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jié) 仿用句式
教學目標:
1.認識理解仿寫的題型。
2.提高學生仿寫句式的能力。
一、導入新授:
二、分析特點:
1.句式就是句子的結構方式。對于句式,可以從兩個角度去理解。
一是語法的角度。研究句子有哪些格式,各種格式的句子是怎樣構成的,叫做“結構句式”。結構句式包括單句和復句兩大類;單句又有單詞句和短語句,復句又有多種類型。
二是修辭的角度。研究哪一種格式的句子最能恰如其分地表達思想感情,更具有說服人、感染人的表達效果。因為子的結構不同,語氣也就不同,表達效果也就隨著有所不同。這方面的研究內容除了“語氣句式”(陳述句、疑問句、祈使句、感嘆句)之外,還應包括特殊語序、主動句和被動句、肯定句和否定句等。從語法的角度研究句式是對語言現(xiàn)象的靜態(tài)分析,偏重于認識和理解,主要解決怎樣做到使語言表達正確無誤的問題。從修辭的角度研究句式是對語言現(xiàn)象的動態(tài)分析,偏重于運用,主要解決怎樣做到使語言表達形象、生動、鮮明、有力的問題。
2.所謂“仿用句式”就是按照題目已經(jīng)給出的語句的形式,再另外寫出與之相仿的句子。只是句式仿用,文字內容不能完全一樣。《考試說明》規(guī)定的“考試內容”中所說明的“選用、仿用、變換句式”屬于修辭的范疇,考查的是語言表達的技能,而非語言分析的能力,其能力層級當在D等(應用),而非B等(理解)。
仿例造句是近年來高考中出現(xiàn)的較新的題型,同時,它又是難度較大的題?! ?998年全國高考題第33題共4分,廣東抽樣平均分1.58分,難度系數(shù)0.39。這類題往往涉及語法結構、表達方式、語意連貫、風格諧調等方面。它是有效地考查考生的分析能力、綜合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的好題,因此備受高考命題者的青睞。
三、解題思路:
仿例造句難度大,要答好這類題應從幾個方面入手:
(一)明確仿照內容;
1、語法角度
2、修辭角度
3、色彩角度
4、表述角度
(二)找全其模仿點;
(三)確定陳述對象;
(四)開始嘗試模仿。
(仿用句式,要找全句式上的模仿點。近年來高考考仿用句式,經(jīng)常與“正確運用常見的修辭手法”結合在一起考查,仿用句式時,要同時符合修辭方面的要求。
仿用類試題往往帶有很大的綜合性,不只是單純對句子結構方式的模仿,同時還會兼及內容和修辭等多方面的要求,難度自然要大大增加。)
四、例題講解:
句子的仿寫已經(jīng)成為一個熱點,是對考生語言表達的綜合測試。從修辭角度看,主要有比喻句、排比句、對比句、對偶句等形式;從句式角度看有假設句、因果句、條件句、轉折句等形式,也就是側重于整句,常見的題型主要有以下四種:
(一)嵌入式
所寫句子夾在已供材料中間,一般限定了句子表達的思維空間,要求與前后語句搭配得當,句式或前或后要相同。如:
例1.在下面橫線處填入適當?shù)恼Z句,組成前后呼應的排比句。(1999年全國高考試題第27題,5分)
人民共和國迎來了她五十誕辰。五十年像一條長河,有急流也有緩流;五十年像一幅畫卷,有冷色也有暖色; , ;五十年像一部史詩,有痛苦也有歡樂。長河永遠奔流,畫卷剛剛展開, ,史詩還在續(xù)寫。我們共和國正邁著堅定的步伐,跨入新的時代!
簡析:
此題考查句式的運用和修辭方法和運用。能力層級為D級。
這種題型比較新穎,是1998年句式題的延伸,這種類型比較靈活,一是從命題角度看,考查了兩個知識點,且提供答題的情境;二是從學生答題看,有一定的自由空間,答案也不是唯一的,確實如命題人撰文講得那樣,“給考生更多的思考時間”。
仔細分析給的句式特點,有利于解題,也有利于做題。
(1)打比喻。文中列出三個類似的比喻句子(像),那么也要造類似的比喻句才可以。可以寫“五十年像一首歌曲”,“五十年像一個賽場”,“五十年像一部戲劇”,“五十年像一條大路”等等。
(2)前低后揚。從“有急流也有緩流”,“有冷色也有暖色”可以看出,前者表低落,后者表揚起,那么在擬定新句子的時候,可以注意到這個特點。與上面對照,可以寫“有低音也有高音”,“有失誤也有成功”,“有平靜也有高潮”,“有彎曲也有筆直”等等。
(3)前后照應?!伴L河永遠奔流”照應“有一條長河”等,那么續(xù)文也應照應上文的內容,可以寫“樂曲漸趨高潮”,“賽事正趨激烈”,“劇幕徐徐拉開”,“大路繼續(xù)向前”等等。
參考答案:五十年像一首歌曲 ,有低音也有高音 樂曲漸趨高潮
這些答案都是錯:
①五十年像一部電話,有聲有色;(與題例句式不一致)
②五十年像一把刀,有利也有鈍;(上下文內容不一致)
③五十年像一段往事,有歡樂也有痛苦;(不是比喻)
④五十年像太陽,有日落也有日出;太陽在慢慢升起,(語言表達不連貫、不準確)
(二)續(xù)寫式
根據(jù)例句的內容和句式,續(xù)寫一個或多個句子。如:
例2.在畫線部分填上恰當?shù)脑挘狗痔柷昂髢热?、句式對應,修辭方法相同。(2001年全國高考試題第26題,6分)
①悲觀者說,希望是地平線,就算看得見,也永遠走不到;
樂觀者說,希望是 , , 。
②樂觀者說,風是帆的伙伴,能把你送到勝利的彼岸;
悲觀者說,風是 , 。
分析:內容相對
悲觀者 希望 風 悲觀 樂觀者 希望 風 樂觀
分析:句式對應首先,明確例句的格式。
第一句例句是悲觀者說“希望是地平線”屬于“什么是什么”的格式,像個判斷句,實為暗喻。把抽象的“希望”比作可以“看得見”的“地平線”,使要表達的意思更為曉暢。
錯誤答案:“希望是光明”、“希望是氣候”。
其次,要注意句間關系。
例句“就算……也”是兩個具有讓步關系的分句,這也屬于“句式”問題。
以下為錯誤答案:
①希望是航燈,如果看到了,就有達到勝利的希望。(假設關系)
②希望是終點線,不僅看得見,也能走得到。(并列關系)
③希望是中午的太陽,既能看得見,也能感受到它發(fā)出的溫暖。(并列關系)
④希望是黑暗中的光明,給予人鼓舞,向著該方向不斷前進。(承接關系)
⑤希望是燈塔,在無盡的黑暗里,指引你前進。(中間部分是短語而非句子)
第三,要注意有無修飾成分和使用修辭格。
“希望是地平線”的“地平線”沒有定語,“風是帆的伙伴”的“伙伴”前面有領屬性定語。續(xù)寫的句子也應該是無定語和帶定語的兩種。
比喻句的下文一定要接得好。否則也會出現(xiàn)問題。如:①風是鳥的阻力,能把你吹到無底的深淵。②風是遠航的阻力,你越想到達越不能。
風的確對逆飛的鳥會形成阻力,遠航的船如果逆風而行,風也的確會形成阻力。這不是比喻句。
關于這道題,還有兩點需要注意:
一、前后兩句之間不能矛盾。如:
①希望是水中月,就算夠不著,也能摸得到。
②希望是黑暗,就算看不見,也永遠是明亮的。
二、喻體與本體間的關系必須能夠成立。
①風是馬的苑囿,能將你圈圍在沉悶的處境。
②希望是底線,就算看不見,也永遠在心里。
③希望是三角線,就算看不見,也永遠連接。
④希望是起跑線,不但看得見,而且每個都能到達。
“底線”“三角線”本身含混不清,而“起跑線”是實在的,不是希望。
參考答案:①(希望是)啟明星,即使摘不到,也能告訴人們曙光就在前頭。②(風是)浪的幫兇,能把你埋葬在大海深處。
例:本題審題關鍵
句式:假設關系,如果──含有反問語氣,哪里否定的形式且含有并列關系,沒有──沒有──
內容:彪炳史冊的杰出人物;
特點:并列關系句中是作出非同尋常的努力體現(xiàn),反問句寫其輝煌的業(yè)績。
如果沒有李四光潛心治學、大膽創(chuàng)新,沒有他風塵仆仆地深入西南、踏勘華北,哪里會有地質新說地應力學的創(chuàng)立!
如果沒有陳景潤嘔心瀝血、備受艱辛,沒有他用掉幾麻袋草稿紙的演算推導、窮究不舍,哪里會有數(shù)學難題"歌德巴赫猜想"的突破!
(三)命題式
設定一個語言材料,再另外命題確定內容,按照例句式仿寫。如:
例3.仿用下面兩個比喻句的句式,以“時間”開頭,寫兩個句式相同的比喻句。(1998年全國高考試題第33題,4分)
書籍好比一架梯子,它能引導我們登上知識的殿堂。書籍如同一把鑰匙,它將幫助我們開啟心靈智慧之窗。
簡析:
這道題所考查的內容,包括《考試說明》中關于句子和修辭及語意連貫三條,能力層級為D級。表述角度:學習
此題仿寫的句子內容上與例句無關,只是句式要求一樣。要求認真看清例句的句式特點:即兩個并列的比喻句。做題要善于聯(lián)想,做到比喻得當。
試題的基本要求有兩點:一是必須以“時間”作為本體;二是必須寫出兩個 并列關系的比喻句。如果再仔細分析,本題的要求還有三點:一是比喻中本體必須出現(xiàn),可以是明喻或暗喻,但不能是借喻;二是每句話的兩個分句均為主謂句,后一個分句為兼語式;三是前后兩分句的語意必須銜接,后一個分句應對前一個分句從功能及作用上作出合理的解釋。如將書籍比作梯子,下面緊接著就寫梯子能“引導”人“登”上殿堂,又如將書籍比喻成“鑰匙”,下面就說它能“開啟”心靈之窗。
參考答案:
時間好比一個良醫(yī),它能教我們醫(yī)治流傷的血口。時間如同一位慈母,它將幫助我們撫平心靈的創(chuàng)傷。
時間如同一位法官,它對每一個人都是公而無私的。時間好比一支畫筆,它在人們的臉上畫出了人生的蒼桑。
時間好比清風,它能幫助我們驅散心頭的愁云;時間好比細雨,它能協(xié)助我們滌去心靈的雜質。
時間好比縷縷清風,它能幫助我們驅散心中的愁云;時間如同涓涓細流,它能協(xié)助我們蕩滌心靈的雜質。
時間好比公正的法官,它能夠忠實地評判善惡忠奸;時間如同綿綿的春雨,它總在催生時代的英豪。
●如以“北京”開頭,寫兩句句式相同的比喻句。(參考答案:北京好比一顆心臟,它連著億萬中華兒女跳動的血脈。北京如同一扇窗子,它能讓世界了解改革開放的中國。)
例4.下列兩個句子都寫到“虛偽”。前一句直接表述,言簡意賅;后一句連續(xù)類比,形象生動。請在“友誼”“勇敢”“信任”中任選一個詞,仿寫兩句話。(2000年全國高考試題第26題,4分)
(1)虛偽和欺詐產生罪惡。([美]愛迪生)
(2)蚜蟲吃青草,銹吃鐵,虛偽吃靈魂。([俄]契訶夫)
簡析:(以下為江蘇高考閱卷點對該題閱卷的補充說明。)
①不在題目規(guī)定的“友誼”“勇敢”“信任”中任選一個詞仿寫,該題不得分。
②要求(1)(2)兩句所選的詞一致。如果不一致,最高只能得2分(總分4分)。
③(1)句式要求:聯(lián)合詞組[友誼(勇敢)(信任)+□□]+動賓詞組。
④(1)內容要合理,明顯不合理的如“勇敢和堅定產生光明”,不得分。
⑤(1)句式不符,內容合理舉例:“友誼是心靈的橋梁”“關心和信任,給人溫暖”“勇敢和努力定會成功”“患難中的友誼是真正的友誼”“勇敢和友誼讓你成功”,均得1分。
⑥(2)句式相仿,要求:a陳述對象作主語的主謂賓結構。但用“是”“像(似)(仿佛)”組成的句子不屬“相仿”范圍。b構成排比,所用的三個動詞不要求相同。
⑦(2)類比恰當,要求有二:a前面兩句至少有一句是具體的實在的事物的說明。b因為以“友誼”“勇敢”“信任”作為陳述對象,因此它的含義是積極的,前兩句應與之一致。注意:照抄原句中的任何一句,即不得分。
⑧(2)舉例:
“土地出小草,雞蛋出小雞,勇敢出英雄”,2分。
“蝌蚪變青蛙,蠶變蛾子,友誼變真情”,2分。
“佛靠一炷香,樹靠一張皮,友誼靠溝通”,2分。
“森林丟棄沙漠,大海丟棄陸地,勇敢丟棄懦弱?!保?分,扣“丟棄”用得不恰當。
“糖類給人能量,脂肪給人熱量,友誼給人力量”,1分,扣句式。
“風推動帆,水托起舟,友誼送你到幸福的彼岸”1分,扣句式。
“路是地上的通道,橋是河上的通道,友誼是思想上的通道”,1分,扣句式。
“親情是定心丸,溫情是小棉襖,友誼是雪中炭”,0分,扣句式,扣類比。
⑨參考答案:勇敢和無畏等于勝利。刀劍克硬木,水克火,勇敢克困難。
(四)開放式
1、不提供語言材料,只有內容或形式的要求,所寫句子的內容或形式隱含在答題者過去的閱讀視野中。如:
例5.以“成功”和“失敗”為中心,寫一段排比句
簡析:
此題只限定的內容,排比的形式可多種多樣,比較靈活。如比喻式排比,對比式排比等。主要是要有豐富的聯(lián)想能力。
參考答案:虛心的人往往成功,懶惰的人常常失敗;自信的人往往成功,自卑的人常常失敗。
2、只提供例句的形式,不限定仿寫的內容。如:
例6.模仿下面句子的格式,另寫一個句子。(2001年全國春季高考試題第26題,3分)
遺忘是心的縫隙,漏掉了多少珍貴的昨天?(比喻+疑問)
簡析:
參考答案:勤奮是成功的基石,登上了多少難攀的臺階?
例7.仿照下面的比喻形式,另寫一組句子。要求選擇新的本體和喻體,意思完整。(不要求與原句字數(shù)相同)(2002年全國春季高考試題第25題,6分)
海是水的一部字典:
浪花是部首,
濤聲是音序,
魚蝦、海鷗是海的文字。
要求:第一句的比喻領有下面三個比喻,四個比喻構成一個完整的意思,四個比喻合理貼切。
簡析:海與浪花、濤聲是整體與部分的關系,魚蝦、海鷗與海也有一定聯(lián)系。
如以下兩題就不當:(左為不當,右為改好的)
①童話是文學的一枝奇葩:
詩歌是明珠,
語言是花瓣,
蜜蜂、蝴蝶是傳授花粉的媒介。
②春天是四季的一個樂章:
草原是情歌,
高山是油畫,
小溪、山路是一篇小說。
五.小結--仿用句式題的解法
1、 弄清題目要求,掌握思考方向。
2、 認真分析原句或例句,弄清原句在以下各方面的特點:
⑴理解原句的意義,特別是隱含意義,保持仿寫的句義與原句句義的一致。
⑵注意原句的句式特點,特別是分句間的關系,關聯(lián)詞也要一一對應。
⑶注意原句的修辭方法,仿句要與之相同。
⑷注意原句的用詞特點,如詞語的褒貶雅俗等,仿句用詞越像越好。
⑸注意例句的感情基調,如憂傷、喜悅、沉重、明快等仿句要一致。
例1,流水是大山的眼睛:飛瀑是淚水,深潭是瞳仁,淙淙潺潺的歌聲是流水思緒的表白。
例2,森林是地球的衣服:高大的喬木是外套,矮小的灌木是內衣,朵朵小花是森林的紐扣。
例3、大地是宇宙的一部劇本:草兒是場景,鳥兒是旁白,人類是在地的主人翁。
例4、春天是大自然的一本畫冊:輕風細雨是導言,飛禽走獸是線條,花紅、草綠是眼睛,藍天、白云是春的新衣裳。
四組句子都相當不錯。例1、例2即“形似”又“神似”;例3意達,境界開闊;例4文雅。
?
高考語文復習資料 | 高考數(shù)學復習資料 | 高考英語復習資料 | 高考文綜復習資料 | 高考理綜復習資料 |
高考語文模擬試題 | 高考數(shù)學模擬試題 | 高考英語模擬試題 | 高考文綜模擬試題 | 高考理綜模擬試題 |
高中學習方法 | 高考復習方法 | 高考狀元學習方法 | 高考飲食攻略 | 高考勵志名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