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美國電子工程專業(yè)申請總結,美國電子工程專業(yè)申請近年還是非常熱門的。申請者本身是物理學專業(yè),轉專業(yè)申請電子工程及材料工程專業(yè),美國、加拿大,以及香港的學校都有申請,所以該申請總結對于希望轉專業(yè)申請的同學可以有所借鑒。
申請基本上告一段落了,寫一份總結算是對自己的一個交代。由于我的情況比較特殊,我覺得對北大物理的本科的師弟師妹們可能用處不會太大,不過對天大物理申請的小師弟師妹們可能會有些幫助,特別是想讀完研究生后申請出國或者換方向申請的同學,或許可以提供一些思路?;仡檨砜矗谖椰F(xiàn)有的硬件條件下,我拿到了比較滿意的結果。有一些經(jīng)驗教訓,如果當初注意,肯定會做得更好一些,都把它寫下來作為師弟師妹們申請的借鑒吧。
背景:
天大本科:應用物理 GPA 3.27 rank應該是在10名以后 major GPA: 3.60
碩士:北大物理學院現(xiàn)代光學所 GPA3.0吧…..
GRE: 460/770/3
IBT: 29/25/19/25
Publication: 申請時無
好吧,我這方面的背景相當爛……
申請結果:
Offer: ECE@U of Cincinnati ECE@ U of waterloo ECE@ HKU
MSE@U of Toronto MSE@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Chem@CMU (發(fā)offer之前就decline了)
Rej: 一堆牛校,就不一一列舉了…….
AD: ECE@ UT Dallas ECE@ Rutgers
WL: ECE@ Brown ECE@ UT Austin MSE@U of Michigan ECE@ lehigh U
決定從了MSE@U of Toronto
經(jīng)驗:
基本從上研究生那天就知道,道這輩子肯定不做物理了(其實對我而言來北大物理就是一個錯誤)。所以我基本上沒有申請物理系,考慮到研究生所做的工作,我主要申請了electrical engineering和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一開始申請的時候不是太有底氣,材料系和電子系申請的難度比物理系大不少。不過我當初的考慮是反正我不可能再繼續(xù)讀物理了,申到了物理我也是不會去的,干脆就不申了。
首先我的GRE真的很汗,作文自以為寫得不錯,結果3分,而verbal考試準備得太倉促了,幾乎沒有怎么背紅寶,最后460也算過關了。研究生的GPA更加是爛,研一第一學期呆在萬柳,離學校有點遠,而且我對物理系那些課程已經(jīng)徹底失去興趣了,基本上沒怎么上過課。不過事實證明即使是換方向,研究生的GPA也還是有點用的。
我研究生主要的研究背景都在organic electronics上面,具體做的東西就是Organic Light Emitting Device。研二做了一些化學合成的工作,然后研三開始有了一些device fabrication的經(jīng)驗。這些都能在我的PS和resume里面展示出來,當時覺得我有一個優(yōu)勢是我所做的學科屬于交叉學科,我的物理背景,光學所光學相關的背景,化學合成的經(jīng)驗以及相關的lab skill是我最大的優(yōu)勢,所以PS就集中突出這一點了,陶瓷時也比較重點介紹了自己diverse的背景(雖然扯淡的成分多一點)。
PS:
感覺研究生的PS還是有點用的,如果你有相關的研究經(jīng)驗的話。我的PS集中寫的就是我在光學所科研的一些失敗的教訓和成功的經(jīng)驗,以及自己對這個方向的看法。很郁悶的是我研二做了一年多東西因為種種原因全部推倒重來,導致我申請時還沒有文章。感覺對我還是有比較大的影響的。
Resume:
簡歷的作用就是用做陶瓷。寫簡歷的原則我覺得就是最大程度展現(xiàn)你的優(yōu)勢,所以沒用的東西一概不要。我剛開始陶瓷時有一個GIT的師姐就建議我把resume里面的獎勵之類的東西去掉,專門加上一項lab skills和teaching experiences。這個意見非常中肯。對于工科而言,假如我是教授招學生,當然也希望學生剛進來就能上手做實驗,就能獨立操作儀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