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不是誰都能收獲"鮮花和掌聲"

字號:


    □策劃科教文衛(wèi)部
    執(zhí)行記者吳戰(zhàn)朝
    閱讀提示
    "如果我沒有出國,那我一定在出國的路上!"
    撂下這句"狠話"的,是一名年僅21歲的女生,她叫楊瓊寧。楊瓊寧經(jīng)歷了國內千軍萬馬擠過獨木橋的高考,甚至還在一所二本院校度過了一年多時光;但最終,不甘平庸的她又回到高中,自學考取了美國頂尖私立大學:喬治·華盛頓大學,并成功申請到每年1.5萬美金的獎學金。
    類似案例還有不少。為什么這些學生一門心思要出國?我們應該怎樣看待"出國熱"?
    案例
    在國內讀二本,到國外讀名校
    楊瓊寧高中在鄭州中學讀書,用她自己的話說,她"性格高調",對"除學習以外的活動也算熱衷"。
    當年高考,楊瓊寧的成績并不好,填寫高考志愿也不像別人深思熟慮:"選校的時候,隨便一翻那本大書(有關報考志愿指導類圖書),看到了山東工商學院有金融專業(yè)而且在海邊,就決定了。我爸媽也沒管我。"
    "我在國內的大學生活很無聊,經(jīng)常逃課。而且,就算逃課也還是無所事事。"楊瓊寧回憶說。時間久了,她陷入了沉思:"如果我一直讀下去,將來怎么辦?找個一個月幾千元的工作?攢錢幾十年買個幾十平方米的房子結婚生娃?這太可怕了!"
    大二那年寒假,楊瓊寧毅然回到鄭州中學,起早貪黑準備赴美留學。最終,她如愿以償,順利被喬治·華盛頓大學錄取,更加難能可貴的是,她還成功申請到每年1.5萬美金的獎學金。
    現(xiàn)在,楊瓊寧的生活非常充實:"在這里,我們天天熬夜學習,參加各種社會活動,周末還要參加聚會,節(jié)奏快,生活充實。而且,老師很可能就是諾貝爾獎得主,或者是大公司顧問之類的。在他們的熏陶下,才算是真正學會做學術、寫論文,學會怎么研究分析,這些在國內的本科很難學到。"
    對于未來,楊瓊寧充滿憧憬:"我努力學習、實習,將來,可以申請高盛、摩根斯坦利、UBS之類世界頂尖投行的實習生,然后繼續(xù)努力打拼--起碼,我看到了無限可能。"
    問題
    同一人得到的評價為什么不同
    "國內高考一年才一次不說,還重在考知識、拼題海。這對那些喜歡多方面發(fā)展的學生很不利。"楊瓊寧抱怨說。
    "中國的高考,是'高校入學考試';美國的高考,是'高校入學考核'。美國的高考,是對學生多年綜合素質的考核評估,他們的目的是:'造就能積極融入社會并服務于社會的接班人'??梢哉f,美國學生從進入高中開始(相當于中國初三),就已經(jīng)開始了高考,他們平時在學校和社會上的表現(xiàn),都直接影響到他們的錄取結果。打個比方,美國高考像馬拉松,時間跨度長達4年;在這個過程中,家長、老師和社會各界都會積極參與,幫助學生成長成熟。"鄭州中澳國際學校校長鄭士力說,"中國高校是在招收學生,美、澳等國高校則是在挑選適合自己的學生;而且,中國高校是'嚴進寬出',而國外名校則多是'寬進嚴出'。"
    說法
    出國留學,不是人人都適合
    雖然許多留學生都表示受益匪淺,但也不乏一些留學生歸國后,連工作都找不到,成為"海待"。更有甚者,還有一些學生因從小被父母單獨送到國外,他們因為突然沒了家人約束或者心靈空虛等原因,就放縱自己,沉迷于吃喝玩樂,在海外留學幾年,連個文憑也沒拿到。
    "我認識一個朋友,因為成績不好,早早被家人送到國外求學。但他一直是酒吧、迪廳里的???,時間都浪費了。我出國的時候,他已在國外一年了;我畢業(yè)回國的時候,他語言學校還沒畢業(yè)。這種人,你說他出國有什么意義?"曾在澳大利亞留學的張先生舉例說。
    "我們應該正確看待'出國熱'這種現(xiàn)象,絕不能盲從。應該看到,一個人能不能成才,與他的努力程度密切相關,學習環(huán)境和學習條件只是外因。每年,都有大量國內大學畢業(yè)生走上工作崗位,成為社會棟梁;相反,也有許多海外留學歸來的人為找不到工作發(fā)愁。不可否認,國外名校是有一套比較先進的招考制度和人才培養(yǎng)機制,但并不代表這套制度就完美無缺,不代表所有人都適合這套教育。因此,要不要出國、什么時候出國,也因人而異。"鄭州中學國際部副主任田玉寶說。
    新聞延伸
    國外教育
    能帶來什么
    河南省實驗中學畢業(yè)生、現(xiàn)加拿大女王大學學生尹晨曼:
    自立。剛剛出國,我在廚房里就像個"文盲"?,F(xiàn)在,我已經(jīng)熟記周邊便利店的特價蔬菜、肉類,也學會了幾道拿手菜。
    自覺。在國外,課程進度非常快,課后作業(yè)很少,甚至沒有。學生要想學好知識,就要自我加壓。一切都是出于自愿。
    自薦。國外有很多機會,比如獎學金,實習,課外活動,志愿者等。但沒人告訴你這些機會的存在或截止日期。你要自己留意尋找、樂此不疲地自薦。
    省實驗中學畢業(yè)生、現(xiàn)美國密西根大學安娜堡學生邵科然:
    "第一,世界一流的教育質量。第二,開闊的眼界和更為廣泛的朋友圈。第三,更多的機會和資源。名校動輒幾十萬人的校友會是非常寶貴的人脈資源,同時,大公司招人時,也會專門到學校里開說明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