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齡出國留學,利于語言學習弊于容易被同化

字號:

  據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的統(tǒng)計,目前全球在校大學生總數(shù)為9000萬左右,其中,中國為2059萬人;歐洲為1050萬人;北美為1450萬人。在與歐美形成在校大學生幾乎三足鼎立局面的同時,中國的教育資源卻不可與歐美同日而語,我國生均的教育資源不及歐美的1/3。因此,出國留學是利用國外教育資源、促進我國現(xiàn)代高等教育、加速培養(yǎng)專門人才的重要渠道之一。無論從國家利益考慮,還是從國民的教育需求出發(fā),出國留學勢在必行,出國留學確實具有極其重要的戰(zhàn)略意義。
    我國出國留學人員是多層次的,從訪問學者到攻讀博士、碩士、學士學位的公費、自費留學生,還有讀社區(qū)學院,讀大專、高中、初中甚至小學的自費留學生等。特別最近幾年,讀本科、高中以下學歷的留學生人數(shù)逐年增加,出國留學呈低齡化趨勢。而這種留學的低齡化趨勢對留學生本人及其家庭有什么利弊?究竟是利大于弊,還是弊大于利呢?以下進行一些分析。
    從語言學習規(guī)律和事實來看,出國年齡越低,掌握外國語言就越快、越地道,比如留美,很快就將講得一口純正、流利的美式英語;由于沒有語言障礙,與周圍人群的交流更加簡便易行,很快就將融入當?shù)厣鐣?。這對留學期間的日常生活和專業(yè)學習以及畢業(yè)后求職就業(yè)都非常有利;與此同時,原有一點中文基礎,如果繼續(xù)保持學習,對日后發(fā)展也多一項語言優(yōu)勢。這是低齡學生出國留學的有利方面。
    但是低齡出國留學也有著明顯的不利方面。出國時的年齡越低,中國文化的基礎就越差,比如小學生、初中生,他們所掌握的祖國語言文化十分有限。出國留學后,多則三五年、少則一兩年,他們會把中國文化忘卻殆盡。他們的文化觀念、世界觀和人生觀很快就會跟當?shù)赝鈬艘粯?,甚至完全變成了黃皮膚、黑頭發(fā)的外國孩子。這樣一來,他們會與遠在國內的父母產生文化觀念和價值取向上的差異分歧,如果父母不會外語或口語較差,與留學子女的溝通交流會愈加困難。這就是說,父母送兒女出國留學得到的結果,很可能是丟掉了骨肉親情的中國孩子,培養(yǎng)了越來越陌生的完全外國化的孩子,這顯然是不合算、甚至是痛苦的。尤其小學生出國留學,勢必會造成這樣的后果。另外,這些低齡孩子出國留學,由于出國時年齡幼小,對祖籍國的感性認識不深,同時深受國外生活方式和文化的影響,對留學國的感情甚至要濃于祖籍國,以至于長大后學成報國的意識會較淡薄。所以,無論是父母或是國家,權衡利弊,都不宜鼓勵和提倡低齡學生出國留學。
    那么,在什么年齡階段,什么學歷層次出國留學比較好?或者說利大于弊呢?筆者認為,還是大學本科畢業(yè)之后出國留學讀研比較好。理由是,一則已經具備中國文化的堅實基礎;二則有可能獲得國外大學的資助。例如,如果申請赴美攻讀碩士學位或博士學位,就可能獲得TA(教學助理)或者RA(研究助理)的經費資助。一旦獲得TA或者RA資助,那么在美讀研期間,生活和學習費用就完全有了保證。當然,高中畢業(yè)之后去美國讀大學本科也有優(yōu)勢,不僅具備了中國文化基礎,而且年齡相對年輕,學習外國語言比較快,將超過國內本科畢業(yè)生的水平。但是,他們不可能獲得美國大學本科的獎學金。這樣一來,家長就必須要支付他們在美國大學四年本科的學費和生活費,按照年均學費和生活費5萬美元計算,總共20萬美元,折合人民幣約計140萬元。顯然,這樣的高中畢業(yè)生,必須有富裕的家庭做后盾,為其提供足夠的經濟支撐。但從另外一方面說,無論本科畢業(yè)或者高中畢業(yè)后出國留學,他們的中華民族文化素養(yǎng)都比低齡留學生要高,對祖國的感性認識和情感也較深,因而留學報國的意識比較強。
    綜上所述,無論公費或自費留學,都應該得到支持。這不僅由于中國現(xiàn)代高等教育相對落后、教育資源比較缺乏;更由于國際教育交流不斷擴大,留學教育具有重要的戰(zhàn)略意義。但是,留學低齡化的趨勢并不可取,不可提倡或鼓勵。最合適的留學時期是在大學本科畢業(yè)之后,或者至少在高中畢業(yè)之后。這樣無論對留學生本人及其家長,抑或對國家來說,都是最佳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