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方便2013年中考生及家長查詢相關(guān)信息,出國留學(xué)網(wǎng)中考頻道特別搜集匯總了中考語文資料以供參考:
一. 選擇,將正確答案的字母填在括號內(nèi)(18分)
1. 加點字注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
A. 折服zhé 狹隘ài 寒戰(zhàn)chàn
B. 藐小miǎo 迸濺bèng 孤寂jì
C. 熱忱chén 仄仄zè 描摹mú
D. 棲息 qī 旌旗jīng 拈輕怕重zhān
2. 下列加點字注音組詞有誤的一項是( )
A. 躁動zào 急躁 煩躁
B. 薄暮bó 薄弱 鄙薄
C. 差別chā 差錯 差異
D. 不計其數(shù)shù 數(shù)字 數(shù)不勝數(shù)
3. 依次填入各句橫線上的詞語都恰當(dāng)?shù)囊唤M是( )
(1)這朦朧的橘紅的光,實在照不了多遠(yuǎn),但這小姑娘的鎮(zhèn)定、勇敢、樂觀的精神
了我,我似乎覺得眼前有無限光明!
(2)于是轉(zhuǎn)入炎熱的夏季,這是植物 果實的時期。
(3)晉察冀邊區(qū)的軍民,凡親身受過白求恩醫(yī)生的治療和親眼看過白求恩醫(yī)生的工作的,無不為之 。
A. 鼓舞 孕育 感動
B. 鼓動 培育 激動
C. 鼓舞 培育 激動
D. 鼓動 孕育 感動
4. 對文言句意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
A. 甚矣,汝之不惠。
你太不聰明了。
B. 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他們)問起現(xiàn)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過漢朝,更不必說魏晉了。
C. 便扶向路,處處志之。
就沿著一個方向往回走,處處做標(biāo)記。
D. 何陋之有?
有什么簡陋呢?
5. 下面語句與課文不完全相同的一句是( )
A. 吾與汝畢力平險,指通豫南,達(dá)于漢陰,可乎?
B. 忽逢桃花林,夾岸數(shù)百步,中無雜樹,落英繽紛,芳草鮮美。
C.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
D. 于是賓客無不變色離席,奮袖出臂,兩股戰(zhàn)戰(zhàn),幾欲先走。
6. 作家作品搭配無誤的一項是( )
A. 《泊秦淮》——杜甫 《臥看牽??椗恰贰~至善
B. 《桃花源記》——陶淵明 《鶯》——狄更斯
C. 《觀書有感》——朱熹 《絕唱》——劉鶚
D. 《黔之驢》——王安石 《安塞腰鼓》——王愿堅
7. 下列句中兩個加點詞的意思全相同的是( )
A. 我吃了豆,卻并沒有昨夜的豆那么好吃。
真的,一直到現(xiàn)在,我實在再沒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
B. 不久,我爸爸一定會回來的,那時我媽就好了。
我們大家也都好了。
C. 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緯度的內(nèi)陸,冬天溫和,夏天反而寒冷。
韓麥爾先生見了我,很溫和地說:“快坐好,我們就要開始上課,不等你了?!?BR> D. 這朦朧的燈光,實在照不了多遠(yuǎn)。
月色便朦朧在這水氣里。
8. 依次選用關(guān)聯(lián)詞語恰當(dāng)?shù)囊唤M是( )
我們年紀(jì)都相仿, 論起行輩來, 至少是叔子,有幾個還是太公,
他們合村都同姓,是本家。
A. 即使 也 而 B. 但是 卻 而
C. 但 卻 因為 D. 即使 也 因為
9. 沒有運用作比較說明方法的一項是( )
A. 太陽光從太陽射到地球上才8分18秒,而織女星的光射到地球上要26年。
B. 物候觀測使用的是“活的儀器”,是活生生的生物。它比氣象儀器復(fù)雜得多,靈敏得多。
C. 天文學(xué)家又告訴我們,織女星距離地球26光年,牽牛星距離我們較近,但也有16光年。
D. 這些星離我們更遠(yuǎn)。天文學(xué)家把銀河所圍繞成的空間叫做銀河系。和地球是太陽系中的一員一樣,太陽和別的恒星都不過是銀河系中的一顆小星。
二. 填空(18分)
1. 寫出帶點詞語的古今不同的意義。
(1)中間力拉崩倒之聲
古義:
今義:
(2)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古義:
今義:
(3)阡陌交通
古義:
今義:
(4)無論魏晉
古義:
今義:
2. 下面每組句中帶點字各是什么意思?
3. 按原文填寫詩的上下句。
(1)海內(nèi)存知己, 。
(2) ,白云千載空悠悠。
(3)沉舟側(cè)畔千帆過, 。
(4) ,為有源頭活水來。
(5)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 。
(6) ,卻話巴山夜雨時。
三. 閱讀,然后完成要求。(34分)
(一)
幾千年來,勞動人民注意了草木榮枯、候鳥去來等自然現(xiàn)象同氣候的關(guān)系,據(jù)以安排農(nóng)事。杏花開了,就好像大自然在傳語要趕快耕地;桃花開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趕快種谷子。布谷鳥開始唱歌,勞動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麥插禾。”這樣看來,花香鳥語,草長鶯飛,都是大自然的語言。
1. 這段文字說明的內(nèi)容是什么?
答:
2. 這段文字在說明物候現(xiàn)象來臨時采用的說明順序是怎樣的?
答:
3. 這段文字的結(jié)構(gòu)方式是怎樣的?
答:
4. “杏花開了……割麥插禾?!边@兩句主要運用了 修辭方法。如果去掉這些文字,是否影響原意?
答:
5. 寫出下列句中包含的科學(xué)道理,這樣寫的好處是什么?
(1)立春過后,大地漸漸從沉睡中蘇醒過來。
答:
(2)布谷鳥唱歌,勞動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麥插禾?!?BR> 答:
6. 文中有些詞語“都是大自然的語言”,選擇正確的詞語,將其字母寫在括號內(nèi)。( )。
A. 草木 B. 傳語 C. 杏花
D. 暗示 E. 布谷鳥 F. 唱歌
(二)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yuǎn)益清,亭亭凈植,可遠(yuǎn)觀而不可褻玩焉。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1. 下邊是對文中加點字的注音和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蕃(fán),多。 B. 濯(zhuó),洗滌。
C. 褻(xiè),親近而不莊重。 D. 鮮(xiān),鮮明。
2. 下邊的分析不恰當(dāng)?shù)囊豁検? )
A.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比喻君子既不與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許。
B.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比喻君子通達(dá)事理,行為方正。
C. “香遠(yuǎn)益清,亭亭凈植”比喻君子志潔行廉,德聲遠(yuǎn)播。
D. “可遠(yuǎn)觀而不可褻玩”比喻君子不可能受到大多數(shù)人的理解。
3. 下邊是對“牡丹之愛,宜乎眾矣”一句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愛牡丹的人多,而作者的知己少。
B. 貪慕富貴的人多,而品德高尚的君子少。
C. 愛牡丹的人多,更說明牡丹的珍貴。
D. 作者借此諷刺追名逐利的世態(tài)。
4. 文中最能概括蓮的高貴品質(zhì)的一句是( )
A. 出淤泥而不染。 B. 濯清漣而不妖。
C. 可遠(yuǎn)觀而不可褻玩焉。 D. 花之君子者也。
5. 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yuǎn)益清,亭亭凈植,可遠(yuǎn)觀而不可褻玩焉。
以上文字寫蓮的可愛形狀是為了反映( )
A. 作者敬重品德高尚之士,鄙視不學(xué)無術(shù)之徒的感情。
B. 作者對菊和牡丹的厭惡之情。
C. 作者潔身自好的品德和情操。
6. 文中寫菊花和牡丹的用意是什么?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
A. 文章通過對菊、牡丹、蓮花三種花的德性品格的描寫,以牡丹作反襯,用菊花作陪襯,突出了蓮花的美好形象。
B. 文章通過菊花、牡丹與蓮花的對比描述,突出了它們各自的德性品格。
C. 這兩種花,人們都很熟悉,容易引起人們的聯(lián)想。
D. 這兩種花,一直為前人所鐘愛,由前人所愛說到自己的所愛,有強烈的比較效果。
(三)
小時候,每晚天黑的時候,我總要瞧準(zhǔn)時機,站在自家門口,聞對門鄰居餐桌上飄出的肉香。那時我家半個月才吃一次肉,我實在是太饞了。
每次,聞到鄰居家飄出的肉香,我會身不由己地移動腳步,一步一步地(1)(挪、走、跑)到鄰居家門邊。
這時,鄰居會夾上一塊肉放在我的手心,說:“回去吧,回去叫你媽媽也買一點肉吃?!庇袝r幾個弟妹也去,攪得鄰居好煩。
有一天,我終于問媽媽:“鄰居的餐桌上為什么總有魚和肉?”
①媽媽沒有回答我。一個星期天,媽媽喊上我,問:“你今晚想不想吃肉?”我說:“想!做夢都想。”媽媽說:“好吧,你跟我去?!?BR> 媽媽帶我到一家建筑工地,向工長要了承包任務(wù),任務(wù)是運磚,運完500塊磚,給工錢10元。媽媽說:“運吧,運完了,今晚就有肉吃了?!?BR> 我只運了一會兒,胳膊就酸了,而且手磨起了泡。媽媽比畫著說:“得兩元錢了,運吧,再運就又有兩元了?!蔽?2)(支持、維持、堅持)了一會兒,終于運不動了。媽媽說:“你歇一下再干?!蔽揖瓦@樣一會兒歇一會兒,而媽媽總是不停地干。我記得那是初秋,天氣仍然很熱,②媽媽的衣服濕了干,干了又濕。這么苦,我甚至不想吃肉了。
一天下來,我們終于把磚運完了。媽媽從工長那里領(lǐng)了10元錢。我連走路的力氣都沒有了。媽媽背上我,到集市上,問我喜歡吃魚還是吃肉?我說都喜歡。媽媽就買了5元錢的魚和5元錢的肉。
晚上,餐桌上擺上了香噴噴的魚和肉,弟妹們都吃得香極了。媽媽對我說:“孩子,這回你知道了吧??於喑渣c吧?!?BR> ③是的,我知道了。
不同的是,鄰居家的孩子已經(jīng)長大,他們有力氣,而我們還小。
媽媽又說:“這叫吃苦,孩子,你知道嗎?”面對媽媽,面對餐桌上的魚和肉,還有吃得正香的弟妹,我哭了。
那年我11歲。
1. 給帶點的字注音。
① 饞( ) ② 攪( )
2. 文中兩處括號里分別應(yīng)選的詞語是
(1) (2)
3. 聯(lián)系上下文“身不由己”一詞的意思是:
4. 畫線句①“媽媽沒有回答我”是因為( )
A. 空說道理,不如讓孩子親身體驗。
B. 媽媽無錢買肉,心里難過,無言以對。
C. 媽媽不愿買肉,不予理睬。
D. 媽媽認(rèn)為孩子要求過分,不必理睬。
5. 畫線句②寫“媽媽的衣服濕了又干,干了又濕”是為了突出( )
A. 雖到初秋,天仍然很熱,所以出汗多。
B. 勞動艱辛,出汗多。
C. 媽媽身子虛弱,好出汗。
D. 媽媽寧愿多吃苦流汗,不愿讓兒子干。
6. 畫線句③“是的,我知道了”,我知道的是 。
7. 結(jié)合文中“面對媽媽,面對餐桌上的魚和肉,還有吃得正香的弟妹,我哭了?!边@個情節(jié)想象一下,“我”當(dāng)時會怎么想,怎么說,怎么做,補寫一段話。(字?jǐn)?shù)不超過200字)
【試題答案】
一.
1. C 2. D 3. A 4. C 5. B 6. C 7. A 8. C 9. D
二.
1.
(1)中間夾雜;表示位置
(2)與世隔絕的地方;沒有出路的境地
(3)交錯相通;各種郵電運輸事業(yè)的總稱
(4)不要說,更不必說;條件關(guān)系的連詞
2. 舍棄、離開;房屋;做標(biāo)記;標(biāo)記
3.
(1)天涯若比鄰
(2)黃鶴一去不復(fù)返
(3)病樹前頭萬木春
(4)問渠那得清如許
(5)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6)何當(dāng)共剪西窗燭
三.
(一)
1. 鳥語花香、草長鶯飛都是大自然的語言。
2. 時間順序
3. 總——分——總
4. 擬人;影響原意,就不會說得透徹
5.
(1)立春過后大地回暖,用擬人手法寫出嚴(yán)冬大地與早春大地的不同情態(tài)。
(2)布谷鳥叫,收麥插稻,用擬人手法說明物候現(xiàn)象,有生動,新鮮,充滿趣味的效果。
6. BDF
(二)
1. D 2. D 3. C 4. D 5. C 6. A
(三)
1. ① chán ② jiǎo
2.(1)挪 (2)堅持
3. 自己控制不住自己
4. A 5. B
6. 魚和肉都是靠艱辛勞動換取
7. 略
中考相關(guān)信息請關(guān)注出國留學(xué)網(wǎng)中考頻道......
?
語文試卷 | 數(shù)學(xué)試卷 | 英語試卷 | 政治試卷 | 物理試卷 | 化學(xué)試卷 | 歷史試卷 |
語文答案 | 數(shù)學(xué)答案 | 英語答案 | 物理答案 | 化學(xué)答案 | 歷史答案 | 政治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