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愛團購”網頁上一行行帖子,幾乎每兩天就有一個新的團購團組建,大家最熱衷的是購買護膚品。
據新加坡《聯(lián)合早報》報道,對于一批在新加坡留學或工作的80后,通過中國留學生網站進行自發(fā)性的非盈利團購,除了發(fā)揮“團結就是力量”,以集體采購節(jié)省金錢之外,義務“版主”及“團主”的自愿付出,利用自己的時間為大家服務,大家因此通過網絡交上朋友,組成小小的相助社群?!堵?lián)合早報》訪問了推動這些團購的幕后人,聽聽她們在過程中的樂趣及苦惱。
這是一群從小在中國的校園里聽著或唱著《團結就是力量》長大的80后。這是一群幾乎無時不刻通過網絡掌握資訊的年輕人。這是一群走過了青澀的花季雨季,開始在護膚彩妝上留心的時尚女孩。這更是一批在第二個家鄉(xiāng)組建小小社群相互幫助的留學生。
于是,當“團結”、“網購”和“熱心”相碰撞,擦出的火花便是新加坡中國留學生網絡“華新網”上“我愛團購”頁面上一個個如獲至寶買到心儀產品的女孩子的笑臉“^_^”。
從美國興起,以團購概念為基礎的網站,尤受年輕消費者青睞,近年來在世界各地開始出現(xiàn),遍地開花。但與這些以盈利為目的商業(yè)網站不同,“我愛團購”完全是自發(fā)的,非盈利性的。
作為華新社團主席和“我愛團購”的版主之一,牛司紅(27歲)說:“在這里,大家都是自愿付出,不圖回報,利用自己的時間,為大家服務?!?BR> 團購運作
打開“我愛團購”網頁,一行行密密麻麻的文字很容易讓初來者望而卻步。但只要花點功夫閱讀“帖子”,就不難發(fā)現(xiàn),這個業(yè)務繁忙,絕對是日新月異的社群,是十分有組織、有規(guī)律的。
“我愛團購”的兩名版主,牛司紅和武漢伢每天都做版面管理。每當有人報名當團長組團購物時,版主便會加上“召喚團購”的醒目字樣。之后便由團長來組織接下來的團購步驟:下單、交訂金、轉付余額和最后的發(fā)貨。
原本華新網并沒有這個團購板塊。起初大家在“型男靚女”論壇上交流心得,后來有人發(fā)起一次團購,大家才發(fā)現(xiàn)了團購的吸引力,終于成立了“我愛團購”。到如今,接受《新匯點》訪問的四名熱衷團購的女生,自嘲團購已成為她們中很多人生活的一部分。據了解,該社群目前有20多個活躍的團長,數(shù)百名活躍用戶,幾乎每兩天就有一個新團組建,僅在上個月,就組了15個團。
團員和團長都當過的Kleos(網名,25歲)說:“我們的購買力是很強的?!比A新社團外聯(lián)部部長鐘翌(23歲)舉例補充:“美國Clarisonic的潔面刷,一個大約200多元,我們一下子定了20多個?!彪y怪她們成員間流傳這樣的口號:“一入團購深似海,從此金錢是路人”。
她們還有另一個口號:“理性敗家,消滅囤貨?!睈勖乐?,人皆有之,但在愛美和錢包之間,她們絞盡腦汁,盡量在不犧牲質量的同時節(jié)省開銷。
從歐美網站團購,主要通過VPost郵寄。有些團長也利用旅行或公干,自己當“搬運工”。如果從中國的“淘寶網”或“當當網”等團購時,則通過不同郵遞公司。
據了解,通過VPost郵寄,一個包裹若超過400元就得交7%的稅。為了在遵守規(guī)定的前提下盡量減少運費,團長盡量確保每個包裹的價值在350元左右,避免交稅。四名女生指出,不過有時候要看這樣做是否值得,不同大小的包裹,運費也不同,有時寧可都放在一個包裹里更劃算,所以團長需花些心思,最優(yōu)化訂單。
鐘翌說:“整個過程十分透明,就連集體購物而獲得的贈品,都是‘先到先得’。曾有人提出給團長免運費,因為團長實在是很辛苦。但是因為最后都是團長結算,大部分團長都自己交了運費。”
除了護膚品,她們也“團購”過書籍、家居用品和小電器等,甚至有新加坡賣的西安涼皮和餃子。
為什么團購
團購究竟為何有這么大的吸引力?通過與四名女生你一言我一語的交談,總結出四點主要理由。
首先是有些產品在新加坡商店里買不到。她們說:“一些口碑很好的產品,我們在新加坡并沒找到,比如 Base Formula、NARS、Armani彩妝產品和Puritan's Pride保健品等。再比如,Dermalogica護膚品,只在很有限的幾個地方出售,而且很貴?!?BR> 網絡讓人們的視野和資訊不再局限于當?shù)乜吹靡?、摸得著的產品。平日里經常光顧各大美容論壇或博客,尤其是中國網站,讓這些留學女生對全天下的美容護膚產品無所不知,無所不曉。
除了能買到“舶來品”,團購也能更低價地買到新加坡已有的產品。鐘翌指出,很多歐美產品在新加坡售價都超過原產地,再加上國外在感恩節(jié)、圣誕節(jié)等旺季的促銷,從海外網站訂貨經常有很大折扣。一些外國網站的促銷手段很大方,團購因此很有吸引力。
牛司紅舉例說:“我自從來新加坡讀書,每年回家探親時,都會給家人買大概500元的保健品?,F(xiàn)在利用團購,雖然還是500元左右,但明顯比以前500元能買的東西要多。去年回家時,在海關安檢時一看,箱子里全是瓶瓶罐罐的?!?BR> 除了豐富選擇和省下銀兩外,一些人也因為無法自己網購而加入團購大軍。她們沒有可以在國外網站交易的信用卡,或者不熟悉那些網站的購買流程,希望有人帶著進行那些程序。團購也為平時經常不在家中的人提供便利。鐘翌說:“很多人家里平時沒有人,自己網上訂貨,收貨時比較麻煩。團長通常條件便利些,客觀條件允許她收貨。”
團長的苦與樂
當然,團購也絕非百分百完美,更不是一帆風順。采訪過程中,四名女生用時下流行語“悲劇”,形容過程中發(fā)生過的很多事情。這其中,更多的不如意都由團長來承擔。無論是運費的計算引來團員非議,還是犧牲自己時間來遷就遲遲不來拿貨的團員,團長常常自己咽下苦水。
鐘翌提起:“有一次,我們組團買化妝品,網絡出了問題,信用卡不小心刷了兩次,買了原本訂單的兩倍。還好大家購買力強,很多人多買了幾份,竟然把多來的貨都分掉?!?BR> 因為從外地郵寄到新加坡,貨物難免有損壞。這時候,團長也往往是“俯首甘為孺子?!钡默F(xiàn)代版本,任勞任怨,還時常自己主動拿破損貨。
有一次,她們從英國訂了4箱蘆薈膠面膜和玫瑰花水,共3474.68新元。結果其中有幾瓶碎了,那一整箱都膠膠水水的。后來團長和公司交涉,能進行索賠。鐘翌說:“團長確實是十分辛苦的?!?BR> 雖有辛苦的一面,不過很多團長也懂得苦中作樂。Kleos說:“當團長的時候,總想看看這些網絡ID 后面都是誰?!辩娨钜舱f:“每次分貨時最刺激,很興奮。”在女生稱霸的團購群體中,偶爾會冒出男生面孔。這百花叢中難得的一點綠,卻時常鬧笑話。幽默爽朗的crabtree說:“男生團員比較少,但是也有男生來拿貨,他們是替‘老婆’或女朋友拿,結果很悲劇地,還拿錯了。”
“我愛團購”幕后人
牛司紅
剛剛過去的星期六,標志著牛司紅來新整四周年。回憶起2007年1月1日的凌晨,國大機械工程系在讀博士生牛司紅說:“抵達新加坡時剛過零點,看到煙花,很熱鬧,心里就覺得很吉利?!?BR> 踏著新年的鐘聲走上這塊陌生的土地,讓牛司紅覺得未來有了好預兆。但真正讓預兆變?yōu)楝F(xiàn)實的,是在這段人生旅程中給予她支持的朋友。
說起華新網,牛司紅言談之中流露出不一般的感情。也許網絡對很多人來說是虛擬世界,對她來說,華新網卻因為好姐妹的存在而變成生活中再真實不過的一部分。
她說:“我剛來新加坡時,受到很多人幫助,尤其是華新網,給予我很多。剛來時租的房子,是通過華新網找到的;失戀的苦痛,也是靠它走出來的。分手是件很難過的事,當時多虧了網上的朋友鼓勵我,教我化妝,拉我出去玩,陪我散心,我這才走出陰影。大家在外面不容易。我近八成朋友都是通過華新網認識的。在這里,沒有課外活動分數(shù),也沒有薪水。大家在這里的付出,都是不圖任何回報的。不論大家來自哪里,這一點是共同的。沒有利益的環(huán)境下交的朋友,是一輩子的朋友?!?BR> 談到自己對新加坡的印象。牛司紅說:“我很喜歡新加坡的干凈,這里的人也十分包容。更重要的是,在新加坡,只要通過努力,就可以達到自己的夢想,是一個公平競爭的社會?!?BR> 鐘翌
鐘翌2004年11月30日來新念預科,隨后進入國大,目前從事IT行業(yè)。她說:“新加坡中西合璧,我很欣賞這一點?!背恕拔覑蹐F購”外,鐘翌也是華新網另一板塊“弦外之音”的版主。她小時候曾學唱歌和彈電子琴,來到國大后,接觸到西班牙和菲律賓結合的弦樂。她說:“我的一個朋友是國大Rondalla樂隊的成員,一次演出時讓我去幫忙。我才接觸到這種特別的音樂。”鐘翌于是加入Rondalla樂隊,三年前還擔任過樂團主席。
“Kleos”
2006年8月來新的Kleos,正在攻讀工程系博士學位最后一年。雖然喜歡新加坡,但因為男友在中國,Kleos準備博士畢業(yè)后回中國工作。她說:“這么多年來,我們倆一直兩地。他中間過來新加坡一年。我想,他為我犧牲過,我也應該犧牲一些。所以,我沒在這邊找工作,準備畢業(yè)了就回去。”
“crabtree”
受訪的四名女生里,屬crabtree當團長的次數(shù)最多。很難想象,當了5年會計的她,能抽出這么多時間經常當團長。
crabtree于2001年來新攻讀特許公認會計師公會(ACCA)課程。當初來新加坡,是因為小姨媽在這里,父母比較放心。
她說:“倒說不出具體喜歡新加坡什么,但就是有種家的感覺。中國發(fā)展太快,回到家都不熟悉外面了,所以也很少出家門。我平均兩年回國一次,媽媽經常來新加坡看望我。每次出國,回到樟宜機場心里一下子就很舒服。飛機一落地,真的覺得心也落了地。我喜歡新加坡,短時間之內不打算離開?!?BR> 1999年秋, 國大留學生“flying”在個人電腦上創(chuàng)建了一個小小的論壇華新網,當時的用戶只是幾十名分散在校園里的中國留學生。其中一些人組成了最初的工作團隊。
2005年7月底,華新正式注冊成為非盈利性社團。如今,華新網擁有3萬多名注冊用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