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解析:八年級上冊第6課 洋務運動
河北省張家口市懷來縣新保安中學 薄會娜
一、知識梳理
洋務派在中央以奕訢為代表,在地方以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等為代表。這些人都是清朝統(tǒng)治階級內部較為開明的官員。主張“師夷長技”,富國強兵,以維護封建統(tǒng)治。
洋務運動的主要內容:一、創(chuàng)辦軍事工業(yè);二、創(chuàng)辦民用工業(yè);三、籌劃海防;四、培養(yǎng)人才。
洋務運動是中國近代一場失敗的封建統(tǒng)治階級內部的自救運動。雖沒有使中國富強起來,但客觀上對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fā)展起了促進作用,為中國的近代化開辟了道路。洋務運動具有明顯的保守性。洋務派試圖用近代西方科學挽救封建統(tǒng)治危機,而不愿觸動封建制度。這是洋務運動沒有使中國走上富強道路的根本原因。
二、重點難點分析
本課教材主要包含三個方面的內容:第一、洋務運動的興起。第二、洋務運動的概況。第三、對洋務運動的評價。
本課的重點是洋務運動的概況。教學中應主要抓住洋務運動的主要代表人物和主要內容。根據(jù)課標和教學目標的要求,教師可以采用有利于加強學生記憶的直觀演示法。首先向學生──展示洋務派創(chuàng)辦的軍事企業(yè)和創(chuàng)立者,讓學生直觀,形象的了解洋務派的代表人物及其創(chuàng)辦的軍事工業(yè),加深學生的印象和記憶。在學生認識了洋務派的主要人物和創(chuàng)辦的軍事工業(yè)后,可以設計問題“洋務派前期創(chuàng)辦的企業(yè)主要集中在軍事工業(yè),說明了洋務派是以什么為旗號?”在學生回答后,教師進一步指出,隨著洋務運動的深入發(fā)展,這些軍事工業(yè)都面臨著資金短缺,人才匱乏的窘況。然后可以根據(jù)這個窘況提問:假如你是洋務派大員,你打算怎樣解決這種問題?過渡到洋務運動第二階段的內容。在學生思考回答的基礎上展示洋務派創(chuàng)辦的民用企業(yè)、新式學堂、派遣留學生和創(chuàng)建的海軍圖片。要求學生從所給的信息中,歸納總結出洋務運動不同時期的不同內容,并探索不同時期的內容之間的相互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生分析、歸納和推理能力。最后指出洋務派在后期創(chuàng)辦的企業(yè)主要集中在民用工業(yè)說明洋務派的旗號發(fā)生了變化:由“自強”發(fā)展為“自強和求富”并存。
關于對洋務運動的評價,可以先分析洋務運動的影響。教師可采取情景教學法、誘思導學法和啟發(fā)式教學法等三種教學法并用的方式來處理:首先可以通過播放關于洋務運動影響的錄像再現(xiàn)歷史場景,讓學生從中獲取有關洋務運動的影響的歷史信息。然后可以再設計問題:“洋務運動為什么沒有使中國富強起來?假如你是一個資本家,面對洋務企業(yè)的刺激,你會采取什么行動?你采取的行動會有什么作用?”一步步誘導和啟發(fā)學生深入理解洋務運動給中國帶來的影響,培養(yǎng)學生從已學過的知識中提取有效信息,并充分利用有關信息對洋務運動的歷史作用進行分析、論證的能力。洋務運動的積極作用表現(xiàn)在:其一,引進了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一些近代科學技術,使中國出現(xiàn)了第一批近代企業(yè),第二,為中國近代企業(yè)積累了生產經驗,培養(yǎng)了技術力量。第三,在客觀上為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fā)展起到了促進作用,為中國的近代化開辟了道路。最后教師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進一步追問:洋務運動的結果怎樣?失敗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我們應從這場運動中吸取什么教訓?通過這個問題使學生樹立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國際化”意識和正確的社會價值觀念、科學價值觀念、人文價值觀念及人類價值觀念。
三、課標學法點津
1.指導學生讀解課本的有關圖片,使學生認識這些新事物,是古老中國邁向近代化的起步。
2.對洋務運動的評價,可組織學生分成正、反兩方以課本提供的資料進行辯論。正方的觀點是洋務運動包含許多成功的因素,使中國成功地邁出了近代化的第一步;反方的觀點是洋務運動并沒有起到積極作用,最終也只是以破產而告終。在學生辯論的基礎上,教師作小結。對學生的觀點,不強求統(tǒng)一,只要言之有理即可,以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
3.知識記憶:
(1)歌謠記憶法
洋務運動新主張,“師夷長技以自強”。中央代表恭親王,地方國藩李鴻章,張之洞、左宗棠,興工業(yè),辦工廠,建海軍,開學堂,“自強”“求富”似夢鄉(xiāng)。洋務運動雖失敗,未使中國得富強,但引科技和經驗,客觀作用不能忘。
(2)圖表法
|
|
名稱 |
創(chuàng)辦時間 |
創(chuàng)辦人 |
|
中國第一所近代學校 |
京師同文館 |
1862年 |
奕 |
|
中國第一個近代兵工廠 |
安慶內軍械所 |
1861年 |
曾國藩 |
|
中國第一個近代煤礦 |
開平煤礦 |
1878年 |
李鴻章 |
|
中國第一個近代化鋼鐵企業(yè) |
漢陽鐵廠 |
1890年 |
張之洞 |
4.本節(jié)課內容比較單一,僅圍繞著晚清發(fā)生的洋務運動這一重大事件展開。學習時按照一個完整的概念去思考:事件發(fā)生的歷史背景(“內憂外患”),洋務運動的主要進程(創(chuàng)辦軍事工業(yè)、創(chuàng)辦新式學堂、派遣留學生、創(chuàng)建海軍、創(chuàng)辦民用企業(yè)),破產原因(西方列強的牽制,頑固派阻撓,缺乏領導核心,封建制度腐敗落后等),破產標志(甲午中日戰(zhàn)爭慘敗),洋務運動對中國社會產生的影響(科學技術方面、經濟發(fā)展、近代化、思想文化、軍事國防、外國侵略、封建經濟解體等方面)。
5.易混知識清單
洋務、洋務派與洋務運動
(1)洋務:又稱“夷務”,泛指當時一切與外國資本主義有關的事務。諸如外事交涉、簽訂條約、派遣留學生、購買洋槍洋炮、開礦辦廠等與外國資本主義有關的事情。
(2)洋務派:是主張利用西方先進科學技術來維護清朝統(tǒng)治的官僚集團。
(3)洋務運動:是指洋務派為了鎮(zhèn)壓人民,維護封建統(tǒng)治,標榜“自強”、“求富”采用西方先進的生產技術,創(chuàng)辦近代工業(yè),掀起的一場以“師夷長技以自強”為宗旨的自救運動。因它產生于19世紀60年代初到90年代中,正處于同治和光緒年間,所以又稱“同光新政”或“自強新政”。
例:洋務派進行洋務運動的核心內容是要()
A.創(chuàng)辦民用企業(yè) B.創(chuàng)辦軍事工業(yè)
C.派遣留學生 D.創(chuàng)辦新式學校
解析:洋務運動之所以辦“洋務”其理論依據(jù)就是魏源的“師夷長技以制夷”,即學生西方的先進軍事技術(練兵、制器),以抵抗列強的侵略,維護清朝統(tǒng)治。這是洋務運動的主要目的。據(jù)此判斷其核心內容是B。
答案:B。
四、中考命題分析
洋務運動是重要考點。洋務運動沒有使中國走上富強之路,但引進了西方先進技術,在客觀上為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fā)展起到了促進作用。為中國的近代化開辟了道路。要掌握洋務運動的時間、口號、代表人物、目的、主要內容、結果、和評價等。此內容在中考中常以選擇題、材料解析題、問答題等形式出現(xiàn),需要重要復習。
五、時事熱點鏈接
1.2008年新浪網消息:以寶鋼、一汽、上汽和聯(lián)想為代表的中國民族工業(yè)企業(yè)(盡管不是純粹的民族企業(yè))在全球化的分工與競爭框架下,通過自身的努力,已經進入世界500強。從某種意義上講,這是比外匯儲備高居世界第一更有意義的經濟成就。同樣,胸懷大志的華為、中興以及縱橫歐美的海爾在贏得競爭對手尊重的同時,也把中國改變世界經濟版圖的步伐往前推進了一步。甚至,大唐的TD-SCDMA,盡管產業(yè)化步履維艱,卻也抹殺不了中國民族工業(yè)在國際技術標準領域里取得的標志性成果。可見,在后工業(yè)化時代,中國的民族工業(yè)不僅有著巨大的成長空間,更是中國經濟能否真正崛起的根本保證。
2.2008年7月16日起由全國政協(xié)委員蔣秋霞擔任制片人、導演的24集電視連續(xù)劇《大龍脈》,登陸央視八套?!洞簖埫}》藝術再現(xiàn)了中國近代史上杰出實業(yè)家唐廷樞為推動國家經濟發(fā)展,舍棄一切、家財散盡直到犧牲性命,成功建設中國第一座煤礦(唐山開灤煤礦)、中國第一條鐵路(唐山唐胥鐵路)的真實故事,塑造了一位有血有肉、有情有義的中國近代工商業(yè)奇才形象。國家廣電總局重大革命和重大歷史影視創(chuàng)作領導小組成員、原中國人民大學校長李文海評價說,《大龍脈》著力刻畫和謳歌了特定歷史時代的一種創(chuàng)業(yè)精神,弘揚這種精神在今天仍然有著重大的現(xiàn)實意義,尤其汶川大地震后,人們需要振奮精神、重建家園之時,這部電視劇的播出必然會起到鼓勵的作用。
六、中考試題分析
例1:[2008年吉林省]洋務運動促進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fā)展。洋務運動開辦的民用工業(yè)是( )
A.安慶內軍械所 B.湖北織布局
C.江南制造總局 D.福州船政局
[解析]題干中的關鍵詞是“洋務運動”、“民用工業(yè)”,因為正確的選項必然是洋務運動開辦的民用工業(yè)。A、C、D項是洋務派在“自強”口號下開辦的軍事工業(yè),因此可以排除
[答案]B。
例2.[2008年山東省威海市]甲午戰(zhàn)敗后,李鴻章傷感地說:“我辦了一輩子事,練兵也,海軍也,都是紙糊的老虎……不過勉強涂飾,虛有其表。”從他的話中,我們能看出洋務運動是( )
A.一次使中國走上富強道路的運動
B.一次資產階級的民主革命運動
C.一次失敗的封建統(tǒng)治者的自救運動
D.一次資產階級的改良運動
[解析]從題干中李鴻章的話中的“練兵”“海軍”可以得知這與洋務運動有關。以李鴻章為代表的洋務派進行了“師夷長技以自強”的洋務運動,但因為甲午中日戰(zhàn)爭的失敗,理論上宣告破產。因此說洋務運動是一次失敗的封建統(tǒng)治者的自救運動。
[答案]C。
例3.[2008年福建省福州市]辨析題:歷史課堂上,老師組織同學們開展關于“洋務運動”的探究活動。下面兩位同學的對話,你認為誰的說法是錯誤的?請簡要說明理由。

[解析]本題是關于洋務運動的討論題,因此兩人所說的觀點必須符合洋務運動的史實才行。洋務運動的口號是“師夷長技以自強”和“求富”,發(fā)動者是以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等為代表的洋務派。討論中小紅把洋務運動的口號說錯了,因此她的觀點不正確。
[答案]錯誤:小紅的觀點是錯誤的。理由:因為洋務運動的口號是“自強”和“求富”。(答案符合題意,言之有理即可)
例4.[2008年四川省樂山市] 從中外歷史的進程來看,“1860年代”具有重要的地位。那是一個風起云涌的時代。“資本主義”、“民族”、“統(tǒng)一”、“文明開化”、“自強”、“求富”等詞匯的出現(xiàn)和頻繁使用就是最好的證明。請你按要求回答下列問題。
(1)構建知識結構是我們學習歷史的一項基本技能。下面是盧雨同學根據(jù)19世紀60年代西方世界所發(fā)生的重大歷史事件制作的有關“資產階級統(tǒng)治的鞏固和擴大”知識結構示意圖。請你幫助他完成未填寫的內容。

材料:


圖一 李鴻章圖二 江南制造總局炮廠的機器房
(2)學會表述歷史是我們學習歷史的一項基本要求。看到材料中圖片的內容,你能想到中國近代化進程中的哪一事件?并用一句話來概括這一事件的歷史地位。
(3)學習歷史最終目的之一是獲取感悟,啟迪今天。假如你是19世紀60年代末中國清政府選送到日本的留學生,請結合你留學期間日本在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社會生活等方面所發(fā)生的重大變化,自擬標題,撰寫一篇以改革為主題的歷史小論文。(要求:100字所有;圍繞主題。)
[解析]第(1)問中由“美國黑人奴隸制”、“1861年改革”和“日本走上資本主義道路”可知這考查了三個國家在走上資本主義道路上的三個重要事件及影響:美國的南北戰(zhàn)爭;俄國的1861年改革使俄國走上了資本主義的道路;日本的明治維新。第(2)問由圖片中的“李鴻章”、“江南制造總局”判斷這指的是洋務運動。第(3)問是開放性試題,但需要圍繞日本明治維新前后日本各方面的變化來說明即可。
[答案](1)美國南北戰(zhàn)爭(或美國內戰(zhàn)),使俄國走上了資本主義道路,明治維新。(2)洋務運動。標志中國近代化開端。(3)評分標準:一等: 要求:觀點明確,主題突出,所列史實典型充分,語言通暢。二等:要求:觀點較明確,主題突出,所列史實充分,語言較通暢。三等:要求:基本符合題意,與史實相符。
作者簡介:薄會娜,女,河北省懷來縣新保安第二中學歷史教師,史地政教研組組長,參加工作一來一直擔任初三畢業(yè)班的歷史教學,所教的文科成績在同類學校中名列前茅。2006年被評為懷來縣優(yōu)秀教師,論文和教學文章在《少年智力開發(fā)報》《新課程》《中學生學習報·歷史周刊》等多家報紙上發(fā)表,2007年被山西《新課程》報社聘為特約編輯,并參與了《紅燭3+2》《優(yōu)化設計》等圖書的編寫工作。
| 中考政策 | 中考狀元 | 中考飲食 | 中考備考輔導 | 中考復習資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