僑報記者林菁紐約報道:上海出生的64歲華裔編舞家毛正良(Michael Mao)和白人同性伴侶一同走過18個春秋后,終于攜手走進婚姻殿堂。
在領取結婚證書后,毛正良和伴侶韋斯特(Eugene West)臉上帶著幸福的笑容走出政府大樓。他們都是編舞家,毛正良64歲,韋斯特47歲,在事業(yè)上他們志同道合,在生活上是彼此相愛的伴侶。
他們沒有像其他人那樣著裝隆重,也沒有佩戴鮮花,只穿著純白的上衣,手上戴著配對的婚戒。
他們的證婚人是88歲的作家朋友理查斯(Joseph Richards),理查斯形容他們兩人“對彼此忠誠、親切、有才智、富有創(chuàng)造力”。
他們住在紐約,上午8點就來到曼哈頓窩扶街(Worth)的市府書記處辦公大樓外,排隊等候進入辦理結婚手續(xù)。直到12點多手續(xù)才辦完,兩人都已饑腸轆轆,毛正良手里捧著紙袋在吃零食,韋斯特到附近把車開過來,準備一起去吃飯。
問他們有何感想,毛正良笑著說:“很餓。”韋斯特說,他感到很開心,同性婚姻在紐約州剛開始實施,希望全國其他州效仿,讓每個人都享有婚姻平等權。
毛正良出生于上海,5歲移民到美國。他創(chuàng)立了毛正良舞蹈團,在美國、中國和歐洲等地演出。他創(chuàng)編數(shù)十支舞蹈,將東方神韻融入西方現(xiàn)代舞中,形成獨特的美感。
他指出,同性戀者在人口中占的比例為10%,這意味著中國有超過一億人是同性戀。再加上一胎化政策導致男人數(shù)量大大超過女人,可能會產生更多的同性戀。他希望同性戀不僅在美國,也在中國獲得婚姻平等權。
裕平:有情人終成眷屬
來自香港的華人裕平(David Tsang)和猶太裔伴侶瓦維克(Howard Walvick)在共同生活了11年后,終于“有情人終成眷屬”,24日在曼哈頓登記結婚。
他們穿著黑色西裝褲,紅色和藍色襯衫,胸前別一朵紅玫瑰。裕平手里拿著相機,在等待入場時拍下珍貴的鏡頭。印度裔朋友康(Ameer Khan)來做他們的婚禮見證人,他正在幫裕平把玫瑰花別好。
瓦維克說,他和裕平是從網上認識的,一周后他們見面,那是2000年7月14日,像其他情侶一樣,他們交往、關系日益密切,最后墜入情網。
瓦維克胸前戴著裕平的母親遺留下的心型玉墜,他把母親生前留下的猶太教星型銀飾贈送給裕平,裕平也把它掛在項鏈上。
裕平46歲,瓦維克53歲,他們都在紐約市政府工作。瓦維克說,他感到有點緊張,但很高興,因為等待了11年,終于盼來了這一天。
裕平11歲從香港移民來美國,從少年起他便知道自己是同性戀,但一直沒有告訴家人,辦公桌上也沒有擺著情侶的照片。直到父母親近年去世,他都保守著秘密。
裕平表示,他家里人知道他和瓦維克住在一起,可能有所猜疑,但他從開沒有公開過他們的關系。就連住在紐約的一個姐妹,也不知道他今天結婚,“晚上再告訴她吧”。
瓦維克帶裕平去看望過他母親的墳墓,他說如果母親還在世,一定會喜歡裕平。他和裕平去過香港新界看裕平出生的地方,還一起去世界各地旅游。
瓦維克說,他從18歲起就公開自己的性取向,裕平跟他相比比較謹慎些。雖然兩人來自不同文化,但相處起來很自然,因為我們都是美國人。他希望將來有一天,不管何種膚色和性取向的人,都能享受到平等權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