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州留學社交晚會文化之我見。今天是媽媽和阿姨在澳大利亞探親的最后一天,她們明天一大早就要回國了。很巧的是,今天是我們學院廚師長Peter的六十歲生日,早在幾個星期之前我們就已經(jīng)計劃好給他慶祝生日了。因為住在MedleyCollege的學生只有五十幾個,大家其樂融融,就像一個大家庭一樣,彼此很親近。今天一大早就有人開始布置我們的晚宴廳,我的媽媽和阿姨也被邀請參加晚宴。
晚宴6點30分準時開始,我一下樓突然發(fā)現(xiàn)今晚絕大多數(shù)學生都穿著正式,儼然參加正式晚會的派頭。我立刻奔回房間換衣服,電光火石之間已經(jīng)是一身晚禮服、打扮高貴地下樓了,連媽媽和阿姨都甚為驚嘆我動作的敏捷。晚宴很成功,Peter難得那么高興,喝了很多酒,臉紅撲撲的,嘴就一直笑著沒有合攏過。
澳洲人雖然平時人情比較淡,但凡遇重大的事情都能表現(xiàn)出關(guān)切。穿著也是如此,他們平時的穿衣,無論男女遠沒有我們的許多國人講究,一般都是T恤和牛仔褲,但一有比較重要的場合都能正裝出席,儀態(tài)得體。所以,出國總要帶一兩套正裝,有備無患。
想起之前參加的InternationalFarewellDinner(國際學生告別晚宴),因為才一個學期,要離開的大都是exchangestudent(交流學生)。一共有12個學生,除了一個要轉(zhuǎn)學到英國的馬來西亞人,一個英國人,還有我是中國人,其他的9個學生都是美國人。我們都被邀請坐到Hightable(主桌)上,和MedleyHall(我住的墨爾本大學的一個宿舍)主席Phillippa共餐。我特地穿得比較正式,還盤了頭發(fā),引來不少的稱贊。晚餐的氣氛很活躍,是我在Medley最開心的一天。
過了一周,大家終于等到MedleyHall一年一度的舞會了。國外大學宿舍舉辦舞會是很重要的年度大戲,期待了很久,終于可以一睹舞會的風采了。下午早早回來打扮好,5點45分下樓拍照,本以為就是拍一張集體照,不會有什么特別的,經(jīng)歷了才知道并沒有那么輕松。大家都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女孩子都是晚禮服,而男生都是黑色的西服。在攝像師的指揮下站隊,個子高的在中間,矮的在兩邊,男女交錯,服裝顏色交錯,這樣拍出來才好看。照片分為正式和搞笑兩種。有趣的是,在國內(nèi),攝影師會讓大家喊“茄子”來展示笑容,英語普遍就叫“Cheese”。但這個攝影師與眾不同,開頭幾張他讓我們叫“Whiskey”,但因為我們之中有抵制酒精飲品的,就有人提出:我們能不能說些和酒沒有關(guān)系的詞?于是,攝影師就說:好的,就說“Sex”吧。大家都被這個攝影師給逗樂了。
搞笑照片實際上就是個人想象力的體現(xiàn),你想擺什么姿勢就可以擺什么姿勢。這個時候西方學生和亞洲學生的差別就體現(xiàn)出來了。西方學生普遍比較活潑,會想出各種各樣的有趣動作,而亞洲學生則比較內(nèi)斂,不是特別放得開。
拍完照片之后就去舞會了。Peter是學院主廚,他和妻子Josephine都是新加坡人,很多年前移民澳洲,因為亞洲文化相通,我們很快成為好朋友。在正式開始吃飯之前有比較長的一段時間是喝餐前酒和吃小吃。
大約在8點15分左右,晚宴正式開始。主餐差不多快吃完的時候,旁邊的舞池就開始放音樂了,很多人都去跳舞。我一開始還擔心,這么正式的場合跳的舞也會是像交誼舞那樣的正式舞蹈,自己不會跳很遺憾,但之后發(fā)現(xiàn)自己真是杞人憂天,其實大家跳的舞都是disco性質(zhì)的,舞曲都是歐美的流行音樂,很多人邊跳邊跟著唱,十分開心。不少男生脫去紳士的燕尾服,女生則手提著長裙在舞池中忘我舞蹈,我也不知不覺受到感染,盡興地跳了起來。
幾次參加澳大利亞的社交晚會,我感到澳洲人的身上既有美國人的熱情開放,也有英國人的嚴謹保守。他們平時待人都比較熱情,穿著也隨意,但一遇到對他人或自己比較重要的場合,就都打扮得體,甚至是盛裝出席。同時,他們又不太拘泥于形式,而是更注重自己的參與和感受,也比較尊重他人。澳大利亞人有著美國人的外向,可能和都是移民國家有關(guān),比較包容大度,不拘泥于小節(jié),但同時他們骨子里又保留了英國的老派作風,對待人和事物都比較認真,即使是幽默也比較偏英式。如果能夠認識到這一點,相信和澳洲人相處就能有的放矢,知道應當如何行事,既不會因過分而出丑,也不會因不達而過于拘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