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自主招生考試正如火如荼的進行著,參加完筆試之后,考生就要著手準面試環(huán)節(jié)了,對于大多數(shù)考生來說,面試環(huán)節(jié)既興奮又緊張,那么如何才能順利通過自主招生面試呢,如何讓主考官了解你和你所具備的能力呢?
自主選拔錄取從2001年試點以來,突破了“一考定終身”的藩籬,以更有效率的方式,幫助一些特殊考生邁入名校。而高校在選拔過程中的認知、探索及改革,贏得了社會的認可。
十年中,高校到底對哪些類型的考生情有獨鐘,究竟想選拔什么樣的人才,筆試、面試有何“玄機”,還有哪些值得思考的地方……恰此選題,正逢教育部直屬高校招生工作研究會2011年年會預備會議召開,20多所高校招辦負責人相聚蓉城,于是記者帶著這些問題,趕赴會場……
三種問題hold不住,臨場支招
既然考生在面對自主選拔錄取考試有一些不正確的心態(tài)和做法,那么進入筆試和面試的考生易出現(xiàn)哪些問題?針對這些問題,該如何解決?
高校招辦負責人總結出這幾條考生易出現(xiàn)的問題:第一,考生沒有對自主選拔錄取做清晰認識,高校和考生之間的期望值有差異。高校希望通過這種選拔方式優(yōu)中選優(yōu),而考生則瞄準了高校給予的優(yōu)惠政策,把它當成了進入重點大學的籌碼,沒有真正認識到高校的選拔目標和要求,所以出現(xiàn)很多考生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報名再說,這也不利于后面的考試。第二,多數(shù)考生遇到平時練習不常見的題,或是具有潛在知識點,多學科知識融合的綜合性問題,便無從下手。這反映出考生在中學階段的學習以“題海”訓練方式為主,應試能力很強,對知識的真正理解和應用還有一定的差距。第三,高校面試測試的內容多偏重綜合素質能力的考核,而很多考生平時“兩耳不聞窗外事”,對社會關注程度不夠,課外知識欠缺,知識面不寬。在回答考官問題時,一部分考生心理素質較弱,回答考官問題比較緊張,甚至有些不敢正視考官。這反映了考生平時不重視語言表達能力的訓練,與人溝通能力差。除此,有些考生在回答問題時放不開,思路受限嚴重。尤其是面試時,回答問題無自己的見解,試圖根據(jù)背的范文去套句子。這種狀態(tài),又豈能博得考官的青睞?
那么,該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很多高校招辦負責人都從自己的工作經驗中給各位考生支招。
首先,在高中學有余力的考生可以來參加自主選拔錄取,杜絕盲目,興趣至上才是原則。若只是瞄準了高校的“分數(shù)優(yōu)惠”這塊大蛋糕,那考生將得不償失。
其次,高校自主選拔錄取考試的筆試內容范圍,大致不會超出考生高中階段所學各門課程,但是考試方式相對靈活。和高考試題相比,難度更大,更需要考生有比較扎實的學習功底和靈活的解題思路。大部分高校均會根據(jù)自己的培養(yǎng)要求,考查考生的知識儲備和對基本知識的掌握程度。對某一高校自主選拔錄取有興趣的考生可以提前通過該校的網站或電話咨詢了解高校的考查內容、考查方式即可,而不能以沖擊或影響自己正常的高考復習計劃為代價全力以赴備戰(zhàn)數(shù)家自主招生院校。
在筆試答題時,考生應視野開闊,特別是解答一些多知識點的綜合性問題時,不僅僅要看到題的某一方面,更要綜合運用各科知識解答。
再者,面試時,不要緊張,從容應對。考生應事先對自己申報的材料了如指掌,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另外,還應對自己特長和興趣相關的知識進行一定的儲備,平時要多關注社會的重大問題,多讀課外書及對某些文學作品的評價等等。
自主選拔錄取從2001年試點以來,突破了“一考定終身”的藩籬,以更有效率的方式,幫助一些特殊考生邁入名校。而高校在選拔過程中的認知、探索及改革,贏得了社會的認可。
十年中,高校到底對哪些類型的考生情有獨鐘,究竟想選拔什么樣的人才,筆試、面試有何“玄機”,還有哪些值得思考的地方……恰此選題,正逢教育部直屬高校招生工作研究會2011年年會預備會議召開,20多所高校招辦負責人相聚蓉城,于是記者帶著這些問題,趕赴會場……
三種問題hold不住,臨場支招
既然考生在面對自主選拔錄取考試有一些不正確的心態(tài)和做法,那么進入筆試和面試的考生易出現(xiàn)哪些問題?針對這些問題,該如何解決?
高校招辦負責人總結出這幾條考生易出現(xiàn)的問題:第一,考生沒有對自主選拔錄取做清晰認識,高校和考生之間的期望值有差異。高校希望通過這種選拔方式優(yōu)中選優(yōu),而考生則瞄準了高校給予的優(yōu)惠政策,把它當成了進入重點大學的籌碼,沒有真正認識到高校的選拔目標和要求,所以出現(xiàn)很多考生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報名再說,這也不利于后面的考試。第二,多數(shù)考生遇到平時練習不常見的題,或是具有潛在知識點,多學科知識融合的綜合性問題,便無從下手。這反映出考生在中學階段的學習以“題海”訓練方式為主,應試能力很強,對知識的真正理解和應用還有一定的差距。第三,高校面試測試的內容多偏重綜合素質能力的考核,而很多考生平時“兩耳不聞窗外事”,對社會關注程度不夠,課外知識欠缺,知識面不寬。在回答考官問題時,一部分考生心理素質較弱,回答考官問題比較緊張,甚至有些不敢正視考官。這反映了考生平時不重視語言表達能力的訓練,與人溝通能力差。除此,有些考生在回答問題時放不開,思路受限嚴重。尤其是面試時,回答問題無自己的見解,試圖根據(jù)背的范文去套句子。這種狀態(tài),又豈能博得考官的青睞?
那么,該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很多高校招辦負責人都從自己的工作經驗中給各位考生支招。
首先,在高中學有余力的考生可以來參加自主選拔錄取,杜絕盲目,興趣至上才是原則。若只是瞄準了高校的“分數(shù)優(yōu)惠”這塊大蛋糕,那考生將得不償失。
其次,高校自主選拔錄取考試的筆試內容范圍,大致不會超出考生高中階段所學各門課程,但是考試方式相對靈活。和高考試題相比,難度更大,更需要考生有比較扎實的學習功底和靈活的解題思路。大部分高校均會根據(jù)自己的培養(yǎng)要求,考查考生的知識儲備和對基本知識的掌握程度。對某一高校自主選拔錄取有興趣的考生可以提前通過該校的網站或電話咨詢了解高校的考查內容、考查方式即可,而不能以沖擊或影響自己正常的高考復習計劃為代價全力以赴備戰(zhàn)數(shù)家自主招生院校。
在筆試答題時,考生應視野開闊,特別是解答一些多知識點的綜合性問題時,不僅僅要看到題的某一方面,更要綜合運用各科知識解答。
再者,面試時,不要緊張,從容應對。考生應事先對自己申報的材料了如指掌,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另外,還應對自己特長和興趣相關的知識進行一定的儲備,平時要多關注社會的重大問題,多讀課外書及對某些文學作品的評價等等。
高考招生 | 自主招生 | 招生計劃 | 高考招生簡章 | 高考保送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