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留學漫談:墨西哥的“國粹” 瑪利亞奇

字號:


    在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當一段背景音樂《黑姑娘》響起時,墨西哥人發(fā)現,在距離墨西哥遙遠的地球另一端,正演奏著拉丁美洲的音樂“瑪利亞奇”,墨西哥很多媒體都曾以“在瑪利亞奇的節(jié)奏下”的題目報道了08年的北京奧運會。
    瑪利亞奇處處可見
    在墨西哥,提起瑪利亞奇,可謂無人不知,這是一種墨西哥的民間音樂,被稱為墨西哥的“國粹”,在墨西哥,無論是正式酒會還是普通酒吧,甚至在馬路邊都能看到瑪利亞奇樂隊的表演。
    瑪利亞奇的演奏樂隊少則幾人,多則十幾人。小提琴、小號和吉他這些樂器在墨西哥人手中演奏出了別樣風情。就像墨西哥特色的薩拉佩斗篷喜歡用綠色 和橙色、黃色和藍色等反差大的顏色編織一樣,瑪利亞奇把小提琴的甜美和小號的嘹亮搭配在一起,這樣的音樂卻意外地讓人印象深刻,成為墨西哥音樂的靈魂。
    婚喪嫁娶都少不了
    從上個世紀30年代開始,瑪利亞奇的演奏者開始有了統(tǒng)一的服裝,齊到腰部的夾克,緊緊裹住大腿的貼身褲,僅僅在腳踝處有些開口,以便穿上短的馬 靴。這時的瑪利亞奇樂隊還屬于民間,不過是半專業(yè)性質。1934年,墨西哥總統(tǒng)卡德納斯在自己的就職典禮上邀請了瑪利亞奇樂隊演奏,這種音樂形式一舉成 名,瑪利亞奇樂隊不斷受到邀請,到墨西哥城里達官貴人家中演奏。
    以前,當一個墨西哥男子有了心上人,就會找到瑪利亞奇樂隊,借著月光走到她的窗下,用瑪利亞奇來表達自己的愛。如今,瑪利亞奇早已成為墨西哥人 生活的一部分。清晨,人們或許會被瑪利亞奇的音樂喚醒,提醒人們今天是某個節(jié)日。墨西哥人的洗禮、婚禮、節(jié)假日甚至是葬禮上都能看到瑪利亞奇樂隊,還有很 多人在去世前會留下長長的一串瑪利亞奇音樂單,要求將來在他的墓地旁演奏。
    瑪利亞奇廣場成景點
    瑪利亞奇是一種既繼承了古代印第安音樂的格調,又吸收了許多西班牙民間音樂旋律的音樂形式。1905年首次在墨西哥城演出,引起轟動,從此成為 風行墨西哥的最為大眾化的音樂形式?,F在演奏的瑪利亞奇被認為是源自19世紀墨西哥的哈里斯科州。《環(huán)球時報》記者在哈里斯科州的湖畔就看到了這樣一支樂 隊。在燦爛的陽光下,幾個戴著特色寬邊帽的小伙子,穿著繡有金絲的衣褲,抱著樂器在演唱著,而旁邊涼椅上的人在午后的清風里,一邊欣賞著美景,一邊欣賞著 音樂,悠閑自在。
    對“瑪利亞奇”這個詞的來源,民俗學專家進行過多年研究,現在最常出現在旅游手冊上的解釋認為,“瑪利亞奇”由法語“結婚”、“婚禮”變化而 來。19世紀法國人馬克西米利安在墨西哥做皇帝的時候,法國人把這種常和一些慶祝儀式緊密聯系在一起的音樂形式稱為“瑪利亞奇”。
    在墨西哥城市中心還有一個專門的“瑪利亞奇廣場”,這個廣場本名叫“加里巴爾迪廣場”,但因為瑪利亞奇而聞名于世。這里每天下午都會有很多瑪利 亞奇樂隊的表演,這些樂隊來自墨西哥全國各地,這里成了他們尋找“機會”的一個舞臺,因為廣場經常有婚禮策劃人前來挑選樂隊,他們會將相中的樂隊帶到婚禮 儀式上表演。這里也成了外國游客必來的一大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