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蘇教版二年級上冊識字一教案匯總(三篇)

字號: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優(yōu)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那么下面我就給大家講一講教案怎么寫才比較好,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蘇教版二年級識字一教案篇一
    1.認識9個生字,會寫8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感知詞語的反義關系。
    3.在識字,朗讀的過程中,陶冶美好的情操,培養(yǎng)關愛他人的感情。
    教學重難點:
    重點:認識9個生字,會寫8個字。
    難點:體會一些較難懂的詞語的意思:如:“冷漠”、“饑寒”、“雪中送炭”等。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師生對對子。
    2、情境渲染:
    很久很久以前,在我們生活的地球上分成兩個世界:一個是光明世界,一個是黑暗世界。光明世界里的人們待人真誠,熱忱,樂于助人,人人都樂意奉獻著自己的愛。所以,那里的人們都過著溫飽、富足的生活。而黑暗世界則完全不一樣,那里的人待人冷漠、虛假,他們只想到索取卻不懂奉獻,久而久之,黑暗世界變得貧窮,人們面臨饑寒的威脅。
    (板書:光明、黑暗)
    3.引入:
    二.新授
    1.我會讀(第一關)
    ① 劃出生字,自由拼讀。
    ② 小老師帶讀生字
    (引導語:哪位小天使帶領大家先闖第一關?)
    ③齊讀生字。
    (注意正音,強調讀好后鼻音:奉,永? 前鼻音:恨、炭、貧)
    ④同桌互相指認,互相正音。
    ⑤游戲鞏固字音。
    ⑥讀課文
    (引導語:如果生字躲到課文中,你還能正確流利讀出來嗎?)
    ⑦在文中劃出反義詞,再認讀。
    (師先示范劃一組,再讓生劃,然后問:你認為哪些詞屬于光明世界?哪些屬于黑暗世界,讓生說,師貼出黑板)
    如:光明??????????? 黑暗
    美????????????? 丑
    愛????????????? 恨
    ……???????????? ……
    ⑧用你喜歡的詞說一句話。
    ⑨小結過渡。
    2、記字形(第二關)
    引導語:這一關,我們的小天使要奉獻自己的智慧,和大家交流和分享識字的方法。
    (1)、小組合作,交流識字方法。
    (2)、小組匯報:你記住了哪些字?你是怎么記的?
    (3)、小結并出示識字方法。
    (a)、換偏旁法:恨(很)、漠(摸)、饑(機)
    (b)、猜謎語法:炭、富
    (c)、以熟字記新字法:奉(棒)、永(泳)
    (d)、熟字去偏旁法:貧(分、貝)
    (4)小結過渡。
    3、我會寫(第三關)
    引導語:小天使們,咱們過最后一關,看誰能寫出最漂亮的字?
    (1)、讓學生觀察生字在田字格的位置。
    (2)、說生字的特點。(引導學生分類:上下結構……)
    (3)、范寫。
    (4)、學生獨立書寫,小組內評選寫得最好的。
    (5)、小結:我們終于走進了光明世界了。你猜黑暗世界的人們會對我們說什么?噓……聽,他們說:“小天使們,謝謝你們!你們給我們帶來了愛和溫暖,你們真是美的化身!
    4、思念拓展與延伸:
    三、作業(yè)布置:
    1、讀課文。
    2、整理、積累對子。
    蘇教版二年級識字一教案篇二
    1、初步認識9個生字。
    2、正確,較流利地朗讀課文。
    3、初步感知詞語的反義關系。
    學習重點:識字學習
    難點:較流利地朗讀學習
    準備:音樂磁帶學習
    方法:自主學習為主學習
    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引入
    1、講一講平時看到的認為美的或丑惡現(xiàn)象的例子。
    2、引導歸納,談話導入
    二、朗讀課文
    1、初讀感知
    ⑴自讀課文,圈出生字學一學
    ⑵朗讀展示,把自己最喜歡的內容讀給同伴聽。正音,評議
    ⑶引讀課文,感受詞語的意思及反義詞的特點
    2、再讀入情
    ⑴把自己最喜歡的句子讀給大家聽
    ⑵播放歌曲《愛的奉獻》。
    ⑶講講身邊助人為樂的人和事。
    ⑷朗讀單元引言
    三、指導認字
    1、小黑板出示相關詞語,認讀正音
    2、小組自學要求認識的字3、交流識字經驗,發(fā)現(xiàn)識字方法
    四、熟讀課文,鞏固識字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1、鞏固生字,會寫8個字。
    2、流利地朗讀課文。
    3、在識字,朗讀的過程中,陶冶美好的情操,樹立關愛他人的感情。
    學習重點:朗讀學習
    難點:朗讀感悟學習
    方法:朗讀學習
    準備:田字格小黑板,生字卡片
    學習過程:
    一、復習回顧、復習字詞
    1、抽讀詞語卡片,評議糾正
    2、多種形式讀詞語
    3、讀其他生字
    4、組詞,擴展說話
    二、誦讀課文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誦讀課文。
    1、同桌讀
    2、自由選擇伙伴讀
    3、讀給伙伴聽
    4、自己小聲讀邊讀邊品位課文的思想和韻味
    三、指導寫字
    1、結合范寫,觀察字形
    2、書空,描紅,臨寫
    3、展示,評議,提高四、擴展活動
    收集反義詞,試著組成幾句對子。
    蘇教版二年級識字一教案篇三
    案例一 :
    片段1:
    (學生自學課文后,媒體出示塞北景色)
    師:請同學們邊看邊聽,你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駿馬、草原。
    師出示詞語:“駿馬、秋風、塞北”,指導學生讀詞,并相機理解詞義。
    (同法依次學習另外三組詞語)
    片段2:
    生:要把馬字旁的“橫”寫成“提”。
    生:要注意撇折的位置。
    生:馬字旁的豎折折鉤是一筆。
    ……
    師范寫,生書空后,描紅、仿影、寫字。
    同法再教寫“塞”。
    案例二:
    片段1:
    (學生自學課文后)
    師:誰來告訴老師你認識課文中的哪些生字了?認識哪個,就讀哪個。
    生:我認識“駿”。
    師出示“駿”,指名讀好這個字。再出示“駿馬”,指名讀好這個詞。
    (根據(jù)學生的回答,依次出現(xiàn)課文中所有的生字詞,指導學生讀準字音。)
    (媒體把所有生字留在屏幕上,并除去了拼音)指名學生認讀。(把生字的順序重新排列)再指名讀。
    片段2:
    (根據(jù)學生的回答,學習各組詞語)
    如生說:我想先學“駿馬? 秋風? 塞北”,因為我曾經去過塞北。
    師(出示“駿馬? 秋風? 塞北”,):誰來讀一讀這組詞?(指名讀)那讓我們一起到塞北草原上去看一看吧!請同學們邊看圖,邊想著這三個詞。
    (媒體出示塞北風光,學生邊欣賞邊想詞)
    師:去過了塞北,讓我們再來讀讀這三個詞,邊讀邊想象塞北的景色。
    生自讀后,師指導朗讀這組詞。
    片段3:
    師:今天我們要學寫“駿、驕”。這兩個字有什么共同點?
    生:它們都是馬字旁。
    師:寫馬字旁要注意些什么?
    生:要把馬字旁的“橫”寫成“提”。
    師:我們先學寫“駿”,(媒體出示筆順)生書空。
    師:請仔細觀察它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把每一筆的位置記清楚。老師提醒同學們注意“駿”右半部分兩撇的位置。(媒體閃爍)
    師范寫,生描紅、寫字。
    (出示“驕”)
    師:這個字和我們以前學過的哪個字相象?
    生:“橋”,把木字旁換成馬字旁。
    師:很好,請仔細觀察它每一筆的位置,請同學們自己描紅、寫字。
    生描紅、寫字。
    案例反思:
    一、集中識字,環(huán)節(jié)簡明。
    在案例一中,老師把生字放在詞語中教學。符合新課標所提倡的在情境中識字的要求,但教學中,這些生字始終沒有離開語言環(huán)境獨立出來識記,可以說學生對這節(jié)課要識哪寫字都含糊不清,那么這一堂課下來,學生到底能識幾個字?如果課堂中不能深刻地識記,勢必要把識字任務拖到課外,顯然就加重了學生和家長的負擔。
    而案例二中,老師把本課要求認識的字集中起來識記。在先讓學生自學后,讓學生說說已經認識哪些字了?認識哪個就說哪個。這個設計尊重了學生的差異,體現(xiàn)了層次性,學生根據(jù)自身的實際情況有了選擇余地,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主動性。同時,字不離詞,出示生字后,又出示詞語,讓學生在語境中識字,通過情境理解詞義。再單獨出示生字,打亂順序認字,如此反復出現(xiàn),讓每個學生對每個生字印象深刻,真正達到了識字的目的。整個設計目標集中,環(huán)節(jié)簡明,不花哨,不浮躁,讓學生學得扎實、踏實。
    二、圖文結合,讀中感悟。
    “在識字教學中要將詞語與事物掛鉤,建立字形符號與事物表象的聯(lián)系?!庇捎谶€是小學二年級的學生,學生的認知能力非常有限,對課文中詞語所描繪的美景無法體會。在這兩則案例中,老師都注意了通過媒體展示畫面,再現(xiàn)情境,使學生對文字所描繪的美景有感性的認識。但案例二中,老師更注重了對學生想象能力的培養(yǎng)。先看圖想詞,再讀詞想圖,老師一遍一遍地強調,反復訓練學生在頭腦中建立字與圖的聯(lián)系。在這樣扎實的訓練下,學生一定能更好、更深刻地理解詞義。
    三、寫字教學,少說多練。
    在案例一中,老師選擇在一堂課中教學不同偏旁,不同結構的“駿、塞”兩個字,顯然是不夠明智的。分析這兩個字需要花同樣多的時間,而且讓學生一個個說寫這兩個字該注意些什么,鍛煉了學生說的能力卻少了學生自己練的時間。為了讓學生能在課堂上有充足的時間寫字,一堂課中應盡量選擇有相同之處的字進行教學。案例二中,老師選擇了這一課中相同偏旁,相同結構的“駿、驕”,使學生在分析字形中節(jié)約了時間。而且老師巧妙運用媒體,突出了寫“駿”字應該注意的關鍵筆畫,把時間留給了學生自己練習。并且“駿”和“驕”,有重有輕,重點指導寫“駿”,而“驕”由于和熟字“橋”有相同之處,就簡略了老師的說教,讓學生自己練習,在練中體會寫法。
    從兩則案例中,我們體會到:識字教學一定要講究實在,要做到樸實、踏實、扎實,不用太多的花哨,要讓學生在課堂中真正掌握生字,提高識字的能力。
    教材簡析:
    二年級上冊《識字6》是國標版教材中特有的詞串識字形式,介紹了祖國大地不同地區(qū)頗具特色的風情。課文共12個詞語分為四組,分別表現(xiàn)了塞北風光、江南春色、海島夏景和高原景色。這些“詞串”組成的韻語,內涵豐富,展現(xiàn)了祖國大地的自然風光,字里行間充滿著中華兒女的自豪感。憑借圖畫,誦讀“詞串”,不僅可以認識本課生字,還能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本課的教學重點是識字和寫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