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老師,常常要根據(jù)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jù),有著重要的地位。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yōu)質(zhì)的教案嗎?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教案范文,歡迎大家閱讀分享借鑒,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時分秒教案第二課時篇一
教材87頁例3、4和課堂活動
1、知道1小時有多長
2、知道1秒有多長
3、簡單的'換算
1、時針走1大格是多少?分針走小格呢
2、1小時是多少分?
3、1分你能做些什么?
1、教學例3
1小時是60分,那有多長?
1小時能做些什么你知道嗎?
學生舉例
學生看書
2、教學例4
你的脈搏1分鐘跳多少次?那條一次是多少時間?
有比分更小的時間單位嗎?
那1秒有多長?
學生回答
觀察鐘面,認識秒針,秒針走1小格就是1秒,那秒針走一圈是多少秒?
觀察秒針走一圈后分針走了多少
得出1分=60秒
1、10秒你能派多少個球?
學生活動
2、完成4題
課后記:
時分秒教案第二課時篇二
教學內(nèi)容:
教科書第64—65頁《我們贏了》。
教學目的:
1、在實際情境中,引導學生認識鐘面以及時間單位時、分、秒。
2、感受一分鐘的長短。認識秒針和時間單位秒,知道1分=60秒。
教學重點:
認識秒針和時間單位秒,知道1分=60秒。
教學難點:
體會1分鐘的長短,建立1秒的時間觀念。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2001年7月13日晚上,萬眾矚目的2008年奧運會舉辦城市終于揭曉了。中國北京憑借其過人的優(yōu)勢,在申辦城市中脫穎而出,奪得2008年奧運會舉辦權(quán)。這個萬眾期待的消息傳至北京,使整個北京城沸騰了,數(shù)以百萬計的北京人不約而同地從城市的各個角落發(fā)出震天的歡呼。“我們贏了!”
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這一讓全國人民激動的時刻是10時零8分,同學門看這有一個鐘面,它指向的時刻就是10時零8分。上學期我們認識了時鐘,今天老師給同學們出了幾道思考題,請拿出你們的學具,以小組討論的形式研究研究鐘面。思考題:
1、鐘面上有個大格,個小格。
2、時針走1大格是時。
3、分針走1小格是分,走1大格是。
4、時針走1大格,分針正好走圈。
(指名匯報)板書:1時=60分
師用教具撥出一個時間問學生:這是幾時?(9時18分)
電子表顯示是這樣的:9:18
二、認識秒。
師拿出兩種不同的表(有秒針的、沒秒針的)讓學生觀察它們有什么區(qū)別。
再讓學生分組觀察、研究秒針走一圈,分針走了多少。
指名匯報觀察結(jié)果。
師板書:1分=60秒
三、體會1分、1秒。
師:1秒鐘有多長時間呢?請同學們隨著秒針的走動拍手。
師:"1秒的時間短不短?"在今年的()雅典奧運會上我們國家取得了輝煌的成績,其中有一塊金牌讓世界震驚,他打破了在這個項目上黑人壟斷的歷史,你們知道他是誰嗎?(生:劉翔)你們知道他的成績是多少嗎?(生:12秒96)讓我們一起體會一下劉翔這不到13秒的時間。
師:我喊開始,就是劉翔開始跑,我喊停,就是劉翔奪得了冠軍
四、練習。
1、獨立完成數(shù)學書65頁第2題。(集體訂正)
2、2、獨立完成數(shù)學書67頁第2題。(集體訂正)
3、獨立完成數(shù)學書67頁第3題。(集體訂正)
五、小結(jié)。
1、同學們你這節(jié)課學習了那些知識?
2、我們可不能小看這短暫的一分一秒在第十四界世界碑足球賽上,德國隊就是在最后一分鐘進了一球,從而贏得了冠軍。在今年的雅典奧運會上皮滑艇隊員孟關(guān)梁、楊文軍就是以比亞軍提前不到1秒的速度贏得金牌的。老師還找來了一些珍惜時間的名言、警句。“釘子是敲進去的,時間是擠出來的”。“失去眼前的時間,就等于失去了所有的時間?!?BR> 第2節(jié)一分鐘能干什么
教學內(nèi)容:
教科書第66—67頁《一分鐘能干什么》。
教學目的:
1、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通過各種具體的活動,使學生對一分、一秒具有親身感受,使抽象的時間概念變成學生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
2、知道1分=60秒。
3、嘗試估計經(jīng)歷的時間。
4、教育學生珍惜時間。
教學重點:
通過具體活動親身感受一分、一秒能干什么。
教學難點:
嘗試估計經(jīng)歷的時間。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我們上一節(jié)課學習了鐘面上的知識,知道了1時=60分,那么一分有多長呢?我們來聽一聽1分鐘的音樂,邊做口算題。統(tǒng)計一下自己在1分鐘內(nèi)共做了多少道口算題。
2、1分鐘你能做哪些事情呢?(學生們各抒己見。)
二、探索新知。
1、充分感受一分鐘、幾分鐘的長短。
(1)活動一:
請同學們數(shù)一數(shù)自己的脈搏次數(shù)。一分鐘能跳幾下?
教師計時開始,學生開始數(shù)數(shù),指明匯報次數(shù)。
(2)活動二:試一試
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配合活動,按各自要求進行拍皮球、寫字、讀書、走路等進行統(tǒng)計匯報。
(3)活動三:(估計一分鐘的長短)
2、實踐活動:
(1)選一件你喜歡的事情,估計用了一分后停止,看誰估計的時間最接近一分。
(2)唱一首歌,估計用了幾分。
(3)猜小朋友跳繩1分鐘能跳幾下?
三、認識分與秒的關(guān)系
1、認識秒針(出示鐘面)
(1)讓學生指出時針、分針、秒針及它們的區(qū)別。
(2)小結(jié):時針是又矮又胖的最短的(走得最慢),秒針是最長的(走得最快),另外的是分針(走得不快不慢)。
(3)秒針是一格一格的走,它走一小格是一秒。
2、秒與分的關(guān)系
(1)秒針可以記錄比1分鐘還短的時間,讓學生說出分針、秒針的所在的位置。
(2)小結(jié):秒針走一圈分針正好走一格。
秒針走1小格就是1秒,所以秒針走1圈就是60秒。
(3)教師演示:分針和秒針同時出發(fā),秒針走完1圈,分針正好走1小格,就是一分。
(4)結(jié)論:1分=60秒(板書)
(5)讓學生撥一下自己的學具鐘,觀察一下秒針走一圈的同時,分針正好走1小格。
四、鞏固練習。
1、讀一讀、寫一寫。(不足10分要用0占位)
2、通過時、分、秒的關(guān)系,引導學生完成單名數(shù)與復名數(shù)間互換的關(guān)系進率為60。
3、讓學生結(jié)合實際填寫,再交流。
4、實踐活動,通過實踐活動體會1分鐘能干什么??梢怨膭钚〗M內(nèi)相互合作,共同完成數(shù)據(jù)的收集、記錄并相互交流。五、全面小結(jié)。
1分鐘很短暫,但也很重要。
舉列說明我們要珍惜時間好好學習做時間的小主人。
第3節(jié)作息時間表
教學內(nèi)容:
教科書第68—69頁《作息時間表》。
教學目的:
1、能夠正確計算從一個時刻到另一個時刻所經(jīng)歷的時間。
2、結(jié)合自己的實踐經(jīng)驗體驗時間的長短。
3、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時間觀念和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
教學重點:
制定作息時間表和由此引發(fā)的問題探究。
教學難點:
正確計算從一個時刻到另一個時刻所經(jīng)歷的時間。
教學過程:
一、引入:
同學們想一想,我們每天上午幾時開始上課?每節(jié)課多長時間?
二、合作探究。
1、介紹學校的作息時間:
從上午早讀課是8:00開始,讀20分鐘,休息5分鐘,一節(jié)課40分,課間休息10分,課間操是15分,眼保健操5分鐘。根據(jù)這些信息填寫68頁的作息時間表。
2、小組的同學合作制定作息時間表。教師巡視,參與制作過程。
3、學生到展示制作的作息時間表,師生共同修正,并與學校的作息時間對照。對有特色的作息時間表給予表揚鼓勵。
4、提出問題并解答。
(1)第一節(jié)課的下課時間是什么時候?你是怎么想的?
(2)從第二節(jié)課到第三節(jié)課下課,這兩個時刻之間經(jīng)過了多長時間?
(3)從上午7:40到上午放學,經(jīng)過了多長時間?
(4)讓學生根據(jù)作息時間表,在小組內(nèi)提出問題并指定同學解答。教師巡視并加以引導。
三、鞏固練習。
1、填一填。
(1)從9:00到11:00,經(jīng)過_____時。
(2)從10:00到10:00,經(jīng)過_____分。
2、從3:00到4:30。
(1)經(jīng)過了_____時____分。
(2)昨天這段時間你正在干什么?
3、6:30起床,25分鐘后,6:55用早餐,過了35分鐘,7:30去上學。
4、實踐活動:說一說今天幾時從家出發(fā)上學,幾時到校?算一算路上用了多長時間?
四、課堂小結(jié)。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學會了什么?
第4節(jié)月球旅行
教學內(nèi)容:
教科書第70—71頁《月球旅行》。
教學目的:
1、通過創(chuàng)設(shè)“月球旅行”這一情境,使學生綜合應用前幾個單元所學的知識。
2、能從“月球旅行”這一情境中,提出其它的數(shù)學問題,并能解決問題。
3、加強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增強學生學數(shù)學的興趣。
4、通過觀察、獨立思考、合作等活動,使學生經(jīng)歷自主探索創(chuàng)新學習的過程,在合作交流中獲得良好的體驗。
教學重點:
通過創(chuàng)設(shè)“月球旅行”這一情境,使學生綜合應用前幾個單元所學的知識。
教學難點:
能從“月球旅行”這一情境中,提出其它的數(shù)學問題,并能解決問題。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激發(fā)興趣。
二、合作探究。
1、看,智慧老人、淘氣和笑笑已經(jīng)進到了飛船里,淘氣心里可高興了,他迫不及待的問大家:“還有多少分發(fā)射?”
(1)引導學生認真看時間。
(2)你是怎么想的?
(3)從8:55到9:00經(jīng)過了5分,從9:00到9:15經(jīng)過了15分,所以還有20分發(fā)射。
(4)小朋友們能用所學的知識幫助淘氣和笑笑,那我們就和他們一起去月球旅行吧!(板書課題)
2、我們安全地來到了月球的快樂城堡,進入城堡的門有2個,你覺得智慧老人、淘氣和笑笑走哪個門省錢呢?快來根據(jù)兩個門的門標價錢幫他們算一算吧!
(1)你幫他們選擇哪個門?為什么?
要求學生列出數(shù)學算式,說明理由。
他們走第二個門省錢。因為如果走第一個門他們要用:3×8=24(元),走第二個門他們要用:10+6+6=22(元),所以說走第二個門更省錢。
(2)想進入快樂的人可不只智慧老人他們?nèi)齻€,看又來了一家三口人和一家兩口人,下面我們來個比賽,男同學幫三口人的算,女同學幫兩口人的算,看誰最先讓他們走進城堡,而且最省錢。
男生:走第一個門省錢。第一個門要花:3×8=24(元),第二個門要花:10+10+6=26(元)。
女生:兩個門都可以走。第一個門要花:2×8=16(元),第二個門要花:10+6=16(元)。
(1)一共需要幾艘飛船?
(2)飛1圈需要3分。
(3)最多乘2人。
(4)票價5元。
誰來幫淘氣解決他的問題?
飛4圈需要12分。我列的算式是:3×4=12(分)
誰來解決“一共需要幾艘飛船”這個數(shù)學問題?
一共需要4艘飛船。我列的算式是:8÷2=4(艘)。
你還能提出什么數(shù)學問題?
智慧老人的要求是:同桌合作完成校園的設(shè)計,用自己的話說清楚、說完整圖的位置方向。
6、哪位同學能把自己設(shè)計的月球?qū)W校展示給大家看看?
三、小結(jié):
1、月球旅行就要結(jié)束了,通過你們的表現(xiàn),我知道你們的收獲一定不少,誰愿意來說說?
時分秒教案第二課時篇三
教學目的:1、知道1分鐘有多長
2、知道1小時有多長
3、會進行簡單的換算
4、會合理安排時間
教學過程:一、引入
同學門,老師給你們猜一個謎語,
是時間
二、新課
出示鐘面,關(guān)于鐘面你知道了什么?
看一看,鐘面上有幾個大格?一個大格有幾個小格?
學生觀察并回答
教師:分針走1小格是1分鐘,時針走一大格是1時
學生撥針討論:1小時是多少分鐘?
學生動手操作
得出時針走1大格,分針剛好走一圈,是60個小格,就是60分
那我們用算式表示就是1時=60分
學生填讀書
體會1分鐘
1分鐘我們能做什么呢/
活動:學生數(shù)數(shù)數(shù)脈搏
擊掌跳繩跑步
課后記:
第2課時
教學內(nèi)容:教材87頁例3、4和課堂活動
教學內(nèi)容:1、知道1小時有多長
知道1秒有多長
簡單的換算
教學過程:一、復習
時針走1大格是多少?分針走小格呢
1小時是多少分?
1分你能做些什么?
二、新課
教學例3
1小時是60分,那有多長?
1小時能做些什么》你知道嗎?
學生舉例
學生看書
教學例4
你的脈搏1分鐘跳多少次?那條一次是多少時間?
有比分更小的時間單位嗎?
那1秒有多長?
學生回答
觀察鐘面,認識秒針,
秒針走1小格就是1秒
那秒針走一圈是多少秒?
觀察秒針走一圈后分針走了多少
得出1分=69秒
三、課堂活動
10秒你能派多少個球?
學生活動
完成4題
課后記:
第3課時
教學目的:1、通過觀察、操作和交流,學會認識幾時幾分
2、通過活動,感知時間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養(yǎng)成珍惜時間的好習慣。
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和實踐能力
教具準備:鐘表、作息時間表
教學過程:一、復習
放收音機正點報時的聲音
教師:同學門,你們聽見了什么?
出示鐘表圖,讓學生說
二、探究新知
學習例5
教師:同學們已經(jīng)認識幾時、幾時半了,下面鐘表上的時間你認識嗎?
出示例5圖
請同學們仔細觀察,想一想,你認為應該怎樣認?同桌交流
學生匯報
教師小結(jié):時針超過了幾格,就是幾時,分針走了多少個小格,就是幾分?
在認時間的時候,應該注意什么?
小組討論后匯報
學習例6
教師:出示例6圖,學生認時間
看,小熊還等大家來幫他們寫一寫,你會嗎?
抽學生板書,并說方法
教師教寫法
先寫幾時,再寫:,再在:的后面寫幾分,幾分要占兩位
注意:不是冒號,要寫在中間
書91頁,學生練習
三、在活動中體會
出示時間,學生邊說邊撥
8:10分11:157:353:08
學生邊說邊撥
同桌練習
幫助動物糾正錯誤
課堂活動3題,學生仔細觀察,有錯誤嗎?你認為應該怎樣說?
聯(lián)系生活實際,估計時間表
你們喜歡看那些電視節(jié)目?
這些節(jié)目在什么時間播出,請你填寫節(jié)目時間表,
學生活動
課后記:
時分秒教案第二課時篇四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時間單位秒,知道1分=60秒。
2.使學生初步建立1分、1秒的時間觀念。
教具、學具準備:
主題圖課件(或掛圖)、各種鐘表,鐘面模型,口算卡片。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導入新課
師:大家在電視上看過火箭發(fā)射衛(wèi)星嗎?發(fā)射前要怎樣?
師生一起倒計時:10,9,8,…,1。
學生可能會舉例:火箭發(fā)射、跑步比賽等。
二、自主探索,學習1分=60秒
1.探索計量“秒”的工具。
師:像“秒”這樣小的單位又該怎樣計量呢?這里有一個鐘表店(課件出示),你認為哪些鐘表是可以計量“秒”?把你的想法與小組里的同學說一說。
組織小組討論,學生廣泛發(fā)表意見??赡軙幸韵碌陌l(fā)現(xiàn):
(1)電子表(或鐘)。
(2)有秒針的鐘表。
2.學習1分=60秒。
教師演示鐘表模型,秒針走一圈,分針走一小格。
學生演示學具,教師巡視。
在反饋匯報的基礎(chǔ)上,教師總結(jié)秒針和分針的運行關(guān)系,即秒針走1圈是60秒,分針正好走1小格,由此得出1分=60秒。
3.完成練習十五第1題,要求學生填寫合適的時間單位。
三、體驗1分鐘有多長。
1.建立1分鐘的觀念。
師:1分鐘到底有多長呢?我們來仔細地看一看。
教師帶著學生一起數(shù)六十下,即六十秒,也就是一分鐘。
師:1分鐘我們能做些什么呢?
現(xiàn)在給你們1分鐘時間,同學們自己數(shù)自己的脈搏。
教師出口算題30個題,看學生能做多少。
2.聯(lián)系實際,完成練習十四第10題。
3.初步了解鐘表歷史。
師:如果沒有這些鐘表,我們又有什么辦法知道時間在1分、1秒地過去呢?
在學生充分發(fā)表意見的基礎(chǔ)上,教師播放課件,出示一些古代計時的工具。
師:有興趣的同學再去找一些資料,下次開一個新聞發(fā)布會。
四、課堂小結(jié)
小結(jié)后,要求學生完成練習十四第6題。
反饋。
師:你估計得怎樣?大家回去在生活中好好地驗證一下時間,也可以請親戚朋友幫忙。
《時分秒》教學反思
“時、分、秒”的認識是小學數(shù)學低年級教學中一個難點內(nèi)容,由于“時分秒”時間單位對于學生而言是比較抽象的,盡管學生是初步研究有關(guān)時間的知識,但生活中學生對于時間已有了相當多的感性知識,切身感受到我們的學習、生活和勞動都與時間息息相關(guān)。在上這單元前,我將學生原有的關(guān)于時間的知識與生活經(jīng)驗在課前做了個測試,發(fā)現(xiàn)班上的學生幾乎不能正確讀出鐘面上的時刻。針對這一現(xiàn)象,我從四個方面開始教學:
一是認識鐘面。我利用教具鐘讓學生知道鐘面有哪些部分組成,各表示什么;
二是認識時間:時、分、秒,知道1時=60分,1分=60秒,在讓學生理解時與分的關(guān)系時,又用教具向?qū)W生演示時針走一大格,分針走一圈,從而揭示時與分的內(nèi)在聯(lián)系。
三是掌握時間的寫法,并能用這幾種寫法寫出種面上所反映的時刻。
四是學生不僅要獨立探索,還要有合作交流。
時分秒教案第二課時篇五
——認識鐘面與整時教學內(nèi)容:
蘇教版二年級下冊教材第8頁例題
1、“試一試”。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知道想要知曉時間需要通過時鐘。
2、對鐘面有初步的認識。
3、認識整時,初步建立時間觀念。
教學重、難點:
1、對鐘面組成的認識,長針表示分鐘,短針表示時針。
2、當分針指著12時,時針指著數(shù)字幾就表示幾時。
3、在鐘面上對整時的認識及整時的寫法。
教學過程:
引入課題
1、讓同學們合上課本,問他們平時一般早上幾點起床上學,是怎么知道時間的呢?
2、引入課本例1,問學生圖中小女孩正準備上學,她是怎么知道時間的?設(shè)計意圖:聯(lián)系實際生活情境,讓學生們知道想要知道時間需要用到時鐘,并且需要學會看時鐘。
二、認識鐘面
1、給出教材中八點整的時鐘圖,問同學們認識嗎?并仔細觀察鐘面,從中可以發(fā)現(xiàn)什么?
2、指出鐘面有兩根指針,短針表示時針,長針表示分針。
3、鐘面上有12個數(shù)字,分別是從1到12。
設(shè)計意圖:讓同學們觀察鐘面了解到時鐘鐘面的組成。
三、認識整時
1、明確鐘面上長針分針指著12,短針時針指著8,表示的是8時。
2、告訴學生8時的寫法,寫作8:00。
4、出示“試一試”其他三個鐘面,讓同學們依次回答三個鐘面各表示幾時并且應該怎么寫。設(shè)計意圖:通過對課本8時的解讀,讓同學們自己根據(jù)實際經(jīng)驗自己總結(jié)整時的讀法及在鐘面上是怎么表示的,并且通過“試一試”加強學生對整時的認識和理解。
課堂總結(jié):提問:
1、我們今天學習了哪些內(nèi)容?
2、鐘面上短針表示什么,長針表示什么?
3、出示一個鐘面鐘面問同學表示幾時并強調(diào)當鐘面上分針指著12時,時針指著數(shù)字幾就表示幾時。
4、我們在書寫整時時應該怎么寫?出示一個鐘面讓學生書寫。
時分秒教案第二課時篇六
兒童學習概念一般都要經(jīng)過直觀感知——形成表象——抽象特征——內(nèi)化成概念這一過程。銳角和鈍角的教學屬于概念教學。考慮到建立銳角和鈍角的概念要以直角為判斷標準,我就從學生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直角出發(fā),通過創(chuàng)設(shè)學生喜聞樂見、生動活潑且富有童趣的生活情境——角的家,讓學生在角的家族里找出直角的哥哥和直角的弟弟在哪里。學生先自己探索,然后和同桌交流,準確地找出屋頂上的角是直角的哥哥,屋檐上的角是直角的弟弟,自主建立銳角和鈍角的表象,直觀地認識銳角和鈍角的概念,再抽象出銳角和鈍角的平面圖形(幾何角),順應兒童認識的規(guī)律。學生親身經(jīng)歷了數(shù)學知識的抽象過程,感受到數(shù)學知識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和無限趣味,從而對數(shù)學產(chǎn)生親切感,萌發(fā)了學習興趣。
二、讓學生在有趣的綜合活動中鞏固和應用銳角和鈍角的概念
活動化、個性化是課堂發(fā)展的重要趨勢。為了讓學生在活動中“做”數(shù)學,演繹數(shù)學,我創(chuàng)造性地處理教材,把練習九的第2題的一個直角設(shè)計為學生用眼睛不能很快看出來的鈍角。有的學生說直角,有的學生說鈍角,產(chǎn)生爭辯。我不失時機地引導學生探索用三角板的直角進行判斷的方法,在矛盾沖突中自然地突破了難點。然后通過“找平面上的銳角和鈍角”“走進生活找銳角和鈍角”“小組合作做銳角、鈍角和直角”“用巧巧手畫出銳角和鈍角”和“數(shù)圖形中直角、銳角和鈍角的個數(shù)”等活潑有趣的活動,充分調(diào)動了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活動,學生在做中學,玩中學,興趣盎然,體驗到探索的樂趣和成功的喜悅,充分調(diào)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最后讓學生應用銳角、直角和鈍角以及所學過的圖形設(shè)計一副美麗的圖案,學生思維活躍,有的畫導彈,有的畫汽車和房子,有的畫坦克,有的畫澆花機器人,有的畫書,還有的畫鬧鐘,等等。既加深了對這三種角的認識,又還原于生活,讓學生個性化地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和創(chuàng)造力,還滲透了數(shù)學美,培養(yǎng)了學生合作的精神和實踐能力。
時分秒教案第二課時篇七
教學目標:
1、從“審奧情景”引入鐘面,使學生認識鐘面。
2、初步了解時、分及它們之間的關(guān)系。
3、滲透愛國主義教育及按時作息的教育。
教學重、難點:
認時間、了解時、分的關(guān)系
教學方法:
自主探究、小組合作交流
教學手段:
鐘表模型(教具、學具)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shè)情景,引入新課
1、出示申請奧運會成功情景圖。
師:你們知道這是什么場面?
在什么時間?
你是怎么知道的?
引導學生得出:從文中的文字和鐘面上知道的。
師:還可以怎樣知道具體時間?
3、日常生活鐘表的種類很多,(教師出示一些鐘表)你能說出哪些關(guān)于鐘面上的知識來?
二、問題探究
1、引導學生觀察鐘面:教師拔出9時整
問:現(xiàn)在是幾時?
時針指著幾?
分針指著幾?
2、教師再撥一時刻繼續(xù)問:這時時針指著幾?分針指著幾?
再撥幾個整時一次類推……
問: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3、教師板書: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幾時就是幾時。
4、教師撥出9時10分問:
現(xiàn)在是幾時又過了幾分?
這時時針怎么樣?分針指著幾?
5、教師再撥一時刻繼續(xù)問:
這時時針怎樣?分針指著幾?再撥幾個一次類推……
問:你有什么新發(fā)現(xiàn)?
學生匯報老師板書:分針剛走過幾,分針走過幾個小格就是幾時幾分。
7、教師出示9:00,9:08
問:這樣的時間你認識嗎?引導認識電子鐘面上時間的方法。
8、完成“試一試”其他題目。
三、體驗感悟
1、完成練一練第1題。
教師出示四個帶有時間的鐘面,說一說是什么時間?那時你在干什么?
2、引導學生交流匯報后得出:
7:45上學
9:05做課間操
10:25正在上課
3:25正在踢球活動
3、完成第2題的“連一連”。
匯報交流
四、實踐應用
1、完成第4題的游戲,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游戲。
教師撥,學生說
學生撥,教師說
2、作業(yè):完成第3題
五、課堂小結(jié)
這節(jié)課你學到了哪些新知識?(會認電子表上的時間,能用電子表顯示方式寫時間;初步認識了鐘面上的時間,知道1時=60分,時針走過幾時就是幾時,分針走過幾個小格就是幾分)
時分秒教案第二課時篇八
1.使學生認識時間單位秒,知道1分=60秒。
2.使學生初步建立1分、1秒的時間觀念。
主題圖課件(或掛圖)、各種鐘表,鐘面模型,口算卡片。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導入新課
師:大家在電視上看過火箭發(fā)射衛(wèi)星嗎?發(fā)射前要怎樣?
師生一起倒計時:10,9,8,…,1。
學生可能會舉例:火箭發(fā)射、跑步比賽等。
二、自主探索,學習1分=60秒
1.探索計量“秒”的工具。
師:像“秒”這樣小的單位又該怎樣計量呢?這里有一個鐘表店(課件出示),你認為哪些鐘表是可以計量“秒”?把你的想法與小組里的同學說一說。
組織小組討論,學生廣泛發(fā)表意見??赡軙幸韵碌陌l(fā)現(xiàn):
(1)電子表(或鐘)。
(2)有秒針的鐘表。
2.學習1分=60秒。
教師演示鐘表模型,秒針走一圈,分針走一小格。
學生演示學具,教師巡視。
在反饋匯報的'基礎(chǔ)上,教師總結(jié)秒針和分針的運行關(guān)系,即秒針走1圈是60秒,分針正好走1小格,由此得出1分=60秒。
3.完成練習十五第1題,要求學生填寫合適的時間單位。
三、體驗1分鐘有多長。
1.建立1分鐘的觀念。
師:1分鐘到底有多長呢?我們來仔細地看一看。
教師帶著學生一起數(shù)六十下,即六十秒,也就是一分鐘。
師:1分鐘我們能做些什么呢?
現(xiàn)在給你們1分鐘時間,同學們自己數(shù)自己的脈搏。
教師出口算題30個題,看學生能做多少。
2.聯(lián)系實際,完成練習十四第10題。
3.初步了解鐘表歷史。
師:如果沒有這些鐘表,我們又有什么辦法知道時間在1分、1秒地過去呢?
在學生充分發(fā)表意見的基礎(chǔ)上,教師播放課件,出示一些古代計時的工具。
師:有興趣的同學再去找一些資料,下次開一個新聞發(fā)布會。
四、課堂小結(jié)
小結(jié)后,要求學生完成練習十四第6題。
反饋。
師:你估計得怎樣?大家回去在生活中好好地驗證一下時間,也可以請親戚朋友幫忙。
《時分秒》教學反思
“時、分、秒”的認識是小學數(shù)學低年級教學中一個難點內(nèi)容,由于“時分秒”時間單位對于學生而言是比較抽象的,盡管學生是初步研究有關(guān)時間的知識,但生活中學生對于時間已有了相當多的感性知識,切身感受到我們的學習、生活和勞動都與時間息息相關(guān)。在上這單元前,我將學生原有的關(guān)于時間的知識與生活經(jīng)驗在課前做了個測試,發(fā)現(xiàn)班上的學生幾乎不能正確讀出鐘面上的時刻。針對這一現(xiàn)象,我從四個方面開始教學:
一是認識鐘面。我利用教具鐘讓學生知道鐘面有哪些部分組成,各表示什么;
二是認識時間:時、分、秒,知道1時=60分,1分=60秒,在讓學生理解時與分的關(guān)系時,又用教具向?qū)W生演示時針走一大格,分針走一圈,從而揭示時與分的內(nèi)在聯(lián)系。
三是掌握時間的寫法,并能用這幾種寫法寫出種面上所反映的時刻。
四是學生不僅要獨立探索,還要有合作交流。
時分秒教案第二課時篇九
一、填空:
1、在鐘面上,時針從7走到8的時間是()小時,時針走1小時,分針正好走()圈,是()分。鐘面上一共有()個大格,()個小格。
2、在鐘面上,秒針走一圈是()秒,分針走了()個小格,是()分。秒針走一小格是()秒,分針走一小格,秒針走()小格。
3、7時30分到10時30分,經(jīng)過()小時。時針從7到11,經(jīng)過了()小時。分針從2走到6,共走了()分鐘。
4、學校下午2時上第一節(jié)課,每節(jié)課40分,第一節(jié)下課是()時()分,課間休息10分,第二節(jié)是()時()分上課,()時()分下課。
5、看一場電影用了2(),早上小明8()上學。
6、1時=()分1時20分=()分7分=()秒
120分=()時100分=()時()分6時=()分
240秒=()分360分=()分
7、鐘面上有3根針,分別是()、()、()。
8、我們現(xiàn)在所學的.時間單位是()、()、()。
9、時針指在4上,分針指在12上,表示()時。分針從12走到12,是()分,是()小時。
二、看鐘面再填空:
三、看鐘面填空,并在()里寫出從一個鐘面到下一個鐘面中間經(jīng)過的時間:
四、在()里填上合適的單位:
1、小明吃午飯用30()。2、王老師每天工作時間是8()。
3、飛機飛行1000米需要2()。4、一節(jié)課上40()。
5、上午再學校的時間是4()。6、小牛每天休息7()。
7、我們8()出發(fā)。8、跑100米用了60()。
9、18()開始吃晚飯。10、我們放學的時間是11()30()。
五、在里填上“”、“”、“=”:
50分1時3分45秒3分半時40分
100秒1分2時120分4分40秒
100秒2分300分3時1時15分115分
90秒1分30秒4時200分3分180秒
六、判斷:
1、分針走一圈是1分。()2、媽媽早上7:00起床。()
3、100秒=1分()4、晚上7時新聞聯(lián)播開始。()
5、小明下午2:00到校,4:30分放學,下午在校的時間是2小時30分。()
6、分針走一大格是1分。()7、鐘面上最短的針是分針。()
8、時針、分針和秒針重合的時刻是12時。()
9、看一場電影的時間是1小時。()10、飛機是上午8時起飛的。()
11、時針從5走到9,走了40分。()12、小芳做早操用了5分鐘。()
13、秒針走一圈,時針走一大格。()14、媽媽每天工作8小時。()
15、吃午飯的時間是11時30分。()16、半小時就是30分。()
17、小明寫一個大字需要60分。()
18、電子表上顯示6:45就是6時45分。()
七、應用題:
2、王師傅每分鐘做8個零件,從8:00到8:15分,一共可以做多少個零件?
3、小明從家到學校走了40分鐘,在7;30到學校,小明在什么時間從家出發(fā)?
4、老師從9時40分開始開會,開了40分鐘,會議應在什么時間結(jié)束?
時分秒教案第二課時篇十
2、能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體驗時間的長短
3、能進行時分面的簡單換算
4、能計算經(jīng)過時間,知道珍惜時間,會合理安排時間
第一課時
教學內(nèi)容:教材85頁-86頁例1-例3,課堂活動
教學目的:1、知道1分鐘有多長
2、知道1小時有多長
3、會進行簡單的換算
4、會合理安排時間
教學過程:一、引入
同學門,老師給你們猜一個謎語,
是時間
二、新課
1、出示鐘面,關(guān)于鐘面你知道了什么?
2、看一看,鐘面上有幾個大格?一個大格有幾個小格?
3、學生觀察并回答
4、教師:分針走1小格是1分鐘,時針走一大格是1時
5、學生撥針討論:1小時是多少分鐘?
學生動手操作
得出時針走1大格,分針剛好走一圈,是60個小格,就是60分
那我們用算式表示就是1時=60分
學生填讀書
6、體會1分鐘
1分鐘我們能做什么呢/
活動:學生數(shù)數(shù)數(shù)脈搏
擊掌跳繩跑步
課后記:
第2課時
教學內(nèi)容:教材87頁例3、4和課堂活動
教學內(nèi)容:1、知道1小時有多長
3、知道1秒有多長
4、簡單的換算
教學過程:一、復習
1、時針走1大格是多少?分針走小格呢
2、1小時是多少分?
3、1分你能做些什么?
二、新課
1、教學例3
1小時是60分,那有多長?
1小時能做些什么》你知道嗎?
學生舉例
學生看書
2、教學例4
你的脈搏1分鐘跳多少次?那條一次是多少時間?
有比分更小的時間單位嗎?
那1秒有多長?
學生回答
觀察鐘面,認識秒針,
秒針走1小格就是1秒
那秒針走一圈是多少秒?
觀察秒針走一圈后分針走了多少
得出1分=69秒
三、課堂活動
1、10秒你能派多少個球?
學生活動
2、完成4題
課后記:
第3課時
教學目的:1、通過觀察、操作和交流,學會認識幾時幾分
2、通過活動,感知時間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4、養(yǎng)成珍惜時間的好習慣。
5、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和實踐能力
教具準備:鐘表、作息時間表
教學過程:一、復習
1、放收音機正點報時的聲音
2、教師:同學門,你們聽見了什么?
3、出示鐘表圖,讓學生說
二、探究新知
(一)學習例5
1、教師:同學們已經(jīng)認識幾時、幾時半了,下面鐘表上的時間你認識嗎?
出示例5圖
2、請同學們仔細觀察,想一想,你認為應該怎樣認?同桌交流
3、學生匯報
4、教師小結(jié):時針超過了幾格,就是幾時,分針走了多少個小格,就是幾分?
在認時間的時候,應該注意什么?
小組討論后匯報
(二)學習例6
1、教師:出示例6圖,學生認時間
2、看,小熊還等大家來幫他們寫一寫,你會嗎?
3、抽學生板書,并說方法
4、教師教寫法
先寫幾時,再寫:,再在:的后面寫幾分,幾分要占兩位
注意:不是冒號,要寫在中間
5、書91頁,學生練習
三、在活動中體會
1、出示時間,學生邊說邊撥
8:10分11:157:353:08
學生邊說邊撥
2、同桌練習
3、幫助動物糾正錯誤
課堂活動3題,學生仔細觀察,有錯誤嗎?你認為應該怎樣說?
4、聯(lián)系生活實際,估計時間表
你們喜歡看那些電視節(jié)目?
這些節(jié)目在什么時間播出,請你填寫節(jié)目時間表,
學生活動
課后記:
第4課時
教學目的:1、簡單的單位換算
2、會計算經(jīng)過時間
教學過程:一、復習
1分=?秒1時=多少分
二、新課
1、教學例1
森林里,動物們正舉行運動會,現(xiàn)在是小動物門在舉行賽跑,你們想知道誰得了第一嗎?
學生看圖,你都看到了什么?
烏龜跑了2小時,小兔跑了1小時20分小狗跑了180秒
你知道誰最快嗎?
小組討論后回答
學生集體討論
2、教學例2
學生思考后小組討論
集體匯報
三、課堂活動
1題
第一節(jié)課8:45分上,9:25分下,用了多少分?
小名下午2時到校,4:20離開,在學校多少小時?
課后記:
第5課時
教學內(nèi)容:教材94頁例3,課堂活動2,練習十三1-4
教學目的:1、會簡單換算
2、計算經(jīng)過時間
教學過程:一、復習
120秒=分3十=()分70分=__()時()分
小紅3:40買東西,4:10回家,他用了多久
二、新課
1、教學例3
學校舉行運動會,團體賽從8:30——9:40,用了多久時間?
學生討論
單項從9:50——11:50,有開了多久?
學生獨立計算后討論
集體匯報
2、96頁2
學生先獨立計算
集體在討論匯報
三、練習
練習十三1-2
課后記:
第6課時
教學內(nèi)容:教材97——99頁3-6題
教學目的:1、會人讀時間
2、會簡單的換算
3、會計算經(jīng)過時間
教學過程:一、復習
1時=()分1分=()秒
二、練習
1、3題
學生獨立完成
2、4題
學生填寫后集體訂正
說自己的方法
3、5題
自己讀體后完成
4、6題
小朋友要春游,都有那些活動,看書,那你會安排時間嗎?
學生獨立安排計劃
小組交流
集體交流
時分秒教案第二課時篇十一
第一節(jié)秒的認識
教學目標
1.認識時間單位“秒”,知道分與秒的關(guān)系,初步建立秒的時間概念。2.通過觀察與操作,體驗時間在生活中的價值。
3.借助生活實例和實踐活動,培養(yǎng)學生遵守、珍惜時間的意識與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
建立時、分、秒的時間概念。教具學具
鐘表、課件、視頻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二、一)教師提問:人們倒計時時喊的“十、九、八、七……
二、一”每個數(shù)字之間經(jīng)歷多長時間?(1秒)教師小結(jié):計量很短的時間,常用比分更小的時間單位——秒。今天,我們就來認識“秒”。
二、探索新知
1、課件出示一個有秒針的鐘表,請同學們觀察,你能從鐘面上發(fā)現(xiàn)什么?(我發(fā)現(xiàn)鐘面上有時針、分針,還有秒針;有12個數(shù)字,有12個大格,還有一些小格)教師說明:同學們說得很正確,鐘表上又細又長的針就是秒針。
2、在鐘面上怎樣表示1秒呢?(秒針走1小格的時間就是1秒)教師用課件演示秒針走1小格的動作,請學生觀察。
3.請學生談一談對1秒鐘有什么感受。(特別短)4.請學生繼續(xù)觀察課件中的表。教師演示秒針走一圈,提問: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秒針走一圈,分針正好走1小格,秒針走一圈是60秒,分針走1小格是1分鐘。所以1分=60秒)教師小結(jié):同學們觀察得很仔細,1分=60秒。5.教師出示有秒針的鐘表,和同學們共同感受1分鐘有多長。請學生談感受。
(1分鐘比1秒鐘長,但1分鐘過得也很快)6.出示教材第4頁“做一做”上第2題,了解1分鐘可以做哪些事情。
現(xiàn)在給同學們1分鐘的時間,你親自實踐一下,這段時間能做些什么。然后把你的感受告訴同小組的同學。
三、鞏固練習
1、.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時間單位。
2.根據(jù)實際情況填一填。
3、填空。
(1)深呼吸1次用()秒。15秒內(nèi)能深呼吸()次。
(2)從1數(shù)到30用了()秒。
(3)1分=()秒
120秒=()分
4、繞操場跑1圈,王剛用59秒,李月用1分零3秒。誰跑得快?(考查知識點:對秒的認識;能力要求:能熟練運用秒的相關(guān)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板書設(shè)計
秒的認識
計量很短的時間,常用比分更小的時間單位——秒。
課后反思作為比分還小的時間單位,“秒”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在“倒計時”中。
時分秒教案第二課時篇十二
教學內(nèi)容:
課本p63頁第1題及練習十四的第1、2、4、5、6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學會根據(jù)除法的意義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2、使學生懂得從數(shù)學的角度提出學過的數(shù)學問題,并能夠解決問題,培養(yǎng)學生應用數(shù)學的意識。
3、培養(yǎng)學生積極參與數(shù)學學習活動的興趣,對數(shù)學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在交流中養(yǎng)成傾聽他人想法以及尊重他人與人進行合作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
溝通乘、除法的聯(lián)系,掌握口訣求商的方法。
教學難點:
靈活運用所學解決簡單問題,提高計算的正確率。
教學方法:啟發(fā)學生思考,探究合作學習,
教學準備:每人一張空白紙,口算卡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shè)情景,復習導入
師:同學們,我們前幾天學過了哪些知識,誰能說一下這些小朋友在干什么?
(設(shè)計意圖:直奔主題,讓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nèi)直接明確學習的內(nèi)容和任務(wù)。)
二、回顧整理,建構(gòu)網(wǎng)絡(luò)
1、教學第63頁主題圖(課件出示)
師:你看懂了什么?
引導學生觀察主題圖,同桌互相說一說題意。
生:把除法算式有規(guī)律地排一下,還可以利用乘法口訣表的排列方式整理除法算式。
師:(1)發(fā)下一張空白的表格紙
(2)組織學生根據(jù)45句乘法口訣寫出45道除法算式
(3)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按一定的規(guī)律合作整理除法算式,或者按除數(shù)相同的規(guī)律進行整理,培養(yǎng)學生井井有條的思維習慣,按規(guī)律辦事的思想方法。
(4)歸納整理:一是把除數(shù)相同的算式歸類。二是按商相同的算式歸類(對于其他的方式也給予肯定)
(設(shè)計意圖:利用乘法口訣的排列方式以小組為單位按一定的規(guī)律合作整理除法算式,培養(yǎng)學生井井有條的思維習慣,按規(guī)律辦事的思想方法。)
三、重點復習,強化提高
學生做第64頁的第1題
先算出每道算式的結(jié)果,寫在對應動物的下面,然后再將所得7個結(jié)果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
要求學生熟練應用乘法口訣求商,同時學會有序地思考問題的方法。
游戲形式做第64頁第2題
先讓學生看清加、減、乘、除的運算符號
使學生初步形成百以內(nèi)四則運算的口算技能
學生獨立完成第65頁第4、6題,完成后找學生起來回答他是怎樣做的。
做第65頁中第5題
先讓學生看懂圖意
再讓同桌兩人為一組進行對口令活動
使學生進一步理解乘除法之間的關(guān)系,理解“倍”的意義。
(設(shè)計意圖:用多種形式進行練習,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鞏固學生對表內(nèi)除法計算的理解與熟練。)
四、自主檢評,完善提高
1、27÷9=36÷4=56÷8=35÷7=42÷6=64÷8=
45÷5=8÷8=14÷7=18÷3=28÷7=54÷6=
2、你能給下面這些算式排排隊嗎?
7÷721÷345÷972÷936÷4
()()()()()
時分秒教案第二課時篇十三
“時、分、秒的`認識”是小學數(shù)學低年級教學中一個十分重要的內(nèi)容,也是實用性很強的數(shù)學知識。在教學中始終遵循數(shù)學源于生活,應用于生活的觀念。
剛開始,我從四個方面的開始教學:
一是認識鐘面,知道鐘面有哪些部分組成,各表示什么,并用教具鐘表進行教學;
二是認識時間:時、分、秒,知道1時=60分,1分=60秒,在讓學生理解時與分的關(guān)系時,又用教具鐘表向?qū)W生演示時針走一大格,分針走一圈,從而揭示時與分的內(nèi)在聯(lián)系。
三是學習看鐘表的方法;四是掌握時間的寫法,并能用這幾種寫法寫出種面上所反映的時刻。
引導學生認識鐘面上時刻時,不是教師教給學生怎樣認,而是指導學生觀察,感知要學的知識,讓學生自已撥一個時刻,然后說出來,引導大家討論,最后再有教師歸納總結(jié)。這樣做一方面使學生的學習有了實踐的基礎(chǔ),另一方面學會學習。在練習時,我出示了一個可以拖動的鐘面,隨機撥出一個時刻,讓學生正確說出所表示的時間,并讓學生上來撥鐘面,提高學生的練習興趣,對于教學難點著重練習,多次比較,找尋克服難點的好辦法。
在教學中盡量做到從學生的需求出發(fā),組織教學,才能達到教學目標,經(jīng)過教學,學生基本上都能認識鐘面上的時間,但還是有學生不能正確算出求經(jīng)過的時間,這是一個難點,需要一個學習過程,好事多磨吧!
時分秒教案第二課時篇一
教材87頁例3、4和課堂活動
1、知道1小時有多長
2、知道1秒有多長
3、簡單的'換算
1、時針走1大格是多少?分針走小格呢
2、1小時是多少分?
3、1分你能做些什么?
1、教學例3
1小時是60分,那有多長?
1小時能做些什么你知道嗎?
學生舉例
學生看書
2、教學例4
你的脈搏1分鐘跳多少次?那條一次是多少時間?
有比分更小的時間單位嗎?
那1秒有多長?
學生回答
觀察鐘面,認識秒針,秒針走1小格就是1秒,那秒針走一圈是多少秒?
觀察秒針走一圈后分針走了多少
得出1分=60秒
1、10秒你能派多少個球?
學生活動
2、完成4題
課后記:
時分秒教案第二課時篇二
教學內(nèi)容:
教科書第64—65頁《我們贏了》。
教學目的:
1、在實際情境中,引導學生認識鐘面以及時間單位時、分、秒。
2、感受一分鐘的長短。認識秒針和時間單位秒,知道1分=60秒。
教學重點:
認識秒針和時間單位秒,知道1分=60秒。
教學難點:
體會1分鐘的長短,建立1秒的時間觀念。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2001年7月13日晚上,萬眾矚目的2008年奧運會舉辦城市終于揭曉了。中國北京憑借其過人的優(yōu)勢,在申辦城市中脫穎而出,奪得2008年奧運會舉辦權(quán)。這個萬眾期待的消息傳至北京,使整個北京城沸騰了,數(shù)以百萬計的北京人不約而同地從城市的各個角落發(fā)出震天的歡呼。“我們贏了!”
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這一讓全國人民激動的時刻是10時零8分,同學門看這有一個鐘面,它指向的時刻就是10時零8分。上學期我們認識了時鐘,今天老師給同學們出了幾道思考題,請拿出你們的學具,以小組討論的形式研究研究鐘面。思考題:
1、鐘面上有個大格,個小格。
2、時針走1大格是時。
3、分針走1小格是分,走1大格是。
4、時針走1大格,分針正好走圈。
(指名匯報)板書:1時=60分
師用教具撥出一個時間問學生:這是幾時?(9時18分)
電子表顯示是這樣的:9:18
二、認識秒。
師拿出兩種不同的表(有秒針的、沒秒針的)讓學生觀察它們有什么區(qū)別。
再讓學生分組觀察、研究秒針走一圈,分針走了多少。
指名匯報觀察結(jié)果。
師板書:1分=60秒
三、體會1分、1秒。
師:1秒鐘有多長時間呢?請同學們隨著秒針的走動拍手。
師:"1秒的時間短不短?"在今年的()雅典奧運會上我們國家取得了輝煌的成績,其中有一塊金牌讓世界震驚,他打破了在這個項目上黑人壟斷的歷史,你們知道他是誰嗎?(生:劉翔)你們知道他的成績是多少嗎?(生:12秒96)讓我們一起體會一下劉翔這不到13秒的時間。
師:我喊開始,就是劉翔開始跑,我喊停,就是劉翔奪得了冠軍
四、練習。
1、獨立完成數(shù)學書65頁第2題。(集體訂正)
2、2、獨立完成數(shù)學書67頁第2題。(集體訂正)
3、獨立完成數(shù)學書67頁第3題。(集體訂正)
五、小結(jié)。
1、同學們你這節(jié)課學習了那些知識?
2、我們可不能小看這短暫的一分一秒在第十四界世界碑足球賽上,德國隊就是在最后一分鐘進了一球,從而贏得了冠軍。在今年的雅典奧運會上皮滑艇隊員孟關(guān)梁、楊文軍就是以比亞軍提前不到1秒的速度贏得金牌的。老師還找來了一些珍惜時間的名言、警句。“釘子是敲進去的,時間是擠出來的”。“失去眼前的時間,就等于失去了所有的時間?!?BR> 第2節(jié)一分鐘能干什么
教學內(nèi)容:
教科書第66—67頁《一分鐘能干什么》。
教學目的:
1、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通過各種具體的活動,使學生對一分、一秒具有親身感受,使抽象的時間概念變成學生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
2、知道1分=60秒。
3、嘗試估計經(jīng)歷的時間。
4、教育學生珍惜時間。
教學重點:
通過具體活動親身感受一分、一秒能干什么。
教學難點:
嘗試估計經(jīng)歷的時間。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我們上一節(jié)課學習了鐘面上的知識,知道了1時=60分,那么一分有多長呢?我們來聽一聽1分鐘的音樂,邊做口算題。統(tǒng)計一下自己在1分鐘內(nèi)共做了多少道口算題。
2、1分鐘你能做哪些事情呢?(學生們各抒己見。)
二、探索新知。
1、充分感受一分鐘、幾分鐘的長短。
(1)活動一:
請同學們數(shù)一數(shù)自己的脈搏次數(shù)。一分鐘能跳幾下?
教師計時開始,學生開始數(shù)數(shù),指明匯報次數(shù)。
(2)活動二:試一試
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配合活動,按各自要求進行拍皮球、寫字、讀書、走路等進行統(tǒng)計匯報。
(3)活動三:(估計一分鐘的長短)
2、實踐活動:
(1)選一件你喜歡的事情,估計用了一分后停止,看誰估計的時間最接近一分。
(2)唱一首歌,估計用了幾分。
(3)猜小朋友跳繩1分鐘能跳幾下?
三、認識分與秒的關(guān)系
1、認識秒針(出示鐘面)
(1)讓學生指出時針、分針、秒針及它們的區(qū)別。
(2)小結(jié):時針是又矮又胖的最短的(走得最慢),秒針是最長的(走得最快),另外的是分針(走得不快不慢)。
(3)秒針是一格一格的走,它走一小格是一秒。
2、秒與分的關(guān)系
(1)秒針可以記錄比1分鐘還短的時間,讓學生說出分針、秒針的所在的位置。
(2)小結(jié):秒針走一圈分針正好走一格。
秒針走1小格就是1秒,所以秒針走1圈就是60秒。
(3)教師演示:分針和秒針同時出發(fā),秒針走完1圈,分針正好走1小格,就是一分。
(4)結(jié)論:1分=60秒(板書)
(5)讓學生撥一下自己的學具鐘,觀察一下秒針走一圈的同時,分針正好走1小格。
四、鞏固練習。
1、讀一讀、寫一寫。(不足10分要用0占位)
2、通過時、分、秒的關(guān)系,引導學生完成單名數(shù)與復名數(shù)間互換的關(guān)系進率為60。
3、讓學生結(jié)合實際填寫,再交流。
4、實踐活動,通過實踐活動體會1分鐘能干什么??梢怨膭钚〗M內(nèi)相互合作,共同完成數(shù)據(jù)的收集、記錄并相互交流。五、全面小結(jié)。
1分鐘很短暫,但也很重要。
舉列說明我們要珍惜時間好好學習做時間的小主人。
第3節(jié)作息時間表
教學內(nèi)容:
教科書第68—69頁《作息時間表》。
教學目的:
1、能夠正確計算從一個時刻到另一個時刻所經(jīng)歷的時間。
2、結(jié)合自己的實踐經(jīng)驗體驗時間的長短。
3、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時間觀念和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
教學重點:
制定作息時間表和由此引發(fā)的問題探究。
教學難點:
正確計算從一個時刻到另一個時刻所經(jīng)歷的時間。
教學過程:
一、引入:
同學們想一想,我們每天上午幾時開始上課?每節(jié)課多長時間?
二、合作探究。
1、介紹學校的作息時間:
從上午早讀課是8:00開始,讀20分鐘,休息5分鐘,一節(jié)課40分,課間休息10分,課間操是15分,眼保健操5分鐘。根據(jù)這些信息填寫68頁的作息時間表。
2、小組的同學合作制定作息時間表。教師巡視,參與制作過程。
3、學生到展示制作的作息時間表,師生共同修正,并與學校的作息時間對照。對有特色的作息時間表給予表揚鼓勵。
4、提出問題并解答。
(1)第一節(jié)課的下課時間是什么時候?你是怎么想的?
(2)從第二節(jié)課到第三節(jié)課下課,這兩個時刻之間經(jīng)過了多長時間?
(3)從上午7:40到上午放學,經(jīng)過了多長時間?
(4)讓學生根據(jù)作息時間表,在小組內(nèi)提出問題并指定同學解答。教師巡視并加以引導。
三、鞏固練習。
1、填一填。
(1)從9:00到11:00,經(jīng)過_____時。
(2)從10:00到10:00,經(jīng)過_____分。
2、從3:00到4:30。
(1)經(jīng)過了_____時____分。
(2)昨天這段時間你正在干什么?
3、6:30起床,25分鐘后,6:55用早餐,過了35分鐘,7:30去上學。
4、實踐活動:說一說今天幾時從家出發(fā)上學,幾時到校?算一算路上用了多長時間?
四、課堂小結(jié)。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學會了什么?
第4節(jié)月球旅行
教學內(nèi)容:
教科書第70—71頁《月球旅行》。
教學目的:
1、通過創(chuàng)設(shè)“月球旅行”這一情境,使學生綜合應用前幾個單元所學的知識。
2、能從“月球旅行”這一情境中,提出其它的數(shù)學問題,并能解決問題。
3、加強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增強學生學數(shù)學的興趣。
4、通過觀察、獨立思考、合作等活動,使學生經(jīng)歷自主探索創(chuàng)新學習的過程,在合作交流中獲得良好的體驗。
教學重點:
通過創(chuàng)設(shè)“月球旅行”這一情境,使學生綜合應用前幾個單元所學的知識。
教學難點:
能從“月球旅行”這一情境中,提出其它的數(shù)學問題,并能解決問題。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激發(fā)興趣。
二、合作探究。
1、看,智慧老人、淘氣和笑笑已經(jīng)進到了飛船里,淘氣心里可高興了,他迫不及待的問大家:“還有多少分發(fā)射?”
(1)引導學生認真看時間。
(2)你是怎么想的?
(3)從8:55到9:00經(jīng)過了5分,從9:00到9:15經(jīng)過了15分,所以還有20分發(fā)射。
(4)小朋友們能用所學的知識幫助淘氣和笑笑,那我們就和他們一起去月球旅行吧!(板書課題)
2、我們安全地來到了月球的快樂城堡,進入城堡的門有2個,你覺得智慧老人、淘氣和笑笑走哪個門省錢呢?快來根據(jù)兩個門的門標價錢幫他們算一算吧!
(1)你幫他們選擇哪個門?為什么?
要求學生列出數(shù)學算式,說明理由。
他們走第二個門省錢。因為如果走第一個門他們要用:3×8=24(元),走第二個門他們要用:10+6+6=22(元),所以說走第二個門更省錢。
(2)想進入快樂的人可不只智慧老人他們?nèi)齻€,看又來了一家三口人和一家兩口人,下面我們來個比賽,男同學幫三口人的算,女同學幫兩口人的算,看誰最先讓他們走進城堡,而且最省錢。
男生:走第一個門省錢。第一個門要花:3×8=24(元),第二個門要花:10+10+6=26(元)。
女生:兩個門都可以走。第一個門要花:2×8=16(元),第二個門要花:10+6=16(元)。
(1)一共需要幾艘飛船?
(2)飛1圈需要3分。
(3)最多乘2人。
(4)票價5元。
誰來幫淘氣解決他的問題?
飛4圈需要12分。我列的算式是:3×4=12(分)
誰來解決“一共需要幾艘飛船”這個數(shù)學問題?
一共需要4艘飛船。我列的算式是:8÷2=4(艘)。
你還能提出什么數(shù)學問題?
智慧老人的要求是:同桌合作完成校園的設(shè)計,用自己的話說清楚、說完整圖的位置方向。
6、哪位同學能把自己設(shè)計的月球?qū)W校展示給大家看看?
三、小結(jié):
1、月球旅行就要結(jié)束了,通過你們的表現(xiàn),我知道你們的收獲一定不少,誰愿意來說說?
時分秒教案第二課時篇三
教學目的:1、知道1分鐘有多長
2、知道1小時有多長
3、會進行簡單的換算
4、會合理安排時間
教學過程:一、引入
同學門,老師給你們猜一個謎語,
是時間
二、新課
出示鐘面,關(guān)于鐘面你知道了什么?
看一看,鐘面上有幾個大格?一個大格有幾個小格?
學生觀察并回答
教師:分針走1小格是1分鐘,時針走一大格是1時
學生撥針討論:1小時是多少分鐘?
學生動手操作
得出時針走1大格,分針剛好走一圈,是60個小格,就是60分
那我們用算式表示就是1時=60分
學生填讀書
體會1分鐘
1分鐘我們能做什么呢/
活動:學生數(shù)數(shù)數(shù)脈搏
擊掌跳繩跑步
課后記:
第2課時
教學內(nèi)容:教材87頁例3、4和課堂活動
教學內(nèi)容:1、知道1小時有多長
知道1秒有多長
簡單的換算
教學過程:一、復習
時針走1大格是多少?分針走小格呢
1小時是多少分?
1分你能做些什么?
二、新課
教學例3
1小時是60分,那有多長?
1小時能做些什么》你知道嗎?
學生舉例
學生看書
教學例4
你的脈搏1分鐘跳多少次?那條一次是多少時間?
有比分更小的時間單位嗎?
那1秒有多長?
學生回答
觀察鐘面,認識秒針,
秒針走1小格就是1秒
那秒針走一圈是多少秒?
觀察秒針走一圈后分針走了多少
得出1分=69秒
三、課堂活動
10秒你能派多少個球?
學生活動
完成4題
課后記:
第3課時
教學目的:1、通過觀察、操作和交流,學會認識幾時幾分
2、通過活動,感知時間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養(yǎng)成珍惜時間的好習慣。
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和實踐能力
教具準備:鐘表、作息時間表
教學過程:一、復習
放收音機正點報時的聲音
教師:同學門,你們聽見了什么?
出示鐘表圖,讓學生說
二、探究新知
學習例5
教師:同學們已經(jīng)認識幾時、幾時半了,下面鐘表上的時間你認識嗎?
出示例5圖
請同學們仔細觀察,想一想,你認為應該怎樣認?同桌交流
學生匯報
教師小結(jié):時針超過了幾格,就是幾時,分針走了多少個小格,就是幾分?
在認時間的時候,應該注意什么?
小組討論后匯報
學習例6
教師:出示例6圖,學生認時間
看,小熊還等大家來幫他們寫一寫,你會嗎?
抽學生板書,并說方法
教師教寫法
先寫幾時,再寫:,再在:的后面寫幾分,幾分要占兩位
注意:不是冒號,要寫在中間
書91頁,學生練習
三、在活動中體會
出示時間,學生邊說邊撥
8:10分11:157:353:08
學生邊說邊撥
同桌練習
幫助動物糾正錯誤
課堂活動3題,學生仔細觀察,有錯誤嗎?你認為應該怎樣說?
聯(lián)系生活實際,估計時間表
你們喜歡看那些電視節(jié)目?
這些節(jié)目在什么時間播出,請你填寫節(jié)目時間表,
學生活動
課后記:
時分秒教案第二課時篇四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時間單位秒,知道1分=60秒。
2.使學生初步建立1分、1秒的時間觀念。
教具、學具準備:
主題圖課件(或掛圖)、各種鐘表,鐘面模型,口算卡片。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導入新課
師:大家在電視上看過火箭發(fā)射衛(wèi)星嗎?發(fā)射前要怎樣?
師生一起倒計時:10,9,8,…,1。
學生可能會舉例:火箭發(fā)射、跑步比賽等。
二、自主探索,學習1分=60秒
1.探索計量“秒”的工具。
師:像“秒”這樣小的單位又該怎樣計量呢?這里有一個鐘表店(課件出示),你認為哪些鐘表是可以計量“秒”?把你的想法與小組里的同學說一說。
組織小組討論,學生廣泛發(fā)表意見??赡軙幸韵碌陌l(fā)現(xiàn):
(1)電子表(或鐘)。
(2)有秒針的鐘表。
2.學習1分=60秒。
教師演示鐘表模型,秒針走一圈,分針走一小格。
學生演示學具,教師巡視。
在反饋匯報的基礎(chǔ)上,教師總結(jié)秒針和分針的運行關(guān)系,即秒針走1圈是60秒,分針正好走1小格,由此得出1分=60秒。
3.完成練習十五第1題,要求學生填寫合適的時間單位。
三、體驗1分鐘有多長。
1.建立1分鐘的觀念。
師:1分鐘到底有多長呢?我們來仔細地看一看。
教師帶著學生一起數(shù)六十下,即六十秒,也就是一分鐘。
師:1分鐘我們能做些什么呢?
現(xiàn)在給你們1分鐘時間,同學們自己數(shù)自己的脈搏。
教師出口算題30個題,看學生能做多少。
2.聯(lián)系實際,完成練習十四第10題。
3.初步了解鐘表歷史。
師:如果沒有這些鐘表,我們又有什么辦法知道時間在1分、1秒地過去呢?
在學生充分發(fā)表意見的基礎(chǔ)上,教師播放課件,出示一些古代計時的工具。
師:有興趣的同學再去找一些資料,下次開一個新聞發(fā)布會。
四、課堂小結(jié)
小結(jié)后,要求學生完成練習十四第6題。
反饋。
師:你估計得怎樣?大家回去在生活中好好地驗證一下時間,也可以請親戚朋友幫忙。
《時分秒》教學反思
“時、分、秒”的認識是小學數(shù)學低年級教學中一個難點內(nèi)容,由于“時分秒”時間單位對于學生而言是比較抽象的,盡管學生是初步研究有關(guān)時間的知識,但生活中學生對于時間已有了相當多的感性知識,切身感受到我們的學習、生活和勞動都與時間息息相關(guān)。在上這單元前,我將學生原有的關(guān)于時間的知識與生活經(jīng)驗在課前做了個測試,發(fā)現(xiàn)班上的學生幾乎不能正確讀出鐘面上的時刻。針對這一現(xiàn)象,我從四個方面開始教學:
一是認識鐘面。我利用教具鐘讓學生知道鐘面有哪些部分組成,各表示什么;
二是認識時間:時、分、秒,知道1時=60分,1分=60秒,在讓學生理解時與分的關(guān)系時,又用教具向?qū)W生演示時針走一大格,分針走一圈,從而揭示時與分的內(nèi)在聯(lián)系。
三是掌握時間的寫法,并能用這幾種寫法寫出種面上所反映的時刻。
四是學生不僅要獨立探索,還要有合作交流。
時分秒教案第二課時篇五
——認識鐘面與整時教學內(nèi)容:
蘇教版二年級下冊教材第8頁例題
1、“試一試”。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知道想要知曉時間需要通過時鐘。
2、對鐘面有初步的認識。
3、認識整時,初步建立時間觀念。
教學重、難點:
1、對鐘面組成的認識,長針表示分鐘,短針表示時針。
2、當分針指著12時,時針指著數(shù)字幾就表示幾時。
3、在鐘面上對整時的認識及整時的寫法。
教學過程:
引入課題
1、讓同學們合上課本,問他們平時一般早上幾點起床上學,是怎么知道時間的呢?
2、引入課本例1,問學生圖中小女孩正準備上學,她是怎么知道時間的?設(shè)計意圖:聯(lián)系實際生活情境,讓學生們知道想要知道時間需要用到時鐘,并且需要學會看時鐘。
二、認識鐘面
1、給出教材中八點整的時鐘圖,問同學們認識嗎?并仔細觀察鐘面,從中可以發(fā)現(xiàn)什么?
2、指出鐘面有兩根指針,短針表示時針,長針表示分針。
3、鐘面上有12個數(shù)字,分別是從1到12。
設(shè)計意圖:讓同學們觀察鐘面了解到時鐘鐘面的組成。
三、認識整時
1、明確鐘面上長針分針指著12,短針時針指著8,表示的是8時。
2、告訴學生8時的寫法,寫作8:00。
4、出示“試一試”其他三個鐘面,讓同學們依次回答三個鐘面各表示幾時并且應該怎么寫。設(shè)計意圖:通過對課本8時的解讀,讓同學們自己根據(jù)實際經(jīng)驗自己總結(jié)整時的讀法及在鐘面上是怎么表示的,并且通過“試一試”加強學生對整時的認識和理解。
課堂總結(jié):提問:
1、我們今天學習了哪些內(nèi)容?
2、鐘面上短針表示什么,長針表示什么?
3、出示一個鐘面鐘面問同學表示幾時并強調(diào)當鐘面上分針指著12時,時針指著數(shù)字幾就表示幾時。
4、我們在書寫整時時應該怎么寫?出示一個鐘面讓學生書寫。
時分秒教案第二課時篇六
兒童學習概念一般都要經(jīng)過直觀感知——形成表象——抽象特征——內(nèi)化成概念這一過程。銳角和鈍角的教學屬于概念教學。考慮到建立銳角和鈍角的概念要以直角為判斷標準,我就從學生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直角出發(fā),通過創(chuàng)設(shè)學生喜聞樂見、生動活潑且富有童趣的生活情境——角的家,讓學生在角的家族里找出直角的哥哥和直角的弟弟在哪里。學生先自己探索,然后和同桌交流,準確地找出屋頂上的角是直角的哥哥,屋檐上的角是直角的弟弟,自主建立銳角和鈍角的表象,直觀地認識銳角和鈍角的概念,再抽象出銳角和鈍角的平面圖形(幾何角),順應兒童認識的規(guī)律。學生親身經(jīng)歷了數(shù)學知識的抽象過程,感受到數(shù)學知識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和無限趣味,從而對數(shù)學產(chǎn)生親切感,萌發(fā)了學習興趣。
二、讓學生在有趣的綜合活動中鞏固和應用銳角和鈍角的概念
活動化、個性化是課堂發(fā)展的重要趨勢。為了讓學生在活動中“做”數(shù)學,演繹數(shù)學,我創(chuàng)造性地處理教材,把練習九的第2題的一個直角設(shè)計為學生用眼睛不能很快看出來的鈍角。有的學生說直角,有的學生說鈍角,產(chǎn)生爭辯。我不失時機地引導學生探索用三角板的直角進行判斷的方法,在矛盾沖突中自然地突破了難點。然后通過“找平面上的銳角和鈍角”“走進生活找銳角和鈍角”“小組合作做銳角、鈍角和直角”“用巧巧手畫出銳角和鈍角”和“數(shù)圖形中直角、銳角和鈍角的個數(shù)”等活潑有趣的活動,充分調(diào)動了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活動,學生在做中學,玩中學,興趣盎然,體驗到探索的樂趣和成功的喜悅,充分調(diào)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最后讓學生應用銳角、直角和鈍角以及所學過的圖形設(shè)計一副美麗的圖案,學生思維活躍,有的畫導彈,有的畫汽車和房子,有的畫坦克,有的畫澆花機器人,有的畫書,還有的畫鬧鐘,等等。既加深了對這三種角的認識,又還原于生活,讓學生個性化地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和創(chuàng)造力,還滲透了數(shù)學美,培養(yǎng)了學生合作的精神和實踐能力。
時分秒教案第二課時篇七
教學目標:
1、從“審奧情景”引入鐘面,使學生認識鐘面。
2、初步了解時、分及它們之間的關(guān)系。
3、滲透愛國主義教育及按時作息的教育。
教學重、難點:
認時間、了解時、分的關(guān)系
教學方法:
自主探究、小組合作交流
教學手段:
鐘表模型(教具、學具)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shè)情景,引入新課
1、出示申請奧運會成功情景圖。
師:你們知道這是什么場面?
在什么時間?
你是怎么知道的?
引導學生得出:從文中的文字和鐘面上知道的。
師:還可以怎樣知道具體時間?
3、日常生活鐘表的種類很多,(教師出示一些鐘表)你能說出哪些關(guān)于鐘面上的知識來?
二、問題探究
1、引導學生觀察鐘面:教師拔出9時整
問:現(xiàn)在是幾時?
時針指著幾?
分針指著幾?
2、教師再撥一時刻繼續(xù)問:這時時針指著幾?分針指著幾?
再撥幾個整時一次類推……
問: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3、教師板書: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幾時就是幾時。
4、教師撥出9時10分問:
現(xiàn)在是幾時又過了幾分?
這時時針怎么樣?分針指著幾?
5、教師再撥一時刻繼續(xù)問:
這時時針怎樣?分針指著幾?再撥幾個一次類推……
問:你有什么新發(fā)現(xiàn)?
學生匯報老師板書:分針剛走過幾,分針走過幾個小格就是幾時幾分。
7、教師出示9:00,9:08
問:這樣的時間你認識嗎?引導認識電子鐘面上時間的方法。
8、完成“試一試”其他題目。
三、體驗感悟
1、完成練一練第1題。
教師出示四個帶有時間的鐘面,說一說是什么時間?那時你在干什么?
2、引導學生交流匯報后得出:
7:45上學
9:05做課間操
10:25正在上課
3:25正在踢球活動
3、完成第2題的“連一連”。
匯報交流
四、實踐應用
1、完成第4題的游戲,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游戲。
教師撥,學生說
學生撥,教師說
2、作業(yè):完成第3題
五、課堂小結(jié)
這節(jié)課你學到了哪些新知識?(會認電子表上的時間,能用電子表顯示方式寫時間;初步認識了鐘面上的時間,知道1時=60分,時針走過幾時就是幾時,分針走過幾個小格就是幾分)
時分秒教案第二課時篇八
1.使學生認識時間單位秒,知道1分=60秒。
2.使學生初步建立1分、1秒的時間觀念。
主題圖課件(或掛圖)、各種鐘表,鐘面模型,口算卡片。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導入新課
師:大家在電視上看過火箭發(fā)射衛(wèi)星嗎?發(fā)射前要怎樣?
師生一起倒計時:10,9,8,…,1。
學生可能會舉例:火箭發(fā)射、跑步比賽等。
二、自主探索,學習1分=60秒
1.探索計量“秒”的工具。
師:像“秒”這樣小的單位又該怎樣計量呢?這里有一個鐘表店(課件出示),你認為哪些鐘表是可以計量“秒”?把你的想法與小組里的同學說一說。
組織小組討論,學生廣泛發(fā)表意見??赡軙幸韵碌陌l(fā)現(xiàn):
(1)電子表(或鐘)。
(2)有秒針的鐘表。
2.學習1分=60秒。
教師演示鐘表模型,秒針走一圈,分針走一小格。
學生演示學具,教師巡視。
在反饋匯報的'基礎(chǔ)上,教師總結(jié)秒針和分針的運行關(guān)系,即秒針走1圈是60秒,分針正好走1小格,由此得出1分=60秒。
3.完成練習十五第1題,要求學生填寫合適的時間單位。
三、體驗1分鐘有多長。
1.建立1分鐘的觀念。
師:1分鐘到底有多長呢?我們來仔細地看一看。
教師帶著學生一起數(shù)六十下,即六十秒,也就是一分鐘。
師:1分鐘我們能做些什么呢?
現(xiàn)在給你們1分鐘時間,同學們自己數(shù)自己的脈搏。
教師出口算題30個題,看學生能做多少。
2.聯(lián)系實際,完成練習十四第10題。
3.初步了解鐘表歷史。
師:如果沒有這些鐘表,我們又有什么辦法知道時間在1分、1秒地過去呢?
在學生充分發(fā)表意見的基礎(chǔ)上,教師播放課件,出示一些古代計時的工具。
師:有興趣的同學再去找一些資料,下次開一個新聞發(fā)布會。
四、課堂小結(jié)
小結(jié)后,要求學生完成練習十四第6題。
反饋。
師:你估計得怎樣?大家回去在生活中好好地驗證一下時間,也可以請親戚朋友幫忙。
《時分秒》教學反思
“時、分、秒”的認識是小學數(shù)學低年級教學中一個難點內(nèi)容,由于“時分秒”時間單位對于學生而言是比較抽象的,盡管學生是初步研究有關(guān)時間的知識,但生活中學生對于時間已有了相當多的感性知識,切身感受到我們的學習、生活和勞動都與時間息息相關(guān)。在上這單元前,我將學生原有的關(guān)于時間的知識與生活經(jīng)驗在課前做了個測試,發(fā)現(xiàn)班上的學生幾乎不能正確讀出鐘面上的時刻。針對這一現(xiàn)象,我從四個方面開始教學:
一是認識鐘面。我利用教具鐘讓學生知道鐘面有哪些部分組成,各表示什么;
二是認識時間:時、分、秒,知道1時=60分,1分=60秒,在讓學生理解時與分的關(guān)系時,又用教具向?qū)W生演示時針走一大格,分針走一圈,從而揭示時與分的內(nèi)在聯(lián)系。
三是掌握時間的寫法,并能用這幾種寫法寫出種面上所反映的時刻。
四是學生不僅要獨立探索,還要有合作交流。
時分秒教案第二課時篇九
一、填空:
1、在鐘面上,時針從7走到8的時間是()小時,時針走1小時,分針正好走()圈,是()分。鐘面上一共有()個大格,()個小格。
2、在鐘面上,秒針走一圈是()秒,分針走了()個小格,是()分。秒針走一小格是()秒,分針走一小格,秒針走()小格。
3、7時30分到10時30分,經(jīng)過()小時。時針從7到11,經(jīng)過了()小時。分針從2走到6,共走了()分鐘。
4、學校下午2時上第一節(jié)課,每節(jié)課40分,第一節(jié)下課是()時()分,課間休息10分,第二節(jié)是()時()分上課,()時()分下課。
5、看一場電影用了2(),早上小明8()上學。
6、1時=()分1時20分=()分7分=()秒
120分=()時100分=()時()分6時=()分
240秒=()分360分=()分
7、鐘面上有3根針,分別是()、()、()。
8、我們現(xiàn)在所學的.時間單位是()、()、()。
9、時針指在4上,分針指在12上,表示()時。分針從12走到12,是()分,是()小時。
二、看鐘面再填空:
三、看鐘面填空,并在()里寫出從一個鐘面到下一個鐘面中間經(jīng)過的時間:
四、在()里填上合適的單位:
1、小明吃午飯用30()。2、王老師每天工作時間是8()。
3、飛機飛行1000米需要2()。4、一節(jié)課上40()。
5、上午再學校的時間是4()。6、小牛每天休息7()。
7、我們8()出發(fā)。8、跑100米用了60()。
9、18()開始吃晚飯。10、我們放學的時間是11()30()。
五、在里填上“”、“”、“=”:
50分1時3分45秒3分半時40分
100秒1分2時120分4分40秒
100秒2分300分3時1時15分115分
90秒1分30秒4時200分3分180秒
六、判斷:
1、分針走一圈是1分。()2、媽媽早上7:00起床。()
3、100秒=1分()4、晚上7時新聞聯(lián)播開始。()
5、小明下午2:00到校,4:30分放學,下午在校的時間是2小時30分。()
6、分針走一大格是1分。()7、鐘面上最短的針是分針。()
8、時針、分針和秒針重合的時刻是12時。()
9、看一場電影的時間是1小時。()10、飛機是上午8時起飛的。()
11、時針從5走到9,走了40分。()12、小芳做早操用了5分鐘。()
13、秒針走一圈,時針走一大格。()14、媽媽每天工作8小時。()
15、吃午飯的時間是11時30分。()16、半小時就是30分。()
17、小明寫一個大字需要60分。()
18、電子表上顯示6:45就是6時45分。()
七、應用題:
2、王師傅每分鐘做8個零件,從8:00到8:15分,一共可以做多少個零件?
3、小明從家到學校走了40分鐘,在7;30到學校,小明在什么時間從家出發(fā)?
4、老師從9時40分開始開會,開了40分鐘,會議應在什么時間結(jié)束?
時分秒教案第二課時篇十
2、能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體驗時間的長短
3、能進行時分面的簡單換算
4、能計算經(jīng)過時間,知道珍惜時間,會合理安排時間
第一課時
教學內(nèi)容:教材85頁-86頁例1-例3,課堂活動
教學目的:1、知道1分鐘有多長
2、知道1小時有多長
3、會進行簡單的換算
4、會合理安排時間
教學過程:一、引入
同學門,老師給你們猜一個謎語,
是時間
二、新課
1、出示鐘面,關(guān)于鐘面你知道了什么?
2、看一看,鐘面上有幾個大格?一個大格有幾個小格?
3、學生觀察并回答
4、教師:分針走1小格是1分鐘,時針走一大格是1時
5、學生撥針討論:1小時是多少分鐘?
學生動手操作
得出時針走1大格,分針剛好走一圈,是60個小格,就是60分
那我們用算式表示就是1時=60分
學生填讀書
6、體會1分鐘
1分鐘我們能做什么呢/
活動:學生數(shù)數(shù)數(shù)脈搏
擊掌跳繩跑步
課后記:
第2課時
教學內(nèi)容:教材87頁例3、4和課堂活動
教學內(nèi)容:1、知道1小時有多長
3、知道1秒有多長
4、簡單的換算
教學過程:一、復習
1、時針走1大格是多少?分針走小格呢
2、1小時是多少分?
3、1分你能做些什么?
二、新課
1、教學例3
1小時是60分,那有多長?
1小時能做些什么》你知道嗎?
學生舉例
學生看書
2、教學例4
你的脈搏1分鐘跳多少次?那條一次是多少時間?
有比分更小的時間單位嗎?
那1秒有多長?
學生回答
觀察鐘面,認識秒針,
秒針走1小格就是1秒
那秒針走一圈是多少秒?
觀察秒針走一圈后分針走了多少
得出1分=69秒
三、課堂活動
1、10秒你能派多少個球?
學生活動
2、完成4題
課后記:
第3課時
教學目的:1、通過觀察、操作和交流,學會認識幾時幾分
2、通過活動,感知時間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4、養(yǎng)成珍惜時間的好習慣。
5、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和實踐能力
教具準備:鐘表、作息時間表
教學過程:一、復習
1、放收音機正點報時的聲音
2、教師:同學門,你們聽見了什么?
3、出示鐘表圖,讓學生說
二、探究新知
(一)學習例5
1、教師:同學們已經(jīng)認識幾時、幾時半了,下面鐘表上的時間你認識嗎?
出示例5圖
2、請同學們仔細觀察,想一想,你認為應該怎樣認?同桌交流
3、學生匯報
4、教師小結(jié):時針超過了幾格,就是幾時,分針走了多少個小格,就是幾分?
在認時間的時候,應該注意什么?
小組討論后匯報
(二)學習例6
1、教師:出示例6圖,學生認時間
2、看,小熊還等大家來幫他們寫一寫,你會嗎?
3、抽學生板書,并說方法
4、教師教寫法
先寫幾時,再寫:,再在:的后面寫幾分,幾分要占兩位
注意:不是冒號,要寫在中間
5、書91頁,學生練習
三、在活動中體會
1、出示時間,學生邊說邊撥
8:10分11:157:353:08
學生邊說邊撥
2、同桌練習
3、幫助動物糾正錯誤
課堂活動3題,學生仔細觀察,有錯誤嗎?你認為應該怎樣說?
4、聯(lián)系生活實際,估計時間表
你們喜歡看那些電視節(jié)目?
這些節(jié)目在什么時間播出,請你填寫節(jié)目時間表,
學生活動
課后記:
第4課時
教學目的:1、簡單的單位換算
2、會計算經(jīng)過時間
教學過程:一、復習
1分=?秒1時=多少分
二、新課
1、教學例1
森林里,動物們正舉行運動會,現(xiàn)在是小動物門在舉行賽跑,你們想知道誰得了第一嗎?
學生看圖,你都看到了什么?
烏龜跑了2小時,小兔跑了1小時20分小狗跑了180秒
你知道誰最快嗎?
小組討論后回答
學生集體討論
2、教學例2
學生思考后小組討論
集體匯報
三、課堂活動
1題
第一節(jié)課8:45分上,9:25分下,用了多少分?
小名下午2時到校,4:20離開,在學校多少小時?
課后記:
第5課時
教學內(nèi)容:教材94頁例3,課堂活動2,練習十三1-4
教學目的:1、會簡單換算
2、計算經(jīng)過時間
教學過程:一、復習
120秒=分3十=()分70分=__()時()分
小紅3:40買東西,4:10回家,他用了多久
二、新課
1、教學例3
學校舉行運動會,團體賽從8:30——9:40,用了多久時間?
學生討論
單項從9:50——11:50,有開了多久?
學生獨立計算后討論
集體匯報
2、96頁2
學生先獨立計算
集體在討論匯報
三、練習
練習十三1-2
課后記:
第6課時
教學內(nèi)容:教材97——99頁3-6題
教學目的:1、會人讀時間
2、會簡單的換算
3、會計算經(jīng)過時間
教學過程:一、復習
1時=()分1分=()秒
二、練習
1、3題
學生獨立完成
2、4題
學生填寫后集體訂正
說自己的方法
3、5題
自己讀體后完成
4、6題
小朋友要春游,都有那些活動,看書,那你會安排時間嗎?
學生獨立安排計劃
小組交流
集體交流
時分秒教案第二課時篇十一
第一節(jié)秒的認識
教學目標
1.認識時間單位“秒”,知道分與秒的關(guān)系,初步建立秒的時間概念。2.通過觀察與操作,體驗時間在生活中的價值。
3.借助生活實例和實踐活動,培養(yǎng)學生遵守、珍惜時間的意識與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
建立時、分、秒的時間概念。教具學具
鐘表、課件、視頻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二、一)教師提問:人們倒計時時喊的“十、九、八、七……
二、一”每個數(shù)字之間經(jīng)歷多長時間?(1秒)教師小結(jié):計量很短的時間,常用比分更小的時間單位——秒。今天,我們就來認識“秒”。
二、探索新知
1、課件出示一個有秒針的鐘表,請同學們觀察,你能從鐘面上發(fā)現(xiàn)什么?(我發(fā)現(xiàn)鐘面上有時針、分針,還有秒針;有12個數(shù)字,有12個大格,還有一些小格)教師說明:同學們說得很正確,鐘表上又細又長的針就是秒針。
2、在鐘面上怎樣表示1秒呢?(秒針走1小格的時間就是1秒)教師用課件演示秒針走1小格的動作,請學生觀察。
3.請學生談一談對1秒鐘有什么感受。(特別短)4.請學生繼續(xù)觀察課件中的表。教師演示秒針走一圈,提問: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秒針走一圈,分針正好走1小格,秒針走一圈是60秒,分針走1小格是1分鐘。所以1分=60秒)教師小結(jié):同學們觀察得很仔細,1分=60秒。5.教師出示有秒針的鐘表,和同學們共同感受1分鐘有多長。請學生談感受。
(1分鐘比1秒鐘長,但1分鐘過得也很快)6.出示教材第4頁“做一做”上第2題,了解1分鐘可以做哪些事情。
現(xiàn)在給同學們1分鐘的時間,你親自實踐一下,這段時間能做些什么。然后把你的感受告訴同小組的同學。
三、鞏固練習
1、.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時間單位。
2.根據(jù)實際情況填一填。
3、填空。
(1)深呼吸1次用()秒。15秒內(nèi)能深呼吸()次。
(2)從1數(shù)到30用了()秒。
(3)1分=()秒
120秒=()分
4、繞操場跑1圈,王剛用59秒,李月用1分零3秒。誰跑得快?(考查知識點:對秒的認識;能力要求:能熟練運用秒的相關(guān)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板書設(shè)計
秒的認識
計量很短的時間,常用比分更小的時間單位——秒。
課后反思作為比分還小的時間單位,“秒”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在“倒計時”中。
時分秒教案第二課時篇十二
教學內(nèi)容:
課本p63頁第1題及練習十四的第1、2、4、5、6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學會根據(jù)除法的意義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2、使學生懂得從數(shù)學的角度提出學過的數(shù)學問題,并能夠解決問題,培養(yǎng)學生應用數(shù)學的意識。
3、培養(yǎng)學生積極參與數(shù)學學習活動的興趣,對數(shù)學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在交流中養(yǎng)成傾聽他人想法以及尊重他人與人進行合作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
溝通乘、除法的聯(lián)系,掌握口訣求商的方法。
教學難點:
靈活運用所學解決簡單問題,提高計算的正確率。
教學方法:啟發(fā)學生思考,探究合作學習,
教學準備:每人一張空白紙,口算卡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shè)情景,復習導入
師:同學們,我們前幾天學過了哪些知識,誰能說一下這些小朋友在干什么?
(設(shè)計意圖:直奔主題,讓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nèi)直接明確學習的內(nèi)容和任務(wù)。)
二、回顧整理,建構(gòu)網(wǎng)絡(luò)
1、教學第63頁主題圖(課件出示)
師:你看懂了什么?
引導學生觀察主題圖,同桌互相說一說題意。
生:把除法算式有規(guī)律地排一下,還可以利用乘法口訣表的排列方式整理除法算式。
師:(1)發(fā)下一張空白的表格紙
(2)組織學生根據(jù)45句乘法口訣寫出45道除法算式
(3)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按一定的規(guī)律合作整理除法算式,或者按除數(shù)相同的規(guī)律進行整理,培養(yǎng)學生井井有條的思維習慣,按規(guī)律辦事的思想方法。
(4)歸納整理:一是把除數(shù)相同的算式歸類。二是按商相同的算式歸類(對于其他的方式也給予肯定)
(設(shè)計意圖:利用乘法口訣的排列方式以小組為單位按一定的規(guī)律合作整理除法算式,培養(yǎng)學生井井有條的思維習慣,按規(guī)律辦事的思想方法。)
三、重點復習,強化提高
學生做第64頁的第1題
先算出每道算式的結(jié)果,寫在對應動物的下面,然后再將所得7個結(jié)果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
要求學生熟練應用乘法口訣求商,同時學會有序地思考問題的方法。
游戲形式做第64頁第2題
先讓學生看清加、減、乘、除的運算符號
使學生初步形成百以內(nèi)四則運算的口算技能
學生獨立完成第65頁第4、6題,完成后找學生起來回答他是怎樣做的。
做第65頁中第5題
先讓學生看懂圖意
再讓同桌兩人為一組進行對口令活動
使學生進一步理解乘除法之間的關(guān)系,理解“倍”的意義。
(設(shè)計意圖:用多種形式進行練習,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鞏固學生對表內(nèi)除法計算的理解與熟練。)
四、自主檢評,完善提高
1、27÷9=36÷4=56÷8=35÷7=42÷6=64÷8=
45÷5=8÷8=14÷7=18÷3=28÷7=54÷6=
2、你能給下面這些算式排排隊嗎?
7÷721÷345÷972÷936÷4
()()()()()
時分秒教案第二課時篇十三
“時、分、秒的`認識”是小學數(shù)學低年級教學中一個十分重要的內(nèi)容,也是實用性很強的數(shù)學知識。在教學中始終遵循數(shù)學源于生活,應用于生活的觀念。
剛開始,我從四個方面的開始教學:
一是認識鐘面,知道鐘面有哪些部分組成,各表示什么,并用教具鐘表進行教學;
二是認識時間:時、分、秒,知道1時=60分,1分=60秒,在讓學生理解時與分的關(guān)系時,又用教具鐘表向?qū)W生演示時針走一大格,分針走一圈,從而揭示時與分的內(nèi)在聯(lián)系。
三是學習看鐘表的方法;四是掌握時間的寫法,并能用這幾種寫法寫出種面上所反映的時刻。
引導學生認識鐘面上時刻時,不是教師教給學生怎樣認,而是指導學生觀察,感知要學的知識,讓學生自已撥一個時刻,然后說出來,引導大家討論,最后再有教師歸納總結(jié)。這樣做一方面使學生的學習有了實踐的基礎(chǔ),另一方面學會學習。在練習時,我出示了一個可以拖動的鐘面,隨機撥出一個時刻,讓學生正確說出所表示的時間,并讓學生上來撥鐘面,提高學生的練習興趣,對于教學難點著重練習,多次比較,找尋克服難點的好辦法。
在教學中盡量做到從學生的需求出發(fā),組織教學,才能達到教學目標,經(jīng)過教學,學生基本上都能認識鐘面上的時間,但還是有學生不能正確算出求經(jīng)過的時間,這是一個難點,需要一個學習過程,好事多磨吧!

