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下冊每課要點--30詩五首
一、 學習目標:
知識目標:1、了解五首詩歌的創(chuàng)作背景和不同的藝術風格。
2、理解詩歌的思想內(nèi)容,把握作者和思想感情。
能力目標:1、品味詩句,感受詩歌的意境美,培養(yǎng)讀詩的情感。
2、了解詩歌情交融、理趣盎然的特點,體會詩歌不同的藝術風格。
3、品味名句,積累名句,增加語言積累,豐富文化積淀。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激發(fā)閱讀興趣,領會詩歌的意境美、語言美、格調(diào)美,陶野情操,培養(yǎng)審美情趣。
二、 學習難點:1、理解詩歌的思想內(nèi)容,把握作者和思想感情。
2、品味詩句,感受詩歌的意境美,培養(yǎng)讀詩的情感。
三、反復誦讀課文、文學常識積累 :
A.《飲酒》選自《陶淵明集》,陶淵明,東晉人,名潛,字元亮,世稱靖節(jié)先生,自稱五柳先生,著名詩人。主要作品有《歸去來辭》、《桃花源記》、《歸園田居》、《飲酒》。后人稱他為我國第一位田園詩人,對唐朝的王維、孟浩然等人影響很大。
B.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世人稱他為“詩仙”。其詩風雄奇豪放,想象豐富,語言流轉自然,與杜甫合稱“李杜”?!缎新冯y》作于天寶三年(774年),共三首,這是第一首。“行路難”是樂府《雜曲歌辭》舊題。是李白遭受讒毀初離長安南下時寫的一組詩。詩中寫世路艱難,充滿著政治上遭遇挫折后的抑郁不平之感。
C. 杜甫字子美,因居少陵,自稱少陵布衣、少陵野老,因其做左拾遺、檢校工部員外郎,稱杜拾遺、杜工部,有《杜工部集》,其與“李白”同為唐代第一流詩人,并稱“李杜”,因有別于杜牧,亦稱“老杜”,生活在唐由盛轉衰之時,其詩反映社會動亂和人民疾苦,被稱為“詩史”。杜甫被稱作“詩圣”。
D.岑參(715—770),南陽(今河南南陽)人。他是唐代“邊塞詩派”的著名詩人。他與高適齊名,并稱“高岑”。岑參早年的詩以風華綺麗見長。由于后來歷參戎幕,往來邊陲,風格為之大變。其詩洋溢著積極樂觀的思想。 “白雪歌”即“白雪之歌”,“送武判官歸京”點明本詩是雪中送別詩?!栋籽└杷臀渑泄贇w京》是岑參的代表作之一,他用歌行體寫出了西北風雪的奇寒,抒發(fā)了雪中送客的深摯友情及因友返京而產(chǎn)生的悵惘之情。
E.《己亥雜詩》共315首,多詠懷和諷喻之作。這一年作者憤然辭官南歸,后又北上接迎眷屬,往返途中將見聞感受寫成三百一十五首雜詩,統(tǒng)名曰《己亥雜詩》。己亥指清道光19年(1839),鴉片戰(zhàn)爭的前一年。本文選自《己亥雜詩》的第五篇。龔自珍,號定庵,清代人,近代思想家、文學家。由于力主改革弊政,受當局排擠,48歲那年憤然辭官南歸。他詩、文、詞各體兼長,并精通經(jīng)學、文字學和史地學。文章奧博縱橫,自成一家。行文獨具風格,于蘊藉中洋溢著激情,于客觀描述中寄托著深意,詩歌瑰麗奇肆,成就尤大。有《龔定庵全集》。
四、探究
《飲酒》:
1、《飲酒》分幾層來寫的?主旨是什么?
歸納:1—4句為第一層,講作者因為能夠超脫現(xiàn)實紛擾,有高尚的精神境界,所以覺得所在的地方也偏僻幽靜了。
5—10句為第二層,說明欣賞美麗的自然景物,能獲得無限的意趣。
寫詩人如何從大自然里悟出人生的真諦,獲得悠閑恬靜的心境。
2、賞析“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歸納:爾:這樣。這幾句的意思是:住在眾人聚居的地方,卻感覺不到車馬的喧鬧聲,請問你怎么能夠這樣呢?這是由于精神超脫世俗,自然覺得住的地方僻靜了。第一層描寫的是“身居鬧市,一塵不染”,其根本的原因就是“心遠”,“遠”的對象是什么?是遠離官場,更進一步說,是遠離塵俗,超凡脫俗。這四句,從感覺方面肯定了自己“心遠”的正確。隱居重在精神上的自由,不在于居所是否荒遠。如果心靈“焦距”調(diào)好,就可以“大隱隱于市”,處鬧市若幽谷。
3、賞析:“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歸納:⑴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怎么理解?在東邊的籬笆下,詩人在采擷菊花,正在專心聚志悠閑地采,偶一抬頭,無意間望見了悠遠的南山。這兩句是千古名句,刻畫了詩人自己悠閑自得的形象,“采菊”這一動作不是一般的動作,它包含著詩人超脫塵世,熱愛自然的情趣。周敦頤在《愛蓮說》中把菊花稱為“花之君子”,采菊,實際上是自我高潔的表現(xiàn)。
⑵ “悠然見南山”中的“見”可否改為“看”、“望”等字?表達效果有何不同?
明確:表達效果明顯不一樣。“見”是無意中看見,把人與物融為一體;而“看”或“望”是有意遠觀,使人和物拉開了一段距離。用“見”追求的是一種不用意而境與意融匯的完美的境界。蘇東坡曾說過:“‘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采菊之次,偶然見山,初不用意而境與意會,故可喜也”。這種寫法,古詩中常見,有些明明是作者自己看到的,卻偏偏寫成是景物自己撞上來的,變有意為無意,化有我為無我,例如王安石的《書湖陰先生壁》“茅檐長掃靜無苔,花木成畦手自裁。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的最后兩句,詩人用擬人的手法,將“一水”、“兩山”寫成富有人情的親切形象。彎彎的河流環(huán)繞著蔥綠的農(nóng)田,正象母親用雙手護著孩子一樣。著一“護”字,“繞”字也顯得那么多情。門前的青山見到庭院這么美麗,主人這樣愛美,也爭相前來為主人的庭院增色添彩,顧不得敲門就推門而入,奉獻上自己的一片青翠,這也是一個典型的例子,隱主觀,顯客觀,極力忘我。
4、“此中有真意”你認為所謂的“真意”是指什么?
歸納:這兩句說的是這里邊有人生的真義,想辨別出來,卻忘了怎樣用語言表達?!巴浴蓖ㄋ椎卣f,就是不知道用什么語言來表達,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爸燎檠哉Z即無聲”,這里強調(diào)一個“真”字,指出辭官歸隱乃是人生的真諦。
讀下面仿陋室銘:
官不在高,為民則可;權不在多,為君則行。斯是結廬,惟吾心遠。綠藤上籬笆,菊香沁人心。談笑有良民,往來無奸臣。可以觀山景,聞鳥鳴。無讒言之亂耳,無官文之勞形。唐代柳宗元,晚清龔自珍,陶潛云:何喧之有
《行路難》:預熱:
我從________(詩句)中,讀出______的李白
我從“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中,讀出孤單寂寞的李白
我從“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中,讀出思鄉(xiāng)的李白
我從“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中,讀出才華橫溢、滿腹憂愁的李白
我從“蜀道難,難于上青天”中,讀出懷才不遇的李白
我從“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中,讀出自信樂觀的李白
5、詩歌《行路難》可分幾層?
歸納:三層:1美食難下咽,拔劍心茫然
2仕途受阻,望得重用
3嘆行路難,述信念追求
6、背誦導引:
金樽、玉盤——美酒佳肴的鋪陳
停杯、投箸、拔劍、四顧——茫然、憂郁悲憤
冰塞黃河、雪滿太行——艱難險阻
(呂尚)垂釣碧溪、(伊尹)夢舟日邊-----信心倍增
長風破浪、云帆濟?!獦酚^自信
7、李白詩中“欲渡黃河”“將登太行”是寫實嗎?作者為什么會有這種感受?
歸納:不是寫實,這兩句詩是承上句而來的。當時作者心情非??鄲炓钟簦约菏茉t入京,仕途漸現(xiàn)生機,卻不能被皇帝繼續(xù)任用,被“賜金還山”,遭受打擊之大,無以復加。他感到這種境況猶如想渡黃河卻被冰塞滿,無法可渡;想登太行山而大雪封山無路可登。因而“冰塞川”“雪滿山”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艱難險阻,象征前途渺茫,令作者十分痛苦。
這首詩歌表現(xiàn)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呢?
借這首詩歌來表現(xiàn)自己懷才不遇的憤懣;積極追求,樂觀自信,頑強地堅持理想的高尚風格。
那么在這首詩歌里,我們又看到一個什么樣的李白呢?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8、請在《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詩中分別找出寫景記事部分和直抒胸臆部分。并分別用四字詞語概括四段的內(nèi)容。
歸納:秋風破屋 — 群童盜茅— 破屋漏雨— 愿得廣廈
憂民生疾苦,察人間冷暖的濟世情懷
9、想想每一詩節(jié)中蘊涵著詩人什么樣的感情?你能用含“痛”的二字詞語分別概括嗎?這感情的表達又有什么聯(lián)系和變化?
痛惜——痛心——痛苦 ——痛憂
情感升華,由記敘一家之苦到大抒憂國憂民之情
背誦導引:也可以按內(nèi)容和感情來記憶
(1)秋風破屋——慘
(2)群童抱茅——悲
(3)長夜難眠——哀
(4)廣廈庇寒—一愿
10、回憶杜甫同主題的詩歌知多少?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春望》
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jié)又逢君。 ——《江南逢李龜年》
天明登前途,獨與老翁別。 ——《石豪吏》
劍外忽傳收薊北, 初聞涕淚滿衣裳。——《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11、怎樣理解“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崇高理想?
歸納:杜甫晚年客居成都,靠朋友接濟為生,但憂國憂民之心不減,他因“茅屋為秋風所破”一事發(fā)出的不是身世之慨,而是推己及人的博愛、憂國憂民、體察人間冷暖的濟世情懷。這種真摯的情感打動了從古至今無數(shù)人。這與他從小受儒家仁愛的思想影響有很大關系。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12、賞析一下“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BR> 歸納:這兩句寫雪后美景,飛雪奇大,一夜之間,雪壓枝頭?!昂觥弊诛@出邊塞氣象變幻的神奇,傳出詩人賞雪時驚喜的心聲。以春花喻冬雪,貼切動人。雪壓枝頭,猶如雪白的梨花,不僅是一朵一朵,而且是一團一團的,壓枝欲低。一片銀白的世界在作者眼里幻化為一片明麗的春光,給人的感受不是雪后奇寒而是春意盎然,人稱“妙手回春”。
13、《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歸納:這首詩氣勢飛動,描寫逼真,氣魄宏大,描寫了唐代邊地特有的奇異風光,抒發(fā)了詩人因朋友離去而產(chǎn)生的無限惆悵之情。在詩人的筆下,冰天雪地的邊塞,奇寒難忍,愁云慘淡,令人惆悵。
《己亥雜詩》:
14、“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歸納:一方面是離別京城離別好友的憂傷,還是逃出令人窒息的窒息的桎與樊籠的喜悅。
15、“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你是怎樣理解的?從這兩句詩中你聯(lián)想到了什么?
歸納:這兩句詩的言外之意是:自己雖然辭官,但仍會關心國家的前途和命運。
五、練習:默寫或理解性填空。
(1)山氣日夕佳,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吟鞭東指即天涯。
(3)《飲酒》中體現(xiàn)陶淵明愛菊的名言是_____________ 。
(4)《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表現(xiàn)作者無私奉獻精神的語句是____________。
(5)《己亥雜詩》中,被后人形容老一輩革命家鞠躬盡瘁精神的詩句是___________ 。
(6)《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的過渡句是 _____________ 。
(7)《飲酒》中體現(xiàn)詩人主觀情感與外界客觀景物融為一體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
(8)《行路難》中表現(xiàn)詩人遠大抱負和堅定自信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9)我國人均住房面積已大大增加,如果杜甫再生,就不必慨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中考政策 | 中考狀元 | 中考飲食 | 中考備考輔導 | 中考復習資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