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后一分鐘教學設計(優(yōu)秀8篇)

字號: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yōu)質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最后一分鐘教學設計篇一
    1、認識5個生字。
    2、了解詩歌所表達的內(nèi)容,體會詩歌所表達的情感。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課前準備。
    收集與詩歌內(nèi)容相關的`文字資料、圖片或影視資料,如香港的風土人情,地理環(huán)境,回歸時的情景等。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還記得那個日子嗎?7月1日。對,就就是香港回到祖**親懷抱的日子。在那一刻,鮮艷的五星紅旗在香港的上空迎風飄揚;在那一刻,美麗的紫荊花在香港四處開放,中華民族又圓了一個團聚的夢,祖國大地又亮起了一片自由的曙光。今天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一首詩歌:《最后一分鐘》。
    初讀感知。
    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自己認為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讀后,同桌間互相檢查,或教師指名讀。
    或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詞語,可以在小組內(nèi)互相交流。
    默讀詩歌,想想每節(jié)詩主要講了什么。不懂的詩句提出來,和小組同學一起討論討論。
    討論交流。
    指名讀詩,讀后評價就是否正確流利。
    相互交流:了解了些什么,還有什么不懂的問題。
    文中四次提到最后一分鐘,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體會詩歌內(nèi)容。
    讀第1節(jié),想一想:還有最后一分鐘,香港就要回到祖**親的懷抱,此時此刻,所有中國人的情感就是怎樣的?(激動無比的)讀出這種情感。
    讀第2、3節(jié),想一想:作者分別想到了什么?(百年的痛苦歡樂,挺直了中國人的脊梁)有感情地朗讀第2、3節(jié)。(自豪、激動、喜悅。)。
    讀第4節(jié),想一想:第一朵紫荊就是什么?我們應該帶著怎樣的情感來讀?(急切、盼望。)。
    總結升華。
    讀了這首詩,你懂得了什么?(中國強大了,祖國領土更完整了,中國人就是愛自己的祖國的,盼望祖國早日實現(xiàn)和平統(tǒng)一大業(yè)。)。
    觀看香港回歸時的圖片或影視資料,感受那令人振奮的一刻。
    布置作業(yè)。
    閱讀有關回歸的資料,了解香港的風土人情、地理環(huán)境,了解香港的過去與現(xiàn)在。
    最后一分鐘教學設計篇二
    這是一首充滿激情的詩。作者傾述了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祖國懷抱最后一分鐘這一具有歷史意義的特殊時刻的思緒,表達了全中國人民積蓄心中的強烈的愛國情感和對香港回歸祖國后美好前程的衷心祝福。最后一分鐘課文教學設計,我們來看看。
    【學習目標】。
    1、認識5個生字。
    2、了解詩歌所表達的內(nèi)容,體會詩歌所表達的情感。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課前準備】。
    收集與詩歌內(nèi)容相關的文字資料、圖片或影視資料,如香港的風土人情,地理環(huán)境,回歸時的情景等。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還記得那個日子嗎?1997年7月1日。對,就是香港回到祖國母親懷抱的日子。在那一刻,鮮艷的五星紅旗在香港的上空迎風飄揚;在那一刻,美麗的紫荊花在香港四處開放,中華民族又圓了一個團聚的夢,祖國大地又亮起了一片自由的曙光。今天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一首詩歌:《最后一分鐘》。
    二、初讀感知。
    1、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自己認為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讀后,同桌間互相檢查,或教師指名讀。
    2、或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詞語,可以在小組內(nèi)互相交流。
    3、默讀詩歌,想想每節(jié)詩主要講了什么。不懂的詩句提出來,和小組同學一起討論討論。
    三、討論交流。
    1、指名讀詩,讀后評價是否正確流利。
    2、相互交流:
    了解了些什么,還有什么不懂的問題。
    3、文中四次提到最后一分鐘,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四、體會詩歌內(nèi)容。
    1、讀第1節(jié),想一想:
    還有最后一分鐘,香港就要回到祖國母親的懷抱,此時此刻,所有中國人的情感是怎樣的?(激動無比的。)讀出這種情感。
    2、讀第2、3節(jié),想一想:
    作者分別想到了什么?(百年的痛苦歡樂,挺直了中國人的脊梁,展現(xiàn)香港的土地和天空,不等條約終被撕毀,領土、主權的回歸。)有感情地朗讀第2、3節(jié)。
    (自豪、激動、喜悅。)。
    3、讀第4節(jié),想一想:第一朵紫荊是什么?我們應該帶著怎樣的情感來讀?
    (急切、盼望。)。
    4、有感情地朗讀全詩。
    五、總結升華。
    1、讀了這首詩,你懂得了什么?
    (中國強大了,祖國領土更完整了,中國人是愛自己的祖國的,盼望祖國早日實現(xiàn)和平統(tǒng)一大業(yè)。)。
    2、觀看香港回歸時的圖片或影視資料,感受那令人振奮的一刻。
    六、布置作業(yè)。
    閱讀有關回歸的資料,了解香港的風土人情、地理環(huán)境,了解香港的過去與現(xiàn)在。
    最后一分鐘教學設計篇三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時常需要準備好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tǒng)化規(guī)劃教學系統(tǒng)的過程。怎樣寫教學設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最后一分鐘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1.認識5個生字。
    2.了解詩歌所表達的內(nèi)容,體會詩歌所表達的情感。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1、在朗讀中理解詩歌內(nèi)容。
    2、在吟誦中體會作者的情感。
    通過誦讀詩歌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體會四次“最后一分鐘”,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它們之間的聯(lián)系。
    1、交流香港的有關信息。
    2、課件出示文中插圖。
    師:同學們,請仔細看這幅圖,你知道這是一個怎樣特殊的時刻嗎?
    3、教師激情揭題:是的,這個畫面就是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交接儀式的情景。這一刻,鮮艷的五星紅旗在香港上空迎風飄揚;這一刻,美麗的'紫荊花在香港大地四處開放;這一刻,中華民族又圓了一個團聚的夢;這一刻,祖國大地又亮起了一片自由的曙光。今天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一起來重溫這激動人心的《最后一分鐘》(板書課題)。
    1、學生自由讀詩,要求把字詞讀準確,把句子讀通順。
    2、學生自由提出困難,共同解決。
    3、再讀詩歌,思考一個問題:文中的四個小節(jié)分別講了什么內(nèi)容?
    1、指名讀第一小節(jié)。
    2、師:同學們,在第一小節(jié)中躲著一種修辭手法,你能把它。
    找出來嗎?(生:擬人)那用在這里有什么好處呢?(學生說一說)下面就讓我們一起拉著香港這位親人的手,傾聽最后一分鐘的風雨歷程。
    3、齊讀第一小節(jié)。
    1、師:當鮮艷的五星紅旗和香港區(qū)旗升起的時候,我們的心情是無比的--(激動、自豪)。請大家讀一讀第二小節(jié),邊讀邊體會這一份激動和自豪。
    2、學生自由讀第二小節(jié)。
    3、師:看著同學們這么認真地讀著,老師相信你們的體會肯定也到位了。下面我們一起來合作朗讀,一起來感受這份激動和自豪。請聽要求:前面部分男女同學輪讀,最后三行一起讀。
    4、分角色朗讀。
    5、教師范讀。
    6、有感情地齊讀。
    1、師:同學們臉上的表情告訴我,你們已充分體會到了那份激動和自豪,真棒!同學們,我們都知道如今的香港是非常繁榮的,可在150多年的時間里,它走過的歷程卻是坎坷的。
    2、課件出示虎門銷煙和《南京條約》等相關資料,教師介紹。
    3、師:虎門上空的硝煙在百年后的最后一分鐘終于散盡,發(fā)黃的舊條約也在此刻悄然落地。在這最后一分鐘,又是什么在長城的臉上,在黃皮膚的臉上流淌呢?快到第三小節(jié)中找一找。
    4、根據(jù)學生的回答課件出示相關語句。
    百年的痛苦和歡樂都穿過這一滴淚珠使大海沸騰!
    (1)指名讀一讀。
    (2)理解“使大海沸騰”(學生自由說;借助圖片理解)。
    (3)引讀:在這最后一分鐘,百年的屈辱終于揮之而去,
    中國人終于可以揚眉吐氣了,怎能不讓人歡欣鼓舞呢?--。
    在這最后一分鐘,所有中國人的喜悅都化作了淚水,這怎能不使大海沸騰呢?--。
    2、學生自由朗讀。
    3、交流,指導朗讀。
    (師:同學們,讓我們?nèi)ビ拥谝欢渥锨G,一起把最美好的祝愿送給香港吧!)。
    1、師:香港歷經(jīng)百年滄桑,今天終于回來了。這最后一分鐘,帶給大家的是無盡的激動、喜悅和自豪,老師給同學們配上音樂,我們一起有感情地朗讀整首詩,永遠記住這“最后一分鐘”!
    2、配樂齊讀詩歌。
    師:剛才的學習,我們從語言文字里感受到了那份激動、喜悅和自豪。下面老師帶大家走進當時的情景,再次感受這激動人心的最后一分鐘。(播放錄像,教師配畫外音。)。
    1、師:同學們,流浪了百年的游子--香港回來了,面對骨肉團聚的動人一幕,你最想說什么?請把它寫在課文空白處。
    2、集體交流。
    最后一分鐘教學設計篇四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詩歌表達的情感。
    2、學會查找資料,培養(yǎng)與同學合作學習的能力。
    3、了解中國近代史,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的情感。
    教學重點:理解詩歌的內(nèi)容,體會詩歌表達的情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結合歷史背景理解一些含義深刻、感情強烈的詩句。
    教學準備:學生搜集有關香港及香港回歸的資料、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解題導入,明確任務。
    1、播放課件,展示香港美景。
    2、導入:小河彎彎向南流,流到香江去看一看,那里有顆“東方之珠”,它就是(香港)。你能用一句話簡單介紹香港嗎?(香港是“購物天堂”,香港是“美食天地”……)香港,這顆璀璨的明珠,經(jīng)歷了百年風雨,直到1997年7月1日才回到祖國懷抱,這是中國人一雪前恥,揚眉吐氣的日子。今天,讓我們穿越時空隧道,回到十年前那個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午夜,一起來感受香港回歸“最后一分鐘”的激動。(板書課題)。
    3、齊讀課題。
    4、明確任務:對于這樣帶星號的課文我們應該怎樣學習?(讀“導讀”,明確任務。)請同學們看電視屏幕,請一名同學為大家讀“導讀”明確任務。括號里的要求請同學們引起注意,希望大家在讀書時留下痕跡。下面請大家默讀課文,自學體會,再與小組同學交流感想、解決疑問。
    二、自主學習,合作交流。
    三、結合資料,理解詩句。
    第一節(jié)詩。
    1、引入:午夜,世界的目光聚集香港,無數(shù)顆心都在期待著香港政權交接儀式的到來,此時你將是怎樣的心情?從詩中那里體會到的?(學生抓住具體詞語,如“風雨歸程、越來越、叩問”等詞語理解詩句意思,體會急切、盼望之情。)。
    2、過渡:一百年的企盼,一個多世紀的等待,終于走到了(最后一分鐘),怎能不激動?怎能不急切?誰能把這種感情讀出來?(指名讀,女生讀,男生讀。)。
    第二節(jié)詩。
    1、引入:聽,最后一分鐘走到了盡頭,零點的鐘聲敲響了!
    2、播放課件,感受香港回歸交接儀式的莊嚴。
    3、創(chuàng)設情景,引導學生體會情感:電視機前的各位觀眾,我是中央電視臺焦點訪談節(jié)目主持人趙丹,下面我們將與剛剛親歷香港政權交接儀式的觀眾作一個簡短的采訪。這位同學你剛才在現(xiàn)場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你的心情怎樣?此時此刻最想說點什么?(學生結合詩句談)經(jīng)歷了百年滄桑的香港終于回到祖國懷抱,香港同胞的心在顫抖,大陸同胞的心在顫抖,全世界華人的心在顫抖,讓歷史銘記這一特殊的時刻吧!本期節(jié)目到此結束,下期再見。
    4、過渡:剛才很多同學的感受都同本文的作者產(chǎn)生了共鳴,下面請同學們試著讀一讀,看誰能通過朗讀再現(xiàn)當時的激動場面。(指名讀,開火車讀。)。
    第三節(jié)詩。
    1、引入:五星紅旗終于在香港上空升起,望著那血染的風采,難免不讓人浮想聯(lián)翩。哪位同學來匯報第三節(jié)詩。
    2、學生結合查找的資料理解詩句意思,體會其中的情感。
    3、過渡:虎門硝煙的殘夢已醒,一百多年的恥辱終于得雪,回憶往昔固然痛苦,再看今朝怎不歡樂?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這痛苦和歡樂交織在一起的復雜情感。(齊讀)。
    第四節(jié)詩。
    1、引入:人們的愛國熱情噴涌而出,仿佛能使大海沸騰!這是怎樣一種場面呢?請哪位同學來匯報第四節(jié)詩。
    2、學生結合詩句體會情感。
    3、老師引讀體會。
    4、過渡:面對這個嶄新的香港,你想對他說些什么?
    5、小結:我們堅信植根于祖國大地上的這朵紫荊花一定會開得更加芬芳,更加鮮艷。
    三、總結全詩,學習寫法。
    1、總結:“最后一分鐘”既是午夜,又是清晨。然而,這僅僅是一個時間的代名詞嗎?對,它是屈辱的結束,嶄新的開始。文章連續(xù)四次出現(xiàn)“最后一分鐘”,既是文章的線索,又是情感的主線,請同學們記住這種寫法,并運用于自己的習作之中。
    2、延伸:光陰荏苒,十年轉瞬即逝,今年已是香港回歸整十年。十年前,美國《財富》雜志曾斷言:“香港回歸會死亡。”然而鮮活的事實讓那些惡意亦或善意的預言落空,香港人民用智慧和勤勞創(chuàng)造著一個又一個奇跡。請同學們課后查找并閱讀香港回歸后,這十年中發(fā)生的故事,寫寫自己的感想,可以是一首小詩,可以是一篇讀后感......表達你對香港人民的熱愛之情,對偉大祖國的贊美之情。
    板書設計:
    等待——急切、乞盼。
    24*最后一分鐘????升旗——激動、自豪?????屈辱的結束。
    聯(lián)想——痛苦、歡樂?????嶄新的開始。
    慶?!湴?、憧憬。
    最后一分鐘教學設計篇五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詩歌的內(nèi)容,體會詩歌表達的思想感情,激發(fā)熱愛祖國的情感。
    理解詩歌的`內(nèi)容,體會詩歌表達的思想感情,激發(fā)熱愛祖國的情感。
    理解詩歌的內(nèi)容,體會詩歌表達的思想感情,激發(fā)熱愛祖國的情感。
    一、導入。
    同學們,我們在三年級學習過《東方之珠》,對香港有所了解了。談談你所了解的香港。
    二、交流學生課前收集的資料。
    學生從“香港回歸之后的繁榮”、“香港回歸歷程”、“香港被割讓的歷史”等,從而加深對香港的了解。
    三、品讀課文。
    1、通讀全文,全文寫了幾節(jié),每節(jié)主要寫了什么?
    2、再讀課文,引導學生體會詩歌表達的情感。
    (1)抓住作者直抒胸臆的詩句體會情感。如,“聽所有中國人的心跳和叩問”;“是萬眾歡騰中剎那的寂靜”;“是誰在淚水中一遍又一遍/輕輕呼喊著那個名字/香港,香港,我們的心靈”;“然后去奔跑,去擁抱/去迎接……”。
    學生通過反復誦讀,把那種激動、自豪的感情與熱切之情溢于言表。教師適時的進行點撥。
    四、指導學生朗讀。
    “三分詩,七分讀”。結合詩歌內(nèi)容引導學生注意朗讀時的抑揚頓挫:注意節(jié)與節(jié)之間以及每一節(jié)之內(nèi)詩詞句間的停頓。
    最后一分鐘教學設計篇六
    1.認識5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詩歌內(nèi)容,體會詩歌表達的思想感情,激發(fā)熱愛祖國的情感。
    在誦讀詩歌中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理解詩句內(nèi)容,體會詩歌表達的情感。
    結合歷史背景理解一些含義深刻、感情強烈的詩句。
    學生搜集有關香港及香港回歸的資料如:“香港被割讓的歷史”、“香港回歸歷程”、“香港回歸之后的繁榮”等。
    一、提出學習目標
    1.出示香港回歸時的圖片(文中插圖)。
    同學們,請仔細觀察這幅圖,這是一個特殊的地方,特殊的時刻,有誰知道?
    2.據(jù)生回答隨機追問:你是根據(jù)圖中的哪些景物判斷出來的?引導學生結合課外搜集的資料說說對香港的一些了解。
    3.揭示課題。
    這幅畫面就是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交接儀式的情景。這一刻,鮮艷的五星紅旗在香港上空迎風飄揚,這一刻,中華民族圓了一個期待了一百多年的團聚夢,也是我們十多億中華兒女無比激動振奮的日子。今天,讓我們一起來重溫這讓人心潮澎湃的《最后一分鐘》。(板書課題:最后一分鐘)
    4.提出學習目標
    (1)把課文讀通讀順,了解這篇詩歌主要寫了什么內(nèi)容。難讀的字詞和句子多讀幾遍。
    (2)有感情朗讀課文,體會詩歌表達的情感。
    (3)這是怎樣的最后一分鐘?
    (4)課外資料收集展示
    (5)能結合對課文的理解,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
    二、展示學習成課
    (學生自主學習、解決問題)要求:小組內(nèi)按學困生——中等生——優(yōu)等生的順序進行展示;別人在展示時,其他同學要學會傾聽,并做好點評。)
    (一)基礎知識展示。(小組內(nèi)完成)
    1.這節(jié)課,我學會了硝煙、骨髓等詞語,理解了叩問、脊梁等詞語的意思。
    2.我會用其中的一些詞語造句。
    3.我能夠流利有感情地朗誦詩歌。
    4.我知道了詩歌的內(nèi)容。
    (二)、學文悟情展示。
    1.了解詩歌的主要內(nèi)容。(通讀全文,全文寫了幾節(jié),每節(jié)主要寫了什么)
    2.品讀詩歌1.2小節(jié),激發(fā)情感。
    生1:第一小節(jié)作者把香港當作久別重逢的親人,用擬人的寫法表現(xiàn)出香港就要回歸祖國時所有中國人都在滿懷激情地迎接這一時刻的到來。
    生2:通過第二小節(jié)中“微微顫抖的嘴唇”,“在淚水中一遍又一遍輕輕地呼喊”等鏡頭,描繪了當時人們看著國旗和香港特別行政區(qū)區(qū)旗緩緩上升時無比激動自豪的心情。
    3.品讀第3小節(jié),回顧歷史。
    (1)學生出示收集的資料。
    香港包括香港島、九龍和新界,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
    1840年英國發(fā)動戰(zhàn)爭,打開了中國的國門。
    1842年英國強迫清政府于簽訂《南京條約》,永久割讓香港島。
    1856年英法聯(lián)軍發(fā)動第二次戰(zhàn)爭。
    1860年英國迫使清政府締結《北京條約》,永久割讓九龍半島尖端。
    (2)從這段資料中了解到了什么?
    生3通過資料了解香港自從戰(zhàn)爭以來的那一段屈辱歷史
    生4:聯(lián)想到了虎門銷煙和英國殖民主義者強加給中國的不平等條約。
    (3)理解:我看見,虎門上空的最后一縷硝煙,在百年后的最后一分鐘終于散盡;
    生5:感受到香港回歸是人們期盼已久的愿望,現(xiàn)在終于實現(xiàn)了,多么讓人激動。
    出示詩句:當一紙發(fā)黃的舊條約悄然落地,煙塵中浮現(xiàn)出來的長城的臉上,黃皮膚的臉上,是什么在緩緩地流淌——百年的痛苦和歡樂,都穿過這一滴淚珠,使大海沸騰。
    (三)創(chuàng)作性展示。
    1.小組合作聲情并茂地朗誦詩歌。
    2.小組展示仿創(chuàng)的詩歌。
    3.展示個性談感受。
    三、激發(fā)知識沖突(可與學習成果展示合為一體)
    四、知識拓展延伸
    1.展示自己收集的有關香港的資料
    2.香港的回歸歷經(jīng)坎坷,中華兒女可以挺直脊梁了。作者把自己那沸騰的熱血與深深的愛國深情融入到了詩句的字里行間中。如果你能親眼目睹這一激動人心的場面,你有什么話想說,請把它寫下來。
    最后一分鐘教學設計篇七
    1、認識5個生字。
    2、了解詩歌所表達的內(nèi)容,體會詩歌所表達的情感。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收集與詩歌內(nèi)容相關的文字資料、圖片或影視資料,如香港的風土人情,地理環(huán)境,回歸時的情景等。
    同學們,你們還記得那個日子嗎?1997年7月1日。對,就是香港回到祖國母親懷抱的日子。在那一刻,鮮艷的五星紅旗在香港的上空迎風飄揚;在那一刻,美麗的紫荊花在香港四處開放,中華民族又圓了一個團聚的夢,祖國大地又亮起了一片自由的曙光。今天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一首詩歌:《最后一分鐘》。
    1、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自己認為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讀后,同桌間互相檢查,或教師指名讀。
    2、或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詞語,可以在小組內(nèi)互相交流。
    3、默讀詩歌,想想每節(jié)詩主要講了什么。不懂的詩句提出來,和小組同學一起討論討論。
    1、指名讀詩,讀后評價是否正確流利。
    2、相互交流:
    了解了些什么,還有什么不懂的問題。
    3、文中四次提到最后一分鐘,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1、讀第1節(jié),想一想:
    還有最后一分鐘,香港就要回到祖國母親的懷抱,此時此刻,所有中國人的情感是怎樣的?(激動無比的。)讀出這種情感。
    2、讀第2、3節(jié),想一想:
    作者分別想到了什么?(百年的痛苦歡樂,挺直了中國人的脊梁,展現(xiàn)香港的土地和天空,不等條約終被撕毀,領土、主權的回歸。)有感情地朗讀第2、3節(jié)。
    (自豪、激動、喜悅。)。
    3、讀第4節(jié),想一想:第一朵紫荊是什么?我們應該帶著怎樣的情感來讀?
    (急切、盼望。)。
    4、有感情地朗讀全詩。
    1、讀了這首詩,你懂得了什么?
    (中國強大了,祖國領土更完整了,中國人是愛自己的祖國的,盼望祖國早日實現(xiàn)和平統(tǒng)一大業(yè)。)。
    2、觀看香港回歸時的圖片或影視資料,感受那令人振奮的一刻。
    閱讀有關回歸的資料,了解香港的風土人情、地理環(huán)境,了解香港的過去與現(xiàn)在。
    最后一分鐘教學設計篇八
    1、認識5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詩歌內(nèi)容,體會詩歌表達的思想感情,激發(fā)熱愛祖國的情感。
    在誦讀詩歌中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理解詩句內(nèi)容,體會詩歌表達的情感。
    結合歷史背景理解一些含義深刻、感情強烈的詩句。
    學生搜集有關香港及香港回歸的資料如:“香港被割讓的歷史”、“香港回歸歷程”、“香港回歸之后的繁榮”等。
    一、圖片導入,揭示課題。
    1、出示香港回歸時的圖片(文中插圖)。
    同學們,請仔細觀察這幅圖,這是一個特殊的地方,特殊的時刻,有誰知道?
    2、據(jù)生回答隨機追問:你是根據(jù)圖中的哪些景物判斷出來的?引導學生結合課外搜集的資料說說對香港的一些了解。
    3、揭示課題。
    這幅畫面就是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交接儀式的情景。這一刻,鮮艷的五星紅旗在香港上空迎風飄揚,這一刻,中華民族圓了一個期待了一百多年的團聚夢,也是我們十多億中華兒女無比激動振奮的日子。今天,讓我們一起來重溫這讓人心潮澎湃的《最后一分鐘》。(板書課題:最后一分鐘)。
    4、有感情地讀課題。
    二、初讀全詩,整體感知。
    1、自由朗讀,注意讀準字音,讀通是詩句。想一想:你覺得這是怎樣的最后一分鐘?
    2、掃清字詞障礙。認讀生字詞,注意多音字“悄然落地”的“悄”字。
    3、指名分小節(jié)讀詩,讀后師生評價。
    4、交流討論:你覺得這是“的最后一分鐘”?
    學生根據(jù)初讀感知,發(fā)表各自的見解,如:令人難忘、歡欣鼓舞、振奮人心等。
    三、品讀詩歌1、2小節(jié),激發(fā)情感。
    1、還有最后一分鐘,香港這位歷經(jīng)滄桑的兒子就要回到祖國母親的'懷抱,這一刻是多少代人熱切期盼的時刻啊!
    請同學們自由讀讀第1、2節(jié),從中你了解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2、反饋交流各自的感受,引導學生理解詩句。
    點拔一:第一小節(jié)作者把香港當作久別重逢的親人,用擬人的寫法表現(xiàn)出香港就要回歸祖國時所有中國人都在滿懷激情地迎接這一時刻的到來。
    點拔二:通過第二小節(jié)中“微微顫抖的嘴唇”,“在淚水中一遍又一遍輕輕地呼喊”等鏡頭,描繪了當時人們看著國旗和香港特別行政區(qū)區(qū)旗緩緩上升時無比激動自豪的心情。
    3、指導學生有感情朗讀。
    指名讀,評議,男女對讀,齊讀。
    四、小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