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中考歷史復習 古代科技與思想文化 1

字號:


    教材解析:九年級上冊第8課 古代科技與思想文化(一)
    山東省高密市蔡站中學 張貴初
    一、知識梳理
    

     
    二、重點難點分析
    1.重點
    (1)古老而神秘的文字
    埃及的象形文字和兩河流域蘇美爾人的楔形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它們對人類文明進程的發(fā)展產(chǎn)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是字母文字的基礎,象形文字對世界文化的發(fā)展產(chǎn)生了一定的影響。兩河流域蘇美爾人發(fā)明的楔形文字對西亞各族人民、對人類文明有重大貢獻。
    象形文字屬于表意符號,用一定的圖形表示一定的事物或概念。由于這種文字是用符號把客觀物體的形象描摹下來的,即所謂“畫成其物”,所以我們習慣上把它稱為象形文字。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中國在商朝盛行的甲骨文,也屬于象形文字。例如初一時,大家已經(jīng)很熟悉的“馬”字,就是描摹馬匹奔跑的形態(tài)。象形文字為研究古代埃及的歷史、文化提供了重要資料。
    (2)世界三大宗教
    世界三大宗教是指佛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它們產(chǎn)生在不同的地區(qū),各宗教的基本主張也不一樣,但它們在產(chǎn)生后,都向世界各地傳播,世界的發(fā)展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
    在學習時,要求掌握它們產(chǎn)生的原因、時間、創(chuàng)始人、基本主張。在學習時,可以通過設計表格的形式來進行學習和歸納。
    三大宗教對世界文化產(chǎn)生了重大的影響。
    2.難點
    (1)佛教的產(chǎn)生、發(fā)展
    宗教是人類社會發(fā)展到一定階段的歷史現(xiàn)象、宗教信仰、宗教情感,以及同這種信仰和情感相適應的宗教儀式和宗教組織,都是社會的、歷史的產(chǎn)物。佛教產(chǎn)生是古印度社會存在不平等的等級制度所導致的,剎帝利、吠舍、首陀羅都反對婆羅門的特權。公元前6世紀,古印度社會矛盾尖銳,列國紛爭,佛教在這一背景下產(chǎn)生。佛教反對婆羅門教僧侶的特權地位,宣傳“眾生平等”,認為每個人都可以靠自己的修行得道。這種主張,對于不滿意婆羅門教統(tǒng)治的人,有很大的吸引力。因此,它在印度廣泛傳播開來。同時,由于佛教不反對奴隸制度,不主張用斗爭的手段改變現(xiàn)實生活,佛教要求人們“忍耐順從”,有利于社會安定,有利于國王鞏固自己的統(tǒng)治地位。因此,它也得到了印度統(tǒng)治階級的支持。公元前3世紀時,阿育王大力提倡佛教,并把它定為國教。
    (2)基督教的產(chǎn)生、基督教性質(zhì)的演變
    基督教產(chǎn)生于巴勒斯坦的猶太人中間。羅馬統(tǒng)治者橫征暴斂,大量搜括,給那里的猶太人造成了很大的災難。猶太人曾多次起義,但遭到羅馬統(tǒng)治者的瘋狂屠殺。為此,力量弱小而深感悲憤絕望的猶太下層民眾,不得不把求助的目光轉(zhuǎn)向神靈,滋生出期盼“救世主”降臨的宗教情緒。公元1世紀前后,巴勒斯坦和小亞細亞等地就出現(xiàn)了傳道者。他們宣傳說,“救世主”會來拯救人民的苦難。這個說教吸引了羅馬帝國的許多奴隸和貧民。早期基督教鼓吹平等,對下層民眾具有很大的吸引力,正如恩格斯所言:基督教“在其產(chǎn)生時也是被壓迫者的運動:它最初是奴隸和被釋放的奴隸、窮人和無權者、被羅馬征服或驅(qū)散的人們的宗教”。正因為如此,羅馬統(tǒng)治者起初嚴厲鎮(zhèn)壓基督教徒。隨著基督教的廣泛傳播,許多富有的上層人物也紛紛加入教會。他們捐獻財產(chǎn),逐漸占據(jù)了教會的領導地位,基督教的組織和教義發(fā)生了變化。逆來順受、精神懺悔、希冀來世等宿命思想成為教義的主調(diào)。4世紀時,羅馬統(tǒng)治者看到可以利用基督教來加強統(tǒng)治,從精神上控制被壓迫人民和被征服民族,就竭力加以發(fā)展和扶植,并定基督教為國教?;浇汤^承了猶太教的“救世主”這一思想,吸收了埃及、伊朗等東方國家的宗教思想,以及希臘人和羅馬人的哲學思想。同時,它的教徒不分種族、民族、不分財產(chǎn)狀況,宣傳平等、博愛的思想,這都為它后來發(fā)展成為世界性宗教奠定了廣泛的社會基礎和思想基礎。
    三、學法指導
    (1)比較分析法。通過在比較中分析歷史現(xiàn)象的相同點與不同點,加深對歷史知識的認識和掌握。如比較本課象形文字、楔形文字與中國漢字的異同,從而認識象形文字和楔形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比較三大宗教內(nèi)容的異同,從整體上把握世界三大宗教的基本概況,養(yǎng)成比較分析事物的能力。
    (2)圖表歸納法。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并稱為世界三大宗教。對于世界三大宗教基本概況的學習可以從其產(chǎn)生的背景、創(chuàng)立人、基本教義等幾個方面入手,制成如下表格:
    

    宗教名稱
    

    產(chǎn)生
    
    原因
    

    創(chuàng)立者
    

    時間
    

    起源地
    

    主要教義
    

    佛教
    

    古代印度社會矛盾尖銳
    

    喬達摩·悉達多
    

    公元前
    
    6世紀
    

    古代印度
    

    倡導“眾生平等”,反對婆羅門的特權地位
    

    基督教
    

    猶太人遭受苦難,渴望“救世主”到來
    

        
    

    1世紀
    

    巴勒斯坦地區(qū)
    

    信仰基督耶穌,主張忍耐順從,死后就會升入天堂
    

    伊斯蘭教
    

    阿拉伯半島處于分裂狀態(tài)
    

    穆罕默德
    

    7世紀
    

    阿拉伯半島的麥加
    

    信仰“真主”安拉,主張順從
    

     
    (3)讀圖學習法。學會從地圖中獲取信息。如讀《佛教的傳播》圖,通過地圖明確佛教對外傳播的路線及傳播的地區(qū):向北經(jīng)西域傳到中國,再由中國傳到東亞的朝鮮和日本。這樣,對佛教傳播路線會從空間上有一個更加直觀的認識。讀《耶穌受難》圖,可以聯(lián)想到耶穌被釘死在十字架上和圣誕節(jié)這兩個關于基督教的知識點。
    (4)資料收集分析法。如創(chuàng)設“古文字展覽館”,自己動手,把喜歡的古文字制成書簽、裝飾畫,在實踐中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體驗古樸、神秘的美感。收集關于世界三大宗教的起源與發(fā)展材料,講述宗教故事,介紹宗教節(jié)日,結(jié)合宗教興盛的歷史和古今宗教沖突的典型事例,在交流討論中認識宗教對世界的影響。
    (5)范例類比法。通過對相似歷史事件的學習,學會某一類相似歷史事件的學習方法。如學習世界三大宗教時,以佛教為例:從佛教產(chǎn)生背景、時間、創(chuàng)始人、主要教義、傳播這五個方面入手掌握。掌握了這種學習方法后,讓學生自主學習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的相關知識。
    四、中考命題分析
    綜觀近三年各地區(qū)的中考題,世界三大宗教是考查的重點,象形文字和楔形文字在中考中很少涉及,世界三大宗教尤其是佛教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結(jié)合點,也是考查內(nèi)容之一。中考命題以選擇題為主,同時也涉及到讀圖題和材料式填空題。考查的知識點主要包括:佛教的創(chuàng)始人、佛教傳入中國后對中國文化產(chǎn)生的影響、基督教的創(chuàng)始人和圣誕節(jié)、伊斯蘭教的創(chuàng)始人和《古蘭經(jīng)》。
    

    五、中考試題分析
     
    1.(2008年,臨沂市)在四川抗震救災的現(xiàn)場上,到處活躍著帶有“紅十字”標記的醫(yī)護人員。“紅十字”成為舍己救人的象征,始于耶穌被釘死在十字架上,據(jù)此,你認為“紅十字”標記起源于下列哪一宗教?( )
    A.佛教 B.道教
    C.基督教 D.伊斯蘭教
    解析:本題以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這一令世人關注和牽掛的熱點為切入點,題干具有很強的時代性和親和力。主要考查歷史基礎知識的識記、運用能力,根據(jù)所學知識可知:基督教的創(chuàng)始人耶穌受難時被羅馬總督釘死在十字架上,故“紅十字”標記起源于基督教。
    答案:C
    2.(2008年,濰坊市)伊斯蘭教是世界上三大宗教之一,它起源于( )
    A.古代印度 B.巴勒斯坦地區(qū)
    C.阿拉伯半島 D.古代埃及
    解析:本題考查的知識點:伊斯蘭教起源的地點,屬于識記類選擇題,考查歷史基礎知識的識記能力。結(jié)合所學知識可知:伊斯蘭教產(chǎn)生于阿拉伯半島上的麥加,故本題應選C項。日常學習中,對同一類歷史知識及重要的地點、人物等知識要進行比較記憶。
    答案:C
    3.(2007年,揚州市)世界三大宗教不包括( )
    A.道教 B.基督教
    C.伊斯蘭教 D.佛教
    解析:本題考查基礎知識的識記、分辨能力及中外歷史知識的聯(lián)系和比較能力??疾榈闹R點:世界三大宗教。解答本題的關鍵是結(jié)合中國古代史明確道教是中國土生土長的宗教,不屬于世界三大宗教。世界三大宗教包括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
    答案:A
    4.(2007年,牡丹江市)舞蹈《千手觀音》是2006年春節(jié)晚會一道絢麗風景,“觀音”來源于哪一宗教?( )
    A.佛教 B.道教
    C.伊斯蘭教 D.基督教
    解析:本題考查的知識點:佛教,考查歷史與現(xiàn)實生活的聯(lián)系。“觀音菩薩”常見于電視劇《西游記》中,觀音是如來佛祖的部下,由此可以斷定“觀音”來源于佛教。
    

    答案:A
     
    5.(2007年,鹽城市)見右圖,此人創(chuàng)立的宗教是
    A.道教 B.佛教
    C.基督教 D.伊斯蘭教
    解析:本題考查歷史圖片的識讀、運用和歷史基礎知識的識記能力。識讀右圖,分析可知:右圖人物是釋迦牟尼即喬達摩·悉達多,他創(chuàng)立的宗教是佛教。
    答案:B
    六、同步檢測
    1.古代埃及人使用的文字是( )
    A.甲骨文 B.楔形文字
    C.腓尼基字母 D.象形文字
    2.要查閱最原始的古代西亞的歷史文獻,你必須能讀懂( )
    A.甲骨文 B.楔形文字
    C.腓尼基字母 D.象形文字
    3.“春節(jié)”、“中秋節(jié)”、“端午節(jié)”都是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但現(xiàn)在有許多西方節(jié)日傳入我國,如:“圣誕節(jié)”、“復活節(jié)”、“感恩節(jié)”等。你知道這些節(jié)日與哪一宗教有關嗎?( )
    A.佛教      B.道教
    C.伊斯蘭教 D.基督教
    4.伊斯蘭教的宗教信仰大致有五個基本信條:信安拉、信經(jīng)典、信天使、信先知和信后世。這里的“經(jīng)典”和“先知”分別是( )
    A.《古蘭經(jīng)》,穆罕默德 B.《圣經(jīng)》,耶穌
    C.《圣經(jīng)》,穆罕默德 D.《古蘭經(jīng)》,耶穌
    5.沈陽慈恩寺大雄寶殿,寺內(nèi)的比丘壇是僧人講經(jīng)傳戒的場所,壇后的藏經(jīng)樓收藏“三藏”經(jīng)典并供奉釋迦牟尼像。與該寺院有關的宗教是( )
    A.佛教 B.道教
    C.基督教 D.伊斯蘭教
    6.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早期的A宗教主張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倡導信徒間衣食互濟、患難相恤,鼓吹正義必勝,對帝國內(nèi)身處困境的廣大下層民眾產(chǎn)生了巨大的感召力。
    材料二 B宗教在早期倡導眾生平等,力圖在宗教領域突破四大種姓間的嚴格界限。
    材料三 C宗教以信仰真主“安拉”為主要教義,主張順從。
    請回答:
    (1)根據(jù)材料,判斷以上三種宗教的名稱,并按產(chǎn)生的時間先后排列這三種宗教。
    (2)列出A、C兩種宗教的經(jīng)典名稱、創(chuàng)立者、創(chuàng)立地點。
    參考答案:
    1.D 2.B 3.D 4.A 5.A
    6.(1)B:佛教;A:基督教; C:伊斯蘭教。(2)伊斯蘭教:《古蘭經(jīng)》、穆罕默德、阿拉伯半島上的麥加?;浇蹋骸妒ソ?jīng)》、耶穌、巴勒斯坦地區(qū)。
    作者簡介:張貴初,山東省高密市蔡站中學歷史教師,本科學歷,中學一級歷史教師。多年從事畢業(yè)班歷史教學工作,注重教學探究,認真總結(jié)教學經(jīng)驗,成績突出。積極參與課程改革實踐與研究,主編過《A+優(yōu)化作業(yè)本》《中華題王》《尖兵題典》等多種教學資料,曾獲市級教學能手稱號。
    
中考政策 中考狀元 中考飲食 中考備考輔導 中考復習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