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英倫網(wǎng)實習生 趙夢
我和一同參加Host UK項目的美國學生Carrie玩拼字游戲。
之前英倫網(wǎng)上報道過國際慈善組織Host UK幾十年來廣受各界好評的留學生周末寄宿活動。不親自試試看,怎么知道感受如何?
Host UK(在英國作客)是英國文化協(xié)會在1991年建立的組織。通過申請所提供的周末項目,在英國學習和義務服務的國際學生可以免食宿費入住當?shù)丶彝ス捕戎苣w驗正宗的英式生活。需要注意的是,國際學生來到英國的時間至少已達一個學期(或者三個月)。
我一樣還是先斬后奏,申請通過之后才告知父母我要到一個素未謀面的家庭去度過周末,順便慶祝生日。沒想到他們非但不祝福,反而責備我起來。一是說我給別人家里添麻煩,哪能讓陌生人把食宿全都包辦;二是說安全系數(shù)不可估算,怎么沒見面就一下子住上幾天?
這種擔憂并不少見。在國內生活了那么多年,眾人對陌生人的警惕簡直鍛煉的像與生俱來。不要和陌生人說話、不要拿陌生人的糖果、不要給陌生人開門,這樣的教育固然有必要和道理,也漸漸湮沒了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和友誼。
08年在法國交流時與朋友寄宿在當?shù)丶彝ァ?BR> 兩年前,我在法國南部鄰地中海的小城Montpellier做國際交換生,那是我第一次嘗試Home-stay(家庭寄宿)式的生活。我住在一戶祖孫三代的猶太家庭里,白天上課學習法語和法國文化,晚上一大家子人圍著圓桌吃風味各異的Couscous,聽小女孩咿咿呀呀地學Langue d'Oc(奧克語,法國南部地中海地區(qū)方言),她的表哥坐在另一頭復習英語和希伯來語動詞變位。至于安全問題?從來沒考慮過,迷路就抓一個陌生人來問,對方永遠面帶微笑;鑰匙忘了帶進不了屋子,我和同伴甚至翻過墻破窗而入,引路人駐足。
網(wǎng)絡上流傳著一個接收了十幾年Host UK國際學生的英國家庭的故事,很多國際學生甚至指名要到那戶人家去度過一個溫暖周末。事實上,Host UK只付給寄宿家庭少量的汽油費,一切食宿費用都由寄宿家庭承擔。那么為什么這個家庭會多年如一日地關照國際學生,讓一位又一位海外學子感受到家的溫暖和陌生人的友善? 熱情好客,本不是用來形容英國人的詞語,如果概括,大多數(shù)人可能會用禮貌友善。
在申請Host UK的過程中,我跟工作人員說明希望申請在生日這周。對方很快熱情回復: 我們向你保證,你今年的生日一定難忘而有意義!
短短一句話, 不禁讓我期待起來:這次去寄宿,會遇見怎樣一個家庭呢?
英國鄉(xiāng)間美景隨拍——茅草屋。
在與寄宿家庭聯(lián)絡后,我踏上了前往Hertfordshire(赫特福德郡)的小火車。
一位英國朋友告訴我,英國的美麗,盡在鄉(xiāng)間小路里。對此我深表贊同。一路上,窗外的視野隨著火車的前行逐漸開闊起來。
(未完待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