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門戶開放”:中國留學生引發(fā)國際爭奪戰(zhàn)(2)

字號:

出國留學網(wǎng)liuxue86.com為即將留學的中國學生提供留學新聞:《美國“門戶開放”:中國留學生引發(fā)國際爭奪戰(zhàn)(2)》03月23日人民網(wǎng)報道。
    海外大學在中國上演“搶人大戰(zhàn)”
    有越來越多的國際知名高校認為,以80后、90后為代表的新一代中國學生不僅具備較好的理論知識,在創(chuàng)新能力和國際視野上也非常有優(yōu)勢。過去,中國學生想留學深造,先要過五關斬六將,現(xiàn)在,國際高校卻紛紛把視線對準了中國的年輕一代。
    就在今年2月,香港高校內地招生大戰(zhàn)陸續(xù)拉開戰(zhàn)幕,眾港校紛紛啟動2011年內地招生計劃,卯足心思與內地高校一起競爭“掐尖”,12所香港高校內地招生總數(shù)預計為1800人。雖然距離高考還有幾個月,但優(yōu)秀生源“搶奪戰(zhàn)”已硝煙彌漫。
    拿香港大學來說,該校撥款900萬元設立入學獎學金,頒發(fā)給錄取名單中各科成績突出的學生,只為獎勵成績優(yōu)異及具有多方面特長的內地學生。此外,香港浸會大學近期也正在國內各省“游說”優(yōu)秀生源報考,香港科技大學更是早在春節(jié)剛過就在上海舉辦了招商宣講會。
    在臺灣,很多大學也是看到了中國大陸學生的實力,紛紛希望能吸引大陸學生赴臺就讀。據(jù)臺灣媒體報道,島內大學招收陸生學位生作業(yè)緊鑼密鼓進行,目前由于一些政策方面的原因,只有41所大陸高校畢業(yè)的學生可赴臺深造,但對進一步開放的呼聲也越來越高。
    其實不僅在香港和臺灣地區(qū),國外高校在“搶人”方面更為激烈。法國斯特拉斯堡管理學院院長密謝樂·克利嘉說,作為法國名列前茅的商學院,該校每年都有眾多來自中國的留學生就讀。為了吸引更多優(yōu)秀的中國學生,他們特別開設了國際&歐洲商業(yè)碩士(出國留學網(wǎng) liuxue86.com),瞄準的就是中國學生市場。
    密謝樂·克利嘉認為,近兩年,國際上的很多大學都非??粗刂袊陀《鹊牧魧W生市場,不僅僅是因為這兩個地方的經(jīng)濟的崛起,這僅僅只是一方面的原因,更多的是學生本身的素質確實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提升。他特別強調,客觀地說,中國學生越來越具備國際競爭力,這是事實。由于中國人口眾多,這里必然有很多優(yōu)秀人才。
    在美國,由于其國內經(jīng)濟不景氣,越來越多的美國高校把目光投向海外留學生市場。去年在北京舉行的一場留學說明會上,就有78所美國大學現(xiàn)場推銷自己。到場的美國大學遍布美國各州、涵蓋各個種類,兩年制大學、四年制本科和研究生課程是應有盡有,如此多的美國大學扎堆招生的情形并不多見。
    出國留學網(wǎng)liuxue86.com為即將留學的中國學生提供留學新聞:《美國“門戶開放”:中國留學生引發(fā)國際爭奪戰(zhàn)(2)》03月23日人民網(wǎng)報道。
    在美國,由于其國內經(jīng)濟不景氣,越來越多的美國高校把目光投向海外留學生市場。去年在北京舉行的一場留學說明會上,就有78所美國大學現(xiàn)場推銷自己。到場的美國大學遍布美國各州,涵蓋各個種類,兩年制大學、四年制本科和研究生課程應有盡有,如此多的美國大學扎堆招生的情形并不多見
    中國學生的實力日益成為很多國家學生強有力的競爭對手,美國總統(tǒng)奧巴馬去年在某大學演講時多次提到中國的實力,他表示對美國的未來倍感憂慮,擔心在不久的將來美國會落后于中國
    “你知不知道,中國的天才比美國的人口還要多?!边@是今年奧斯卡獲獎影片《社交網(wǎng)絡》開場的第一句話。雖然電影的表達略顯夸張,但現(xiàn)實是,單從數(shù)量上來說,擁有高素質和能力的中國人數(shù)量越來越龐大,整個中國的教育水平也在快速提升。
    中國學生的實力日益成為很多國家學生強有力的競爭對手,美國總統(tǒng)奧巴馬去年在某大學演講時多次提到中國的實力,他表示對美國的未來倍感憂慮,擔心在不久的將來美國會落后于中國。
    由于在近10年來有越來越多的中國學生走出國門接受教育,而這些有能力的高素質人才一旦具備了國際視野,就等同于具備了很強的國際競爭力,他們的實力不可小覷。教育部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2010年我國出國留學人數(shù)比上一年增加5.54萬人,達28.47萬人,增幅高達24%。
    2010年,美國國際教育協(xié)會發(fā)布了一年一度的《門戶開放報告》。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消息是,2009-2010學年中國赴美學生增長近30%,在美學生近12.8萬,時隔9年之后趕超印度,再次成為在美留學生總數(shù)排名第一的生源國。
    前不久,有來自英國、法國、荷蘭、愛爾蘭、澳大利亞、新加坡、中國香港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的400多所高校和教育機構來北京參加國際教育巡回展。之所以有如此眾多的國外教育機構參加,很明顯,就是沖著中國學生來的。
    對于中國學生的評價,法國斯特拉斯堡大學的密謝樂·克利嘉教授稱:“中國學生的能力是顯而易見的,他們努力,在學習上非常主動。相比之下,中國學生對于國外大學而言有著非常強的吸引力?!?BR>    此話雖略顯恭維,但客觀地說,中國學生已經(jīng)是世界很多大學爭相吸納的對象,原因很簡單,在優(yōu)秀生源越來越少,人才爭奪越來越激烈的今天,中國學生的實力確實很搶眼。
    中國學生奪冠令歐美震驚
    2010年底有一則新聞一度引起教育界的關注,當時經(jīng)濟合作與發(fā)展組織公布了2009年以來實施的第四次國際學生評估項目調查結果。報告顯示,來自中國上海的中學生在數(shù)學、科學和文化水平三方面的教育水平名列世界第一。就平均成績來看,中國內地以556分高居榜首,韓國和芬蘭分別以539分和 536分位居第二、三名,中國學生的得分高出第二、三名近20分。以教育質量優(yōu)秀而著稱的香港和新加坡只排名第四和第五位,就連非常重視教育的日本也只排名第八。
    消息一出,引來了國際上眾多關于中國教育水平的討論。歐美教育專家紛紛表示,現(xiàn)在的學生素質代表著未來二三十年這個國家的人口素質,中國的腦力資源不容小視。美國教育部研究組專員施耐德接受媒體訪問時指出,中國確實很重視教育,人民的學習意識真的很強。
    《紐約時報》認為,來自中國的學生在國際能力評估計劃當中名列前茅,使美國學者對中國的教育水平感到很震驚。一位曾在美國教育部任職的官員也表示,對這樣的結果感到非常驚訝。他也提出中國的學生不是只會死記硬背,他們在理解、創(chuàng)造,還有面對實際生活挑戰(zhàn)的能力方面,都大大地提高。
    盡管這一次是來自上海的中國學生作為代表奪得多項第一,這并不能代表中國教育的平均水平,但畢竟奪冠的是中國人,所以歐美學者大多感到意外。他們雖然認為一個城市的表現(xiàn)不能代表全中國的教育素質,但毫無疑問,上海學生的表現(xiàn)反映了中國這些年來的迅速崛起。
    一位英國大學駐華代表處的負責人表示,中國崛起不僅僅體現(xiàn)在經(jīng)濟能力方面,更重要的是數(shù)量龐大的中國學生正不停地孕育著各種領域的“天才”。這些優(yōu)秀人才對于國外大學發(fā)展自身研究實力來說太重要了,國外很多大學都已經(jīng)看到了這一點,都希望能從中國找到人才。
    出國留學網(wǎng)liuxue86.com為即將留學的中國學生提供留學新聞:《美國“門戶開放”:中國留學生引發(fā)國際爭奪戰(zhàn)(2)》03月23日人民網(wǎng)報道。
    留學不能流失人才
    客觀地說,很多歐美日等發(fā)達國家的大學,其求學環(huán)境和師資的平均水平比中國是要高出不少,因此,很多經(jīng)濟條件較好的中國家庭愿意把孩子送出國去接受教育。教育部中國留學服務中心副主任安玉祥表示,中國已經(jīng)成為全球最大的留學生資源國。他還說,現(xiàn)在的留學規(guī)模尚不能滿足中國學生和家長的留學需求。
    不用說像哈佛、牛津等這樣知名的學府,很多國外大學都能說出一些能吸引中國學生的地方。“斯特拉斯堡大學位于歐洲議會所在地,文學巨匠歌德、中國著名人士朱光潛都曾就讀于此?!泵苤x樂·克利嘉院長非常自信地介紹著他所執(zhí)教的大學。現(xiàn)在,像這樣具有誘惑力的國外大學正在越來越多地吸納著來自中國的留學生。
    密謝樂·克利嘉教授認為,之所以有越來越多的中國學生選擇留學,這不僅僅因為留學國外給了他們在學業(yè)上更好的深造機會,而且他們可以更多地了解國際社會。比如在歐洲畢業(yè)的學生,他不僅懂得歐洲的習慣,還了解中國文化。由于中國國際化程度正不斷加深,日后這樣的人才必然具備競爭優(yōu)勢。
    對此,有國內的教育專家表示,出國留學本身無可厚非,這對中國發(fā)展具有國際視野的人才來說也非常重要。然而,如何保證人才的回流才是應該考慮的問題。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中國有不少人才流失海外?!度瞬艖?zhàn)爭》一書曾大聲疾呼:中國已經(jīng)是目前世界上數(shù)量最大、損失最多的人才流失國之一。該書作者、中國與全球化研究中心主任王耀輝表示,自1985年以來,清華大學高科技專業(yè)畢業(yè)生80%去了美國,北京大學這一比例為76%。
    《人民日報》海外版曾有一篇報道指出,自改革開放至21世紀初,中國已有超過58萬人出國留學(出國留學網(wǎng) liuxue86.com),其中公派留學生為6萬多人,目前共有15萬多人回國工作,另外16萬多人畢業(yè)后在國外就業(yè),約27萬人正在海外就讀。那么,就這個數(shù)字來說,我國留學人員流失比例達到了近50%。
    然而,留學人員選擇在國外發(fā)展也是有一些原因的,就人才自由流動這一點來看,選擇在國外發(fā)展本身無可厚非。國家留學基金委東方國際教育交流中心副主任馬建明認為,允許和鼓勵知識和人才的流動早已是常態(tài)。國與國之間的知識、信息和人才互動,需要橋梁、紐帶、代表和執(zhí)行人。沒有人才的流動,國際化只能是空談。
    雖然人才在國際間的流動無可厚非,但對人才的渴望也是每個國家的訴求。近年來,如何把更多人才吸引回國,成了非常重要的問題。吸引留學生學成歸國,不是靠說的,而是要看國內有沒有真正能把人才吸引回來的環(huán)境和機遇。從目前看來,中國留學海外的人數(shù)雖然眾多,但事實上尚未形成大規(guī)模的留學潮。一旦形成大規(guī)模的留學潮,人才流失的情況才有可能更加嚴重。
    由于看到了中國經(jīng)濟發(fā)展迅速,不少人選擇從海外留學歸來,就從數(shù)量上來看,學成歸國的人數(shù)也并不算少,但同時又有了新的問題,就是不少人從“海歸(出國留學網(wǎng) liuxue86.com)”變成“海待”。人力專家表示,這不完全是能力不夠的問題,更多的是國內還需要發(fā)展更多能有利于國際型人才就業(yè)的環(huán)境。
    于是,一方面人才流失海外,一方面海外歸來無法找到發(fā)展機會,這樣的矛盾現(xiàn)象已經(jīng)開始出現(xiàn)。專家指出,如何在未來提升國內大學的教育水準,加強國內大學在教育上的國際化,并為優(yōu)秀的海外歸國人才提供適應他們發(fā)展的空間,這才是留住人才最重要的因素。(出國留學網(wǎng) liuxue8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