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數(shù)學(xué)問題中的特值法
蓬安縣楊家中學(xué) 陳曉明
所謂特值法,就是在某一范圍內(nèi)取一個特殊值,將繁雜的問題簡單化,這對于解有關(guān)不需整個解題思維過程的客觀題十分生效。其關(guān)鍵在于如何尋求特殊值。下面介紹幾種常用尋求特殊值法解題的方法: ?
一、在所給的范圍內(nèi)尋求特殊值; ?
例1:如果0<x<1,則式子
的化簡結(jié)果是(???? ) ?
A、
??? B、
??? C、
??? D、﹣
?
方法(一):直接化簡 ?
解: ∵0<x<1?? ∴
<
?
∴原式=
?
=
?
?????? ???????????=
?
????????????? ????=
?
?????????????????=
=﹣
?? ?
方法(二):特值法 ?
解:∵0<x<1,可取
= 
?
∴原式=
×
×
=
, ∵﹣
=﹣
=
×
=
?
?? ∴選D。 ?
例2:若a< ﹣1,則3-
的最后結(jié)果是(?? ) ?
????? ??A 、3-a???? B、3+a???? C、-3-a???? D、a-3 ?
方法(一):直接法 ?
解:∵解:∵ a<﹣1,<﹣1,∴a-3<0 ?
∴原式=3-
=3-(- 
)=3+a
?
方法(二): 特值法 ?
解:∵a< ﹣1,可以取a=-4,代入計算: ?
?? 原式=-1,又3+a=-1,?∴選B。 ?
?? 例3、如果
,則
的值是(??? ) ?
?????? A 、0???? B、-1??? C、1????? D、不能確定 ?
方法(一):直接法 ?
???? 解: ∵abc=1 ?
???????? ∴原式=
+
+ 
?
????????????? ?=
+ 
+

?
= 
?
????????????????????=1??????????? 故選C ?
方法(二):特值法 ?
???? 解:∵abc=1,可取a=1,b=1,c=1,代入得: ?
????????? 原式=
+
+
=1?? 故選C ?
二、在隱含的范圍內(nèi)尋求特殊值; ?
例:如果x、y、z是不全相等的實數(shù),且
, 
,則以下結(jié)論正確的是(
??? )
?
A、a、b、c都不小于0??????? B、a、b、c都不大于0 ?
C、a、b、c至少一個小于0?? ?D、a、b、c至少一個大于0 ?
分析:此題若直接解比較繁雜,可采用特值法,較為簡便,由x、y、z是不全相等的實數(shù),可分為兩種情況: ?
①x、y、z都不相等; ?
②x、y、z中有兩個相等; ?
當(dāng)x、y、z都不相等時,可取x=1,y=0,z=-1,則a=1,b=1,c=1,可排除B和C; ?
當(dāng)x、y、z中有兩個相等時,可以取x=0,y=z=1,則a=-1,b=1,c=1,可排除A; ?
綜合以上情況,所以選D。 ?
三、在選擇的結(jié)論范圍內(nèi)尋求特殊值; ?
例1、如果方程
有兩個不相等的實數(shù)根,則q的取值范圍是(?? ) ?
A、q≤0?? B、q<
?? C、0≤q<
??? D、q≥

?
方法(一):直接法 ?
解:∵
?
?? ∴y≥0,則y≥q?? ∴q≥0或q<0 ?
?? ∴
?
???????? ∵△=1-4q>0?? 即q<
?
????????? 當(dāng)q<0時,方程無根,∴0≤q< 
?
方法(二):特值法 ?
???????? 在A、B范圍內(nèi)取q=-6,代入方程化簡為 
,此時方程有一負根,可排除A、B。
?
???????? 在D 的范圍內(nèi)可取q=1,代入得
,方程無解,排除D。故選C。 ?
例2、如果方程
的三根可作為一個三角形的三邊長,則m的取值范圍是(?? ) ?
A、m≥
?? ??B、
<m≤1 ????C、
≤m≤1?? D、m≤

?
分析:此題直接解比較困難,則可采用特值法。 ?
解:在A、C、D范圍內(nèi)取m= 
,代入方程得:
?
,解得,
, 
,

?
∴
???? ∴不符合三角形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
?
故選C。 ?
綜上,通過對比,可見特值法在解決數(shù)學(xué)問題時,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有時比一般方法更方便、更快捷,我們在應(yīng)用時一定要細心審題,靈活運用此法。
中考政策 |
中考狀元 |
中考飲食 |
中考備考輔導(dǎo) |
中考復(fù)習(xí)資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