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選擇去歐洲留學

字號:


    中國可能有很多很多這樣的家庭或個人:父母可以提供一筆錢供子女出國也希望自己的子女出來,有許多一般的中產(chǎn)工作人員在國內(nèi)工作一段時間后希望重新定位自己或者以其它原因想出來。他們的共同點是我們并不十分富有-可能出得起第一筆費用,但他們希望找到出國最具價值的投資。他們到了異國后每天要為生活要為面包奔波,只有抱定一個絕心:只能成功。
    去美國?簽不了證…去英國,一年費用至少六十萬,還只是學校一般…〔做為單純的留學學習-加拿大并不是很好的選擇,因為外國學習不充許打工而且學費高昂〕
    歐洲大陸真正投資價值高的國家應該是:德國、法國、瑞典。英國也是不錯的選擇…
    根據(jù)我的認識留學歐洲國家選擇應該根據(jù):一、語言二、費用三、打工難易四、你的最終目的五、民族性六、學校教育水平〔這幾點是不分先后的〕
    一、語言正如世界性的發(fā)展趁勢是:英語正在全球話,所以如果這個國家以英語為主,應該是首選??赡苡泻芏嘞裎疫@樣的朋友會說:我的英語很好,在選另一門語言更好!錯-這是一種對語言認識不夠的看法。首先,你學了英語有多少年了-從初中就開始。第二,如果你在一個國家總是以英語幫助交流的話-你永遠不會學好那么語言,最好的結(jié)果也是:學的語言可以應付,用英語也可以應付-這是一種危險的信號:這至少證明你沒有溶入到那個真正的社會中,你一直會有一種強烈的陌生感:因為在任何一個國家的特定地區(qū)內(nèi)真正的本地人講話時用了大量俗語和不正常用法,鬼佬給中國人講話和鬼佬互相之間講話是兩種不同概念-到酒吧,到公共場所,深入鬼佬之中去才會知道這種差距-歐洲人會幾種語言是由于西語系的相似性。
    這樣說來在語言這一關(guān)上,講英語的英國有很大優(yōu)勢。正常情況下排第二位的應該是西班牙語,但現(xiàn)在講西班牙語的所有國家經(jīng)濟都十分不景氣,所以不考慮。
    以下應該是歐洲大陸上法語和德語的比較:從講的國家來說,應該是法語更多有:比利時、法國、法屬非洲和加拿大。而且法語比德語更接近英語,而且接近拉丁語,但是法語語法體系復雜程度更高。德語的經(jīng)濟屬于歐洲前一二位。這些比較都非常微妙,就看你讀完全文過后,再一條一條比較。
    瑞典語是北歐洲最大的語種,歷史上瑞典曾經(jīng)多次侵略過周邊城市,所以像丹麥,挪威,芬蘭,都基本上以瑞典為第二語言-當然英語大多數(shù)人會講。瑞典、挪威、丹麥語言非常近似。丹麥MM和瑞典MM上課交流時一個講丹麥語一個講瑞典語,居然互相能聽懂-瑞典人的英語基本詞匯完全沒有問題,高級詞匯比較少,表達法也比較單一。但現(xiàn)在越年青的瑞典人,英語越來越好。語言上的問題還和很多方面有聯(lián)系,我會慢慢給大家講。瑞典語十分接近德語,所以瑞典人學德語十分輕松…
    二、費用英國的教育水平很高-但收費太昂。德國、法國、瑞典公立學校免費!這是一個非常吸引人的地方。生活費而言,英國最高。德國可能一個月吃的話500馬克左右,法國750FF左右,瑞典介于德國和法國之間。其中還有房租等問題-我現(xiàn)在已經(jīng)有很多數(shù)據(jù),如果有朋友感興趣我會仔細分析一下數(shù)字。-我不喜歡列數(shù)字,因為有地域性和個人使用情況-我不愿意把自己說成一個"Mr Everthing"。還有不愿意寫得太多。
    三、打工難易英國可能是最難的吧!法國和德國差不多。但是如果是在幾個大城市法國應該和德國差不多,但是在法國打黑工的錢絕對生活沒有問題-法國中國人比德國人更多,而且德國的勞工法比法國更嚴歷!瑞典丹麥挪威都可以打工,但由于中國人太少,找工作不易…請注意一點,大多數(shù)情況下,大多數(shù)中國人注定只能在中國人開的餐廳和公司打工…如果是工作,那是另外一回事了…
    四、民族性:這兩點太重要了!所以的問題都有關(guān)連!如果你的最終目的是回國,很好,甚至語言問題都不是很重要,反正能用夠用就行。如果你的最終目的是要在國外闖出天地,那么從民族性上來講國家的首選應該是:法國。最后是德國。第一、法國人是歐洲最大的移民國家-基本上民族排它性已經(jīng)很少,已經(jīng)有大量中國新生代-上一代移居法國。第二、法國人懶第三、除了通婚-有很多種方法可以留下來,是這四個國家中最好留下來的。-第四、法國的福利水平高于美國、從某種程序來說高于加拿大。一個失業(yè)者4000FF,一套正常租金1600FF的房子,對他們只有500FF,什么都有優(yōu)惠。每年兩次的外出休假都沒問題。但就福利水平的高低來說應該是德國最好,瑞典在老年過后水平高于法國,英國較差一點。就象我所說的一樣:你能在德國以什么身份呆下來-德國只能通婚才能移民。原西德人連東德人都要歧視,中國人更以西德國人-歐洲人-東德人-德國長大的土耳其人-亞洲人這樣的順位排下來-你可能可以在德國留下來,但你沒有國家感,你說你有德國朋友-誰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朋友-全世界真正的朋友都是一樣,男的可能和你一起大醉,談女人,互相借錢?!菜哉f很反感國內(nèi)的一些文章,大談在國外的朋友文質(zhì)杉杉,對他十分禮貌,你們怎么互相尊重-去,只能叫政治朋友。
    〔北歐〕以瑞典為代表的民族性,一個特點是:冷-請注意,不是西德國人的"傲"。我最開始打交道時:大部份瑞典人都顯得冷靜有余,激情不足…你和他們說話一部份人愛理不理,一部份"非常禮貌〕后來大家真正成為了朋友,我發(fā)現(xiàn):只要小集體聚集在一起,只要是朋友,就什么話都敢說,什么事都敢做…然后,大家平時交往時,簡直是平平淡淡,一路上說話都很少〔只是大多數(shù)情況,也有例外〕。偶不防,他們會找你借一下錢,或者請你吃東西,或者開幾個玩笑…大多數(shù)的時間卻顯得十分冷靜,對自已國家的人也罷,對外國人也罷…所以我認為以為我代表的激情型人類不要去北歐,反而有一定社會經(jīng)驗的人,冷靜型,和穩(wěn)重型肯定很喜歡那里…但由于我的激情才會和瑞典人交上朋友…而他們自己說的,在國內(nèi),他們自己絕對也只是一個小圈子里面…他們沒有"狼群心理"〔也就是對什么事好奇,喜歡扎堆〕…他們都是在一米八以上…
    五、學校教育水平就公立大學來說,德國和瑞典的科技,理科強于法國。瑞典和德國都號稱:one of the best in the Europe法國的理科水平只有巴黎大學-索邦大學才能排得上號。法國的私立學校弱于英國,法國的精髓在于他的"Grand Ecole"-一涉及大多數(shù)專業(yè),一部份專業(yè)收錢,一部份不收錢。但費用高出很多。
    六、有錢讀英國-不過不好留,MBA也太多,每年下來也就80萬人民幣吧。我認為如果打算在歐洲留下來,享受真正的我屬于這個社會的感覺…首選法國。德國雖然不錯,但你想一下:你只能以工作簽證簽下來,而且那么多中國人都找不到工作,那個社會也永遠不會屬于你…瑞典也不錯-至少瑞典MM很漂亮。
    七、其它中小國家:丹麥,芬蘭都不錯!整體情況接近瑞典,但不如瑞典。芬蘭努力發(fā)展高科技,費用相對高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