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公派出國回應:留國外不回不僅要退錢還得賠

字號:

  40名由廣州市財政出資的公派人員近期即將啟程出國,奔赴世界一流大學留學深造。這是國內(nèi)首批由地方政府選派的公派出國人員,也是首個由地方財政資助的出國項目,為此廣州市將花費超過1300萬元。
    前日消息公布后,眾多市民紛紛提出疑問:能享受這一資助的40個人是如何挑選出來的?公派出國留學是公款鍍金還是真有價值?若有人把留學當成出國跳板不回來,政府如何應對?信息時報記者通過深入采訪,為市民一一解開這些疑惑。
    問:
    公派留學生如何選拔?
    答:85人競爭剩下不到一半
    政府花費超過1300萬元僅送40人出國留學,這40個人是怎么選出來的?選取過程是否公平公正?對此,廣州留學人員服務管理中心主任賀萬穗表示,1000萬元只是建一棟房子的價錢,如果真能培養(yǎng)出一個院士,那是很值的,“和鐘南山同批被公派留學的人中,出了5個院士。我們是不是能出這么多院士,不敢說,但我認為教育的投資是值得的。正如張廣寧書記所說,他們都是‘潛力股’”。
    賀萬穗告訴記者,出國的40人在申報時有明確的要求,是經(jīng)過高校和政府部門層層選拔竟爭之后出爐的,可以說所有人都經(jīng)過了層層審核。首先是廣州各個高校自薦,這次廣州各高校一共推薦了85人;然后再由廣州留學人員服務管理中心審核這些“候選人”的資格,刷下了25人,留下60人。最后由專家組再審核,從中選拔出40個“菁英中的菁英”,作為此次計劃的公派留學生。至于為何有的高校人少,有的人多,那是因為有些高校選送的人才不符合要求。有的高校甚至一個人都沒被選上呢。
    根據(jù)《廣州市“菁英計劃”留學項目選派留學生合作協(xié)議書》所述,申請人年齡原則上不超過35歲,各項學習成績必須優(yōu)秀,其中,核心課程成績在年級(班)前20%;推薦留學人員,應以“事前公告,事后公示”,以公開遴選的方式進行民主推薦,擇優(yōu)選拔,集中報送。
    問:
    國家有公派廣州何必派?
    答:為廣州產(chǎn)業(yè)發(fā)展量身造才
    目前,國家和一些單位都有公派留學生,為何廣州還要自設(shè)公派留學政策?對此, 賀萬穗表示,廣州有很多支柱型產(chǎn)業(yè),比如現(xiàn)代服務業(yè)、汽車制造業(yè)、新能源等,這些產(chǎn)業(yè)都需要高端人才。廣州之所以制定這個“菁英計劃”,是為廣州產(chǎn)業(yè)發(fā)展需求“量身訂造”培養(yǎng)人才。
    廣州留學人員服務管理中心高層次人才服務部部長助理林培補充說,“單位派送的留學生沒有我們這么全面的、系統(tǒng)的服務,我們從申請、到培訓、再到聯(lián)系學校、購買機票等有一條龍服務,而且有政策的支持。目前這個‘菁英計劃’的方案只是針對今年的,明年可能會有所調(diào)整,會更完善。接下來會有一系列的培訓,請‘海歸’來為即將公派留學的人介紹經(jīng)驗,讓他們少走彎路。”
    廣州市教育局科研處負責人表示,這些學生都是在廣州挑選,他們熟悉廣州文化,在廣州具有生活背景和人脈,回國后用所學知識為廣州服務,而且本身這個項目專業(yè)設(shè)置都是針對未來五到十年廣州發(fā)展所需要的專業(yè)領(lǐng)域,利于廣州的建設(sh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