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開放的丹麥留學文化

字號:

丹麥留學簽證辦理,在中國內地有三個地方,分別是北京、上海與廣州。申請者可以就近簽證,簽證受理時間為2個月,凡拒簽案件都會注明拒簽原因,以幫助申請人下一次申請避免發(fā)生類似錯誤,簽證辦理費為783元人民幣。丹麥不接受18歲以下的小留學生。
    留學生打工與就業(yè)問題
    中國留學生的經濟擔保費合計約人民幣每年6萬,這筆費用主要是用以保障學生日常的租房、飲食與旅游。丹麥允許留學生打工,打工時間限制在每周15小時。在這段時間內打工,不需要上稅,也不用申請工作許可,超過15小時必須申請工作許可,交納稅收,不過第二種情況一般是很少見的。丹麥社會不需要外來勞工,本國的勞動力市場就能自給自足,同時對外來勞工也有很多條件限制。所以最好不要希望通過打工掙留學費用,也不要把希望寄予獎學金,因為丹麥幾乎沒有什么獎學金項目(丹麥的公立大學實行學費全免制度,因而就不再設置獎學金項目),所以學生必須自己為生活費做好打算。
    如果畢業(yè)生能夠找到雇主,那么就可以留在丹麥工作。一般工作許可簽證時間為一年,每年都必須到移民局續(xù)簽。連續(xù)工作3年后,可以申請長期工作簽證。
    地處北歐的丹麥是個崇尚自由的國家,“自由”的體現(xiàn)從幾個小點便可窺見一斑。比如公民可以自由地遷移、自由地選擇受教育方式。丹麥的大學更有一個很鮮明的特色—沒有大學門,中國學生習慣了樹立著高高的城墻,看慣了個性十足帶有象征意義的大學校門后,來到丹麥會感到一些不適應,也許還會產生一種錯覺,沒有城墻阻隔的大學與社會自然聯(lián)成一體,整個丹麥就仿佛一個大的學校,學生無論在學校里還是在社會上,可以盡情享受一切公用設施,比如圖書館、博物館,都是對社會免費開放的。
    關于丹麥語的學習
    在語言要求方面,在丹麥學習超過6年以上時間,就必須學習丹麥語,一般情況下留學生來丹麥攻讀碩士也就學習一至兩年時間,最多時間不超過3年,如果他(她)所攻讀的大學或專業(yè)用英語授課,那么這些學生也可以不學習丹麥語,但是大學如果不具備英語授課的前提條件,學生就必須學習一年的丹麥語。那些專門來學習丹麥語的學生就另當別論。
    丹麥留學,有些大學為外國學生提供英語教學的本科和研究生課程。通常申請者要提供英語考試成績(雅思或托福),以及丹麥大學入學考試成績,入學考試方式則要申請者與學校直接取得聯(lián)系。
    對于北歐留學宣傳不及西歐國家的注解
    
人們普遍存在北歐國家對留學宣傳不積極的意識,和中專家并不認為丹麥的學校在招收外國學生上表現(xiàn)不積極。在教育宣傳方面,為什么遜色于西歐國家?是因為丹麥提供的是免費教育,丹麥的學校不是做生意、搞產業(yè),而是要普及丹麥的文化教育,丹麥的大學沒有組成團隊到中國來做宣傳。
    丹麥的高等教育機構分兩類
    
大學本科教育、大專教育。丹麥有5所綜合性大學,10所專門大學(專業(yè)分別為工程、獸醫(yī)、科學、藥學、藝術、建筑、商學等);這些大學提供本科和研究生學位。本科學位需要3年,碩士學位2年;大專有100多所,在大專里,提供短期和中長期的高等職業(yè)教育(3至4年時間包括實習);課程有師范、醫(yī)護、工程、設計、音樂等;一般大專學生人數(shù)為400-600人;丹麥高等學校每年分兩個學期,上學期是8月-12月底和下學期是2 月-6月。
    外國學生不享受免費醫(yī)療,但享受緊急傷病免費救治,外國學生必須購買醫(yī)療保險,在正式通過國家注冊并取得居住許可6個星期后,即可享受丹麥國家醫(yī)療保險待遇,丹麥政府和高等教育機構極少為外國學生提供經濟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