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中考語文備考:阿長與《山海經(jīng)》同步試題1

字號:


    為方便2013年中考生及家長查詢相關(guān)信息,出國留學網(wǎng)中考頻道特別搜集匯總了中考語文資料以供參考:
    一、積累與運用
    1.給下列加點的漢字注音。
    駭( ) 擄( ) 悚( ) 惶急( ) 詰問( ) 保姆( )
    2.找出下列語句中的錯別字,并改正過來。
    ①……說得闊氣一點,就是我的保母。( )
    ②都是些煩鎖之至,至今想起來還覺得非常麻煩的事情。( )
    ③但當我衰悼隱鼠,給它復仇的時候,一面又在渴幕著繪圖的《山海經(jīng)》了。( )( )
    ④書的摸樣,到現(xiàn)在還在眼前……( )
    3.解釋句中加點的詞語。
    ①最討厭的是常喜歡切切察察,向人們低聲絮說些什么事,還豎起第二個手指。
    A.切切察察——
    B.絮說——
    ②她又拿起那橘子來在我的眼前搖了兩搖,“那么,一年到頭,順順流流……”
    順順流流——
    ③但到憎惡她的時候,——例如知道了謀死我那隱鼠的卻是她的時候,就叫她阿長。
    謀死——
    ④我懼憚她什么呢!
    懼憚——
    4.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填空。
    文中作者“憎惡”、“討厭”阿長的原因是:(1) ;(2) ;對阿長產(chǎn)生敬意的原因又是:(3) ;(4) ;(5) 。
    5.“一條圍巾的價錢由六元變?yōu)閮稍?,如改為下列表達,正確的是( )
    A.原來一條圍巾賣六元,生產(chǎn)成本降低后,價錢降低了兩倍。
    B.原來一條圍巾賣六元,生產(chǎn)成本降低后,價錢降低了三分之二。
    C.原來一條圍巾賣六元,生產(chǎn)成本降低后,價錢降低了原來的三分之二。
    D.原來一條圍巾賣六元,生產(chǎn)成本降低后,價錢降低到原來的三分之一倍。
    6.下面有三個句子,原文共有五十多字,請把它改成只有三十多字的兩句話,要使原意無損,語言更簡明。
    原文:①還有一種立體的會活動的書,也很吸引人。②它的插圖都是立體的。③當你把書打開的時候,書里的人和動物馬上會站起來,躍然紙上,栩栩如生。
    改寫:
    二、閱讀
    閱讀下列文段,回答文后問題。
    (一)
    大概是太過于念念不忘了,連阿長也來問《山海經(jīng)》是怎么一回事。這是我向來沒有和她說過的,我知道她并非學者,說了也無益。但既然來問,也就都對她說了。
    過了十多天,或者一個月罷,我還很記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著新的藍布衫回來了,一見面,就將一包書遞給我,高興地說道:
    “哥兒,有畫兒的‘三哼經(jīng)’,我給你買來了!”
    我似乎遇著了一個霹靂,全體都震悚起來;趕緊去接過來,打開紙包,是四本小小的書,略略一翻,人面的獸,九頭的蛇,……果然都在內(nèi)。
    這又使我發(fā)生新的敬意了,別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卻能夠做成功。她確有偉大的神力。謀害隱鼠的怨恨,從此完全消滅了。
    這四本書,乃是我最初得到,最為心愛的寶書。
    7.當“我”聽到阿長買了《山海經(jīng)》后,是怎樣的一種精神狀態(tài)?請用原文回答并指出這句話所用的修辭方法。
    8.“我”對阿長產(chǎn)生敬意的原因是什么?“我”對阿長的評價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9.阿長為“我”買來《山海經(jīng)》表現(xiàn)了她怎樣的性格?
    10.結(jié)尾一句是什么表達方式?抒發(fā)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11.“別人不肯做”中“別人”指 。
    12.“人面的獸,九頭的蛇,……果然在內(nèi)?!边@里的省略號的作用是 。
    13.概括選文中“我”對阿長思想感情的變化?
    (二)
    有一次,幼小的我,忽然走到母親面前,仰著臉問:“媽媽,你到底為什么愛我?”母親放下針線,用她的面頰,抵住我的前額,溫柔地,不遲疑地說:“不為什么——只因為你是我的女兒!”
    小朋友!我不信世界上還有人能說這句話!“不為什么”這四個字,從她口里說出來,何等剛決,何等無回旋!她愛我,不是因為我是“冰心”?;蚴瞧渌耸篱g的一切虛偽的稱呼和名字!她的愛是不附帶任何條件的,惟一的理由,就是我是她的女兒??傊膼?,是屏除一切,拂拭一切,層層的麾(同“揮”)開我前后左右蒙罩的,使我成為“今我”的原素,而直接的來愛我的自身。
    天上的星辰,驟雨般落在大海上,嗤嗤繁響,海波如山一般的洶涌,一切樓層都在地上旋轉(zhuǎn),天如同一張藍紙卷了起來。樹葉子滿空飛舞,鳥兒歸巢,走獸躲到它的洞穴。萬象紛亂中,只要我能尋找到她,投到她的懷里……天地一切都信她!她對于我的愛,不因著萬物毀滅而更變!
    她的愛不但包圍我,而且普遍地包圍著一切愛我的人;而且因著愛我,她也愛了天下的兒女,她更愛天下的母親。小朋友!告訴你一句小孩子以為是極( ),而大人們以為是極高深的話:“世界便是這樣的建造起來的!”
    14.第一段有兩處細節(jié)描寫,分別表現(xiàn)出“幼小的我”的 和母親的 。
    15.第一段中的“不遲疑”與第二段中的哪兩句話相互照應?
    16.根據(jù)文意,第二段中與“拂拭”詞義相同的兩個詞語是 、 “拂拭一切”的目的是 (用原文回答)。
    17.第二段,為什么說母親愛的是“我的自身”?(用原文語句回答)
    18.第三段描寫景物的特點可用文中的哪個短語來概括?
    19.文中插入寫景文字(第三段)的用意何在?
    20.第四段括號中應填入的詞語是 。
    21.第四段畫線部分說明母愛有何特點?
    (三)娘
    山子沒了爹,娘就百般疼愛山子。
    山子沒考上高中,娘要山子重讀一年,山子卻跟著娘去割稻。娘問山子:“你就一輩子玩這土坷垃?”
    “不玩土坷垃干啥?”山子悶悶地應了一句。
    “你就這樣沒志氣?”娘好失望。
    “可我能干什么?……到外面打工,如找不到事,那得要飯回來?!?BR>    “男人應該有膽量闖。你不應該前怕狼后怕虎的?!?BR>    山子不出聲,仍割著稻。娘開始罵山子,越罵越難聽。山子流著淚說:“娘,你咋這樣嫌我?我就像不是你生的?!?BR>    “你就不是我生的。我后悔不該撿你這個沒出息的窩囊廢?!?BR>    “我不是你生的?!”山子怔了,拿眼問著娘。
    娘點點頭。
    第二天天蒙蒙亮,山子一步一回頭地離開了家。
    幾年以后,成了大款的山子回來時,娘的墳上已長滿青草。一個老婦人責備山子:“你出生時,差點要了你娘性命。你可真狠心……”
    山子驚呆了,跪在娘的墳前,不停地磕頭,喊著“娘——”
    22.對小小說《娘》的主題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
    A.勸告考不上高中的初中畢業(yè)生重讀再考
    B.鼓勵農(nóng)村青年到城里去掙錢當大款
    C.揭示嚴格要求子女才能成長的道理
    D.說明玩土坷垃是沒志氣沒出息的
    23.對“娘”這個人物形象進行評價。
    24.娘為什么罵山子,為什么說他是撿來的?根據(jù)理解,簡要回答。
    25.體會山子在娘墳前磕頭的心情,口頭描述此時山子的心理活動。
    三、寫作
    26.以“母愛”為話題,寫一篇500字的作文。
    要求:①用典型事例寫一篇記敘文。②自擬題目。
    參考答案:
    阿長與《山海經(jīng)》
    一、1.hài lǔ sǒnɡ huánɡ jié mǔ
    2.①姆 ②瑣 ③哀 慕 ④模
    3.①A.現(xiàn)在多寫作“嘁嘁喳喳”,模擬細碎的說話聲。B.絮絮叨叨地說。②即“順順溜溜”,順當。③謀殺④害怕
    4.(1)我一定只以為她滿肚子是麻煩的禮節(jié)。
    (2)知道她謀害了我的隱鼠。
    (3)常常對我講“長毛”。
    (4)不料她還有這樣(脫下褲子,站在城墻上,外面大炮就放不出來;再要放,就炸了)神力。
    (5)給我買來《山海經(jīng)》(別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卻能夠做成功)
    5.B
    6.①還有一種書,插圖是立體的。
    ②把書打開,書里的人和動物會站起來,躍然紙上,栩栩如生。
    二、(一)7.“我似乎遇著了一個霹靂,全體都震悚起來”。比喻。
    8.因為“別人不肯做……她卻能夠做成功”,所以對她產(chǎn)生新的敬意?!八_有偉大的神力”。
    9.樸實,善良,關(guān)愛孩子。
    10.抒情 抒發(fā)了對阿長真摯的感激、敬愛之情。
    11.遠房叔祖和家里除阿長以外的人。
    12.列舉省略
    13.由鄙視到敬意。
    (二)14.天真或幼稚 溫柔或慈愛
    15.何等剛決,何等無回旋!
    16.屏除 麾開 直接地來愛我的自身
    17.她的愛是不附帶任何條件的,惟一的理由就是我是她的女兒。
    18.萬象紛亂
    19.烘托母愛的永恒
    20.淺顯
    21.無私,博大
    (三)22.C
    23.恨鐵不成鋼,對兒子愛得更深更切。
    24.用特殊的方法“逼”山子離開娘的庇護,自立自強。
    25.提示:圍繞著心靈的懺悔來寫。
    三、26.提示:以“母愛”為話題并不是以母愛為題目,要求題目自擬。要選取典型事例突出“母愛”。
    中考相關(guān)信息請關(guān)注出國留學網(wǎng)中考頻道......
    ?
    
語文試題 數(shù)學試題 英語試題 政治試題 物理試題 化學試題 歷史試題
語文答案 數(shù)學答案 英語答案 物理答案 化學答案 歷史答案 政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