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語文高考備考:現代文閱讀解題技巧

字號:


    高考語文現代文閱讀文學鑒賞題答題技巧
    找出語段特色 明確鑒賞角度
    某一語段之所以要求考生來鑒賞。是因為它在某一點或某些方面比較有特色。這些特色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詞語運用、句式選擇、手法使用、寫景角度、語言風格。
    詞語運用是指這一語段有無運用比較巧妙的詞語(主要是動詞和形容詞),妙在何處:句式選擇是指這一語段在句式(整散句、長短句)選用方面有無特色,其效果如何:手法使用是指這一語段是否使用某一種或幾種修辭(表現)手法,其作用是什么:寫景角度是僅就寫景的文字而言,它是從哪些角度(空間——遠近、高低,人體感覺——視覺、聽覺、味覺、觸覺、嗅覺,色彩變化等)來寫景的,寫出了景物怎樣的特點:語言風格是就語段整體而言的,主要有平易質樸、委婉含蓄、清新雅致、形象生動、雄渾壯闊、音韻和諧、沉郁頓挫、多用口語等類型。
    明確了相關鑒賞角度之后,就要在做題時針對性地閱讀。同學們在見到某一語段之后,首先應該認真思考它究竟在哪一方面或哪幾方面特色比較突出,從而確定自己究竟應從哪些角度去鑒賞。2010年山東卷19題的問題是“畫線部分突出的語言特色是什么?請舉例分析”。劃線部分文字如下:
    土混混出身,他曉得怎么對付窮人,什么時候該緊一把兒,哪里該松一步兒,他有善于調動的天才。車夫們沒有敢跟他耍骨頭(注:調皮搗亂)的。他一瞪眼,和他哈哈一笑,能把人弄得迷迷糊糊的,仿佛一腳登在天堂,一腳登在地獄,只好聽他擺弄。
    ——老舍《駱駝祥子》
    這是一段對劉四爺性格介紹的文字,分析之后,我們就會發(fā)現特色主要體現在句式、手法和語言風格等方面:從句式角度看,這一語段多用短句:從手法使用的角度看,“一腳蹬在天堂”和“一腳登在地獄”構成對比:從語言風格的角度看,“土混混”“耍骨頭”等都是口語。所以在鑒賞這段文字的時候,我們應緊扣句式、手法和語言風格的角度答題。
    又如下面一段文字:
    它(蘆花)無限的輕柔,也無限的灑脫。雖然它不停在風中搖動,但每一個姿態(tài)都自在、隨意、絕不矯情,也不搔首弄姿。尤其在陽光的照耀下,它那么奪目和圣潔!
    ——馮驥才《水墨文字》
    這段文字是描寫蘆花的。特色主要體現在寫景角度、手法和語言風格方面?!拜p柔”是觸覺感受,“搖動”“奪目”等是作者看到的:“矯情”“搔首弄姿”等使用了比擬(擬人)的手法:從語言的風格來看,這段文字屬于生動形象的描繪。作者這樣寫是為了表現對蘆花的贊美和喜愛。鑒賞這段文字就應從寫景角度、手法和語言風格三方面入手。
    再比如下面一段文字:
    他卻不要(看醫(yī)生用瓦片排隊),擠到前面,先是掏出煙,順手抽出一根,塞到醫(yī)生嘴上,隨手打著火機遞過去,不由你不抽。
    ——申弓《小山村》
    這個選自申弓的小小說《小山村》里句子,是寫一個“城里人”第一次到小山村醫(yī)生家看病時的表現。其最突出的特點就是運用一系列富有表現力的動詞——“擠”“掏”“抽”“塞”“遞”,與村民看病時用瓦片排隊時的自覺形成鮮明對比,凸顯逼人的氣勢,描寫了他自認為高人一等的蠻橫情態(tài)。只有抓好詞語的運用,才能準確賞析這段文字。
    明確寫景角度需要同學們針對一段文字多角度考慮,雖不一定面面俱到,但絕不能遺漏某一鑒賞角度,從而造成不必要的失分。
    儲備答題模式 恰當組織語言
    語言鑒賞類題目的一般答題模式為:特色(各鑒賞角度)分析+效果+語段內容概括+情感。也可以理解成:有什么特色+效果怎樣+寫了什么+表達了什么。
    恰當組織答題語言其實體現的是同學們的語文素養(yǎng)和能力。就此類題目而言:一是要審清題目,搞清楚題目問的是什么,是怎么問的:二是答題語言一定要精練,不要重復噦唆;三是答題環(huán)節(jié)完整,語句順序恰當。
    比如,2010年江蘇卷11題的問題是:文中畫線部分(即下面語段)描寫了峽谷險峻氣勢,請分析其表現特色。
    萬丈絕壁垂直而下,馱隊原來就在這壁頂上。怒江自西北天際亮亮而來,深遠似涓涓細流,隱隱喧聲騰上來,一派森氣。俯望怒江,驀地心中一顫,再不敢向下看。
    ——阿城《溜索》
    這段文字是寫峽谷中怒江的景色的,其主要特色體現在寫景角度上?!耙曈X、聽覺”比較容易看出,“俯望怒江,驀地心中一顫,再不敢向下看”是作者的內心感受。此題答案可歸納為:以壁頂為觀察點。變換視角,從視覺、聽覺、內心感受多方面描寫峽谷中怒江的景色(特色分析),使人如臨其境(效果)。而內容和情感方面的作用則是一突出了峽谷的險峻氣勢,因題干中已點明,則應省略,以體現答題語言的精練。
    又如。下面語段在表達上有哪些特點?請簡要賞析。
    戴車匠踩動踏板,執(zhí)刀就料(在車床上刨木),旋刀輕輕地吟叫著,吐出細細的木花。木花如書帶草,如韭菜葉,如番瓜瓤,有白的、淺黃的、粉紅的、淡紫的,落在地面上,落在戴車匠的腳上,很好看。住在這條街上的孩子多愛上戴車匠家看戴車匠做活,一個一個,小傻子似的,聚精會神,一看看半天。
    ——汪曾祺《戴車匠》
    這段文字表達方面的特色主要體現在詞語運用和手法使用上。本題答案可歸納為:這段文字描寫戴車匠做活時的情景(內容概括),①運用鮮活動詞“踩”“執(zhí)刀”“就料”“吐出”,形象地寫出了戴車匠在車床上刨木時嫻熟的動作:②恰當的比喻、擬人、排比與色彩鮮明的形容詞,形象地寫出了戴車匠刨木時木花飛舞靈動的景象:③側面描寫(襯托),用小孩子聚精會神,“小傻子一樣”的描寫。烘托出戴車匠高超的車工技藝(特色分析)。作者這樣寫,表達了對戴車匠技藝的贊賞(情感)。
    再如,請品味下列語言。
    初若溟蒙,才隱南山之豹:漸而充塞,欲迷北海之鯤。上迷浩天,下漫茫地,若鯨鯢出水騰波,似蛟龍潛淵吐氣。
    ——張?zhí)旄!对婆_幽韻》
    這段文字的特色主要體現在詞語運用、句式選擇和手法的使用上。答案歸納如下:①“初”“才”“漸而”表現出云的變化多端?!吧稀薄跋隆蓖怀隽嗽瞥淙斓氐暮泼C悦?詞語運用分析+內容)。②運用對偶句,句式整齊,富有美感,增強了語言表現力(句式分析+效果)。③“若鯨鯢出水騰波,似蛟龍潛淵吐氣”運用比喻修辭手法,將不可捉摸的云形象化,增強了云臺云的神秘色彩(手法分析+效果)。作者這樣寫,突出表現了對山的喜愛和贊美之情(情感)。
    雖然高考語文試題的考點是固定的,但高考注重考查的是同學們的語文素養(yǎng)和能力,命題都很靈活,同學們在對待具體題目時切忌死板,要學會靈活。在具體的復習應考中總結規(guī)律。
    忽略具體的語境,往往很難準確理解作者要借這一語段表達的主要意思,所以,鑒賞時不能脫離具體的語境和文章整體。準確地理解語段,明確鑒賞角度,是做好這類題目的前提:熟悉答題的基本模式,恰當組織答題語言,是關鍵。
    學生:除文段鑒賞外,考試說明對古詩詞鑒賞有什么要求,我們該怎么應對?
    老師:古詩詞鑒賞是文學鑒賞的一部分,考點包括:理解詩歌中詞語的含義,概括中心思想,分析作者態(tài)度傾向,鑒賞詩歌形象和表達技巧,評價作品思想內容。備考策略是:第一步,通讀全詩找主題,知道詩歌寫的是什么;第二步,后半部分找中心,詩歌主旨一般在后半部分體現:第三步,前半部分尋意向,回過頭來品味詞語、語言;第四步,全景掃描重細節(jié),從題目、作者、朝代、注釋中尋找暗示;第五步,回頭審視析手法,即分析作者的寫作技巧,方法已在本篇文章中詳述。
    
高考語文真題 高考數學真題 高考英語真題 高考文綜真題 高考理綜真題
高考語文答案 高考數學答案 高考英語答案 高考文綜答案 高考理綜答案
高考語文模擬試題 高考數學模擬試題 高考英語模擬試題 高考文綜模擬試題 高考理綜模擬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