輔,以辭采章句為之兵衛(wèi)”。
的確,“意猶帥也”,戰(zhàn)無不勝的軍隊少不了出類拔萃的將軍,賞心悅目的文章必須具備高遠新穎的立意。
要想立意獨出機杼、招人青睞,就應當力戒思維的惰性。少受別人的約束,避免模式化,拒絕假大空,寫自己熟悉的生活,寫自己真切的感受,寫自己深刻的思想,特別是在立意上要側重于向縱深和異向開掘。
以往屆全國高考作文題“答案是豐富多彩的”為例,在內容上,大多數(shù)同學以議論為主,而少數(shù)同學或編撰故事,或敘寫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用生動的現(xiàn)實生活來演繹“答案是豐富多彩的”主題。這要比泛泛而談的議論給人的印象深刻,效果也要好得多;還有的考生在立意上向縱深處開掘,從哲學的高度尋找到“答案是豐富多彩的”的根源:因為我們生活的世界本身就是由無數(shù)各個不同的個體構成的,所以答案的標準往往就是豐富多彩的,由不同的個體和不同的標準所得出的答案也就自然是豐富多彩的。這種立意就要比單純的羅列現(xiàn)象深刻得多、精辟得多。
尤為可貴的是,天津市一位考生在《答案都是豐富多彩的嗎?》一文中大膽地跳出常規(guī)思維的圈子,反彈琵琶,對“答案是豐富多彩的”說法提出質疑,認為“評判標準和角度不同”固然會形成“答案是豐富多彩的”,但是,并不能走到另一個極端,用答案的多樣性來否定答案的惟一性。對于這樣獨到深入而又新穎合理的觀點,我們能不欣賞有加嗎?評卷老師會吝嗇筆下的分數(shù)嗎?
在以往的高考優(yōu)秀作文中,湖北省一位考生的《三個和尚新傳之一:變,變,變!》也是一篇獨樹一幟的好文章。該文在“三個和尚沒水吃”的故事上,續(xù)寫出一段令人忍俊不禁的故事:正當三個和尚因為誰也不愿下山挑水而陷入僵局時,恰巧政府為落實宗教政策而為他們送來了自來水,沒水吃的問題眼看解決了,誰知三個和尚又懶病復發(fā),為誰開水龍頭而爭執(zhí)不休,故事似乎走到山窮水盡之際,三個和尚卻因為用水甚少而被評為“節(jié)水標兵”,而且還要出國傳授節(jié)水經(jīng)驗。怪事咄咄,詼諧幽默,捧腹之余,讀者既折服于作者的調侃和機智,又不難從中有所領悟。
“請君莫奏前朝曲,聽唱新翻楊柳枝”,在話題作文的立意上,我們只有盡量求異、求新,才能獲得與眾不同的高分。
?
高考作文題目 | 高考作文押題 | 高考作文預測 | 高考作文素材 | 高考英語作文 |
高考記敘文 | 高考議論文 | 高考滿分作文 | 高考零分作文 | 高考作文專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