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范族裔面紗的背后 揭秘美國亞裔心理健康問題

字號:


    司徒翠鶼接受僑報記者采訪。僑報記者劉沖攝
    心理咨詢師正在給年輕亞裔學生做心理輔導。僑報記者劉沖攝
    亞美家庭輔導中心執(zhí)行總監(jiān)司徒翠鶼(左二)、心理咨詢師阮博士(左三)。 僑報記者劉沖攝
    僑報記者王倩報道:1966年,《紐約時報》發(fā)表了美國社會學家威廉姆·皮特森的一篇關于亞裔美國人成功故事的文章,其中首次將辛勤工作并重視家庭觀念的美國亞裔稱為“模范族裔”。在隨后的幾十年中,這個標簽成為亞裔生活中揮之不去的烙印。社會對他們的期望似乎定格在擁有驚人的學習成績,美國頂尖學校的教育背景,高于全國平均水平的家庭收入,以及極低的犯罪率。然而,鮮為人知的是,人們對于亞裔的這一刻板印象不僅掩飾了大多數亞裔平凡抑或艱辛的生活狀況,更使得他們因為無法達到這些不切實際的社會期望而陷入極度痛苦的精神壓力之中。
    從黃禍論到模范族裔說,美國亞裔的形象總是扭曲在社會對他們的刻板印象中。休斯頓亞美家庭輔導中心的執(zhí)行總監(jiān)司徒翠鶼說,人們對亞裔美國群體的了解是遠遠不夠的,很多時候美國人對亞裔的印象非常奇怪,他們眼中的模范族裔只不過是個假象而已。
    “無論白人還是亞裔,我們都是普通人。難以控制情緒、酗酒、吸毒、性虐、虐待兒童,任何在美國白人中出現的問題都普遍存在于亞裔族群里。只是亞裔人口數量相對較小,其中的問題經常被主流社會所忽視?!彼就酱潸Y說。
    也許很多休斯頓的亞裔對亞美家庭輔導中心一無所知,但是,這個輔導中心卻熟知這里的亞裔們內心最深處的痛楚。這個以亞裔社區(qū)為基礎的非盈利組織由10多個義工和社區(qū)領袖于1994年創(chuàng)立,是美國西南地區(qū)唯一專門為亞裔人士提供心理健康服務的機構。在這里工作了十多年,司徒翠鶼目睹了從輕度抑郁到惡性家暴等各種亞裔心理健康問題。
    “很多人來中心咨詢的時候就已經有嚴重的心理問題了。我們希望更多的人能夠及早來中心接受咨詢治療;也希望整個社會能夠了解美國的亞裔所承受的各種壓力和問題?!彼就酱潸Y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