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中考語文備考:《詩詞曲五首》同步試題4

字號:


    為方便2013年中考生及家長查詢相關信息,出國留學網(wǎng)中考頻道特別搜集匯總了中考語文資料以供參考:
    25、詩詞曲五首
    [基礎知識訓練]
    1、《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中蘊含哲理,表明新事物必將取代舊事物的詩句是:
    , 。
    2、《赤壁》中以二喬的命運來反映赤壁之戰(zhàn)的重大影響的詩句是:
    , 。
    3、《過零丁洋》中最能體現(xiàn)文天祥崇高民族氣節(jié)的兩句話是:
    , 。
    4、《山坡羊 潼關懷古》中作者對以往歷史所作的概括與評價的詩句是:
    。
    5、《水調(diào)歌頭》中表達了與親人共賞人間美景的愿望的詩句是:
    。
    閱讀詩詞,答文后題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劉禹錫)
    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xiāng)翻似爛柯人。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6、這首詩感情濃郁,但前后基調(diào)不同,前四句 ,后四句 ,前后形成鮮明對比。
    7、請描述“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所展現(xiàn)出的畫面,并揭示詩句的含義。
    水 調(diào) 歌 頭(蘇軾)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偏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8、詞前小序的作用是什么?
    9、蘇軾在孤寂、愁苦、矛盾中思索,詞中哪幾句最能看出他的人生感悟?
    10、試分析這首詞流傳千古的原因。(提示:可從藝術構思和思想內(nèi)容兩方面分析)
    11、你是怎樣理解詩句“高處不勝寒”的?你能聯(lián)系生活實際舉這樣的一個事例嗎?
    [探究拓展訓練]
    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棗花)
    蘇 軾
    簌簌衣巾落棗花,村南村北響繅車,牛衣古柳賣黃瓜。
    酒困路長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門試問野人家。
    12、、從詩文的描寫來看作者身處什么環(huán)境?
    13、作者當時正做太守,從詩中可以看出作者一種什么樣的性格?
    參考答案
    25、《詩詞曲五首》 1、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2、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3、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4、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5、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7、低沉憤懣 高昂樂觀 8、放眼望去,展現(xiàn)在眼前的是一幅這樣的景象:大江之上,沉舟之側仍有千帆競發(fā);大自然中,雖有病樹但萬木依舊爭春。新事物必將取代舊事物。 9、交代時間、地點及作詞緣由,領起全篇 10、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11、《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千古傳誦,大致原因是:(1)、藝術魅力:由于結構精巧、想像奇特,使這首詞所展示的形象廣闊而深刻,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和藝術魅力;(2)、思想內(nèi)容:所抒寫的“此事古難全”的離愁別恨能激起各個時代、各種類型的讀者的共鳴;詞中對美好生活的祝愿已越過蘇軾兄弟的界限,“變?yōu)橐磺袩釔坌腋I畹娜说墓餐M薄?12、日高人困之時,口干舌燥的作者來到了一個農(nóng)村。意對即可 。 13、當時作者并沒有多少太守的架子,跟農(nóng)民的距離并不太遠??梢钥闯霾痪行」?jié)、隨遇而安的性格特征。意對即可。
    中考相關信息請關注出國留學網(wǎng)中考頻道......
    ?
    
語文試題 數(shù)學試題 英語試題 政治試題 物理試題 化學試題 歷史試題
語文答案 數(shù)學答案 英語答案 物理答案 化學答案 歷史答案 政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